一种电磁炉散热用的无刷鼓风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3258发布日期:2018-06-28 03:5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炉散热用的无刷鼓风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散热用的无刷鼓风机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电磁炉的工作过程一般为电流电压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又经电力转换装置使直流电变为超过音频的高频交流电,将高频交流电加在扁平空心螺旋状的感应加热线圈上,由此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其磁力线穿透灶台的陶瓷台板而作用于金属锅,以其高磁导率来加强磁感,从而大大增强涡旋电场及涡流热功率。

然而,现有的电磁炉在运转状态下其内部风机与风道不合理的配合,导致散热结构以及内部电子元件均存在着很大的温升隐患,这些缺陷直接导致电磁炉运转时的功率无法恒定而产生跳功,影响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同时也会使电磁炉整机噪音较大,产生这些不利因素的直接原因之一便是鼓风机自身结构,原因之二便是鼓风机与壳体内部固定方式不合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现有公知技术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包括:

⑴现有市场上的电磁炉产品,由于散热不佳,导致功率提升困难;

⑵在使用过程中,达到一定功率后,由于散热不佳,内部电子元件,线盘温升高,此时只能通过跳功设计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但会影响消费者使用效果,会出现炒菜不熟,加热不稳定的现象;

⑶现有电磁炉产品散热风机性能较差,当电磁炉提升功率时,风机转速提升,噪音大;

⑷所采用的鼓风机与壳体内部缺少能够提升性能的配合组件;

⑸所采用的鼓风机自身的进风、出风方式,无法确保导风的顺畅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正是在现有公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的验证,对同一技术领域内的产品结构提出进一步研发与改进的技术方案,这些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完全能够满足对现有技术缺陷的弥补,同时也有利于同一技术领域的众多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提高技术方案的可拓展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散热用的无刷鼓风机结构,使其可实现降低噪音、有利于确保进风及出风的顺畅性、可实现降低噪音、能够实现长期稳定运转,同时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炉散热用的无刷鼓风机结构,包括鼓风机装置,鼓风机装置具有 A出风部(侧出风部)、B出风部(主出风部)、C出风部(旋流出风部)三个斜面出风部;A出风部(侧出风部)平面垂线与B出风部(主出风部)外边线之间的夹角呈132~140°;即A出风部(侧出风部)外边线与B出风部(主出风部)外边线之间的夹角呈42~50°,C出风部(旋流出风部)外边线与B 出风部(主出风部)外边线之间的夹角呈40~48°;A出风部:B出风部:C 出风部长度比为1:5.5~6.3:4~4.8,较佳的,A出风部:B出风部:C出风部长度比为1:6:4.5;鼓风机装置采用上、下双面进风口,鼓风机装置的进风口对准电磁炉壳体内部的引风通道;

鼓风机装置采用三相无刷风机,鼓风机装置的三相无刷风机采用温控变速以及三相驱动装置、FOC正弦驱动方式、闭环控速方式。

在鼓风机装置多打开一个A出风部,增大了主出风口的出风量;同时,A 出风部在电磁炉盘底部形成侧风(侧向风)与回风(向后旋流)涡旋气流,把电磁炉盘底部的部分旋流风量通过主导风条引入侧出风口,增大侧出风口的散热量。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A出风部(侧出风部)平面垂线与B出风部(主出风部)外边线之间的夹角呈135°;A出风部(侧出风部)外边线与B出风部(主出风部)外边线之间的夹角呈45°,C出风部(旋流出风部)外边线与 B出风部(主出风部)外边线之间的夹角呈45°。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鼓风机装置由下盖与上盖固定组合,上盖顶部、下盖底部均具有斜面,该斜面与上盖顶面、下盖底面之间均具有一定的夹角,使鼓风机装置顶部、底部均与壳体形成一定的导风与降噪空间;斜面与对应盖体顶面或底面之间的夹角优选为2°。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鼓风机装置与壳体固定挡板之间设置卡孔用于卡紧尾端卡勾,从而将鼓风机装置固定在壳体对应的定位区域;鼓风机装置与一种电磁炉散热腔壳体内部的底盘顶板相接处具有风机定位孔。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鼓风机装置具有一个尾端卡勾。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鼓风机装置的B出风部对准导风通道共同的进风口。A出风部前面底部设有底盘顶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炉散热用的无刷鼓风机结构的有益效果为:

⑴通过采用三个出风方向,由于鼓风机装置可根据其角度倾斜设置,使三个出风口出风方向具有一定的倾斜度,确保散热的最佳位置;同时,由于三个出风口设置的位置各不相同,又使对应的一些死角部位以及不易导风的部位也可顺畅的出风,保证了进风及出风的顺畅性,同时兼顾电磁炉温升问题,达到了2100W恒功率不跳功的目标,同时保证长期稳定工作;

⑵合降噪空间,采用三相正弦无刷马达驱动及合理的涡轮风叶,可降低风机的电磁噪音及电磁炉的整机噪音5-10DB;

⑶风道的合理结构,另外配置温控变速装置,有利于使电磁炉整机达成静音效果;

⑷风机的固定组件设置与导风系统相关,合理设置风机的固定组件有助于加强导风系统的效率;

⑹鼓风机装置各自的连接处均配有对应的卡孔、卡勾、固定柱以及线卡等,有利于提高电磁炉整体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角度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

11、导风条;12、底盘顶板;13、引风通道;20、鼓风机装置;21、下盖;22、上盖;23、扇叶;24、风机定位孔;25、导线卡;26、尾端卡勾; 27、A出风部;28、B出风部;29、C出风部;30、涡轮风道;201、顶板凸起;202、底板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磁炉散热用的无刷鼓风机结构,该无刷鼓风机包括鼓风机装置20:

鼓风机装置20由下盖21与上盖22固定组合并且于组合后的中心部位设置扇叶23,扇叶23外侧具有涡轮风道30;

相应地,鼓风机装置20与一种电磁炉散热腔壳体内部的底盘顶板12相接处具有风机定位孔24以便于通过该自带的定位孔直接与一种电磁炉散热腔壳体固定;

相应地,鼓风机装置20还包括导线卡25、尾端卡勾26,其中的导线卡 25用于将通过鼓风机装置20与壳体之间的线路进行固定,其中的尾端卡勾 26可直接卡接在壳体内部的卡孔中,从而将鼓风机装置20固定在壳体对应的定位区域;

进一步地,上盖22顶面具有顶板凸起201,从而在上盖22上方形成一道斜面,该斜面与上盖22顶面之间的夹角优选为1.9°或2°;同时,下盖21底面具有底板凸起202,从而在下盖21下方形成一道斜面,该斜面与下盖21底面之间的夹角优选为1.9°或2°,通过上述斜面以及夹角设置,使鼓风机装置 20上下面与壳体之间均有一定的空间,该空间既有利于导风散热,也有利于避免鼓风机装置20与壳体之间产生噪音,同时,由于鼓风机装置20可根据其角度倾斜设置,这便可使鼓风机装置20的A出风部27(侧出风部)、B出风部28(主出风部)、C出风部29(旋流出风部)这三个出风部出风方向具有一定的倾斜度,确保散热的最佳位置;

相应地,鼓风机装置20采用三相无刷风机,鼓风机装置20的三相无刷风机采用温控变速以及三相驱动装置,FOC正弦驱动方式,闭环控速方式。鼓风机装置20采用温控变速以及三相驱动方式,有利于确保电磁炉整机噪音降低5--10DB。

对于上述鼓风机装置20的进、出风结构设计,具体设计如下:

鼓风机装置20采用上、下双面进风方式,进风口对准散热腔壳体内部的引风通道13;该鼓风机装置20具有三个斜面出风部,即A出风部27(侧出风部)、B出风部28(主出风部)、C出风部29(旋流出风部),其中的A出风部27平面垂线与B出风部28外边线之间的夹角呈135°;较佳的,A出风部27外边线与B出风部28外边线之间的夹角呈42~50°,C出风部29外边线与B出风部28外边线之间的夹角呈40~48°;

进一步,A出风部27外边线与B出风部28外边线之间的夹角呈45°,C 出风部29外边线与B出风部28外边线之间的夹角呈45°;A出风部27:B 出风部28:C出风部29长度比为1:5.5~6.3:4~4.8,较佳的,A出风部 27:B出风部28:C出风部29长度比为1:6:4.5。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出风部设置的不同位置,需要结合所应用的散热壳体内部的格局,由于散热壳体内部具有由若干段导风条11组成的导风系统,每一段导风条11均具有不同的弧度并且每一段导风条11顶沿处分别开设一段缺口,每相邻的两个导风条11之间形成一个导风通道,其中的鼓风机装置20的 B出风部28对准这些导风通道共同的进风口;除了导风系统之外,其它散热部位也需要对应的出风口来进行导风,因而,处于鼓风机装置20侧面的元件腔或与其相关的不易散热的角落需要通过C出风部29进行导风,此外,处于底盘顶板12位置处具有A出风部27进行导风;最终,使一些死角部位以及不易导风的部位也可顺畅的进风及出风,同时兼顾电磁炉温升,有利于达到 2100W恒功率不跳功的目标,同时保证长期稳定工作。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