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热发电用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3486发布日期:2018-08-31 22:25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热发电,具体涉及一种冷却塔,属于太阳能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光热发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光热发电中,白天发电负荷和夜间负荷存在较大的差异,且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冷却塔目前适应负荷调节的能力不强,且存在易产生水雾,水蒸发损失大,强制通风冷却塔耗能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塔,充分利用自然冷源,降低冷却塔水蒸发损失,降低风机能耗光热发电用冷却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光热发电用冷却塔,在冷却塔内设置有第一冷却单元和第二冷却单元,一控制器,控制第一冷却单元白天工作以及第二冷却单元夜晚工作。

较佳的,第一冷却单元包括:在所述的冷却塔内中部或中上部设置有与热进水管连通的分水装置;在分水装置下方设置有填料层,在冷却塔内底部设置有储水池,储水池通过单向阀与回水管相连通。

较佳的,第二冷却单元为:设置在第一冷却单元上方的换热器。

较佳的,在冷却塔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还包括一受控风扇,所述的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受控风扇的转速。

较佳的,所述的冷却塔底部设置有进风口,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进风口处。

较佳的,所述的风机设置在冷却塔中部或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是:

1.采用两套冷却,光热发电白天运行时,采用开式冷却(利用分水装置和填料);光热发电夜间运行时,采用闭式冷却(利用换热器),可以降低水蒸发损失。

2.通过周围环境温度和风速的变化,自动调节风机转速,降低风机功耗。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使冷却塔的水蒸发损失和风机功耗降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进水管;2,分水装置;3,填料;4,储水池;5,进风口;6,单向阀;7,回水管;8,进水分支管;9,电动阀;10,换热器;11,回水支管;12,风速测量仪表;13,温度传感器;14,风机;15,冷却塔本体;16,电动阀;17,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含热进水管(1);分水装置(2);填料(3);储水池(4);进风口(5);单向阀(6);回水管(7);进水分支管(8);电动阀(9);换热器(10);回水支管(11);风速测量仪表(12);温度传感器(13);风机(14);冷却塔本体(15);电动阀(16);温度传感器(17)。

所述热进水管1、电动阀16、分水装置2、填料3、储水池4、单向阀16、回水管7、温度传感器17构成开式冷却管路。热进水管1通过电动阀16余分水装置2连接,需要被冷却的水从分水装置2喷淋进入到填料3中,在填料3中被冷却的水流入到储水池4,储水池4的水通过单向阀6进入回水支管7中;

所述进水分支管8、电动阀9、换热器10、回水支管11构成闭式冷却管路。进水分支管8通过电动阀9与换热器10连接,换热器10出口与回水支管11连接,回水支管11通过电动阀9与回水管7连接。

所述风机14、进风口5构成强制通风。

上述中,通过检测环境温度,冷却塔内冷却管路(开式冷却和闭式冷却)和冷却方式(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可以切换运行。

如图1所示,当光热发电白天运行时,负荷较大,此时开启电动阀16,关闭电动阀9,需要被冷却的水通过热进水管1进入到分水装置2中,通过分水装置2喷淋到填料3中,在填料3中水与空气充分接触换热,被冷却的水流入到储水池4中,在通过单向阀6进入到回水管7中;当温度传感器13检测到环境温度超出设计温度且温度传感器17检测到回水温度较高时,风机14开启,风从通风口5进入到冷却塔内,实现强制通风。温度传感器13检测到环境温度变化到更低时,风机14的转速随之变低,达到节能的效果。

如图1所示,当光热发电运行夜间时,负荷较小,温度传感器13检测到环境温度低时,关闭电动阀16,开启电动阀9。需要被冷却的水经过进水分支管8、电动阀9,进入换热器10中被空气冷却,冷却后的水经过回水支管11、电动阀9,进入到回水管7中,单向阀16可以阻止水回流到储水池4中。当温度传感器17检测到回水温度较高时,风机14开启,风从进风口5进入到冷却塔内,实现强制通风,增强与换热器10的换热。由于空气没有与水直接接触,因此没有水蒸发损失。温度传感器13检测到环境温度变化到更低时,风机14的转速随之变低,达到节能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