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裂车散热器上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3733发布日期:2018-06-19 23:1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井压裂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压裂车散热器上水系统。



背景技术:

压裂车散热器通常采用卧式结构,通过安装支座与底盘车副梁连接,安装在压裂车的中后部,变速箱上方;工作前,操作人员爬上散热器上部,通过起吊装置协助从顶部注入清水,工作时通过风扇强制冷却,为柴油机、变速箱、液压系统和压裂泵润滑油提供冷却,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由于加水时依靠起吊装置协助,工人劳动强度较大,且操作人员向散热器内注入清水的过程并无防护装置,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裂车散热器上水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向压裂车散热器中加水时劳动强度大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裂车散热器上水系统,包括散热器,散热器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电动泵的排出口连接,电动泵的吸入口与供液罐连接,电动泵还依次连接有控制箱和供电模块,散热器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控制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电动泵包括依次连接的叶片泵、联轴器及电动马达,叶片泵的排出口与散热器的进水口连接,叶片泵的吸入口与供液罐连接,控制箱与电动马达连接,电动马达通过联轴器驱动叶片泵。

电动马达为24V电动马达。

供电模块为车载蓄电池。

液位传感器为接触式液位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压裂车散热器上水系统,通过电动泵将供液罐中的清水输送到散热器中,并通过控制器根据液位信息控制电动泵的供液和停止,实现了整个上水操作的自动化,操作人员无需在高空作业,避免了安全风险问题,且节省了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的压裂车散热器上水系统的整个上水过程操作简单,自动化控制进一步节约了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压裂车散热器上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散热器,2.电动泵,2-1.叶片泵,2-2.联轴器,2-3.电动马达,3.供液罐,4.控制箱,5.供电模块,6.液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压裂车散热器上水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散热器1,散热器1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电动泵2的排出口连接,电动泵2的吸入口与供液罐3连接,电动泵2还依次连接有控制箱4和供电模块5,供电模块5为压裂车自带的车载蓄电池,其中,电动泵2包括依次连接的叶片泵2-1、联轴器2-2及电动马达2-3,叶片泵2-1的排出口与散热器1的进水口连接,叶片泵2-1的吸入口与供液罐3连接,控制箱4与电动马达2-3连接,电动马达2-3通过联轴器2-2驱动叶片泵2-1,散热器1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6,液位传感器6与控制箱4连接,液位传感器6将采集的液位信息反馈给控制箱4,控制箱4根据液位信息控制车载蓄电池向电动马达2-3供断电。

其中,电动马达2-3为24V电动马达。

液位传感器6为接触式液位传感器,包括单法兰静压/双法兰差压液位变送器,浮球式液位变送器,磁性液位变送器,投入式液位变送器,电动内浮球液位变送器,电动浮筒液位变送器,电容式液位变送器,磁致伸缩液位变送器等。

本实用新型一种压裂车散热器上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散热器1需要上水,此时液位传感器6采集的液位信息反馈给控制箱4,控制箱4控制车载蓄电池向电动泵2的电动马达2-3供电,驱动电动马达2-3工作,电动马达2-3通过联轴器2-2带动叶片泵2-1旋转,叶片泵2-1的吸入口从供液罐3中吸入液体,对液体增压后通过叶片泵2-1的排出口供给散热器1,散热器1上安装的液位传感器6实时采集液位信息并反馈给控制箱4,如水位未达到合适水位时,控制箱4控制车载蓄电池向电动马达2-3供电,上水继续;当水位达到高水位时,控制箱4控制车载蓄电池与电动马达2-3断开,不向电动马达2-3供电,电动马达2-3停止工作,散热器1供水完成。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压裂车散热器上水系统,通过电动泵将供液罐中的清水输送到散热器中,并通过控制器根据液位信息控制电动泵的供液和停止,实现了整个上水操作的自动化,操作人员无需在高空作业,避免了安全风险问题,且节省了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的压裂车散热器上水系统的整个上水过程操作简单,自动化控制进一步节约了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