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窑头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0806发布日期:2019-10-19 03:35阅读:7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转窑窑头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回转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转窑窑头罩。



背景技术:

水泥回转窑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主要设备,燃烧器及燃烧所需空气经过窑头罩入窑。熟料在煅烧过程中出窑熟料温度高,在回转窑运转过程中,出窑熟料被带起,在下落过程中易落到燃烧器头部顶上,燃烧器伸入窑内时积料更严重,在高温作用下燃烧器头部顶上极易结焦堆积,光靠系统的通风无法将其吹散,时间久了,不仅增加燃烧器头部重量,而且影响窑内通风面积;从正面窑看火门处顺着燃烧器捅料,操作极不方便,也清理不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转窑窑头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转窑窑头罩,包括:窑头罩、清料门,窑头罩的左侧直墙上设有清料口,

所述窑头罩上设有检修门和看火孔;

所述窑头罩的左侧直墙上开一个250mm×250mm×220mm的清料口,所述清料口贯通所述左侧直墙,所述清料口四面由钢板焊接构成,两端为开口,一端开口面向回转窑内部,另一端开口面向回转窑外侧,所述清料口的开口为250mm×250mm的正方形,厚度为220mm,钢板四周用浇注料浇注;

所述清料口的开口高度与回转窑内燃烧器的高度相同;

所述清料门包括门框、门体,所述门框固定在所述左侧直墙上,所述门体通过一侧设置的窗销实现与所述门框的转动连接,所述门框与所述门体之间安装密封条,所述门体上安装有锁扣,所述门体上安装有把手,所述门体内侧浇注有浇注料,使清料门与清料口实现凹凸配合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清料口还可设于所述窑头罩的右侧直墙;

进一步的,所述清料门设于所述窑头罩的右侧直墙;

进一步的,所述门体设有观察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窑头罩侧面直墙开设清料口,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及时方便地清理燃烧器顶部堆积的物料,改善回转窑系统通风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2.清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3.清料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窑头罩,2.清料口,201.钢板,202.开口,3.清料门,301.门框,302.门体,303.窗销,304.把手,305.锁扣,4.左侧直墙,5.检修门,6.看火孔,7.燃烧器,L:正方形开口的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回转窑窑头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窑头罩1、清料门3,窑头罩1的左侧直墙4上设有清料口2,

所述窑头罩1上设有检修门5和看火孔6;

所述窑头罩1的左侧直墙4上开一个250mm×250mm×220mm的清料口2,所述清料口2贯通所述左侧直墙4,如图2所示,所述清料口2四面由钢板201焊接构成,两端为开口202,一端开口面向回转窑内部,另一端开口面向回转窑外侧,所述清料口2的开口202为L×L=250mm×250mm的正方形,厚度为220mm,钢板201四周用浇注料浇注;

所述清料口2的开口高度与回转窑内燃烧器7的高度相同;

如图3所示,所述清料门3包括门框301、门体302,所述门框301固定在所述左侧直墙4上,所述门体302通过一侧设置的窗销303实现与所述门框301的转动连接,所述门框301与所述门体302之间安装密封条,所述门体302上安装有锁扣303,增强清料门3与清料口2的密封性能,所述门体302上安装有把手304,所述门体302内侧浇注有浇注料,使清料门3与清料口2实现凹凸配合装配。

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清料口2还可设于所述窑头罩1的右侧直墙,所述清料门3设于所述窑头罩1的右侧直墙;所述门体302,设有观察口,方便观察燃烧器7顶部物料堆积情况,及时清理。

工作原理:需要清理燃烧器7上的积料时,打开锁扣303,通过把手304拉开清料门3,将清理装置从清料口2送入回转窑,从侧面捅落燃烧器上的积料;清理结束后,关闭清料门3,锁上锁扣303,在门框301和门体302之间的缝隙处涂抹耐火材料,保证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窑头罩侧面直墙开设清料口,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及时清理燃烧器顶部堆积的物料,改善回转窑系统通风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