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外机风扇支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5425发布日期:2018-09-18 21:16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外机风扇支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室外机一般由压缩机、换热器、底盘、前面板、顶盖板、风扇、电机、电机支架等部件组成。电机支架用于固定电机及安装在电机上的风轮。现有的空调室外机的电机支架,一般是将电机支架的底部固定在底盘上,电机支架的顶部设置一个与换热器连接的搭接机构和一个与前面板固定连接的弯折板,弯折板一般也叫做长悬臂。由于电机支架一般是固定在靠近换热器的附近,因此电机支架离前面板比较远,固定不便,在使用过程中风扇容易晃动,导致连接不稳定,并且影响出风效果。

申请号为CN03232496.0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出风装置,如图1所示,通过将风扇的电机安装固定在出风网的内侧面上,出风网里侧的端部焊接有连接垫片,连接垫片圆周分布有固定孔,电动机通过自供螺钉与出风网上的连接垫片连接固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便于组装,但是,该方式的风扇支架在使用时受到风扇工作的影响,在风力以及产生的力矩作用下,风扇连接处容易变形,影响风扇的驱动结构的正常工作,并且,该方式下,驱动装置的走线结构比较复杂,容易被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影响外机内部的电连接,从而导致驱动装置发生短路,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因此,一种安装便捷的、风扇驱动装置连接稳定的、抗变形强度高、成本低的室外机风扇支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室外机风扇支架及空调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室外机风扇支架,包括第一顶板、第二顶板、上部连接板、驱动装置固定板、下部连接板以及底板,第一顶板、第二顶板以及底板被配置为与外机壳体连接,在驱动装置固定板上设置连接柱,连接柱被配置固定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固定板上部设置上部加强筋,上部加强筋的下部与靠近上部连接板的连接柱连接,在驱动装置固定板下部设置下部加强筋,下部加强筋的上部与靠近下部连接板的连接柱连接。

进一步的,在驱动装置固定板上设置贯穿孔,贯穿孔被配置为容纳驱动装置,上部加强筋、下部加强筋在贯穿孔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条。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连接板上设置上部加强槽,对应的,下部连接板上设置下部加强槽。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连接板与下部连接板沿着贯穿孔的水平中心线对称的设置,上部加强槽在上部连接板上设置一个,下部加强槽在下部连接板上对应的设置一个,上部加强槽与下部加强槽沿着贯穿孔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在上部连接板上设置的上部加强槽为多个,下部连接板上设置的下部加强槽也为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贯穿孔、上部加强槽、下部加强槽处设置有向后的翻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板前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被配置为与壳体的前面板进行限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顶板设置在上部连接板上远离第一顶板的一侧,第二顶板被配置为与换热器的上端接触限位,第二顶板包括第二顶板主体,在第二顶板主体的后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顶板主体的上表面与第一顶板的上表面存在高度差,第一顶板的宽度与第二顶板主体的宽度比例设置在1:1~5:1之间,在第二顶板主体上设置贯穿槽,贯穿槽被配置为固定电联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室外机风扇支架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顶板、第二顶板、上部连接板,实现风扇支架与换热器挂接定位,便于安装拆卸,提高生产效率,在驱动装置固定板上设置连接柱,实现风扇驱动装置与风扇支架的固定,在连接柱处设置的上部加强筋或下部加强筋,增强驱动装置固定板在连接柱处的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风扇转动产生的力及力矩导致风扇支架变形,影响外机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包含上述所述的室外机风扇支架。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室外机风扇支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室外机风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室外机风扇支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室外机风扇支架第二视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室外机风扇支架第三视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室外机风扇支架第四视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室外机风扇支架第五视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顶板,101-第一连接板,2-第二顶板,201-第二顶板主体,202-第二连接板,203-贯穿槽,3-上部连接板,4-驱动装置固定板,5-贯穿孔,501-第一翻边,6-下部连接板,7-底板,8-连接柱,9-上部加强筋,10-下部加强筋,11-上部加强槽,1101-第一加强槽,1102-第二加强槽,1103-第三加强槽,1104-第四加强槽,1104a-第二翻边,1105-第五加强槽,12-下部加强槽,1201-第六加强槽,1202-第七加强槽,1202a-第三翻边,1203-第八加强槽,1204-第九加强槽,1204a-第四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的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如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风扇支架,包括第一顶板1、第二顶板2、上部连接板3、驱动装置固定板4、下部连接板6以及底板7,第一顶板1、第二顶板2以及底板7被配置为与外机壳体连接,在驱动装置固定板4上设置连接柱8,连接柱8被配置固定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固定板4上部设置上部加强筋9,上部加强筋9的下部与靠近上部连接板3的连接柱8连接,在驱动装置固定板4下部设置下部加强筋10,下部加强筋10的上部与靠近下部连接板6的连接柱8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设置的第一顶板1、第二顶板2、上部连接板3,实现风扇支架与换热器挂接定位,便于安装拆卸,提高生产效率,在驱动装置固定板4上设置连接柱8,实现风扇驱动装置与风扇支架的固定,在连接柱8处设置的上部加强筋9或下部加强筋10,增强驱动装置固定板4在连接柱8处的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风扇转动产生的力及力矩导致风扇支架变形,影响外机的正常使用。

优选的,在驱动装置固定板4上设置贯穿孔5,贯穿孔5被配置为容纳驱动装置,上部加强筋9、下部加强筋10在贯穿孔5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条,该设置公开一种风扇驱动装置的固定方式,风扇驱动装置穿过贯穿孔5与驱动装置固定板4垂直设置,一方面便于风扇驱动装置的固定,保证其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保证风扇的出风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设置在驱动装置固定板4上的上部加强筋9沿着上部连接板3的前表面延伸到上部连接板3的上端,设置在驱动装置固定板4上下部加强筋10沿着下部连接板6的前表面延伸至底板7,该设置进一步提高了风扇支架的抗变形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在驱动装置固定板4上连接上部加强筋9或下部加强筋10的连接柱8为四个,分布在驱动装置固定板4的四个角落,最优为贯穿孔5的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个等轴向上,在驱动装置固定板4的其他地方也可以设置连接柱8,例如在贯穿孔5中心的上方附近,该位置的连接柱8不需要与上部加强筋9连接,该设置进一步保证了驱动装置与风扇支架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便于加工生产。

优选的,所述上部连接板3上设置上部加强槽11,对应的,下部连接板6上设置下部加强槽12,该设置一方面便于节省风扇支架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保证了风扇支架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部连接板3与下部连接板6沿着贯穿孔5的水平中心线对称的设置,上部加强槽11在上部连接板3上设置一个,下部加强槽12在下部连接板6上对应的设置一个,上部加强槽11与下部加强槽12沿着贯穿孔5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该设置保证了风扇支架在使用时受力的均匀性,避免局部受力集中导致变形,从而影响外机风扇的正常使用。

亦或者是,在上部连接板3上设置的上部加强槽11为多个,下部连接板6上设置的下部加强槽12也为多个,该设置进一步增强了上部连接板3和下部连接板6的抗变形强度,保证风扇正常运行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上部加强槽11与下部加强槽12设置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如图5所示,所述上部加强槽11包括第一加强槽1101、第二加强槽1102、第三加强槽1103、第四加强槽1104、第五加强槽1105,第一加强槽1101设置在上部连接板3上靠近第二顶板2的一侧,第四加强槽1104、第五加强槽1105设置在上部连接板3上靠近驱动装置固定板的一侧,第二加强槽1102、第三加强槽1103设置在第一加强槽1101与第四加强槽1104、第五加强槽1105之间,对应的,所述的下部加强槽12包括第六加强槽1201、第七加强槽1202、第八加强槽1203、第九加强槽1204,第六加强槽1201、第七加强槽1202设置在下部连接板6上靠近驱动装置固定板4的一侧,第八加强槽1203、第九加强槽1204设置在下部连接板6上靠近底板7的一侧,该设置便于提高风扇支架的通用性。

优选的,所述贯穿孔5、上部加强槽11、下部加强槽12处设置有向后的翻边,该设置进一步提高风扇支架的整体强度,保证了风扇支架支撑风扇正常运行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向后侧设置的方式也保证了风扇出风的效果,提高美观观赏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如图2或5或6所示,在贯穿孔5处设置的第一翻边501,在第四加强槽1104处设置的第二翻边1104a,以及在第七加强槽1202处设置的第三翻边1202a、第九加强槽1204处设置的第四翻边1204a,在上部连接板3、下部连接板6上每个加强槽处以及贯穿孔5处均设置有向后的翻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板1前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01,第一连接板101被配置为与壳体的前面板进行限位连接,该设置公开一种第一顶板1与壳体前面板进行装配的方式,第一顶板1的主体水平设置,第一顶板1前端处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01被配置为与壳体的前面板上端固定连接,该设置一方面保证了风扇支架连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风扇支架装配的便捷性,并且保证了美观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二顶板2设置在上部连接板3上远离第一顶板1的一侧,第二顶板2被配置为与换热器的上端接触限位,第二顶板2包括第二顶板主体201,在第二顶板主体201的后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202,该设置保证了第二顶板2与换热器支撑连接的可靠性与便捷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顶板主体201的上表面与第一顶板1的上表面存在高度差,第二顶板主体201的上表面低于第一顶板1的上表面,在第二顶板主体201上设置贯穿槽203,贯穿槽203被配置为固定电联线,该设置公开一种风扇驱动装置的电联线与控制系统的连接方式,避免电联线固定不牢靠或者走线混乱,保证电连接的可靠性。

更进一步的,第一顶板1左右方向的宽度与第二顶板主体201左右方向的宽度比例设置在1:1~5:1之间,该设置一方面便于风扇支架连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含上述空调室外机风扇支架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