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模块化石墨烯地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2622发布日期:2018-09-07 23:05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暖,尤其是一种半模块化石墨烯地暖。



背景技术:

地暖是地板辐射采暖的简称,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

从热媒介质上分为水地暖和电地暖两大类,从铺装结构上分为湿式地暖和干式地暖两种,干式地暖不需要豆石回填;从表面饰材上分为地板型地暖和地板砖型地暖;从功能上分为普通地暖和远红外地暖;

水地暖是指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输送到地板下的水管散热网络,通过地板发热而实现采暖目的的一种取暖方式;

低温地面热媒在室内形成脚底至头部逐渐递减的温度梯度,从而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舒适感。地面辐射供暖符合中医“温足顶凉”的健身理论,是目前最舒适的采暖方式,也是现代生活品质的象征。

至于铺设,工作量之大非专业人员是不可能完成的,简单的说:

光准备工作就需要清扫地面和墙体,使用水平尺校对地面平整度,1米以内高低差小于或等于5毫米;墙面或地面凸出部分用铁铲铲除,用混凝土填充地面坑槽,底层做好防水层或者铺设防潮膜,加热管选择的反射膜的铺设;在铺设中还涉及到很多细节,以及后期混凝土的浇盖都不是一般人群能实施的;同时地暖施工团队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安装后的地暖使用寿命短,效果差,数年后想重新装修需要将地暖拆除,费时费力还费钱;久而久之人们对地暖失去了信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地暖铺设复杂,后续改造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半模块化石墨烯地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模块化石墨烯地暖,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底座、热管层、石墨烯导热层、保温层和装饰层;所述底座为矩形板材,在底座的四角上固定安装有垂直于底座并向上延伸一段距离的螺纹柱,螺纹柱依次穿过热管层和石墨烯导热层四角上的通孔与支撑部上的螺纹、可调节连接;所述热管层上开设有用于铺设加热管的凹槽,凹槽开口方向朝向石墨烯导热层,石墨烯导热层与凹槽凸起部贴合;石墨烯导热层与装饰层之间存在间隙,间隙的大小通过旋转支撑部调节,石墨烯导热层与装饰层之间的间隙为保温层。

为了提高整体的实用性,所述石墨烯导热层的下侧、底座的四周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防止碰撞和热空气流向地面的发泡橡胶层。

为了提高供热效果,所述热管层中安放加热管的内侧设置有隔热材料或反射膜材料;热管层其余部分由隔热材料制成。

为了提高耐用性,所述石墨烯导热层包括石墨烯导热膜和边框,石墨烯导热膜水平固定安装在边框、四角处通孔的中间位置。

为了整体稳定性,所述螺纹柱上设置有用于将底座、热管层、石墨烯导热层固定压实的螺母,螺母设置在支撑部与石墨烯导热层之间。

为了保证装饰层水平,所述装饰层水平安放在支撑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半模块化石墨烯地暖,取代市面上常见的地暖以及铺设方式,使得爱自己动手的年轻人可以尝试自己铺设地暖,以及日后想重新装修不需要破土拆除地暖;本实用新型的半模块化石墨烯地暖,最下层的底座可以是橡胶的也可以是混凝土的,橡胶的底座在地面有点不平或凹陷时可以发生形变来填补,混凝土承重性更好一些,底座的上层为隔热材料制成的热管层,热管层中安放加热管的内侧贴有一层隔热材料或反射膜材料,防止热量向地面扩散,热管层上加盖一层石墨烯导热层,使热量传导均匀快速,热量损耗更小,同时可以阻隔底板与加热管之间的水汽,石墨烯导热层与装饰层之间留有空间,留出来的空间可以使加热管散发出来的热量对流混合,使装饰层下的温度均匀,人走在装饰层上不会感觉的温差而产生不适感,装饰层与石墨烯导热层之间的空间大小通过支撑部旋转调节,同时调节支撑部保证上层的装饰层保持水平;本实用新型重量轻、节约运输成本,石墨烯导热层起一定保护作用,装饰层与本实用新型分体安装方便检修和后期拆除再建;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拆装、传热均匀快速、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拼装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除装饰层后的展开图。

图中:1.底座,2.螺纹柱,3.热管层,4.石墨烯导热层,4-1.石墨烯导热膜,4-2.边框,5.保温层,6.装饰层,7.支撑部,8.螺母,9.发泡橡胶层,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半模块化石墨烯地暖,由下到上依次有底座1、热管层3、石墨烯导热层4、保温层5和装饰层6;所述底座1为矩形的水泥块、金属块或橡胶类有弹性的柔性材料,在底座1的四角上固定安装有垂直于底座1并向上延伸一段距离的螺纹柱2,螺纹柱2依次穿过热管层3和石墨烯导热层4四角上的通孔与支撑部7上的螺纹、可调节连接;所述热管层3上开设有用于铺设加热管的凹槽10,加热管可以是市购的电加热管、水加热管或蒸汽加热管,凹槽10开口方向朝向石墨烯导热层4,为了提高供热效果,所述热管层3中安放加热管的内侧设置有隔热材料或反射膜材料,热管层3其余部分由隔热材料制成,石墨烯导热层4与凹槽10凸起部贴合,为了防止石墨烯导热层4中的石墨烯导热膜4-1挤压变形,石墨烯导热膜4-1固定安装在边框4-2、四角处通孔的中间位置,边框4-2可以是木框或塑料框;石墨烯导热层4与装饰层6之间存在间隙,间隙的大小通过旋转支撑部7调节,石墨烯导热层4与装饰层6之间的间隙为保温层5;为了提高整体的实用性,所述石墨烯导热层4的下侧、底座1的四周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防止碰撞和热空气流向地面的发泡橡胶层9;为了整体稳定性,所述螺纹柱2上设置有用于将底座1、热管层3、石墨烯导热层4固定压实的螺母8,螺母8设置在支撑部7与石墨烯导热层4之间;通过调节支撑部7来保证上层装饰层6的水平。

具体安装时:装饰层6可以是地板或地砖,根据用户喜好市购;加热管为电加热管、热水加热管或水蒸气加热管,根据用户实际情况选购;

首先测量房间面积根据购买的加热管的加热能力计算出要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数量,在地面做出标识,即半模块化石墨烯地暖的安放位置;依次拧下支撑部7和螺母8取下石墨烯导热层4,将买来的加热管铺设在凹槽10中,调整位置后盖上石墨烯导热层4,拧上螺母8不要拧太紧方便后期微调;如上步骤安装其它半模块化石墨烯地暖,安装好加热管后根据情况选择是否要将半模块化石墨烯地暖固定,如用水泥将底座1与地面固定,通常情况不需要加固;图中的凹槽10为直管槽,实际中可以是交叉槽用于安放交叉的管路,折弯槽用于安放在墙角改变加热管的方向,或其他形状的槽;微调半模块化石墨烯地暖的位置后拧紧螺母8,接着在螺纹柱2上拧上支撑部7,支撑部7可以是金属或橡胶制成,金属的耐用,橡胶的散热慢成本低,本实用新型选用橡胶的支撑部7,螺旋向上或螺旋向下转动支撑部7来调节高度,一来调节保温层5的高度、二来调节装饰层6的水平;调整完毕后按常规的方法铺设装饰层6,地板为优,地板上有卡槽、拼接方便不需要另外辅助,瓷砖安装前需要在支撑部7上安装一层基板。

图1中在拼接后为了防止热胀冷缩和半模块化石墨烯地暖间的碰撞,在石墨烯导热层4的下侧、底座1的四周上胶粘有发泡橡胶层9,相邻的发泡橡胶层9相互挤压也能有效的阻止热量向地面流去,图1中发泡橡胶层9宽度被放大,实际在0.5cm左右;贴墙一侧的半模块化石墨烯地暖可能为了配合到墙壁的间距把发泡橡胶层9放宽,根据实际情况裁剪胶粘。

加热管加热后热量通过石墨烯导热膜4-1散出在保温层5中混合,使得温度均匀,人们走在上面不会感觉到温差,加热管发热时的水汽被石墨烯导热膜4-1阻隔下来不会吸附在装饰层6上,延长装饰层6使用寿命。

检修时掀开装饰层6就能直接对半模块化石墨烯地暖进行维修,要重新装修也一样,如家里柜子位置发生变动,地暖加热柜子十分浪费,掀开装饰层6重新规划,绕开柜子所在区域,按上面的步骤重新做一次就好了,省时省力省钱;绕开的部分用发泡橡胶阻隔开,并用常规手段垫高地面来安装装饰层6,如铺设龙骨或直接水泥浇筑等,本实用新型就不做详细介绍。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