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导风装置以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388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以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导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分体挂壁式空调器通常都设有导风板结构,可绕某一轴心旋转,用于导引出风的方向。在制冷模式下,导风板旋转到与地面平行的角度附近,导引冷风吹到房间的上方;而在制热模式下,导风板尽量旋转至竖直方向,将热风导引吹至地面,来提高空调器的舒适性。

然而现有导风板机构中,有的因导风板轴心固定,其导风角度范围受限,无法同时满足制冷或制热时的导风要求;也有的导风板机构,其导风板旋转轴心可动,可以同时满足制冷或制热的导风要求,但是其结构复杂,一般至少需要3个电机驱动;而如果要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则需要较高的制作成本以及复杂的制作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空调导风装置,能够同时满足制冷或制热的导风角度要求,并且结构简单,运动可靠,零件少,舒适性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导风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限滑件和止挡件,驱动电机与第一齿轮连接,第一连杆包括用于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部,第二连杆包括用于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部,第一齿条部和第二齿条部均呈弧形,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同轴设置,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第一连杆的一端具有第一回转中心,第二连杆的一端具有第二回转中心,第一回转中心与第二回转中心位于同一轴线,第一连杆远离第一回转中心的一端与导风门的一端铰接,且能够相对于导风门滑动,第二连杆远离第二回转中心的一端与导风门的另一端铰接,第一齿轮通过限滑件与第二齿轮连接,限滑件用于选择性地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步转动,止挡件与第二连杆间隔设置,止挡件用于选择性地对第二连杆进行抵持,第一齿轮能够在止挡件对第二连杆进行抵持时相对于第二齿轮转动。

进一步地,导风门包括导风部、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均与导风部连接,第一铰接部与第一连杆铰接,第二铰接部与第二连杆铰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杆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伸出部,第一连接部的一侧与第一齿条部连接,另一侧与第一伸出部连接,第一回转中心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上,第一伸出部与第一铰接部铰接。

进一步地,第一铰接部设置有腰型孔,第一伸出部的端头呈柱状,且滑动设置于腰型孔内。

进一步地,限滑件呈块状,限滑件相对设置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一齿轮连接,第二侧面与第二齿轮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侧面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第二侧面与第二齿轮的端面抵持,当止挡件不对第二连杆进行抵持时,限滑件通过第二侧面与第二齿轮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当止挡件对第二连杆进行抵持时,止挡件对第二连杆产生能够克服第二侧面与第二齿轮之间的摩擦力的抵持力,以使第二侧面与第二齿轮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侧面与第一齿轮的端面抵持,第二侧面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当止挡件不对第二连杆进行抵持时,第一齿轮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一侧面之间的摩擦力带动限滑件转动,当止挡件对第二连杆进行抵持时,止挡件对第二连杆产生能够克服第一齿轮与第一侧面之间的摩擦力的抵持力,以使第一齿轮与第一侧面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当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同轴转动时,第一连杆的转动速度小于第二连杆的转动速度。

进一步地,止挡件包括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相对设置于第二连杆的两侧,第一止挡件用于对第二连杆的一侧进行抵持,第二止挡件用于对第二连杆的另一侧进行抵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空调导风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空调导风装置,当第二连杆不被止挡件抵持时,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一方面带动第一连杆发生转动,另一方面通过限滑件带动第二齿轮发生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连杆发生转动,此时导风门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共同作用下转动;当第二连杆被止挡件抵持时,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一方面带动第一连杆发生转动,另一方面通过限滑件与第二齿轮发生打滑,第二连杆静止,此时导风门在第一连杆的作用下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空调导风装置由于采用了通过限滑件与第二齿轮连接的第一齿轮以及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的导风门,所以能够通过简单可靠的运动过程满足制冷或制热的导风角度要求,并且结构简单,零件少,舒适性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能够同时满足制冷或制热的导风角度要求,并且结构简单,运动可靠,零件少,舒适性高,用户体验感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器,包括外壳和上述的空调导风装置,外壳设置有出风口,导风门用于打开或者封闭出风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空调器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空调器,包括空调导风装置,结构简单,能够通过简单可靠的运动过程满足制冷或制热的导风角度要求,并且结构简单,零件少,舒适性高,用户体验感好。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空调导风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双齿轮驱动装置一个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双齿轮驱动装置另一个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双齿轮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空调器;100-风扇;200-空调导风装置;210-容置盒;220-驱动电机;230-导风门;231-导风部;233-第一铰接部;235-第二铰接部;240-第一齿轮;250-第二齿轮;260-第一连杆;261-第一齿条部;262-第一回转中心;263-第一连接部;265-第一伸出部;270-第二连杆;271-第二齿条部;272-第二回转中心;273-第二连接部;275-第二伸出部;280-限滑件;281-第一侧面;283-第二侧面;290-止挡件;291-第一止挡件;293-第二止挡件;300-外壳;310-出风口;400-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10,用于对房间内的气温进行调控。其能够同时满足制冷或制热的导风角度要求,并且结构简单,运动可靠,零件少,舒适性高。该空调器10包括风扇100、空调导风装置200、外壳300和换热器400。空调导风装置200、风扇100和换热器400均安装于外壳300内,换热器400用于将内部冷媒气化吸热或者液化放热,从而达到制冷或者制热的效果。外壳300设置有出风口310,风扇100用于通过换热器400向出风口310吹出气流,以对房间内吹出冷风或者热风,实现房间内温度的调控。

请结合参照图2、图3和图4,空调导风装置200包括容置盒210以及安装于容置盒210内的驱动电机220、导风门230、第一齿轮240、第二齿轮250、第一连杆260、第二连杆270、限滑件280和止挡件290。导风门230用于打开或者封闭出风口310,本实施例中,导风门230具有三个截止状态,一个截止状态为导风门230将出风口310封闭,此时空调器10不工作;另一个截止状态为导风门230旋转到与地面垂直的角度附近,此时空调器10制热,导风门230导引热风吹向地面,尽量使暖气下沉,温暖用户的腿脚,以此来提高空调器10的舒适性,增加用户的体验感;再一个截止状态为导风门230旋转到与地面平行的角度附近,此时空调器10制冷,导风门230导引冷风吹向空中,使冷气逐渐下沉,均匀降低室内温度。

驱动电机220安装于容置盒210上,且与第一齿轮240连接,以带动第一齿轮240发生转动。第一连杆260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齿轮240啮合的第一齿条部261,第二连杆270设置有用于与第二齿轮250啮合的第二齿条部271,第一齿条部261和第二齿条部271均呈弧形,第一齿轮240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齿条部261沿弧形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杆260发生转动,第二齿轮250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齿条部271沿弧形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杆270发生转动。

第一齿轮240与第二齿轮250同轴设置,第一齿轮240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250的直径,使得在第一齿轮240和第二齿轮250转速相同的情况下,第一齿条部261的转速小于第二齿条部271的转速,即第一连杆260的转动速度小于第二连杆270的转动速度。第一连杆260的一端具有第一回转中心262,第二连杆270的一端具有第二回转中心272,第一回转中心262与第二回转中心272位于同一轴线,第一连杆260和第二连杆270均可绕该轴线发生转动。

第一齿轮240通过限滑件280与第二齿轮250连接,限滑件280用于选择性地使第一齿轮240和第二齿轮250同步转动。限滑件280具有一限滑力,当作用于第二齿轮250上的外力小于限滑力时,第一齿轮240带动第二齿轮250同步转动;当作用于第二齿轮250上的外力等于或者大于限滑力时,第一齿轮240在驱动电机220的作用下继续转动,第二齿轮250静止。本实施例中,通过止挡件290对第二连杆270施加能够使第二齿轮250静止的外力。

止挡件290安装于容置盒210上,且与第二连杆270间隔设置。止挡件290用于选择性地对第二连杆270进行抵持,以对第二连杆270施加外力。当止挡件290不对第二连杆270进行抵持时,限滑力大于第二齿轮250转动的摩擦力,第一齿轮240通过限滑件280带动第二齿轮250转动;当止挡件290对第二连杆270进行抵持时,产生的抵持力大于或者等于限滑力,第二齿轮250被迫静止,第一齿轮240相对于第二齿轮250转动。

限滑件280安装于第一齿轮240和第二齿轮250之间,限滑件280分别与第一齿轮240和第二齿轮250连接,以产生能够使得第一齿轮240和第二齿轮250同步转动的限滑力。

本实施例中,限滑件280呈块状,限滑件280通过自身的摩擦力使得第一齿轮240和第二齿轮250同步转动,摩擦力即为限滑力。限滑件280相对设置有第一侧面281和第二侧面283,第一侧面281与第一齿轮240连接,第二侧面283与第二齿轮250连接。第一侧面281与第一齿轮240固定连接,第二侧面283与第二齿轮250的端面抵持。当止挡件290不对第二连杆270进行抵持时,限滑件280通过第二侧面283与第二齿轮250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第二齿轮250转动;当止挡件290对第二连杆270进行抵持时,止挡件290对第二连杆270产生能够克服第二侧面283与第二齿轮250之间的摩擦力的抵持力,以使第二侧面283与第二齿轮25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此时第一齿轮240继续转动,第二齿轮250静止。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侧面281与第一齿轮240的端面抵持,第二侧面283与第二齿轮250固定连接。当止挡件290不对第二连杆270进行抵持时,第一齿轮240通过第一齿轮240与第一侧面281之间的摩擦力带动限滑件280转动;当止挡件290对第二连杆270进行抵持时,止挡件290对第二连杆270产生能够克服第一齿轮240与第一侧面281之间的摩擦力的抵持力,以使第一齿轮240与第一侧面28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此时第一齿轮240继续转动,第二齿轮250静止。

导风门230包括导风部231、第一铰接部233和第二铰接部235。第一铰接部233和第二铰接部235均与导风部231连接。第一铰接部233与第一连杆260铰接,以在第一连杆260的带动下发生运动,第二铰接部235与第二连杆270铰接,以在第二连杆270的带动下发生运动。第一铰接部233和第二铰接部235的运动带动导风部231发生转向,从而实现对气流的导向。

第一连杆260还包括第一连接部263和第一伸出部265。第一连接部263的一侧与第一齿条部261连接,另一侧与第一伸出部265连接,第一齿条部261贴合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63上,第一伸出部265呈折弯状,且从第一连接部263向外延伸。第一回转中心262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63上,第一伸出部265与第一铰接部233铰接。本实施例中,第一铰接部233设置有腰型孔,第一伸出部265的端头呈柱状,且滑动设置于腰型孔内,以实现导风门230相对于第一连杆260发生位移和旋转,从而完成导风部231的转向。

第二连杆270还包括第二连接部273和第二伸出部275。第二连接部273的一侧与第二齿条部271连接,另一侧与第二伸出部275连接,第二齿条部271贴合设置于第二连接部273上,第二伸出部275呈折弯状,且从第二连接部273向外延伸。第二回转中心272设置于第二连接部273上,第二伸出部275的端头呈柱状,且与第二铰接部235铰接。

第一齿条部261的圆心的位置和第二齿条部271的圆心的位置均与轴线的位置对应。第一齿条部261在第一齿轮240的作用下绕第一回转中心262发生转动,第二齿条部271在第二齿轮250的作用下绕第二回转中心272发生转动。

止挡件290包括第一止挡件291和第二止挡件293。第一止挡件291和第二止挡件293相对设置于第二连杆270的两侧,第一止挡件291用于对第二连杆270的一侧进行抵持,以对第二连杆270一个方向的极限位置进行限定,第二止挡件293用于对第二连杆270的另一侧进行抵持,以对第二连杆270另一个方向的极限位置进行限定。第二连杆270只能够两个极限位置之间发生运动,即在第一止挡件291和第二止挡件293之间发生运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挡件291还用于对第一连杆260的一侧进行抵持,第二止挡件293还用于对第一连杆260的另一侧进行抵持。第一止挡件291和第二止挡件293对第一连杆260的运动范围进行限定,第一连杆260只能够在第一止挡件291和第二止挡件293之间发生运动。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驱动电机220直接控制第一齿轮240的转动范围,第一齿轮240带动第一连杆260转动,即控制了第一连杆260的运动范围。

请结合参照图5、图6和图7,在空调器10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连杆260和第二连杆270均与第一止挡件291抵持,导风门230封闭出风口310。在空调器10处于制热模式时,第二连杆270与第二止挡件293抵持,第一连杆260位于第一止挡件291和第二止挡件293之间,导风门230旋转到与地面垂直的角度附近。在空调器10处于制冷模式时,第一连杆260和第二连杆270均与第二止挡件293抵持,导风门230旋转到与地面平行的角度附近。

在空调器10从关闭状态切换到制热模式的过程中,驱动电机220通过第一齿轮240带动第一连杆260正向转动,与此同时,第一齿轮240通过限滑件280带动第二齿轮250发生转动,第二齿轮250带动第二连杆270正向转动,第一连杆260和第二连杆270同步转动,第二连杆270的转动速度大于第一连杆260的转动速度,导风门230在第一连杆260和第二连杆270的共同作用下发生转动,直到导风门230旋转到与地面垂直的角度附近。

在空调器10从制热模式切换到制冷模式的过程中,驱动电机220通过第一齿轮240带动第一连杆260正向转动,此时第二连杆270被第二止挡件293挡住,第一齿轮240通过限滑件280与第二齿轮250发生打滑,第一连杆260继续转动,第二连杆270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导风门230在第一连杆260的作用下以第二伸出部275为圆心发生转动,直到导风门230旋转到与地面平行的角度附近。

在空调器10从制冷模式切换到制热模式的过程中,驱动电机220通过第一齿轮240带动第一连杆260反向转动,与此同时,第一齿轮240通过限滑件280带动第二齿轮250发生转动,第二齿轮250带动第二连杆270反向转动,第一连杆260和第二连杆270同步转动,第二连杆270的转动速度大于第一连杆260的转动速度,随后第二连杆270被第一止挡件291挡住,第一齿轮240通过限滑件280与第二齿轮250发生打滑,第一连杆260继续转动,第二连杆270始终处于静止状态,直到第一连杆260同样被第一止挡件291挡住,此时导风门230在第一连杆260和第二连杆270的共同作用下封闭出风口310,接着驱动电机220通过第一齿轮240带动第一连杆260正向转动,与此同时,第一齿轮240通过限滑件280带动第二齿轮250发生转动,第二齿轮250带动第二连杆270正向转动,第一连杆260和第二连杆270同步转动,第二连杆270的转动速度大于第一连杆260的转动速度,导风门230在第一连杆260和第二连杆270的共同作用下发生转动,直到导风门230旋转到与地面垂直的角度附近。

在空调器10从制热模式切换到关闭状态的过程中,驱动电机220通过第一齿轮240带动第一连杆260反向转动,与此同时,第一齿轮240通过限滑件280带动第二齿轮250发生转动,第二齿轮250带动第二连杆270反向转动,第一连杆260和第二连杆270同步转动,第二连杆270的转动速度大于第一连杆260的转动速度,直到第一连杆260和第二连杆270同时被第一止挡件291挡住,导风门230在第一连杆260和第二连杆270的共同作用下发生转动,直到导风门230封闭出风口310。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导风装置200,当第二连杆270不被止挡件290抵持时,驱动电机220带动第一齿轮240转动,第一齿轮240一方面带动第一连杆260发生转动,另一方面通过限滑件280带动第二齿轮250发生转动,第二齿轮250带动第二连杆270发生转动,此时导风门230在第一连杆260和第二连杆270的共同作用下转动;当第二连杆270被止挡件290抵持时,驱动电机220带动第一齿轮240转动,第一齿轮240一方面带动第一连杆260发生转动,另一方面通过限滑件280与第二齿轮250发生打滑,第二连杆270静止,此时导风门230在第一连杆260的作用下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空调导风装置200由于采用了通过限滑件280与第二齿轮250连接的第一齿轮240以及分别与第一连杆260和第二连杆270铰接的导风门230,所以能够通过简单可靠的运动过程满足制冷或制热的导风角度要求,并且结构简单,零件少,舒适性高,使得空调器10制冷或制热的效果好,用户体验感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