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空气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36797发布日期:2019-06-28 23:25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空气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空气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分体式空调为市场上最大量、最常用的空调产品,普及率高达90%以上,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建筑楼宇越建越高,分体式空调的室外机的弊端就越来越明显。

由于室外机安装的随意性、不同产品的外观差异,导致建筑外观凌乱,城市容貌被破坏,同时室外机外置建筑楼宇壁体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日益增加;为了保证建筑整栋外立面的美观性,在建筑整体设计上,空调室外机的安装位置在垂直方向分布的比较一致,导致低层室外机排出的热气上升混流入上层室外机的几率提升,将降低室外机的热效率,且在维修方面属于高空作业,使维修成本及难度增加;现行室外机仅采用电能作为其驱动输入,导致在用电高峰时对城市电力系统造成极大压力且环保性不高;建筑预设的空调室外机板由于没有外保温(或者保温标准不高)成为建筑能耗增加的关键部位;另外,为了提升建筑外部整体美观性,许多室外空调机位外侧都安装了遮挡格栅,这使室外机的排风不畅,热泵效率普遍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空气调节系统,能够将地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空气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进行高度集成融合,与楼宇室内用户现有的室内柜机或者壁挂机通过既有管路匹配,无需在建筑内部再设置管井,因此提高了空气调节系统的环保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和改造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型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室外设备、室内设备、控制系统,所述室内设备与所述室外设备通过管路连接可选择地贯通,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对所述室外设备及室内设备的控制,所述室外设备包括地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空气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太阳能集热设备,所述地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空气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太阳能集热设备彼此独立受控于所述控制系统运转;所述管路包括室外总冷媒进管、室外总冷媒回管,所述地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具有地源冷媒进管、地源冷媒回管,所述空气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具有空气冷媒进管、空气冷媒回管,所述太阳能集热设备具有集热冷媒进管、集热冷媒回管,所述地源冷媒进管、空气冷媒进管、集热冷媒进管分别与所述室外总冷媒进管可选择的连通;所述地源冷媒回管、空气冷媒回管、集热冷媒回管分别与所述室外总冷媒回管可选择的连通。

优选地,所述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具有所述室内空调器具有室内第一冷媒进管、室内第一冷媒回管,所述室外总冷媒进管具有若干第一歧管,室外总冷媒回管具有若干第二歧管,所述第一歧管与室内第一冷媒进管、所述第二歧管与室内第一冷媒回管对应密封连接,所述室内设备为室内壁挂机或柜机,所述室内壁挂机或柜机具有室内第二冷媒进管、室内第二冷媒回管,所述室内第二冷媒进管、室内第二冷媒回管与所述室内壁挂机或柜机的相应冷媒出口及回口对应连接。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集热设备包括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包括向阳侧,所述太阳能集热设备固定安装于旋转座上,以使所述太阳能集热设备能够依据太阳照射方向调整所述向阳侧正对太阳照射方向。

优选地,所述旋转座包括底部承托板、旋转轴、设备安装板、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旋转轴同轴连接,且所述驱动电机的机壳固定安装于所述底部承托板上,所述设备安装板与所述旋转轴套接,当驱动电机运转时,所述旋转轴能够带动所述设备安装板绕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旋转角度。

优选地,所述设备安装板朝向所述底部承托板的一侧具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周壁上设有内花键,所述旋转轴处于所述设备安装板与所述底部承托板之间的周壁上设有外花键,所述内花键与外花键啮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套筒朝向所述底部承托板的端面具有若干球槽,所述若干球槽中嵌装有数量与所述球槽匹配的滚珠。

优选地,所述底部承托板朝向所述设备安装板的一侧还设有角位移传感器,所述角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套筒的旋转角度。

优选地,所述空气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所述空气源热泵、太阳能集热设备设置于楼宇的顶层,所述空气源热泵为至少两套,所述控制系统可以选择控制所述至少两套空气源热泵中的至少一套。

优选地,所述地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包括地源热泵,所述地源热泵设于楼宇的地下空间内,所述地源热泵为至少两套,所述控制系统可以选择控制所述至少两套地源热泵中的至少一套。

本发明提供的环保型空气调节系统,集成了所述地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空气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太阳能集热设备,而将传统的分体式空调中的室外机取代,一方面杜绝了传统室外机在维修、保养、热效率等方面存在的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所述的地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空气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太阳能集热设备的制冷制热原理则来自于可再生资源,因此较现有的室外机环保性得到明显提高;所述的地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空气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太阳能集热设备可根据实际需求由控制系统可选择地连通,从而使用户能够自主选择制冷制热系统,保证了所述空气调节系统的利用率和广泛适用性,具体的,由于区域、日照、地源热等存在的区域差别以及季节变化对热源带来的影响,用户可以操作控制系统,采取更加有利更加经济的方式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环保型空气调节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环保型空气调节系统的太阳能集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视角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室内设备;11、室内第二冷媒进管;12、室内第二冷媒回管;2、地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21、地源冷媒进管;22、地源冷媒回管;3、空气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31、空气冷媒进管;32、空气冷媒回管;4、太阳能集热设备;41、集热冷媒进管;42、集热冷媒回管;51、室外总冷媒进管;511、第一歧管;52、室外总冷媒回管;521、第二歧管;6、旋转座;61、底部承托板;62、旋转轴;63、设备安装板;631、套筒;632、球槽;633、滚珠;634、角位移传感器;64、驱动电机;7、换热器;71、室内第一冷媒进管;72、室内第一冷媒回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保型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室外设备、室内设备1、控制系统,所述室内设备1与所述室外设备通过管路连接可选择地贯通,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对所述室外设备及室内设备的控制,所述室外设备包括地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2、空气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3、太阳能集热设备4,所述地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2、空气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3、太阳能集热设备4彼此独立受控于所述控制系统运转;所述管路包括室外总冷媒进管51、室外总冷媒回管52,所述地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具有地源冷媒进管21、地源冷媒回管22,所述空气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具有空气冷媒进管31、空气冷媒回管32,所述太阳能集热设备具有集热冷媒进管41、集热冷媒回管42,所述地源冷媒进管21、空气冷媒进管31、集热冷媒进管41分别与所述室外总冷媒进管51可选择的连通;所述地源冷媒回管22、空气冷媒回管32、集热冷媒回管42分别与所述室外总冷媒回管52可选择的连通。该技术方案中的空气调节系统集成了所述地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2、空气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3、太阳能集热设备4,而将传统的分体式空调中的室外机取代,一方面杜绝了传统室外机在维修、保养、热效率等方面存在的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所述的地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2、空气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3、太阳能集热设备4的制冷制热原理则来自于可再生资源,因此较现有的室外机环保性得到明显提高;所述的地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2、空气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3、太阳能集热设备4可根据实际需求由控制系统可选择地连通,从而使用户能够自主选择制冷制热系统,保证了所述空气调节系统的利用率和广泛适用性,具体的,由于区域、日照、地源热等存在的区域差别以及季节变化对热源带来的影响,用户可以操作控制系统,采取更加有利更加经济的方式选择。

优选地,所述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换热器7,所述换热器7具有所述室内空调器具有室内第一冷媒进管71、室内第一冷媒回管72,所述室外总冷媒进管具有若干第一歧管511,室外总冷媒回管具有若干第二歧管521,所述第一歧管511与室内第一冷媒进管71、所述第二歧管521与室内第一冷媒回管72对应密封连接,所述室内设备为室内壁挂机或柜机,所述室内壁挂机或柜机具有室内第二冷媒进管11、室内第二冷媒回管12,所述室内第二冷媒进管11、室内第二冷媒回管12与所述室内壁挂机或柜机的相应冷媒出口及回口对应连接。一方面,由于在用户室内端设置了所述换热器7,使所述空气调节系统的制冷或者制热效率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所述的与楼宇室内用户现有的室内壁挂机或柜机通过既有管路匹配,无需在建筑内部再设置管井,因此提高了空气调节系统的环保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和改造成本。

现有的太阳能集热设备的朝向往往受限于第一区域的不同,并且,对于一日之中太阳从早至晚的方位缺少跟踪,导致太阳能集热设备的集热效率不高,基于此种现象,优选地,所述太阳能集热设备4包括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包括向阳侧,所述太阳能集热设备4固定安装于旋转座6上,以使所述太阳能集热设备4能够依据太阳照射方向调整所述向阳侧正对太阳照射方向。此时,所述的太阳能集热设备4能够及时跟随太阳的方位,使且向阳侧始终正对太阳的位置,从而大大提高了所述太阳能集热设备4的集热效率。更为具体的,在一日早晨的时候,所述向阳侧理论上正对大致正东方,在中午时,则是正对大致正南方,在下午则是正对大致正西方,当然,此处所涉及的方位在实际调试该太阳能集热设备4时应根据当地的实际太阳方位及时刻做出调整。

作为所述旋转座6的一种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旋转座6包括底部承托板61、旋转轴62、设备安装板63、驱动电机64,所述驱动电机64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旋转轴62同轴连接,且所述驱动电机64的机壳固定安装于所述底部承托板61上,所述设备安装板63与所述旋转轴62套接,当驱动电机64运转时,所述旋转轴62能够带动所述设备安装板63绕所述旋转轴62的轴线旋转角度,此时的驱动电机64受控于所述的控制系统,在控制系统的指令作用下,所述驱动电机64做出相应角度的旋转以实现所述旋转座带动所述太阳能集热设备4的功能。

为了使所述旋转座6的结构更加简单,从而降低其的故障率,优选地,所述设备安装板63朝向所述底部承托板61的一侧具有套筒631,所述套筒631的内周壁上设有内花键,所述旋转轴62处于所述设备安装板63与所述底部承托板61之间的周壁上设有外花键,所述内花键与外花键啮合连接。

为了提升所述旋转座6旋转过程的顺畅性,优选地,所述套筒631朝向所述底部承托板61的端面具有若干球槽632,所述若干球槽632中嵌装有数量与所述球槽632匹配的滚珠633。此技术方案中的滚珠633一方面能够降低所述套筒631与所述底部承托板61之间的摩擦,另一方面,也能够对上部安装的所述太阳能集热设备4进行支托,提高了整个设备的安装可靠性。

为了更加便于对所述太阳能集热设备4的太阳方位的跟踪,优选地,所述底部承托板61朝向所述设备安装板63的一侧还设有角位移传感器634,所述角位移传感器634用于检测所述套筒631的旋转角度。所述的角位移传感器634实时监测所述套筒631的旋转角度,并输出相应的角度信号反馈至所述控制系统,这显然有利于提高控制系统对所述太阳能集热设备4旋转角度的控制。

优选地,所述空气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3包括空气源热泵,所述空气源热泵、太阳能集热设备4设置于楼宇的顶层,所述空气源热泵为至少两套,所述控制系统可以选择控制所述至少两套空气源热泵中的至少一套;所述地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2包括地源热泵,所述地源热泵设于楼宇的地下空间内,所述地源热泵为至少两套,所述控制系统可以选择控制所述至少两套地源热泵中的至少一套。该技术方案尤其适用于办公楼宇的物业管理,由于所述空气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3中包括至少两个空气源热泵,且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对所述的至少两个空气源热泵进行选择控制,将极大地降低物业的运营成本及用户的使用成本,具体的,物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办公楼宇的企业实际入住情况,对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是否运转进行及时的调整,同样道理,这也适用于所述的地源热泵,这样,将极大地节省功耗及能源,极大地降低入住企业的物业管理开支。所述的空气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3、太阳能集热设备4设置在楼宇顶层,所述的地源热泵及蓄冷蓄热系统2设置在楼宇的地下空间将不在占用楼宇的建筑立面,这样就杜绝了现有室外机外挂在建筑外立面所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