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风口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7610发布日期:2018-09-04 21:46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风机。



背景技术:

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新风系统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让房间里每时每刻都是新鲜干净的空气,新风机运用新风对流专利技术,通过自主送风和引风,使室内空气实现对流,从而最大程度化的进行室内空气置换,新风机内置多功能净化系统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洁净健康。

新风系统因需要安装空气管道、过滤机等装置,一般需要在建筑物建筑或装修时即布置好相应装置,如果是已经装修好的房间想要安装新风系统,各管道只能为明管布置,严重影响屋内美观,而且,新风系统体积非常大,一般不适合家庭使用。我公司研发的柜式风机解决了新风设备体积大,旧房不适合安装的问题,该柜式风机仅需要在普通墙体上开一通过孔,安装柜式风机的通风管即可完成风机安装,柜式风机体积相对原新风系统也大减小,适合任何普通家庭或小空间使用,随时可购买、安装。我公司研发的这款柜式风机于2017年10月20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申请号为:zl201721373732.0,记载了一种柜式风机,其方案中为室内用于净化的空气、室内用于排放的空气分别设计了进风口;分别设计了室外空气进入室内的风、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的风口;在用于净化空气的风路上配置了主风机;在用于排放的空气风路上又配置了专用的辅电机。此结构的柜式风机采用的部件非常多,设备布局仍比较复杂,主电机和辅电机同时应用使得柜机的运行功率较大。并且上述方案机体下部设置的部件多,设备的安装、维修都不方便,因此柜式新风机的结构还有待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新风机结构复杂、运行功率大、出风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风路设置更紧凑,设备体积小、风力大的新风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

一种单风口新风机,包括机壳,机壳顶部设新风出口,新风出口内为高效滤芯安装仓;高效滤芯安装仓下为中效滤芯安装仓,中效滤芯安装仓下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间构成风路切换仓,机壳壁上风路切换仓后设有室外通风口;第二隔板底部固接有风机安装板,风机安装板将机壳下部划分成风机仓和混风仓;第一隔板上开设有风口a;第二隔板上开设有与风口a位置相对的风口b,风口b使风路切换仓与风机仓相通;第二隔板上还开设有风口c,风口c使风路切换仓与混风仓相通;混风仓底部设有室内风入口;风口a旁设有排风转换阀,排风转换阀能够在封盖风口a的状态和截断风路切换仓的状态间转换;风口c旁设有室外进风转换阀,室外进风转换阀能够在封盖风口c状态和截断风路切换仓状态间转换;所述室内风进口上设有室内进风切换阀。

本发明仅具备一个与室外连通的风口,在柜机安装时墙体打孔只需要一个,对墙体破坏面积小,安装比较方便,此方案的新风机可在新房装修完成后安装,旧房也可以安装,不需要预建空气输送管道。新风机机体内污风排出通道和室外新风进入通道在合并,部件布局简洁,设备体积小。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

所述排风转换阀、室外进风转换阀通过销轴安装,第一隔板上设有室外进风转换阀挡块;第二隔板上设有排风转换阀挡块。该结构一方面很好的限定了阀板的位置,另一方面与阀板的边缘很好的对接,加强的了风道的密封效果。

优选的,第一隔板为之字形,其上半部固接在室外通风口上方,下半部分固接在机壳另一侧;风口a及排风转换阀设在下半部分上。此第一隔板形状减小了风口a和风口b的间距。

优选的,混风仓内风机进风口位置设有初效滤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图2为新风模式空气走向图;

图3为新风+净化模式空气走向图;

图4为净化模式空气走向图;

图5为排风模式空气走向图;

图6为本发明安装施工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单风口新风机较现有的新风系统安装更方便,本设计不需要在屋体内预装送风管道,可随时购置安装。柜式新风机内的布局结构设计为合并型风路。相对于本公司原柜式新风机产品减少了一个与室外相通的风口,更便于安装。

本发明的新风机结构为:

如图1-6所示,一种单风口新风机,包括机壳2,机壳2顶部设新风出口1,新风出口1内为高效滤芯安装仓3;高效滤芯安装仓3下为中效滤芯安装仓4,中效滤芯安装仓4下设有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7;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7间构成风路切换仓6,机壳2上风路切换仓6后设有室外通风口8;第二隔板7底部固接有风机安装板9,风机安装板9将机壳2下部分成风机仓13和混风仓10;第一隔板5上开设有风口a19;第二隔板7上开设有与风口a位置相对的风口b16,风口b16使风路切换仓6与风机仓13相通;第二隔板7上还开设有风口c14,风口c14使风路切换仓6与混风仓10相通;混风仓10底部设有室内风进中12;风口a19旁设有排风转换阀17,排风转换阀17能够在封盖风口a19的状态和截断风路切换仓6的状态间转换;风口c14旁设有室外进风转换阀18,室外进风转换阀18能够在封盖风口c14状态和截断风路切换仓6状态间转换;所述室内风进口12上设有室内进风切换阀。

本发明设计了综合功能的风路,采用转换阀实现各种工作模式的切换,可减小柜机体积。室外空气进口和排风口合并,柜机安装时对墙体的破坏更小,安装更方便。

本发明的排风转换阀17、室外进风转换阀18具备切换风路的作用,排风转换阀17有两个动作位置,一是风口a位置、一是风路切换仓位置;室外进风转换阀18也有两个动作位置,一个风口c位置,一是风路切换仓位置。排风转换阀17、室外进风转换阀18结合室内进风切换阀能决定关闭或开启哪个风口,允许空气向哪个方向流动。从而实现对柜机内部的气流导向。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转换阀17、室外进风转换阀18为阀板形状,排风转换阀17、室外进风转换阀18通过销轴安装,风路切换仓6的高度应与阀板高度相同或者说相适配。当排风转换阀17或室外进风转换阀18处于风路切换仓6位置时能完全截断风路切换仓6的空气流动。室外进风转换阀18为风口c位置时将风口c14的空气流动切断,截挡了室外风进入混风仓10。当室外进风转换阀18转换为风路切换仓位置时,室外新风进入柜机只能通过风机的吸取进入混风仓10。所述排风转换阀17处于风口a位置时关闭风口a19,空气无法向新风出口方向流动,而只能穿过风路切换仓6流向室外,此时为排风模式。

如图1所示,阀板在垂直时能完全堵截风路切换仓的空气,为防止阀板抬起时摆动过度,第一隔板5上设有室外进风转换阀挡块20;第二隔板7上设有排风转换阀挡块15。挡块有限位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设置胶垫、棉垫等结构来加强密封性。进一步的,风口a19、风口c14以及室内风进口12上都设置这种加强密封性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5为之字形,其上半部固接在室外通风口8顶壁上,下半部分固接在机壳2另一侧,风口a和排风转换阀设在下半部上。第一隔板5下半部分与第二隔板7的间距等于室外进风转换阀18的高度,室外进风转换阀挡块20设在第一隔板5下半部分上。

优选的,混风仓内风机进风口位置设有初效滤芯。风机是室外风进入可能会附带一些杂质,可能对风机产生一些损害,加装初效滤芯可避免大颗粒物对风机的损伤。

下面结合附图2-5对本方案风路路径详细介绍,本单口新风机各工作模式气流路径为:

为描述方便,将排风转换阀封堵风口a的状态定义为0状态;将排风转换阀开放风口a截挡风路切换仓的状态定义为1状态;室外进风转换阀封堵风口c的状为0状态;室外进风转换阀开放风中c为1状态;室内进风切换阀封堵室内风进口的状态为0状态,开启时为1状态。

新风模式:

本发明设计综合性空气通路,柜机内部布局简洁、机体体积比现有柜式风机可以更小,本方案结构简单,更利于生产制造,更便于安装。本方案设计了一个与室外相通的风口,可进风也可排风,能将风口内积累的毛絮等杂物吹出,从而避免了一部分清理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