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空冷热循环利用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8493发布日期:2018-11-14 04:4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釉生产加工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烟气空冷热循环利用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陶瓷制釉生产过程中,窑炉熔化炉内火焰出口一方温度很高,尤其是达到1小时左右,温度接近1100度,而熔化炉内耐火温度只能达到1200-1400度,所以熔化炉喷火孔和烟气孔每隔1小时会进行调换,降低喷火孔一端的温度,喷火孔内要进入大量的空气,才能燃烧充分提高温度,但冷空气进入也会降低温度,从而降低热量的利用率。而且熔化炉排放的烟气经过烟气室之后,其温度一般还都在300-320℃之间,烟气中含有较多的粉尘,需后续进行颗粒物的处理达标排放,因此温度偏高,导致后续粉尘处理及脱硫脱硝处理难度增加、投资费用增加,因此对烟气需进行降温冷却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烟气空冷热循环利用冷却系统,目的是解决系统中熔化炉出来的烟气温度偏高,需采取降温措施,保证后续除尘脱硫系统达标排放以及低温进气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烟气空冷热循环利用冷却系统,包括有与窑炉烟气室连通的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有热交换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罐内分布有上下错位间隔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将热交换罐隔开呈多个相互连通的腔室,每个腔室内分别设有多根间隔并列设置的热交换管,且相邻腔室之间对应的热交换管之间通过弯头连接,所述弯头均位于隔板与热交换罐之间的间隙通道内,且连通之后的热交换管的一端为烟气进口,另一端为烟气出口;所述热交换装置后方设有水冷却装置,所述水冷却装置包括有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螺旋式分布的冷却管道,所述筒体的底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自冷却系统。

所述的热交换管分别通过固定架固定在热交换罐内,所述固定架为板体结构,其板体上分布有供热交换管穿过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外的板体上分布有导气孔。

所述的热交换罐的罐体为上下两半对合的结构,且其下半部的罐体底端部设有间隔设置的除杂口。

所述的多根间隔并列设置的热交换管的进气端均与总进气管道连通,所述总进气管道的进气口处设有喇叭形风罩,所述多根间隔并列设置的热交换管的出气端均与总出气管道连通,所述总出气管道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窑炉的进气口。

所述的冷却管道通过其两侧的固定板固定在筒体内。

所述的自冷却系统包括有塔体,所述塔体位于水冷却装置的筒体上方,所述塔体内分布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导槽,所述导槽上下间隔错位设置,所述塔体底端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筒体进水端口。

所述筒体上端部侧壁上设有液位传感器。

所述的塔体的底端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方设有滤料,所述过滤板下方的塔体底端部设有出水口。

其原理是:通过采用强力空冷器降温方式对烟气进行降温,同时对常温空气进行预热,预热后的空气做为熔块炉换向时空气的加入,同时做到节能处理。空冷器把高温烟气从320℃冷却到所需要的设计温度180℃以下,以便烟气进入袋式除尘器等后续设备处理,留住大量热量,在进行喷火孔与烟气室进行调换室,大量热空气随喷火孔进入,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能耗。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采用空冷和水冷结合的方式,将进口高温烟气冷却到180℃以下,以便烟气进入后续除尘湿法脱硫塔进行脱硫处理,保证烟气达标排放,同时达到了热能的合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一种烟气空冷热循环利用冷却系统,包括有与窑炉烟气室连通的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有热交换罐1,所述热交换罐1内分布有上下错位间隔设置的隔板2,所述隔板2将热交换罐1隔开呈多个相互连通的腔室,每个腔室内分别设有多根间隔并列设置的热交换管3,且相邻腔室之间对应的热交换管3之间通过弯头4连接,所述弯头4均位于隔板2与热交换罐1之间的间隙通道内,且连通之后的热交换管3的一端为烟气进口,另一端为烟气出口;所述热交换装置后方设有水冷却装置,所述水冷却装置包括有筒体5,所述筒体5内设有螺旋式分布的冷却管道6,所述筒体5的底端设有出水口7,所述出水口7通过管道连接至自冷却系统。

所述的热交换管3分别通过固定架8固定在热交换罐1内,所述固定架8为板体结构,其板体上分布有供热交换管穿过的固定孔9,所述固定孔9外的板体上分布有导气孔10。

所述的热交换罐1的罐体为上下两半对合的结构,且其下半部的罐体底端部设有间隔设置的除杂口11。

所述的多根间隔并列设置的热交换管3的进气端均与总进气管道13-1连通,所述总进气管道13-1的进气口处设有喇叭形风罩12,所述多根间隔并列设置的热交换管3的出气端均与总出气管道13-2连通,所述总出气管道13-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窑炉的进气口。

所述的冷却管道6通过其两侧的固定板14固定在筒体内。

所述的自冷却系统包括有塔体15,所述塔体15位于水冷却装置的筒体5上方,所述塔体15内分布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导槽16,所述导槽16上下间隔错位设置,所述塔体15底端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筒体进水端口。

所述筒体5上端部侧壁上设有液位传感器17。

所述的塔体15的底端安装有过滤板18,所述过滤板18上方设有滤料19,所述过滤板18下方的塔体底端部设有出水口。

其具体过程是:较高温度的烟气从烟气室出来以后进入到热交换罐内,通过隔板将热交换罐隔成多个连通的热交换腔室,增加了高温烟气和空气的热交换的交换时间和流程,因此热交换罐内通入空气时,高温烟气可与空气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使自然的空气的温度升高,达到一定程度,从出气口经过总出气管道进入到窑炉的进气口中,对进入的空气进行预热,达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烟气经过空冷之后再进入到水冷却装置中进行水冷,烟气通过水冷却装置筒体内的螺旋冷却管道的结构,与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水通过自冷却系统进行循环,保证冷却效果。

综上,

本技术:
解决了由于系统中熔化炉出来的烟气温度偏高,需采取降温措施,保证后续除尘脱硫系统达标排放的问题,采用空冷和水冷结合的方式,将进口高温烟气冷却到180℃以下,以便烟气进入后续除尘湿法脱硫塔进行脱硫处理,保证烟气达标排放,同时达到了热能的合理利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空冷热循环利用冷却系统,包括有与窑炉烟气室连通的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包括有热交换罐,热交换罐内分布有上下错位间隔设置的隔板,隔板将热交换罐隔开呈多个相互连通的腔室,每个腔室内分别设有多根间隔并列设置的热交换管,且相邻腔室之间对应的热交换管之间通过弯头连接;热交换装置后方设有水冷却装置,水冷却装置包括有筒体,筒体内设有螺旋式分布的冷却管道,筒体的底端设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自冷却系统。本发明采用空冷和水冷结合的方式,将进口高温烟气冷却到180℃以下,以便烟气进入后续除尘湿法脱硫塔进行脱硫处理,保证烟气达标排放,同时达到了热能的合理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荣日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磐盛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05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