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64881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循环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循环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很多加工中会用到加热和冷却过程,比如塑料注塑加工中需要通过加热熔融塑料,然后通过冷却使流体状的塑料快速定型,用来冷却的冷载体一般是自来水。由于节约成本的需要,用来冷却的自来水一般通过循环系统冷却后重新使用。为了令使用后的高温冷却水重新回到低温,通常要利用冷却水塔的空冷效果来使其快速冷却以应对工厂内换热设备的持续工作,当工厂的生产规模很大时,需要采用多个冷却水塔串联进行冷却,由于冷却水塔是一种用电设备,使用越多,冷却成本越高,而且所花的设备成本也较大。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循环冷却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循环冷却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循环冷却系统,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蓄水池、换热管路和冷却水塔,所述蓄水池埋设于地表内,所述蓄水池包括自上游往下游敞口高度依次递减的若干分池,相邻的所述分池之间设有溢流槽。
[0006]具体的,所述换热管路包括至少两条相互并联的换热支路,每条所述换热支路均包括一水泵和一换热设备,所述水泵位于所述换热设备上游。
[0007]具体的,所述分池内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隔板,每个所述隔板下部连接所述分池的底面。
[0008]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隔板等间距分布。
[0009]进一步的,所述分池具有底面、后壁以及位于所述后壁两侧的两个侧壁,所述侧壁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隔板还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一个,相邻的所述隔板不同时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
[0010]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隔板之间设有L形板,所述L形板包括一体连接的水平板和竖直板,所述隔板具有连接于所述侧壁的第一边以及平行于所述第一边的第二边,所述水平板平行于所述底面,所述竖直板连接上游所述隔板的第二边与下游所述隔板的表面。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蓄水池部分同时利用地表温度和空气接触达到冷却效果,既提高了冷却效率,又减少了所需冷却水塔的个数,不仅节省了冷却能耗,还缩减了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循环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实施例1中分池的俯视结构图;
[0014]图3为实施例2中分池的俯视结构图;
[0015]图4为实施例2中隔板与L形板的安装结构图。
[0016]图中数字表示:
[0017]1-蓄水池,Ia-第一分池,Ib-第二分池,Ic-第三分池,11_前壁,12-后壁,121-溢流槽,13-第一侧壁,14-第二侧壁,15-流道;
[0018]2-水泵;
[0019]3-换热设备;
[0020]4-冷却水塔;
[0021]5_ 地表;
[0022]6-隔板,6a-前隔板,6b-后隔板,61-第一边,62-第二边;
[0023]7-L形板,71-水平板,72-竖直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冷却系统,包括蓄水池1、换热管路和冷却水塔4,冷的冷却水从蓄水池I中供给换热管路,经过换热后热的冷却水经过冷却水塔4冷却后回到蓄水池I中,蓄水池I埋设于地表5内,其包括敞口高度依次递减的三个分池,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第一分池I la、第二分池I Ib和第三分池11c,第一分池I Ia与第二分池Ilb之间以及第二分池Ilb与第三分池Ilc之间均设有溢流槽12。由于蓄水池I埋设于地表5内,地表5温度能够常年稳定,热扩散面积大,因此地表5能够起到无能耗的冷却效果;蓄水池I分成阶梯递减的三个分池,一则可以减弱相邻分池温度之间的相互影响,二则流动具有单向性,确保蓄水池I的冷却水温度往下游依次递减,三则冷却水经过溢流槽12到达下一个分池的过程中可起到一定空气冷却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蓄水池部分同时利用地表温度和空气接触达到冷却效果,既提高了冷却效率,又减少了所需冷却水塔的个数,不仅节省了冷却能耗,还缩减了设备成本。
[0027]如图1所示,换热管路包括三条并联的换热支路,每条换热支路均包括一水泵2和一换热设备3,水泵2位于换热设备3上游。该循环冷却系统可以供应最多三条换热支路的换热要求。
[0028]如图2所示,每个分池的内表面包括位于上游的前壁11、位于下游的后壁12、位于下方的底面15以及位于两侧的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分池内平行等距分布有若干隔板6,相邻隔板6交替的固定于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上,隔板6下部连接底面15。由于分池是依靠与地表5接触的所有表面散热的,若没有隔板6,冷却水能够直接经过分池,其内部的温度状态为靠近第一侧壁13或第二侧壁14的部分温度低,远离两者的部分温度高,热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递到第一侧壁13或第二侧壁14的距离长,温度梯度小,所以散热效率比较低下;具有这些隔板6以后,整个分池被隔成回环往复的流道,冷却水要通过分池必须绕过每一块隔板6,在绕过隔板6的时候,冷却水必然会接近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这样传热距离短,温度梯度大,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作为与地表5接触的主要散热面可以充分起到散热效果。
[0029]实施例2:
[0030]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每相邻两个隔板6之间均设有一 L形板7,L形板7包括一体连接的水平板71和竖直板72。
[0031]定义隔板6固定于第一侧壁13或第二侧壁14上的一边为第一边61、平行于第一边61的边为第二边62,定义相邻两个隔板6中位于上游的为前隔板6a,位于下游的为后隔板6b。水平板71平行于底面15并连接前隔板6a与后隔板6b,竖直板72连接前隔板6a的第二边62与后隔板6b的表面。因为受到L形板7的阻挡,冷却水要从前隔板6a的上游往后隔板6b的下游流动必须经过每个水平板71的下方区域,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分池的底面15进行散热,而且这样的流动能提高冷却水的湍动,促进相邻隔板6之间的存水混匀,提高冷却水与分池内表面的温度差,提高蓄水池I与地表5之间的整体散热效果。
[003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循环冷却系统,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蓄水池、换热管路和冷却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埋设于地表内,所述蓄水池包括自上游往下游敞口高度依次递减的若干分池,相邻的所述分池之间设有溢流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路包括至少两条相互并联的换热支路,每条所述换热支路均包括一水泵和一换热设备,所述水泵位于所述换热设备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池内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隔板,每个所述隔板下部连接所述分池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隔板等间距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池具有底面、后壁以及位于所述后壁两侧的两个侧壁,所述侧壁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隔板还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一个,相邻的所述隔板不同时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隔板之间设有L形板,所述L形板包括一体连接的水平板和竖直板,所述隔板具有连接于所述侧壁的第一边以及平行于所述第一边的第二边,所述水平板平行于所述底面,所述竖直板连接上游所述隔板的第二边与下游所述隔板的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循环冷却系统,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蓄水池、换热管路和冷却水塔,所述蓄水池埋设于地表内,所述蓄水池包括自上游往下游敞口高度依次递减的若干分池,相邻的所述分池之间设有溢流槽。本实用新型在蓄水池部分同时利用地表温度和空气接触达到冷却效果,既提高了冷却效率,又减少了所需冷却水塔的个数,不仅节省了冷却能耗,还缩减了设备成本。
【IPC分类】F25D17-02
【公开号】CN204574670
【申请号】CN201520110954
【发明人】李平
【申请人】昆山恒光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