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风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2090发布日期:2019-01-08 20:3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式风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烘干设备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集成式风幕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烘干炉内的气温高于外界和周围设备的温度,冷热空气对流后不仅会污染外部环境,而且会增加烘干炉的热量损失,同时开口处有油渍凝结,污染工件,因此需要在设备出入口设置保温装置及高速出风口形成气封,阻隔冷热空气对流。目前烘干炉风幕装置的空间较为狭小,而在狭小的空间内需要单独布置风幕结构、烟道结构、热顶结构,这就需要将这些结构做得极为精细,导致烘干箱内空间拥挤,无法进行深度保洁,独立的风幕结构、热顶结构和烟道结构还会导致能量的浪费,增加整个烘干箱的能耗。狭窄的布置结构还限制了过滤器的选择,过滤等级较低,造成零部件更换的不便,风幕送风管悬挂在室体内侧,增加了炉内的清洁死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式风幕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式风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烘干箱内的热壁板;所述的热壁板为横向两端焊接固定在烘干箱两侧侧壁板上的板状结构,热壁板悬置于烘干箱顶壁板下方与顶壁板、侧壁板形成风道;所述的风道远离其进风口的尾部设置有烟气排放通道;所述的烟气排放通道固定在热壁板上;所述的热壁板上开设有与烘干箱内部空间连通的出风口。烟气排放通道是由多块位于热壁板尾部的平板组合而成的通道结构,是风道尾部的延伸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烟气排放通道包括聚集通道和排放通道;所述的聚集通道为固定在热壁板尾部的其下端开口的倒u型槽状结构,由多块集成在热壁板尾部的平板组合而成,聚集通道上部空间与风道连通;聚集通道下端槽口与热壁板下端面齐平,上端槽底高出热壁板上端面,聚集通道横向一端固定在烘干箱一侧的侧壁板上,横向另一端与设置于烘干箱另一侧侧壁板上的排放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聚集通道可以是与风道平行的通道结构,也可以是与风道交叉的通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聚集通道的槽底为沿横向方向倾斜布置的板状结构,倾斜上端焊接固定在排放通道上,倾斜下端焊接固定在烘干箱内相对于排放通道一侧的侧壁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风口上设置有出风调节板;所述的出风调节板沿竖向倾斜布置,倾斜上端固定在出风口处的热壁板上用于调节出风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风调节板轴线与热壁板之间的夹角为30~60°。

进一步的所述的热壁板与顶壁板之间设置有两块沿横向方向布置的挡板;所述的挡板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热壁板和顶壁板上,横向端部焊接固定在侧壁板;所述的两块挡板之间设置有多组沿横向方向依次排列的过滤器;所述的过滤器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热壁板和顶壁板上,过滤器处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热壁板下端面设置有两块沿横向方向间隔布置的单壁板;所述的单壁板沿纵向布置,其上端焊接固定在热壁板下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放通道为多块固定在聚集通道倾斜上端一侧的竖板围绕对应的烘干箱侧壁板形成的其下端开口、上端由顶壁板封闭的通道结构,与排放通道对应的侧壁板上开设有排烟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热壁板上布设有多个与顶壁板连接的吊点。

进一步的所述的热壁板在靠近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检修门。

本发明的优点有:1、本发明通过将风道、烟气排放通道结构集成在一起,通过风道对烟气排放通道顶部进行处理,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降低了烘干箱内的能耗,隔绝了两组气流交汇;

2、本发明通过热壁板与烘干箱内壁板结合形成风道结构,增加了风道结构的体积,充分利用了烘干箱内上部空间,布置结构更加合理,既方便了风道内设备选型,又能够方便了风道内部清理工作;

3、本发明通过设置聚集通道使烘干箱内烟气集聚在热顶内,便于烟气的快速排出,聚集通道槽底为倾斜结构,便于烟气中的油滴凝聚后通过倾斜的槽底滑落到侧壁板上,避免了油滴直接掉落在零部件上污染待烘干的零部件;

4、本发明通过设置两块单壁板缩小了整个烘干炉的横截面积,使出风口风速能够达到良好的风幕效果,阻绝冷热气流的交汇。

本发明的风幕装置结构简单,冷热阻绝效果好,烟气流动方向设置合理,便于对风道内部及其零部件的清理,解决了凝结油滴污染待烘干部件的问题,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热壁板与烟气排放通道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图1的a-a视图;

图3;本发明的图1的b-b视图;

图4:本发明的烟气排放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出风调节板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热壁板;2—聚集通道;3—侧壁板;4—顶壁板;5—端壁板;6—进风口;7—出风调节板;8—挡板;9—过滤器;10—排放通道;11—排烟口;12—吊点;13—检修门;14—单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5,一种集成式风幕装置,本实施例的风幕装置用于烘干箱,烘干箱包括两侧的侧壁板3、顶部的顶壁板4和纵向端部的端壁板5,本实施例的风幕装置包括热壁板1。如图2~3所示,热壁板1为横向两端焊接固定在烘干箱两侧侧壁板3上的水平板状结构,热壁板1悬置于烘干箱顶壁板4正下方与顶壁板4、侧壁板3形成风道,风道纵向一端设置有进风口6。本实施例的热壁板1上开设有出风口,如图5所示,出风口上设置有出风调节板7,出风调节板7沿竖向倾斜布置,倾斜上端固定在出风口处的热壁板1上用于调节出风角度。出风调节板7轴线与热壁板1之间的夹角为30~60°。出风口向烘干箱内吹风,形成风幕结构,隔绝冷热气流的交汇。

如图2~3所示,热壁板1与顶壁板4之间设置有两块沿横向方向布置的挡板8,挡板8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热壁板1和顶壁板4上,挡板8横向端部焊接固定在侧壁板3上。挡板8的布置相当于缩小了整个风道的截面积,便于布置过滤装置。

为了避免进风口6气流中的杂质对烘干箱内待烘干部件的污染,本实施例在风道内设置有过滤设备,如图4所示,两块挡板8之间设置有多组沿横向方向依次排列的过滤器9,过滤器9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热壁板1和顶壁板4上,过滤器9处于进风口6与出风口之间。进风口6进入的气流通过过滤器9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后的洁净空气通过出风口进入到烘干箱内。

风道内部容易集聚灰尘等杂质,需要定期进行清理,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热壁板1靠近进风口6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检修门13。工作人员通过检修门13进入到风道内部对风道进行清理,或是进行设备的维修。为了避免清理人员踩踏热壁板1造成热壁板1的垮塌,本实施例在热壁板1上设置有多个吊点12,通过吊点12将热壁板1固定在顶壁板4上,提高热壁板1的连接强度。

为了便于在烘干炉内形成良好的风幕效果,本实施例在热壁板1的下方设置有单壁板14,两块单壁板14之间为烘干物件通行通道,单壁板14沿纵向布置,其上下两端分别焊接在热壁板1下端面和烘干炉底板上。

另外,本实施例在热壁板1相对于进风口6的一端设置有烟气排放通道。如图1所示,烟气排放通道包括聚集通道2和排放通道10,聚集通道2为凸出于热壁板1上端面的槽状结构,聚集通道2的槽口向下其槽内空间与烘干箱内部空间连通,聚集通道2下端槽口与热壁板1下端面持平,上端槽底高于热壁板1上端面。聚集通道2是风道尾部的延伸结构,由多块集成在热壁板1尾部的板状结构组合而成。聚集通道2与顶壁板4之间的空间与风道连通,聚集通道2纵向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热壁板1远离进风口6的一端和烘干箱的端壁板5上。聚集通道2可以与风道平行的通道结构,也可以是与风道交叉的通道结构。

本实施例为了避免烘干炉内烟气冷凝油滴直接滴落在待烘干的部件上,将聚集通道2的槽底设置为倾斜结构,如图3所示,聚集通道2的槽底为沿横向方向倾斜布置的板状结构,倾斜上端焊接固定在排放通道10侧壁,倾斜下端焊接固定在烘干箱内相对于排放通道10一侧的侧壁板3上。油滴凝结在槽底,沿槽底的倾斜方向滑落至侧壁板3上,集聚在烘干箱内底部,便于清洁。

聚集通道2为整个烘干箱内空间的最高处,烟气会最终集聚在聚集通道2内,本实施例在热侧壁3上设置有排放通道10,通过排放通道10将热顶2内的烟气排放掉。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的排放通道10为多块固定在聚集通道2横向端部的竖板围绕烘干箱侧壁板3形成的其下端开口、上端通过顶壁板4封闭的通道结构,与排放通道10对应的侧壁板3上开设有排烟口11。聚集通道2倾斜上端一侧与排放通道10连通。

使用时,向进风口6鼓风,气体进入风道后沿纵向流动,经过端壁板5和热顶2的阻拦作用后,气体进入到出风口向烘干箱内形成风幕结构,阻绝冷热气流的交汇。

烘干箱内的烟气集聚在聚集通道2内,烟气沿聚集通道2的槽体方向进入到排放通道10内,通过侧壁板3上的排烟口11排放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