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用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0906发布日期:2019-04-05 21:32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用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纺织用烘干机。



背景技术:

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被加工成为布匹后,在进行后续印染步骤之前,需要将布匹依次进行清洗和烘干,以避免布匹储存时由于潮湿造成发霉变形。

纺织布在加工清洗后需要使用烘干装置对纺织布料进行烘干,但是现有的烘干装置在对纺织布料进行烘干时,只能对纺织布料的表面进行烘干,纺织布料含有的水份无法快速的去除,造成烘干时间久,烘干效率低,降低了烘干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烘干前能通过挤压辊进行初步除水的纺织用烘干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用烘干机,包括烘干机主体和机门,所述烘干机主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烘干机主体包括上下两侧的顶板和底板,所述机门可滑移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空腔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架、除水装置、烘干装置、收卷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架用于放置待烘干的纺织布,所述除水装置包括分别位于顶板和底板的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所述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用于共同挤压纺织布,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台,所述烘干机主体包括底板远离机门的一侧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面向空腔的一面上可滑移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面向烘干台的一面上设置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用于烘干纺织布,所述滑板背向烘干台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移动滑板的往返机构,所述往返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齿条与第一齿轮,所述齿条位于滑板面向顶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一齿轮可转动设置在第一侧板上,所述往返机构还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圆周上包括有齿部和缺齿部,当有齿部与齿条啮合转动时,所述齿条水平移动,第一齿轮正向转动,当有齿部与齿条脱离,而与第二齿轮啮合转动时,所述被动轮反向转动,所述齿条反向水平移动,所述第一齿轮内部还设置用于转动第一齿轮的第一旋转电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板面向第一侧板的一面上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一侧板面向空腔的一面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用于滑块嵌入,所述滑槽内还设置有滚珠。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挤压辊包括位于第一挤压辊两端的第一竖杆,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升降第一竖杆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背向底板的一面上可旋转设置有丝杆,所述第一竖杆面向丝杆的一面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螺纹连接在丝杆上,所述丝杆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用于转动丝杆,所述第一竖杆面向底板的一端上还设置有空槽,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插入空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卷装置包括卷筒和位于卷筒两端的第二支撑架,所述卷筒包括筒体和位于筒体两端的筒轴,两个所述筒轴可旋转位于两个第二支撑架内,所述第二支撑架内还设置有用于转动筒轴的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筒体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放置纺织布的一端,所述第一凹槽内还设置有固定纺织布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位于第一凹槽内的第四侧板,所述第一凹槽包括槽底以及槽底两侧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四侧板面向槽底和远离槽底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五侧板和第六侧板,所述第四侧板、第五侧板、第二槽壁、第六侧板之间形成了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背向第二槽壁的一面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穿出第五侧板,所述插杆远离第二槽壁的一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用于按压纺织布,所述活动板面向第二槽壁的一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活动板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槽壁上,所述弹簧用于保持压板与第一槽壁抵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板面向第一槽壁的一面上设置有压紧块,所述第一槽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压紧块嵌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板面向第二支撑架的一面上设置有挂绳,所述挂绳一端连接在活动板上,另一端连接有钩子,所述筒体面向第二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扣环,所述扣环用于钩子扣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干台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当湿度传感器检测纺织布的湿度低于一定阈值时,第二旋转电机启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初始状态下,第一齿轮的有齿部与齿条啮合,待烘干处理的纺织布收卷在一个卷轴上,移动机门,将卷轴放至支撑架上,通过手动将纺织布的一端经过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之间,再经过烘干台,最后收卷于收卷装置内,通过开启第一齿轮中的第一旋转电机,使得第一齿轮转动,通过有齿部与齿条啮合,使得齿条以及滑板向除水机构移动,齿条移动,带动与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转动,此时,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同向转动,当有齿部与齿条脱离,而与第二齿轮啮合转动时,第一齿轮的转动方向不变,而第二齿轮动方向相反,此时齿条以及滑板向收卷机构移动,直至有齿部与第二齿轮脱离,再次与齿条啮合时,重复上述工作,使得滑板在空腔内往返移动,设置在滑板上的热风机对纺织布各个部分进行烘干,待纺织布烘干完毕后,可通过收卷机构对纺织布进行收卷,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使得纺织布在烘干前,能通过挤压去除纺织布内部的水分,减少了后续烘干所用的时间,提高了效率,节约电源,通过设置往返机构,避免了纺织布烘干不均匀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视图。

图2为本发明正面剖视图。

图3为滑槽滑块放大示意图。

图4为升降机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收卷装置示意图。

图6为筒体内部剖视图。

图中:1、烘干机主体;10、空腔;11、机门;12、顶板;13、底板;2、第一支撑架;3、除水装置;4、烘干装置;5、收卷装置;31、第一挤压辊;32、第二挤压辊;41、烘干台;42、滑板;14、第一侧板;43、热风机;6、往返机构;61、第一齿轮;62、第二齿轮;621、有齿部;622、缺齿部;63、齿条;64、第一旋转电机;421、滑块;140、滑槽;141、滚珠;311、第一竖杆;7、升降机构;71、底座;72、丝杆;73、凸块;74、把手;3110、空槽;131、限位杆;51、卷筒;52、第二支撑架;510、筒体;511、筒轴;53、第二旋转电机;54、第一凹槽;8、固定机构;81、第四侧板;543、槽底;541、第一槽壁;542、第二槽壁;82、第五侧板;83、第六侧板;80、容纳腔;84、活动板;85、插杆;86、压板;87、弹簧;861、压紧块;543、第二凹槽;841、挂绳;842、钩子;843、扣环;9、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纺织用烘干机,包括烘干机主体1和机门11,所述烘干机主体1内设置有空腔10,所述烘干机主体1包括上下两侧的顶板12和底板13,所述机门11可滑移设置在底板13上,所述空腔10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架2、除水装置3、烘干装置4、收卷装置5,所述第一支撑架2用于放置待烘干的纺织布,所述除水装置3包括分别位于顶板12和底板13的第一挤压辊31和第二挤压辊32,所述第一挤压辊31和第二挤压辊32用于共同挤压纺织布,所述烘干装置4包括烘干台41,所述烘干机主体1包括底板13远离机门11的一侧的第一侧板14,所述第一侧板14面向空腔10的一面上可滑移设置有滑板42,所述滑板42面向烘干台41的一面上设置有热风机43,所述热风机43用于烘干纺织布,所述滑板42背向烘干台41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移动滑板42的往返机构6,所述往返机构6包括相互啮合的齿条63与第一齿轮61,所述齿条63位于滑板42面向顶板12的一面上,所述齿第一齿轮61可转动设置在第一侧板14上,所述往返机构6还包括第二齿轮62,所述第二齿轮62的圆周上包括有齿部621和缺齿部622,当有齿部621与齿条63啮合转动时,所述齿条63水平移动,第一齿轮61正向转动,当有齿部621与齿条63脱离,而与第二齿轮62啮合转动时,所述被动轮反向转动,所述齿条63反向水平移动,所述第一齿轮61内部还设置用于转动第一齿轮61的第一旋转电机6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初始状态下,第一齿轮61的有齿部621与齿条63啮合,待烘干处理的纺织布收卷在一个卷轴上,移动机门11,将卷轴放至支撑架上,通过手动将纺织布的一端经过第一挤压辊31和第二挤压辊32之间,再经过烘干台41,最后收卷于收卷装置5内,通过开启第一齿轮61中的第一旋转电机64,使得第一齿轮61转动,通过有齿部621与齿条63啮合,使得齿条63以及滑板42向除水机构移动,齿条63移动,带动与齿条63啮合的第二齿轮62转动,此时,第二齿轮62与第一齿轮61同向转动,当有齿部621与齿条63脱离,而与第二齿轮62啮合转动时,第一齿轮61的转动方向不变,而第二齿轮62动方向相反,此时齿条63以及滑板42向收卷机构移动,直至有齿部621与第二齿轮62脱离,再次与齿条63啮合时,重复上述工作,使得滑板42在空腔10内往返移动,设置在滑板42上的热风机43对纺织布各个部分进行烘干,待纺织布烘干完毕后,可通过收卷机构对纺织布进行收卷,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挤压辊31和第二挤压辊32,使得纺织布在烘干前,能通过挤压去除纺织布内部的水分,减少了后续烘干所用的时间,提高了效率,节约电源,通过设置往返机构6,避免了纺织布烘干不均匀的现象。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滑板42面向第一侧板14的一面上设置有滑块421,所述第一侧板14面向空腔10的一面上设置有滑槽140,所述滑槽140用于滑块421嵌入,所述滑槽140内还设置有滚珠14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块421和滑槽140,使得滑板42能在第一侧板14上移动,且保证了设置在滑板42上的齿条63能与第一齿轮61、第二齿轮62的有齿部621啮合,通过在滑槽140内设置有滚珠141,使得滑块421在移动过程中受到摩擦力较小,减小了因摩擦而引起装置的损耗。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挤压辊31包括位于第一挤压辊31两端的第一竖杆311,所述底板13上设置有用于升降第一竖杆311的升降机构7,所述升降机构7包括底座71,所述底座71背向底板13的一面上可旋转设置有丝杆72,所述第一竖杆311面向丝杆72的一面上设置有凸块73,所述凸块73螺纹连接在丝杆72上,所述丝杆72远离底座71的一端设置有把手74,所述把手74用于转动丝杆72,所述第一竖杆311面向底板13的一端上还设置有空槽3110,所述底板13上设置有限位杆131,所述限位杆131插入空槽3110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把手74,使得丝杆72转动,螺纹连接在丝杆72上的凸块73沿丝杆72移动,通过设置限位杆131,使得第一竖杆311只能上下移动,本发明通过设置升降机构7,可调节第一挤压辊31和第二挤压辊32之间的距离,方便在初始状态下穿过纺织布,本发明所述的第二挤压辊32可设置有结构相似的升降机构7,在对不同厚度纺织进行挤压除水时,通过调节第一挤压辊31和第二挤压辊32之间的距离,调节对纺织布的压力,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收卷装置5包括卷筒51和位于卷筒51两端的第二支撑架52,所述卷筒51包括筒体510和位于筒体510两端的筒轴511,两个所述筒轴511可旋转位于两个支撑架内,所述支撑架内还设置有用于转动筒轴511的第二旋转电机53,所述筒体510上设置有第一凹槽54,所述第一凹槽54用于放置纺织布的一端,所述第一凹槽54内还设置有固定纺织布的固定机构8,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位于第一凹槽54内的第四侧板81,所述第一凹槽54包括槽底543以及槽底543两侧的第一槽壁541和第二槽壁542,所述第四侧板81面向槽底543和远离槽底543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五侧板82和第六侧板83,所述第四侧板81、第五侧板82、第二槽壁542、第六侧板83之间形成了容纳腔80,所述容纳腔80内设置有活动板84,所述活动板84背向第二槽壁542的一面设置有插杆85,所述插杆85穿出第五侧板82,所述插杆85远离第二槽壁542的一端设置有压板86,所述压板86用于按压纺织布,所述活动板84面向第二槽壁542的一面设置有弹簧87,所述弹簧87一端连接在活动板84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槽壁542上,所述弹簧87用于保持压板86与第一槽壁541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初始状态下,通过推动活动板84,使得压板86与第一槽壁541脱离,将纺织布的一端放置在第一凹槽54内,再松开活动板84,使得纺织布被夹在第一槽壁541和压板86之间,通过在筒体510内设置固定机构8,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卷筒51不能对纺织布的一端进行固定的问题,与在收卷之前需要将纺织布在卷筒51表面先缠绕几圈相比,本发明中的收卷装置5提高了收卷效率。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压板86面向第一槽壁541的一面上设置有压紧块861,所述第一槽壁541上设置有第二凹槽543,所述第二凹槽543用于压紧块861嵌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压紧块861和第二凹槽543,使得纺织布与第一槽壁541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卷筒51在第二旋转电机53的作用下,收卷纺织布时,固定在筒体510内的纺织布不容易脱离,保证了固定效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板84面向第二支撑架52的一面上设置有挂绳841,所述挂绳841一端连接在活动板84上,另一端连接有钩子842,所述筒体510面向第二支撑架52的一端设置有扣环843,所述扣环843用于钩子842扣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钩子842和扣环843,使得在推动钩子842扣入扣环843后,压板86与第一槽壁541处于分离的的状态,可方便使用者将纺织布的一端放置在第一凹槽54内,避免了使用者放置纺织布的过程中,需要同时推压活动板84情况,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烘干台41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9,当湿度传感器9检测纺织布的湿度低于一定阈值时,第二旋转电机53启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湿度传感器9,实时监测烘干台41上的纺织布的湿度,使得纺织布湿度低于一定阈值后,能开启第二旋转电机53,实现自动收卷,而纺织布的湿度高于或等于一定阈值时,第二旋转电机53关闭。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