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1973发布日期:2018-12-07 22:55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移动式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需室外机进行热交换,通过压缩机实现的移动式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的制冷设备主要是各种形式的空调和风扇设备,其中风扇主要通过空气流动带走体表热量,无法真正意义上达到制冷的效果。空调设备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应用室外机进行排热,这样固然可以保证室内温度效果,但是对整体环境有很大的破环作用,加重城市热岛效果,尤其是夏天,城市温度居高不下,空调室外机排热是元凶之一。同时室外机破坏建筑外墙整体性,影响市容市貌,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在空调的安装过程中还须花费大量精力专门设计空调井和管道,这些管道常年使用内部会滋生有害菌群,对人体危害很大,对空调管道的维修,更换也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压缩机制冷,无需室外机进行散热,即插即用的移动式制冷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移动式制冷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散热片、涡轮风扇、压缩机、第二散热片、散热水箱、散热管道、散热风扇和水盘,所述第一散热片与压缩机的制冷端连接,所述第二散热片与压缩机的散热端连接,所述涡轮风扇设置于第一散热片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片设置于散热水箱中并且没于散热水箱中的水中,所述散热水箱的上端连接有散热管道,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散热管道上,所述水盘设置于散热管道的出口端,收集从散热管道流出的冷凝水。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减震降噪平台,所述压缩机设置于减震降噪平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散热水箱通过固定支架设置在壳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水箱底面的材料设置为铜,所述散热水箱的底面与地面直接接触。

更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水箱的侧壁上设置有保温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尺寸小,制冷效果好,无需安装室外机,即插即用可移动,对环境无任何影响,人体感觉舒适无风感,能源消耗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减震降噪平台;2、压缩机;3、涡轮风扇;4、第一散热片;5、散热水箱;6、散热管道;7、散热风扇;8、水盘;9、第二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移动式制冷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散热片4、涡轮风扇3、压缩机2、第二散热片9、散热水箱5、散热管道6、散热风扇7和水盘8。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减震降噪平台1,所述压缩机2设置于减震降噪平台1上。所述第一散热片4与压缩机2的制冷端连接,所述第二散热片9与压缩机2的散热端连接,所述涡轮风扇3设置于第一散热片4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片9设置于散热水箱5中并且没于散热水箱5中的水中,所述散热水箱5的上端连接有散热管道6,所述散热风扇7设置于散热管道6上,所述水盘8设置于散热管道6的出口端,收集从散热管道6流出的冷凝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散热水箱5通过固定支架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散热水箱5底面的材料设置为铜,所述散热水箱5的底面与地面直接接触。由于铜的传热性能较好,可以将散热水箱5中多余的热量传入地面,从而达到散发热量的效果。所述散热水箱5的侧壁上设置有保温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

压缩机2把制冷剂从低压提升为高压,并使制冷剂在压缩机2、第一散热片4、第二散热片9内不断循环流动并进行形态变换,制冷剂在第一散热片4中进行液态变气态形态变化,吸收热量从而带走第一散热片4周围空气中的热量。制冷剂在第二散热片9中由气态变成液态,热量散发到散热水箱5中,从而使系统不断将吸收的热量排放到散热水箱5中存储。由于铜的导热效果较好,所以散热水箱5底部材料为铜,散热水箱5直接接触地面,以便将散热水箱5中多余的热量传入地面,从而完成热量的转移。制冷剂压缩制冷过程释放的热量通过压缩机2第二散热片9被散热水箱5中的水吸收,水的比热容非常大,导热性能良好,可以储存大量热量,温度上升到较高系统依然能稳定工作。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