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乳化剂灌装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6396发布日期:2019-02-15 20:1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乳化剂灌装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乳化剂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乳化剂灌装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沥青乳化剂在反应釜制备完成后,温度较高,不能直接装灌,须先进行冷却降温,目前的是直接放在清洁环境中,自然冷却后再装,这种冷却方式效率低,必须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沥青乳化剂灌装冷却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沥青乳化剂灌装冷却装置,包括一个箱体,所述箱体内沿轴向方向倾斜设置一个冷却板,所述冷却板包括一个金属材质的扁平的盒体,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两侧与所述箱体的内壁面密封接触连接,所述盒体内装设有冷却管组,所述冷却管组的两端分别连接分水管以及集水管,所述分水管与集水管分别连接进水管以及回水管;所述箱体的上端一侧形成有沥青乳化剂进料口,另一侧形成有废气排出口,与所述废气排出口相对,在所述箱体的底部一侧形成有降温后的沥青乳化剂出料口;所述冷却板的高端在所述沥青乳化剂进料口的下方,所述冷却板的低部在所述沥青乳化剂出料口的内侧。

所述冷却板的底部设有支撑件,以将所述冷却板支撑于所述的箱体内。

所述的箱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脚,以将箱体支撑于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使得高温的物料流过冷却板后,实现快速的降温冷却,降温冷却后的物料自出料口排出,而直接进行灌装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沥青乳化剂灌装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冷却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冷却板与箱体的侧壁内表面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3所示,一种沥青乳化剂灌装冷却装置,包括一个箱体1,所述箱体内沿轴向方向倾斜设置一个冷却板2,所述冷却板包括一个金属材质的扁平的表面光滑的盒体22,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两侧与所述箱体的内壁面密封接触连接,所述盒体内装设有冷却管组23,所述冷却管组的多个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分水管24以及集水管25,所述分水管与集水管分别连接进水管20以及回水管21;所述箱体的上端一侧形成有沥青乳化剂进料口3,另一侧形成有废气排出口4,与所述废气排出口相对,在所述箱体的底部一侧形成有降温后的沥青乳化剂出料口5;所述冷却板的高端在所述沥青乳化剂进料口的下方,所述冷却板的低部在所述沥青乳化剂出料口的内侧。

具体的,在所述的箱体1两个侧壁8上安装有一组相对的中间带有卡槽的与冷却板的外边的形状相适应的长条状的卡接件9,所述的冷却板2长度方向两个侧端卡在卡接件的卡槽中,实现与箱体的两个侧壁间形成密封。

其中,所述的卡接件9与箱体的两个侧壁间通过螺钉10相连接固定。

其中,所述分水管与集水管与所述冷却管组连接的一侧壁分别形成有多个连接孔,所述冷却管组的管端与连接孔焊接连接,所述分水管与集水管分别具有一个孔,分别焊接连接所述进水管以及集水管。

其中,所述盒体的内表面与所述冷却管组的表面相接触,以实现接触换,所述的进水管20以及回水管21分别伸出于所述盒体外,其中,所述的进水管20以及回水管21分别设在所述箱体的上端以及底端,如图1所示。

所述的冷却管组内可以通入循环的冷却液或低温冷冻水,实现与表面的物料进行接触,热交换换热。

其中,所述盒体采用钢板,厚度为2-4mm,所述冷却管组采用铜管或铝管。

其中,所述冷却板的底部设有支撑件7,以将所述冷却板支撑于所述的箱体内。

其中,所述的箱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脚6,以将箱体支撑于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使得高温的物料流过冷却板后,实现快速的降温冷却,降温冷却后的物料自出料口排出,而直接进行灌装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