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硅装置及液体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4364发布日期:2019-01-04 22:56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控硅装置及液体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控硅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控硅装置及包括该可控硅装置的液体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许多大功率水液体加热设备上都使用可控硅控制加热丝(电阻丝)来给水加热,实现使水温达到想要的结果。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功率越大,使用时间越长,可控硅内通过的电流就越大,可控硅本体发热也就很大,如不能及时解决散热问题,器件的使用效率和寿命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可控硅装置及包括该可控硅装置的液体加热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控硅装置,其中,所述可控硅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方型管,所述方型管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支撑,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所述方型管上固定多个可控硅,所述方型管的一端与液体加热设备的供水管连接,所述方型管的另一端与液体加热设备的出水管连接,所述方型管的一端能够持续流入冷液体,当所述可控硅在液体加热设备中工作产生热量时,所述方型管的另一端能够流出热液体。

优选地,所述方型管包括铜质方型管。

优选地,所述方型管的一端与液体加热设备的供水管之间以及所述方型管的另一端与液体加热设备的出水管之间均设置有防水结构。

优选地,所述方型管的外表面为方型结构,所述方型管的内表面为圆管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可控硅与所述方型管接触的表面均涂覆导热硅脂。

优选地,每个所述可控硅均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方型管上。

优选地,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所述方型管上固定五个可控硅。

优选地,所述液体包括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液体加热设备,其中,所述液体加热设备包括线路板、供水管、出水管和前文所述的可控硅装置,所述可控硅装置中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焊接到所述线路板的相应位置,所述可控硅装置中的每个可控硅的引脚均焊接到所述线路板的相应位置,所述可控硅装置中的方型管的一端与所述供水管连接,所述可控硅装置中的方型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硅装置,通过将可控硅设置在方型管上,且将方型管的一端连接至液体加热设备的供水管,将方型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液体加热设备的出水管,通过该可控硅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将方型管内流入的液体进行加热,由于可控硅设置在方型管上,且方型管的一端流入的是冷液体,因而能够有效解决可控硅实时散热的问题,使得可控硅温度能够及时散掉,提高了液体加热设备的加热效率,进而提高了可控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体的可控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控硅装置,其中,所述可控硅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方型管G,所述方型管G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支撑,位于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之间的所述方型管G上固定多个可控硅3,所述方型管G的一端与液体加热设备的供水管连接,所述方型管G的另一端与液体加热设备的出水管连接,所述方型管G的一端能够持续流入冷液体,当所述可控硅3在液体加热设备中工作产生热量时,所述方型管G的另一端能够流出热液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硅装置,通过将可控硅安装在方型管上,且将方型管的一端连接至液体加热设备的供水管,将方型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液体加热设备的出水管,通过该可控硅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将方型管内流入的液体进行加热,由于可控硅设置在方型管上,且方型管的一端流入的是冷液体,因而能够有效解决可控硅实时散热的问题,使得可控硅温度能够及时散掉,提高了液体加热设备的加热效率,进而提高了可控硅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所述方型管G包括铜质方型管。

具体地,为了提高方型管与液体加热设备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液体流出,所述方型管G的一端与液体加热设备的供水管之间以及所述方型管G的另一端与液体加热设备的出水管之间均设置有防水结构。

具体地,所述方型管G的外表面为方型结构,所述方型管的内表面为圆管状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方型管G的外表面设置为方型结构,能够方便固定可控硅,将方型管G的内表面设置成为圆管状,能够方便液体在方型管内的流动。

具体地,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所述可控硅3与所述方型管G接触的表面均涂覆导热硅脂。

具体地,每个所述可控硅3均通过螺丝4固定在所述方型管G上。

优选地,位于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之间的所述方型管G上固定五个可控硅3。

如图1所示,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设置有5个可控硅3,每个可控硅3均通过螺丝4固定在方型管G上。

优选地,所述可控硅3可以包括封装为TOP3的型号为BAT41-600B的可控硅。

优选地,所述液体包括水。

具体地,如图1所示,将封装为TOP3的5个可控硅通过M4 螺丝4固定在铜质方型管G上,固定螺丝之前,可控硅和方型管G之间均匀涂上导热硅脂,确保可控硅本体和方型硅G之间充分接触,这样形成了5个散热区域,分别为区域1,区域2,区域3,区域4,区域5;之后将整个可控硅装置焊接到线路板上,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分别焊接到线路板内对应的位置,5个可控硅的引脚也分别焊接到线路板内对应的位置。方型管的一端为进水口A,方型管的另一端为出水口B,最后将进水口A,出水口B分别连接到液体加热设备的水管,这样散热装置就可以工作了。

当液体加热设备装有上述可控硅装置时,自来水从进水口A进入,从出水口B流出,同时5个可控硅根据加热功率的不同,可控硅本体内分别通过不同大小的电流,可控硅本体温度不断升高,铜质方型管G温度也不断升高,但同时冷水持续不断的从进水口A进入到方型管G,从出水口B流出,持续不断流进去的冷水会及时将铜质方型管G的温度降下来,吸收了热量后的冷水,温度会升高,之后从出水口B流出经过加热丝再次加热,使水温快速达到想要的实际水温。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硅装置,应用于液体加热设备中时,能够解决可控硅在线路板上的整体装配和单个焊接问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解决了为每个可控硅单独加散热器问题,降低了液体加热设备 原材料成本;由于将多余的热量实时传递给了进水,使进水温度升高,这样达到同样效果,也就减少了加热时间和实际使用的电量,提高了液体加热设备的工作效率和节能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液体加热设备,其中,所述液体加热设备包括线路板、供水管、出水管和前文所述的可控硅装置,所述可控硅装置中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焊接到所述线路板的相应位置,所述可控硅装置中的每个可控硅的引脚均焊接到所述线路板的相应位置,所述可控硅装置中的方型管的一端与所述供水管连接,所述可控硅装置中的方型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设备,由于安装了前文所述的可控硅装置,能够解决可控硅在线路板上的整体装配和单个焊接问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解决了为每个可控硅单独加散热器问题,降低了液体加热设备 原材料成本;由于将多余的热量实时传递给了进水,使进水温度升高,这样达到同样效果,也就减少了加热时间和实际使用的电量,提高了液体加热设备的工作效率和节能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