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性送风装置及使用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4072发布日期:2019-01-22 23:0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舒适性送风装置及使用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舒适性送风装置及使用其的空调器,具体涉及一种无风感导风板配件结构,属于空调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使用空调的占比也越来越大。在用户在安装空调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空调室内机安装在哪儿,空调室内机安装的理想位置一般是床头背景墙上,即在床头的左侧或者右侧,一般哪侧距离室外机近就选哪侧,也就是位置0和位置8,如图1所示。

但是,当空调室内机位于床的左侧或右侧时,如图2所示,就避免不了部分空调出风口出风吹在床上(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用户要求,其白天和晚上的需求不同,白天要求出风吹到床上;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房间面积太小不可避免地吹风到床上)。

在上述情况下,当用户睡觉时,这样的吹风形式极易引起身体不适,因此很多用户想了各种办法,如用报纸或者纸板等把面向床的一部分吹风口给堵上。将报纸或纸板堵在空调出风口上,不仅与空调外观格格不入,还会影响室内家居的美观性,而且也不易操作,因此急需一种空调配件来满足用户的特殊送风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舒适性送风装置及使用其的空调器,其可解决现有空调的出风控制方式较少的问题,实现部分无风感控制,同时安装拆卸方便,易操作,能满足用户的特殊送风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舒适性送风装置,所述舒适性送风装置可安装在空调室内机的部分出风口处,所述舒适性送风装置包括底板、透风孔和连接部,底板的上下两边平行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与底板连接;所述底板表面设有多个透风孔,透风孔贯穿底板内部;所述舒适性送风装置的长度设为1/5L出风口长度≤L配件长度≤L出风口长度;所述舒适性送风装置与空调室内机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与空调室内机通过导轨连接、卡扣连接或粘贴方式连接。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对应设有卡扣孔,卡扣与卡扣孔连接固定。上下连接部的卡扣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透风孔均匀分布在底板上,透风孔之间呈平行排列或者相错排列。所述透风孔相对于底板的中线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透风孔可在底板内部呈角度倾斜设置,也可垂直地贯穿底板厚度;透风孔的形状为圆形孔或条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处可安装一块或多块所述舒适性送风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舒适性送风装置的长度设为1/3L出风口长度。

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运用上述任意之一所述的舒适性送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发明点在于:

(1)不影响外观的情况下,通过在出风口处安装无风感导风板配件结构,实现气流的控制,从而实现部分无风感送风模式。

(2)无风感导风板配件结构安装于出风口位置,其长度1/5L出风口长度≤L配件长度≤L 出风口长度。

(3)无风感导风板配件结构表面可为圆形孔或条形孔,主要目的为打散气流,其形状不限定。

(4)无风感导风板配件结构与空调之间通过卡扣与卡扣孔的装配方式进行安装或拆卸,操作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舒适性送风装置,其提供了一种无风感导风板配件结构,可解决现有空调对出风控制方式较少的问题,可实现部分无风感控制,实现适合用户不同习惯的送风方式,增加送风多样性,能满足用户的特殊送风需求,提高用户舒适度。同时本发明装置安装拆卸方便,易操作。

本装置作为单独的空调配件使用,若原先的空调出厂时没有自带无风感导风板的话,安装本装置即可实现部分无风感出风,对消费者来说经济合理,而且拆装方便,不影响外观,本装置非常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空调室内机通常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空调室内机安装在床头左侧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无风感导风板配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无风感导风板配件结构安装位置示意图:(a)安装于空调左侧出风口;(b)安装于空调右侧出风口;(c)覆盖于于空调整个出风口上;

图5是空调出风口处可用于安装本发明装置的卡扣孔示意图:(a)为卡扣孔位置示意图;(b)卡扣孔放大图;

其中,1-卡扣,2-卡扣孔,3-透风孔,4-连接部,5-底板,6-左侧出风口,7- 右侧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舒适性送风装置可用于背景技术中卧室室内空调机,其是一种最有代表性的场景,当用户在其他场景有此需求时,依然可以使用本实施例的舒适性送风装置。

本实施例的舒适性送风装置,即无风感导风板配件结构的整体外观如图3 所示,包括连接部4、底板5和透风孔3,底板5的上下两边平行设有连接部4,连接部4与底板5连为一体,连接部4与底板5可在同一平面、连接部4与底板 5之间呈微凸形或微凹形。优选的是,连接部4和底板5并不在同一平面上,底板5微凸出于连接部4,方便安装且安装牢固。

底板5表面设有多个透风孔3,透风孔3贯穿底板5内部,透风孔3可在底板5内部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如角度范围为±15°),也可垂直地贯穿底板厚度。透风孔3的目的是打散气流,其形状不限定,可为圆形孔或条形孔。透风孔 3均匀分布在底板5上,透风孔3之间呈平行排列或者相错排列。优选的是,透风孔3相对于底板5的中线对称分布。相邻透风孔3的距离如下:2mm≤d≤ 30mm。

如图4所示,无风感导风板配件结构安装于出风口位置,其长度设为1/5L出风口长度≤L配件长度≤L出风口长度,优选的长度为1/3L出风口长度。

无风感导风板配件结构与空调之间通过连接部4连接,如连接部4与空调室内机通过导轨连接、卡扣连接、粘贴等装配方式进行连接,优选的是通过卡扣1 与卡扣孔2的装配方式进行安装或拆卸;具体的是,在连接部4上设有卡扣1,空调上出风口处对应地设有卡扣孔2(上卡扣孔与下卡扣孔交错设计,位置与无风感导风板配件结构的长度有关,具体位置不定);更优选的是,上下连接部4 上的卡扣1交错设置,三点成面,有效保障了连接的牢固性,更加稳定。

对于卡扣1和卡扣孔2的结构设计:卡扣1的种类较多,比如悬臂梁等,而且缺口设计比较常见。

本实施例的无风感导风板配件结构可安装于部分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例如,当空调室内机安装于房间右侧时,左边出风口6对着床的位置吹时,若用户不满意原始的出风方式,可选择安装本实施例的舒适性送风装置,安装方式如图4(a)所示,将舒适性送风装置安装在空调室内机的左侧出风口6处,通过卡扣 1与卡扣孔2两者就非常方便地连接固定,该装置因为其上面的透风孔3,可打散气流,减小送风距离,使风吹不到人体所在位置,但是又不影响其他出风口的正常出风,保证房间的舒适温度。

当空调室内机安装于房间左侧时,同理,将舒适性送风装置安装在空调室内机的右侧出风口7处,具体安装方式如图4(b)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