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生物质燃料的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1719发布日期:2019-01-08 22:17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生物质燃料的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炉具,具体是指一种用生物质燃料的热风炉。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世界环境问题的日益变差,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清洁能源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能源,清洁能源与现有能源区别主要在于是否释放污染大气环境的有害气体。

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的农作物粮食生产位列前茅,粮食丰收后的秸秆作物从传统的焚烧,开始慢慢转向秸秆还田,岂不知弄作为秸秆还可以作为生物质燃料、生物质化肥等再次循环利用,本技术是针对生物质燃料研发的一款能够取代传统燃煤炉具的新型炉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生物质燃料的热风炉,该热风炉设有气化装置,能够将生物质燃料中的可燃气体迅速气化,提高热量供应值,解决了可燃气随管道排出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具有螺旋搅料排渣系统,解决了传统炉排难以兜住体积较小的生物质燃料颗粒的问题,生物质燃料燃烧更加充分,避免了为完全燃烧的生物质燃料颗粒的掉落,节省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用生物质燃料的热风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炉膛,所述炉膛底部设有燃烧座,所述燃烧座为底部开口小,顶部开口大的锥筒结构,所述燃烧座底部设有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上设有透气孔,所述旋转叶片与燃烧座底部设有间隙,间隙尺寸小于生物燃料颗粒的粒径,所述间隙为3-5mm,所述旋转叶片中心设有转轴,所述旋转叶片的螺距为1-1.5cm,所述转轴底部接有锥齿轮,所述燃烧座底部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转轴穿过安装孔后通过轴承与安装孔连接,所述燃烧座侧壁上设有供风孔,所述燃烧座顶部设有锥形气化筒,所述锥形气化筒底部开口与燃烧座顶部开口连接,所述锥形气化筒顶部开口尺寸小于锥形气化筒的底部开口尺寸,所述锥形气化筒上设有若干个贯穿气化筒侧壁的气化孔,所述气化孔与水平面夹角为45-55°角设置,所述锥齿轮上配合安装有带有锥齿轮的伺服电动机,所述伺服电动机通过安装罩固定炉体内部,所述安装罩位于燃烧座底部,所述安装罩为双层结构,所述安装罩的夹层内设有水室。

作为优选,所述水室顶部通过管道延伸至炉体外部设有加水漏斗。

作为优选,所述炉体内还设有位于炉体周边的换热腔室,所述炉体顶部设有排烟口,所述排烟口通过过度管与顶部的第一过度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过度腔室底部设有第一换热管,第一换热管底部接有清灰腔,所述清灰腔上设有与清灰腔连通的第二加热管,第二加热管顶部接有第二过度腔,所述第二过度腔上接有与第二过度腔连通排烟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位于换热腔室内。

作为优选,还包括位于炉体侧面的绞龙供料管道和料仓。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腔室上接有热气排放口。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该热风炉设有气化装置,能够将生物质燃料中的可燃气体迅速气化,提高热量供应值,解决了可燃气随管道排出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具有螺旋搅料排渣系统,解决了传统炉排难以兜住体积较小的生物质燃料颗粒的问题,生物质燃料燃烧更加充分,避免了为完全燃烧的生物质燃料颗粒的掉落,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用生物质燃料的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燃烧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用生物质燃料的热风炉做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中所示,一种用生物质燃料的热风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设有炉膛2,所述炉膛2底部设有燃烧座3,所述燃烧座3为底部开口小,顶部开口大的锥筒结构,所述燃烧座3底部设有旋转叶片4,所述旋转叶片4上设有透气孔,所述旋转叶片4与燃烧座3底部设有间隙,间隙尺寸小于生物燃料颗粒的粒径,所述间隙为3-5mm,所述旋转叶片4中心设有转轴5,所述旋转叶片4的螺距为1-1.5cm,所述转轴5底部接有锥齿轮6,所述燃烧座3底部设有横梁7,所述横梁7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转轴5穿过安装孔后通过轴承与安装孔连接,所述燃烧座3侧壁上设有供风孔9,所述燃烧座3顶部设有锥形气化筒10,所述锥形气化筒10底部开口与燃烧座3顶部开口连接,所述锥形气化筒10顶部开口尺寸小于锥形气化筒10的底部开口尺寸,所述锥形气化筒10上设有若干个贯穿气化筒10侧壁的气化孔11,所述气化孔11与水平面夹角为45-55°角设置,所述锥齿轮6上配合安装有带有锥齿轮6的伺服电动机12,所述伺服电动机12通过安装罩13固定炉体1内部,所述安装罩13位于燃烧座3底部,所述安装罩13为双层结构,所述安装罩13的夹层内设有水室14;所述水室14顶部通过管道15延伸至炉体1外部设有加水漏斗16;所述炉体1内还设有位于炉体1周边的换热腔室17,所述炉体1顶部设有排烟口18,所述排烟口18通过过度管19与顶部的第一过度腔室20连通,所述第一过度腔室20底部设有第一换热管21,第一换热管21底部接有清灰腔22,所述清灰腔22上设有与清灰腔22连通的第二加热管23,第二加热管23顶部接有第二过度腔24,所述第二过度腔24上接有与第二过度腔24连通排烟管25;所述第一换热管21和第二换热管位于换热腔室17内;还包括位于炉体1侧面的绞龙供料管道26和料仓;所述换热腔室17上接有热气排放口27。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