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畜禽养殖用节能型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1714发布日期:2019-01-08 22:17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畜禽养殖用节能型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畜禽养殖用节能型加热炉。



背景技术:

在现阶段大规模生猪养殖过程中,对猪舍清洗时往往需要高压力水流,而且在一些特殊天气情况下(如温度较低时),采用冷水冲洗猪舍,猪仔容易生病,且冲洗速度较缓慢,因此在冲洗猪舍时需要对高压力水流加热,即需要在在输送管道上连接一个加热装置,传统的加热装置,是将水加入燃烧炉内,通过燃料加热炉体来加热,传统的加热炉体采用耐高温耐燃烧的加热内胆,通过加热内胆,内胆将热量传递给水,这种加热方式结构简单,但是受热面积小,加热速度慢,无法实现在较短的时间对高压力水流的快速加热,导致高压力水流的流速受到制约,水加热后到达喷射终端时,水压力较低,冲洗速度受到限制,为此需要一种能够对高压力水快速加热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畜禽养殖用节能型加热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畜禽养殖用节能型加热炉,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所述的内筒体同轴心设于外筒体内,所述的外筒体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内筒体的顶部设有第二进气口和排烟口,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的中心设置有喷嘴,所述的输油管道穿过外筒体与喷嘴相连,所述的外筒体上还设置有点火电极,所述的点火电极的点火端靠近喷嘴设置,所述的内筒体内设置有盘管,所述的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穿过外筒体和内筒体的筒壁分别与盘管的进口和出口连接。

进一步,上述畜禽养殖用节能型加热炉,所述的第二进气口位于内筒体的顶部中心处,所述的喷嘴位于第二进气口的中心处。

进一步,上述畜禽养殖用节能型加热炉,所述的第一进气口位于外筒体底部的中心处,或,第一进气口位于外筒体的一侧筒壁上。

进一步,上述畜禽养殖用节能型加热炉,所述的第一进气口通过管道与鼓风机相连,所述的输油管道与输油泵相连,所述的电机为双轴同步电机,所述的鼓风机和输油泵与电机相连。

进一步,上述畜禽养殖用节能型加热炉,所述的外筒体上设置有感光电眼,所述的进水管道上设置有流量变送器,所述的出水管道上连接有温度变送器。

进一步,上述畜禽养殖用节能型加热炉,所述的感光电眼、流量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和点火电极与PLC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上述畜禽养殖用节能型加热炉,所述的感光电眼和流量变送器与报警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上述畜禽养殖用节能型加热炉,所述的排烟口靠近内筒体的顶部一侧设置且排烟口穿过外筒体的顶壁布置。

进一步,上述畜禽养殖用节能型加热炉,所述的盘管为环形盘管,所述的环形盘管包括内环形盘管和外环形盘管,所述的内环形盘管的进口与进水管道连接,所述的内环形盘管的出口与外环形盘管的进口连接,所述的外环形盘管的出口与出水管道连接;所述的内环形盘管自下而上同轴心、等直径环形布置,所述的外环形盘管自上而下同轴心、等半径环形布置,且所述的外环形盘管到内筒体的轴心的距离大于内环形盘管到内筒体的轴心的距离。

进一步,上述畜禽养殖用节能型加热炉,所述的内筒体的筒身高度为60cm,所述的喷嘴端部燃烧的火焰的长度为35-45cm,所述的盘管的高度为50-6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创新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炉采用双筒体结构,空气走在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的空腔,内筒体内为换热区,这样做有如下优点:一、空气经过空腔时,被内筒体内的热量预热,当达到顶部时与喷嘴内喷出的燃料接触,由于空气实现被预热,所以燃料的燃烧更加充分且快速,产生的火焰对盘管内的水流加热,火焰到达内筒体的底部时,火焰改变流动方向,沿着内筒体的边沿向上运动,一方面对空腔内的空气加热,另一方面对盘管内的水流进行二次加热。该加热炉的换热效率为一分钟可将21L的水由常温加热至50-60℃,加热效率是传统的同体积的加热炉的1.5倍,燃料利用率为传统加热炉的1.5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畜禽养殖用节能型加热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畜禽养殖用节能型加热炉,包括外筒体3和内筒体4,所述的内筒体4同轴心设于外筒体3内,所述的外筒体3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气口11,所述内筒体4的顶部设有第二进气口13和排烟口12,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的中心设置有喷嘴1,所述的输油管道14穿过外筒体3与喷嘴1相连,所述的外筒体4上还设置有点火电极19,所述的点火电极19的点火端靠近喷嘴1设置,所述的内筒体4内设置有盘管15,所述的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穿过外筒体3和内筒体4的筒壁分别与盘管15的进口和出口连接。

传统的加热炉采用由底部进气、底部进燃料的方式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热源只与被加热物体的表面接触一次,热源利用率低,而且火焰的燃烧方向与排烟口的方向相同,火焰产生的热气体快速的流向排烟口,使热气体在待加热物体的表面停留的时间过短,整个加热炉的热量利用率极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炉采用双筒体结构,空气走在外筒体3和内筒体4之间的空腔,内筒体4内为换热区,这样做有如下优点:一、空气经过空腔时,被内筒体4内的热量预热,当达到顶部时与喷嘴1内喷出的燃料接触,由于空气事先被预热,所以燃料的燃烧更加充分且快速,产生的火焰对盘管15内的水流加热,火焰到达内筒体4的底部时,火焰改变流动方向,沿着内筒体4的边沿向上运动,一方面对空腔内的空气加热,另一方面对盘管15内的水流进行二次加热。该加热炉的换热效率为一分钟可将21L的水由常温加热至50-60℃,加热效率是传统的同体积的加热炉的1.5倍,燃料利用率为传统加热炉的1.5倍。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进气口13位于内筒体4的顶部中心处,所述的喷嘴1位于第二进气口13的中心处。由于待加热的的盘管15环形布置,产生的火焰位于盘管15的中心处时,加热最均匀、效果最好。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进气口11位于外筒体3底部的中心处,或,第一进气口11位于外筒体3的一侧筒壁上。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进气口11通过管道与鼓风机7相连,所述的输油管道14与输油泵5相连,所述的电机6为双轴同步电机,所述的鼓风机7和输油泵5与电机6相连。所述的电机6与PLC系统相连接,输油泵5和鼓风机7与同一台电机6相连接,输油泵5和鼓风机7同时开启和同时关闭,避免了两台电机不同时操作而产生的浪费电能或浪费燃料(此处的燃料是柴油)。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外筒体3上设置有感光电眼2(此处的感光电眼2的作用是对加热炉内的燃烧效果进行及时的监控,及时的将加热炉内的燃烧效果传输给PLC控制系统,当加热炉内的燃烧状况与预期的燃烧状况不一,PLC控制系统及时作出调整,尤其是当喷嘴1无火焰产生时,需要及时的关闭进水口,防止空烧现象),所述的进水管道上设置有流量变送器8,流量变送器8及时的将进水管道内水流数据输送至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及时的开启和关闭电机6,所述的出水管道上连接有温度变送器10,温度变送器与PLC控制系统电连接,及时的将出水管道内的温度数据传送给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根据该温度参数调整油量和鼓风量。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感光电眼2、流量变送器8、温度变送器10和点火电极19与PLC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的点火电极19与PLC控制系统电连接,当电机6开启时,点火电极19开启,当电机6关闭时,点火电极19关闭。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感光电眼2和流量变送器8与报警装置电连接,当感光电眼2和流量变送器8中任意一个数据偏离工作值时,都需要提醒工作人员对加热炉进行参数调控,或者直接停机排查故障。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排烟口12靠近内筒体4的顶部一侧设置且排烟口12穿过外筒体3的顶壁布置。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盘管15为环形盘管,所述的环形盘管包括内环形盘管151和外环形盘管152,所述的内环形盘管151的进口与进水管道连接,所述的内环形盘管151的出口与外环形盘管152的进口连接,所述的外环形盘管152的出口与出水管道连接;所述的内环形盘管151自下而上同轴心、等直径环形布置,所述的外环形盘管152自上而下同轴心、等半径环形布置,且所述的外环形盘管152到内筒体4的轴心的距离大于内环形盘管151到内筒体4的轴心的距离。该结构温度低的水流经内环盘管151,经火焰加热后从外环盘管152自上而下输送至出水管道,由于内环盘管151内走的是温度低的水流,与火焰的温差大,换热效果更佳。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内筒体4的筒身高度为60cm,所述的喷嘴端部燃烧的火焰的长度为35-45cm,所述的盘管15的高度为50-60cm。此处的火焰的长度略低于内筒体4的筒身和盘管15的高度,其高度差的作用是,由于火焰的外烟的温度最高,外烟顶点的温度过大,如果外烟顶点直接与内筒体4的底部接触,长时间工作后,内筒体4的底部容易出现烧蚀现象,缩短内筒体4的寿命,因此火焰的外烟的顶点需与内筒体4的底部保持一端距离。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