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熔炼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9306发布日期:2019-03-27 09:49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熔炼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熔炼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熔炼炉。



背景技术:

真空熔炼炉具有明显提高金属材料的韧性、疲劳强度、耐腐蚀性能、高温蠕变性能以及磁性合金的磁导率等多种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金属及其合金的熔炼。现有技术往真空熔炼炉内加入原料时,原料直接从炉体顶部掉落,容易造成炉体的液体飞溅,使炉体外部元件烧坏,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真空熔炼炉,能够实现从炉体底部进料,进料平稳,减少安全隐患。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熔炼炉,包括炉壳、设于所述炉壳内的炉体、固定于所述炉壳顶部的炉盖,所述炉盖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底部贯穿所述炉盖顶壁并延伸至所述炉体内,所述出料管的顶部铰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出料管的进料端密封配合,所述炉体内设有竖直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顶端贯穿所述炉盖,并与固定于所述炉盖顶部的电机连接,所述炉体侧壁的底部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较低的一端伸入所述炉体内,所述进料管的出料口处设有出料挡板,所述出料挡板的上端铰接于所述进料管的内壁,所述进料管较高的一端伸出所述炉体、且与位于所述炉壳外部的竖直的导料管连通,所述进料管、所述导料管上均设有第一电动阀门,所述导料管的上端至少与两个加料管连通,各所述加料管的进料端分别连接有一进料斗,各所述进料斗与所述加料管的连接处均设有第二电动阀门,所述第二电动阀门的上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各所述进料斗顶部侧壁分别铰接有密封盖。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搅拌杆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一个第一搅拌片、多个水平搅拌片、一个第二搅拌片,所述第一搅拌片、多个所述水平搅拌片、所述第二搅拌片均固定于一个竖直固定杆上,所述第一搅拌片由两个互成角度的倾斜叶片组成,其中一个所述倾斜叶片的较低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搅拌杆上,所述第一搅拌片、所述第二搅拌片关于所述炉体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多个所述倾斜叶片、多个所述水平搅拌片、所述竖直固定杆、位于所述炉体内的所述搅拌杆上均设有多个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炉壳内底壁上由内至外间隔设有凸柱、多个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炉体外底壁设有与所述凸柱形状相适配的第二凹槽,各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中心、所述第二凹槽的中心、各所述凸柱的中心均与所述炉体的中心轴线中心处于同一条直线,所述炉壳内壁的下部在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多个均匀间隔的第三环形凹槽,各所述第三环形凹槽环绕所述炉壳内侧壁倾斜设置,各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各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内均设有感应线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炉盖通过真空管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管贯穿所述炉盖的上下表面,所述炉盖上设有贯穿所述炉盖的真空计量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熔炼炉,能够实现合金原料从所述炉体侧壁底部进料,进料平稳,避免所述炉体内的溶液飞溅,同时所述炉体顶部设有炉盖,有效防止所述炉体内部的溶液飞溅到所述炉体外部,避免烧坏所述炉体外部的其他元件,减少安全隐患,同时减少浪费;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对合金原料进行称重,有利于确保合金原料的配比准确,提高合金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真空熔炼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炉壳底壁的俯视图。

图中:

100、炉壳;101、凸柱;102、第一环形凹槽;103、第三环形凹槽;104、感应线圈;200、炉体;201、进料管;202、出料挡板;203、导料管;204、第一电动阀门;205、加料管;206、第二凹槽;210、搅拌杆;211、第一搅拌片、 211a、倾斜叶片;212、水平搅拌片;213、第二搅拌片;214、竖直固定杆;220、进料斗;221、第二电动阀门;222、压力传感器;223、密封盖;230、电机; 300、炉盖;301、出料管;302、顶盖;303、真空管;304、真空泵;305、真空计量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真空熔炼炉包括炉壳100、设于所述炉壳100内的炉体 200、固定于所述炉壳100顶部的炉盖300,所述炉盖300连通有出料管301,所述出料管301的底部贯穿所述炉盖300顶壁并延伸至所述炉体200内,所述出料管301的顶部铰接有顶盖302,所述顶盖302与所述出料管301的进料端密封配合,所述炉体200内设有竖直的搅拌杆210,所述搅拌杆210的顶端贯穿所述炉盖300,并与固定于所述炉盖300顶部的电机230连接,所述炉体200侧壁的底部连接有进料管201,所述进料管201较低的一端伸入所述炉体200内,所述进料管201的出料口处设有出料挡板202,所述出料挡板202的上端铰接于所述进料管201的内壁,所述进料管201较高的一端伸出所述炉体200、且与位于所述炉壳100外部的竖直的导料管203连通,所述进料管201、所述导料管203 上均设有第一电动阀门204,所述导料管203的上端至少与两个加料管205连通,各所述加料管205的进料端分别连接有一进料斗220,各所述进料斗220与所述加料管205的连接处均设有第二电动阀门221,每个所述第二电动阀门221的上表面均设有压力传感器222,各所述进料斗220顶部侧壁分别铰接有密封盖223。

上述的一种真空熔炼炉,所述进料管201设于所述炉体200侧壁底部,所述进料管201较低的一端与所述炉体200侧壁连通,合金原料沿倾斜设置的所述进料管201平稳滑落到所述炉体200底部,避免合金原料以自由落体的方式从所述炉体200顶部瞬间掉入所述炉体200底部,造成所述炉体200内的溶液飞溅,所述炉体200顶部固定有炉盖300,能够有效防止所述炉体200内的溶液飞溅到所述炉体200外部,从而烧坏所述炉体200外部的其他元件,减少安全隐患,同时减少原料的浪费;所述进料管201的出料口处铰接有出料挡板202,经过所述进料管201的出料口的合金原料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推开所述出料挡板202,进入所述炉体200内,当没有合金原料经过时,所述出料挡板202密封所述进料管201的出料口,一定程度上防止所述炉体200的溶液进入所述进料管201内;设置至少两个所述进料斗220用于称量不同的合金原料,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222用于对合金原料进行称重,确保合金原料的配比准确,各所述进料斗220顶部侧壁分别铰接一密封盖223,当不需要往所述炉体200内部添加合金原料时,所述密封盖223盖合在所述进料斗220顶部,避免杂质进入。

具体地,当达到设定往所述炉体200内加入一种或多种合金原料的时间,根据合金原料的类别,打开对应的所述密封盖223,往所述进料斗220内通入合金原料,当所述压力传感器222检测到所述进料斗220内的合金原料达到配比值,打开所述第二电动阀门221及所述第一电动阀门204,合金原料依次经过所述加料管205、所述导料管203、所述进料管201,然后合金原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推开所述出料挡板202,进入所述炉体200底部,在所述搅拌杆210的搅拌作用下充分熔炼,当熔炼结束以及冷却后,打开所述顶盖302,将外部的管道伸入所述炉体200底部,在泵体的作用下,将从所述炉体200内部溶液抽出。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210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一个第一搅拌片211、多个水平搅拌片212、一个第二搅拌片213,所述第一搅拌片211、多个所述水平搅拌片212、所述第二搅拌片213均固定于一个竖直固定杆214上,所述第一搅拌片 211由两个互成角度的倾斜叶片211a组成,其中一个所述倾斜叶片211a的较低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搅拌杆210上,所述第一搅拌片211、所述第二搅拌片213关于所述炉体200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设置所述竖直固定杆214对所述第一搅拌片211、多个所述水平搅拌片212、所述第二搅拌片213进行支撑,同时与所述竖直固定杆214配合,增强搅拌效果,所述第一搅拌片211对位于所述炉体200顶部的溶液进行搅拌,并将位于所述炉体200顶部的溶液向所述炉体200 的中部运输,所述第二搅拌片213对所述炉体200底部的溶液进行搅拌,并将位于所述炉体200底部的溶液向所述炉体200的中部运输,多个所述水平搅拌片212对所述第一搅拌片211、所述第二搅拌片213运输过来的溶液进行搅拌,使所述炉体200内的溶液上下混合均匀,搅拌更彻底、合金化更充分。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倾斜叶片211a、多个所述水平搅拌片212、所述竖直固定杆214、位于所述炉体200内的所述搅拌杆210上均设有多个通孔;加快所述炉体200内溶液的流动,溶液混合更充分。

如图1及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炉壳100内底壁上由内至外间隔设有凸柱101、多个的第一环形凹槽102,多个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02均环绕所述凸柱101设置,所述炉体200外底壁设有与所述凸柱101形状相适配的第二凹槽 206,各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02的中心、所述第二凹槽206的中心均与所述炉体 200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条直线,所述炉壳100内壁的下部在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多个均匀间隔的第三环形凹槽103,各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02内、各所述第三环形凹槽103内均设有感应线圈;使所述炉体200下部及底壁均匀受热,提高熔炼效果;当所述炉体200放置于所述炉壳100的底壁上,所述炉壳100的底壁的凸柱101与所述炉体200底壁的第二凹槽206卡接配合,将所述炉体200稳固放置于所述炉壳100上。

进一步的,所述炉盖300通过真空管303连接有真空泵304,所述真空管 303贯穿所述炉盖300的上下表面,所述炉盖300上设有贯穿所述炉盖300的真空计量表305;通过所述真空泵304及所述真空管303使所述炉体200内形成真空环境,有利于提高熔炼效果,所述真空计量表305显示所述炉体200内的真空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