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出口不同片形设计的蒸汽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7722发布日期:2019-03-05 18:1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进出口不同片形设计的蒸汽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汽换热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出口不同片形设计的蒸汽换热器。



背景技术:

蒸汽换热器是由蒸汽加热空气的一种换热设备,通常的设计为空气侧进出口设计为一样,而现实中的工况为:假定为进口温度20℃,时空气密度为:1.205kg/m3,当空气随着蒸汽加热到150度左右时,密度大约只有0.835kg/m3,同样的质量流量时,出口体积流量达到进口体积流量的1.5倍左右,而此时若采取一样的翅片管设计,则在出口端内部线速度过大,阻力损失太大,故需要进行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出口不同片形设计的蒸汽换热器,减少空气的阻力损失。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进出口不同片形设计的蒸汽换热器,包括蒸汽换热器,所述蒸汽换热器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组设置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气流通道内,所述换热管组包含若干根平行间距设置的换热管,若干所述换热管之间的间隙区域形成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位于出风口一侧的流道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换热通道位于进风口一侧的流道横截面积。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出风口一侧的换热管的横截面积小于位于所述进风口一侧的换热管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的外壁上一体设置有若干换热翅片,若干所述换热翅片沿轴向间距设置,且位于所述出风口一侧的换热管上相邻换热翅片之间的间距值大于位于所述进风口一侧的换热管上相邻换热翅片之间的间距值。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出风口一侧的换热管上换热翅片的长度值小于位于所述进风口一侧的换热管上换热翅片的长度值。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进风口一侧的换热管为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横截面为“8”字型结构的空心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包含两个轴线平行的圆形直管,两个圆形直管分别沿轴向开设有线性的豁口,且两个所述圆形直管的豁口相对拼接设置形成封闭的管体;位于所述出风口一侧的换热管为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为完整形态的圆形直管。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组包括若干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换热管排,所述换热管排包括若干平行间距设置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排中的换热管与相邻的另一换热管排中的换热管错位设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换热管的形状及间距设置、换热翅片的间距及长度设置以改变蒸汽换热器的换热通道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流道面积,减小空气加热后的空气阻力损失。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E-E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进出口不同片形设计的蒸汽换热器,包括蒸汽换热器1,所述蒸汽换热器1包括进风口2、出风口3和换热管组4,所述换热管组4设置在进风口2与出风口3之间的气流通道内,所述换热管组4包含若干根平行间距设置的换热管5,若干所述换热管5之间的间隙区域形成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位于出风口3一侧的流道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换热通道位于进风口2一侧的流道横截面积,通过增加出风口一侧流道面积,减小加热后的空气阻力损失。

如附图2至附图4所示,蒸汽换热器包括进出口法兰11、进出口护板12、进出口管箱13、管板14、换热管排15、侧板16、回程管箱17和回程护板18,所述换热管组4包括若干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换热管排,所述换热管排15的两端分别架设在管板14上,所述换热管排包括若干平行间距设置的换热管5,所述换热管排中的换热管5与相邻的另一换热管排中的换热管5错位设置,所述侧板16分别设置在换热管组4的两侧,形成固定外壳,进出口管箱13和回程管箱17分别设置在换热管组4的两端,蒸气在换热管组内流动与空气进行换热。

位于所述出风口3一侧的换热管的横截面积小于位于所述进风口2一侧的换热管的横截面积。通过减小出风口一侧换热管的横截面积,使得出风口一侧的换热管之间的间距增加,减小空气从出风口一侧流出时的阻力。

如附图5所示,所述换热管5的外壁上一体设置有若干换热翅片6,若干所述换热翅片沿轴向间距设置,且若干所述换热翅片沿径向圆周阵列设置,且位于所述出风口3一侧的换热管5上相邻换热翅片6之间的间距值大于位于所述进风口2一侧的换热管5上相邻换热翅片6之间的间距值。通过增加出风口一侧的换热翅片6的间距值,使得加热后的空气在出风口流出的阻力减小,减小空气的速度损失,位于所述出风口3一侧的换热管5上换热翅片6的长度值小于位于所述进风口2一侧的换热管5上换热翅片6的长度值,增加出风口一侧的换热通道的有效面积,使得加热后的空气在出风口流出的阻力减小,减小空气的速度损失。

位于所述进风口2一侧的换热管5为第一换热管51,所述第一换热管51的横截面为“8”字型结构的空心管,所述第一换热管51包含两个轴线平行的圆形直管7,两个圆形直管7分别沿轴向开设有线性的豁口8,且两个所述圆形直管7的豁口相对拼接设置形成封闭的管体;通过改变第一换热管51的截面形状,增加换热管与空气的换热面积,增加换热效率,以使流经的空气可快速升温,位于所述出风口3一侧的换热管5为第二换热管52,所述第二换热管52为完整形态的圆形直管。通过第二换热管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一换热管的截面面积,减小空气从出风口一侧流出时的阻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