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铁氧体磁瓦的电窑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1169发布日期:2019-09-13 21:57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铁氧体磁瓦的电窑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氧体磁瓦的生产设备领域,尤指一种用于生产铁氧体磁瓦的电窑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永磁铁氧体磁瓦的烧结成型过程,是将压制成特定形状的铁氧体磁瓦毛坯经干燥降低坯体含水量到一定标准值后放入窑炉高温烧结。一般采用燃煤、气 或电加热的链式窑炉,将毛坯依次推入窑炉的升温、高温、降温三个温区、使 得毛坯自室温升值1000-1200℃再降回常温。期间,毛坯将在热能、气压、气 流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复杂的化学与物理变化,烧结成形。再经过磨加工、 清洗烘干、检测包装等工序后,最终完成整个制造工艺。

目前,电窑在使用过程中主要通过人工将坯体一个一个的摆放在窑内,但这种方式在烧结的泥坯数量较多时,工作人员需要频繁的弯腰起身,劳动强度极大。同时,由于窑内空间有限,也不便于摆放坯体的操作。为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电窑,该电窑在内壁的两侧设置凸棱,用于放置坯体的横向的隔板两侧放置在凸棱上,通过凸棱架设在窑内。工作人员在使用时,先将隔板取出,将坯体码放在隔板上后,再将隔板和坯体整体放入窑内进行烧制。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在搬运隔板的过程中,由于颠簸晃动,容易导致坯体碰撞或因震动而损坏;在隔板上码放好坯体后,在搬入窑内的过程中需要极为小心,要避免隔板发生倾斜,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熟练度。同时,针对安装位置较高的隔板,往往还需要人工举起隔板,将隔板一边沿靠 在凸棱上后,慢慢向窑内推送,隔板由于本身重量较大,工作强度极大,而且不易对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铁氧体磁瓦的烧结成型过程中,坯体搬运工作量大,使用隔板容易损坏坯体,并且不易放入电窑中,现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铁氧体磁瓦的电窑输送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铁氧体磁瓦的电窑输送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一端垂直安装有推手,底座下方对称设置有若干万向轮组件,底座上方两端分别对称安装一个气缸,两气缸的活塞杆向上延伸,底座正上方安装输送台,输送台底部两端分别与两活塞杆顶部焊接,输送台靠近推手的一端设置有向推手方向延伸的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推拉杆指向输送台内部;

输送台上安装置物隔板,输送台端面视图为“U”型结构,包括底板以及底板两侧垂直的侧板,两侧板相对面上对称设置有开口向外的内陷结构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下方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内陷结构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平行于底板的第一缓冲板,第一缓冲板与第二凹槽之间间隔连接若干第一弹簧组件,底板上安装第二缓冲板,第二缓冲板两侧分别插入两侧板内,第二缓冲板底部与底板之间间隔连接若干第二弹簧组件;

置物隔板两侧设置有与第一凹槽适配的第一导轨,第二缓冲板上平行于第一缓冲板方向对称设置两条向上凸起的第二导轨,置物隔板底部对应第二导轨位置处设置有两个内陷结构的滑槽,置物隔板朝向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中部设置有拉环,推拉杆上设置有与拉环适配的卡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送料传送装置上表面、夹紧部内壁最低处以及收集传送装置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底座上于两气缸外部安装有防护罩,防护罩上对应两活塞杆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与活塞杆尺寸适配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置物隔板两侧设置有限位防护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缓冲板两端分别由第一凹槽两端穿出并连接有向下倾斜的导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输送台的底板上远离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向外的“U”型槽,“U”型槽内通过转轴安装有输送辊,输送辊的上表面与第二缓冲板上表面齐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推手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分别与气缸、电动伸缩杆的控制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升降的输送台,并在输送台上设置置物隔板的导入结构,便于置物隔板方便快捷地导入电窑中;通过在输送台上设置有多组缓冲结构,避免铁氧体坯体在随置物隔板转移过程中而损坏,节省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台的端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缓冲板两端的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置物隔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推拉杆上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输送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推手;3、万向轮组件;4、气缸;5、活塞杆;6、输送台;7、安装板;8、电动伸缩杆;9、推拉杆;10、置物隔板;11、底板;12、侧板;13、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5、第一缓冲板;16、第一弹簧组件;17、第二缓冲板;18、第二弹簧组件;19、第二导轨;20、导向板;21、第一导轨;22、滑槽;23、拉环;24、限位防护栏;25、卡扣;26、“U”型槽;27、输送辊;28、转轴;29、控制面板;30、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铁氧体磁瓦的电窑输送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一端垂直安装有推手2,底座1下方对称设置有若干万向轮组件3,底座1上方两端分别对称安装一个气缸4,两气缸4的活塞杆5向上延伸,底座1正上方安装输送台6,输送台6底部两端分别与两活塞杆5顶部焊接,输送台6靠近推手2的一端设置有向推手2方向延伸的安装板7,安装板7上固定有电动伸缩杆8,电动伸缩杆8的推拉杆9指向输送台6内部;

输送台6上安装置物隔板10,输送台6端面视图为“U”型结构,包括底板11以及底板11两侧垂直的侧板12,两侧板12相对面上对称设置有开口向外的内陷结构的第一凹槽13,第一凹槽13内下方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内陷结构的第二凹槽14,第一凹槽13内设置有平行于底板11的第一缓冲板15,第一缓冲板15与第二凹槽14之间间隔连接若干第一弹簧组件16,底板11上安装第二缓冲板17,第二缓冲板17两侧分别插入两侧板12内,第二缓冲板17底部与底板11之间间隔连接若干第二弹簧组件18;

置物隔板10两侧设置有与第一凹槽13适配的第一导轨21,第二缓冲板17上平行于第一缓冲板15方向对称设置两条向上凸起的第二导轨19,置物隔板10底部对应第二导轨19位置处设置有两个内陷结构的滑槽22,置物隔板10朝向电动伸缩杆8的一端中部设置有拉环23,推拉杆9上设置有与拉环23适配的卡扣25。

进一步的,送料传送装置上表面、夹紧部内壁最低处以及收集传送装置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底座1上于两气缸4外部安装有防护罩30,防护罩30上对应两活塞杆5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与活塞杆5尺寸适配的通孔。

进一步的,置物隔板10两侧设置有限位防护栏24。

进一步的,第一缓冲板15两端分别由第一凹槽13两端穿出并连接有向下倾斜的导向板20,便于置物隔板10的第一导轨21插入输送台6两侧板12的第一凹槽13内。

进一步的,输送台6的底板11上远离电动伸缩杆8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向外的“U”型槽26,“U”型槽26内通过转轴28安装有输送辊27,输送辊27的上表面与第二缓冲板17上表面齐平。

进一步的,推手2上设置有控制面板29,控制面板29分别与气缸4、电动伸缩杆8的控制系统连接。

工作原理: 推手2上设置有控制面板29,控制面板29分别与气缸4、电动伸缩杆8的控制系统连接,整个装置通过总控制按钮对其实现控制,由于控制按钮匹配的设备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常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

工作时,通过底座1下方对称设置的万向轮组件3进行整体的转移,输送台6与底座1之间通过气缸4连接,使得输送台6的高度可调,便于将置物隔板10输送至电窑的各层内;通过置物隔板10的第一导轨21插入输送台6两侧板12的第一凹槽13内,同时第二缓冲板17上的第二导轨19插入置物隔板10的滑槽22内,将置物隔板10进行限位固定,调节好输送台6的高度后,启动电动伸缩杆8,电动伸缩杆8的推拉杆9将置物隔板10精准地导入电窑内,输送辊27作为辅助使得置物隔板10方便快捷地导入电窑中;取出置物隔板10时,将置物隔板10上的拉环23扣在推拉杆9的卡扣25上,启动电动伸缩杆8将置物隔板10拉回至输送台6上;第一凹槽13内设置有通过第一弹簧组件16连接的第一缓冲板15,输送台6上的底板11上设置有通过第二弹簧组件18连接的第二缓冲板17,避免铁氧体坯体在随置物隔板10转移过程中而损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