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纯氧化铝焙烧窑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5924发布日期:2019-08-07 02:06阅读:7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纯氧化铝焙烧窑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焙烧窑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纯氧化铝焙烧窑炉。



背景技术:

目前,高纯氧化铝焙烧使用辊道窑。待焙烧物料装入坩埚内,坩埚下面为硼板,硼板放置于辊棒上,通过辊棒的转动带动硼板前行,物料进入窑内完成焙烧。在实际操作中,硼板的摆放由工作人员目测摆放,易造成硼板与窑墙两侧距离不等,硼板纵向边线不与窑墙平行,硼板前行过程中跑偏,甚至硼板撞到窑墙,导致坩埚撞锅、硼板翘起、辊棒断裂,使得焙烧过程无法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纯氧化铝焙烧窑炉。解决物料跑偏的问题,实现稳定进料,焙烧过程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纯氧化铝焙烧窑炉,包括进料区域、出料区域、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区域、出料区域、窑体内横向贯穿多根辊棒;所述辊棒等距固定于窑体支架上,辊棒上部设置有辊上窑墙,辊棒下部设置有辊下窑墙;所述进料区域的两侧分别固定了一段角铁;所述角铁一端水平,与进料区域的长度相等,固定于窑体支架上,与辊上窑墙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进料区域设置多台红外侧位仪。

进一步地,进料区域的长度为0.5~1.5m。

进一步地,辊道与辊上窑墙之间设置有窑具,窑具包括硼板、坩埚,硼板设置于辊棒上,坩埚设置于硼板上。

进一步地,两段角铁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硼板的横向距离。

进一步地,角铁材质为304不锈钢及以上防腐等级不锈钢。

进一步地,坩埚内设置焙烧物料。

进一步地,辊棒的两端安装有链轮,链轮上啮合有链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入料区域两侧分别加一段角铁,窑前入料时可将硼板直接放置于两角铁之间,实现硼板与窑墙两侧的距离相等,硼板纵向边线与窑墙平行,避免了硼板前行过程中跑偏的现象。

2、设置红外测位仪,保证坩埚之间的间距相等,避免坩埚撞锅,物料倾倒带来的损失。

3、提高了进料的稳定性,保证焙烧过程连续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焙烧窑炉进料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焙烧窑炉剖视图。

其中,1-进料区域,2-出料区域,3-窑体,4-辊棒,5-窑体支架, 6-辊上窑墙,7-辊下窑墙,8-角铁,9-硼板,10-坩埚,11-链轮,12-链条,13-电机,14-红外测位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下面给出具体的实施例。

一种高纯氧化铝焙烧窑炉,包括进料区域1、出料区域2、窑体 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区域1、出料区域2、窑体3内横向贯穿多根辊棒4;所述辊棒4等距固定于窑体支架5上,辊棒4上部设置有辊上窑墙6,辊棒4下部设置有辊下窑墙7;所述进料区域1的两侧分别固定了一段角铁8;所述角铁8一端水平,与进料区域1的长度相等,固定于窑体支架5上,与辊上窑墙6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进料区域1设置有多台红外侧位仪14。

所述进料区域1的长度为0.5~1.5m。

所述辊棒4与辊上窑墙6之间设置有窑具,窑具包括硼板9、坩埚10,硼板9设置于辊棒4上,坩埚10设置于硼板9上。

所述两段角铁8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硼板9的横向距离。

所述角铁8材质为304不锈钢及以上防腐等级不锈钢。

所述坩埚10内设置焙烧物料。

所述辊棒的两端安装有链轮11,链轮上啮合有链条12。

入料时,将硼板9直接放置在两角铁8之间,装好物料的坩埚10 放在硼板9上。在入料区域装有多台红外定位仪14,坩埚10放置在红外定位仪14发射的红外线之间,保证坩埚10与坩埚10之间等距,在前行过程中坩埚10触碰到红外线,会发出警报。电机13带动链条12,使得辊棒4转动。硼板9随着辊棒4转动稳定的向前移动,不会出现硼板9撞到窑墙、坩埚10撞埚、硼板9翘起、辊棒4断裂等现象,待焙烧物料准确的、连续的进入到焙烧区域,完成焙烧。

以上给出的实施例是实现本实用新型较优的例子,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做出的,任何非本质的添加、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