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炉的集烟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0243发布日期:2019-11-27 17:35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冶金炉的集烟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冶炼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卧式回转式冶金炉的集烟罩。



背景技术:

卧式回转冶金炉的炉口既是进料、出料、排渣、取样口,同时也是排烟口。卧式回转冶金炉在冶炼过程中将产生一定量的烟气自炉口直接排出,烟气中含有so2、so3、nox、co等各类有害物质,冶金炉在冶炼和倾倒过程中烟气将四处逸散,一部分烟气将直接逸散至厂房内,污染厂房的加工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冶金炉生产时产生的烟气四处逸散的烟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冶金炉的集烟罩,包括固定烟罩和活动门,固定烟罩围设在炉体的顶部和侧周且在炉体的炉口的工作区域所在侧设置成敞口区域,活动门设置在该敞口区域处,活动门沿导轨移动并关闭该敞口区域或显露该敞口区域,固定烟罩和活动门围成的集烟区域与排烟通路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活动门沿导轨移动关闭该敞口区域,冶金炉工作时产生的烟气处于固定烟罩与活动门围成的区域内并由排烟通路排出,当冶金炉排出物料时,活动门沿导轨移动显露该敞口区域,冶金包放置于敞口区域的地面上接料,接料后活动门关闭该敞口区域,大幅减少烟气的逸散,改善厂房内的加工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活动罩门开启时除去挡烟板后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增加挡烟板的立体图;

图3为活动罩门关闭后的立体图;

图4为活动罩门开启后渣包接料时的示意图;

图5为渣包接料后挡烟板恢复自然状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冶金炉的集烟罩,包括固定烟罩10和活动门20,固定烟罩10围设在炉体a的顶部和侧周且在炉体a的炉口a1的工作区域所在侧设置成敞口区域11,活动门20设置在该敞口区域11处,活动门20沿导轨移动并关闭该敞口区域11或显露该敞口区域11,固定烟罩10和活动门20围成的集烟区域与排烟通路连通。

如图3所示,活动门20沿导轨移动关闭该敞口区域11,炉体a工作时产生的烟气处于固定烟罩10与活动门20围成的区域内并由排烟通路排出,当冶金炉排出物料时,如图2所示,活动门20沿导轨移动显露该敞口区域11,冶金包b放置于敞口区域11的地面上接料,接料后活动门20关闭该敞口区域11,大幅减少烟气的逸散,改善厂房内的加工环境。

所述活动门20包括下段立板21和上段斜板22,上段斜板22自下段立板21上板边顺延向上向后倾斜布置,两活动门20顶部和中部处分别布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二导轨51、52,活动门20顶部的滚轮与第一导轨51构成限位导向配合,移动车53车架底部的两组滚轮分别与两第二导轨52构成限位导向配合,移动车53前端与下段立板21和上段斜板22的结合处相连、后端布置有配重块54,移动车53上布置的电机55驱使活动门20沿第一、二导轨51、52的导向方向移动。

为了防止冶金包b放置在敞口处的地面上时受到导轨干涉,将第一、二导轨51、52布置在活动门20顶部和中部处,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轨51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第二导轨52上布置的移动车53来承载活动门20的重量,避免第一导轨51承受活动门20的重量而变形;活动门20的下段立板21和上段斜板22的结合处的强度高,因此移动车53前端与下段立板21和上段斜板22的结合处相连,移动车53上设置有配重块54,使得重心处于移动车53车架处,确保移动车53能够稳定地在第二导轨52上运行。

所述固定烟罩10包括分置于炉口a1两侧的立板12,两立板12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顶罩14,顶罩14的前板141下板边处铰接有挡烟板15且铰接轴151轴向与炉体a转轴轴向平行,挡烟板15与顶罩14之间设置有复位机构,外力驱使挡烟板15的自由边绕其铰接轴151向后转动;去除外力,复位机构驱使挡烟板15板面处于与活动门20内门面邻近位置。

如图4所示,行车的钢丝绳c吊挂冶金包b至敞口区域11过程中,钢丝绳c吊挂冶金包b向炉口a1下方处移动,此时,固定烟罩10的罩体必然处于钢丝绳c移动路径的避让位置处,这将导致炉口a1上方的敞口区域11过大,无法阻挡烟气的逸散,接料过程中厂房的加工环境难以改善。因此,本实用新型在顶罩14的前板141下板边处铰接有挡烟板15,钢丝绳c吊挂冶金包b向炉口a1下方处移动时,钢丝绳c将抵靠在挡烟板15的下板边并驱使挡烟板15绕铰接轴151向后转动,冶金包b顺利地放置于炉口a1下方的敞口区域11进行接料,此时,挡烟板15能够起到集烟的作用,减少逸散至厂房内的烟气量;如图5所示,当需要打开活动门20以显露敞口11时,复位机构驱使挡烟板15处于与活动门20内门面邻近位置处,挡烟板15能够起到明显的集烟效果,显著改善厂房内的加工环境。

具体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连接杆152,连接杆152一端与挡烟板15内板相连、另一端连有配重单元153,机架30上设置有托杆31,连接杆152配重端的力矩驱使连接杆152抵靠在托杆31上,上述复位机构由机械结构构成,大大降低了故障率,而且易于调整和检修。

为了减少烟气自活动门20与立板12的外板边之间以及立板12与炉体a之间逸散,活动门20内门面与立板12的外板边邻近,立板12上开设有供炉体a穿过的缺口121,缺口121的边沿与炉体a外周邻近布置。

如图1所示,炉体a上方的两立板12的内板边之间连有后板13,后板13的下板边与炉体a间隔布置且二者之间形成第一烟气出口131,立板12上邻近炉体a处的板体开设有第二烟气出口122,第一、二烟气出口131、122与排烟通路连通。

炉体a的炉口a1烟气向上流动,由第一烟气出口131排出,在活动门20显露敞口区域11时,立板12上的第二烟气出口122能够有效收集向两侧逸散的烟气,最大程度减少烟气自炉口a1两侧逸散至厂房内,进一步改善厂房内的加工环境。

一方面,高温烟气向上流动,炉口a1处以及炉口上方的活动门20的温度高,再加上烟气中含有腐蚀性气体,这将加速活动门20腐蚀而损伤;另一方面,熔体喷溅到高温的活动门20上容易粘结而无法清理。因此,在活动门20的外门面上迂回布置有冷却管束40,冷却管束40位于炉体a的炉口a1处以及炉口上方的活动门20上,降低活动门20的温度,防止活动门20受损,并且避免熔体喷溅到活动门20上粘结。

活动门20的内门面为光面、外门面上敷设有加强筋,一方面,光面能够使烟气顺畅地向上流动;另一方面,溅射到活动门20内门面上的熔体便于清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