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钢机的给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3836发布日期:2019-08-27 19:57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钢机的给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水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顶钢机的给水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顶钢机是指在生产线上将钢坯推进加热炉内进行加热的专用设备,它充分使用了液压油缸和液压系统的出力大,体积小操作方便的优点,使推料工序得到减化,同时也降低了设备成本;现有顶钢机冷却循环系统一般采用悬挂式或滑动轮套环式循环冷却,占用空间大,且维修困难,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钢机的给水装置。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顶钢机的给水装置,包括安装在顶钢机框架上的支架,在支架的上部设有通过行走轮连接的给水管道,给水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入水管和出水管,给水管道包括外管道和滑动密封设置在外管道内的内管道,外管道和内管道的下部外面均设有凹陷弧面,在支架5的上面间隔设有行走凹槽A、行走凹槽B,行走凹槽A、行走凹槽B的两侧相对内面上均设有滑槽,在行走凹槽A、行走凹槽B内分别设有行走轮,行走轮分别行走在外管道凹陷弧面与行走凹槽A、内管道凹陷弧面与行走凹槽B之间。

所述的顶钢机的给水装置,在内管道的内面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凹陷环,在凹陷环内均安装有密封圈,凹陷环与密封圈的外面轮廓与内管道的外面轮廓相同,安装后密封圈的内面与内管道的内面齐平。

所述的顶钢机的给水装置,外管道的外端面上设有与入水管固定连接的连接孔,内管道的外端面上连通设有出水管。

所述的顶钢机的给水装置,行走轮设置有两个,分别为行走轮A、行走轮B,行走轮A、行走轮B分别设置在行走凹槽A、行走凹槽B内,行走轮A、行走轮B均分别包括车轮体、连接轴13和凸环,车轮体的两侧面上均向外延伸有与车轮体同心的凸环,连接轴的中部固定设置在车轮体中部孔内,连接轴的两端分别滚动设置在行走凹槽A、行走凹槽B两侧相对内面上的滑槽内。

所述的顶钢机的给水装置,在行走凹槽A、行走凹槽B的底面上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凹陷槽,相邻两个凹陷槽之间的距离均大于行走轮A、行走轮B的直径,凹陷槽的宽度均小于行走轮A、行走轮B的半径。

所述的顶钢机的给水装置,在外管道与支架的外端面之间设有挂接装置,其包括凸块、转动条和卡块,凸块固定在外管道的外端面下部,在凸块的下部设有通过转动轴连接的转动条,卡块设置在支架的外端面中部,转动条的下部设有挂接卡块的挂接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钢机的给水装置,在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滑动且密封设置,外管道和内管道分别通过行走轮在支架的上面行走,且内管道随着顶钢机的前后伸缩在外管道内前后滑动,本实用新型在不占用占地面积的同时,可跟随顶钢机前后伸缩的同时给水,有效提高了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管道与内管道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行走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侧视图;

图中:1、外管道;2、密封圈;3、内管道;4、行走凹槽A;5、支架;6、行走轮A;7、凹陷槽;8、行走凹槽B;9、行走轮B;10、连接孔;11、凹陷弧面;12、滑槽;13、连接轴;14、凸环;15、凸块;16、转动条;17、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5所述的顶钢机的给水装置,包括安装在顶钢机框架上的支架5,在支架5的上部设有通过行走轮连接的给水管道,给水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入水管和出水管,给水管道包括外管道1和滑动密封设置在外管道1内的内管道3,外管道1和内管道3的下部外面均设有凹陷弧面11,在支架5的上面间隔设有行走凹槽A4、行走凹槽B8,行走凹槽A4、行走凹槽B8的两侧相对内面上均设有滑槽12,在行走凹槽A4、行走凹槽B8内分别设有行走轮,行走轮分别行走在外管道1凹陷弧面11与行走凹槽A4、内管道3凹陷弧面11与行走凹槽B8之间。

所述的顶钢机的给水装置,在内管道3的内面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凹陷环,在凹陷环内均安装有密封圈2,凹陷环与密封圈2的外面轮廓与内管道3的外面轮廓相同,安装后密封圈2的内面与内管道3的内面齐平。

所述的顶钢机的给水装置,外管道1的外端面上设有与入水管固定连接的连接孔10,内管道3的外端面上连通设有出水管。

所述的顶钢机的给水装置,行走轮设置有两个,分别为行走轮A6、行走轮B9,行走轮A6、行走轮B9分别设置在行走凹槽A4、行走凹槽B8内,行走轮A6、行走轮B9均分别包括车轮体、连接轴13和凸环14,车轮体的两侧面上均向外延伸有与车轮体同心的凸环14,连接轴13的中部固定设置在车轮体中部孔内,连接轴13的两端分别滚动设置在行走凹槽A4、行走凹槽B8两侧相对内面上的滑槽12内。

所述的顶钢机的给水装置,在行走凹槽A4、行走凹槽B8的底面上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凹陷槽7,相邻两个凹陷槽7之间的距离均大于行走轮A6、行走轮B9的直径,凹陷槽7的宽度均小于行走轮A6、行走轮B9的半径。

所述的顶钢机的给水装置,在外管道1与支架5的外端面之间设有挂接装置,其包括凸块15、转动条16和卡块17,凸块15固定在外管道1的外端面下部,在凸块15的下部设有通过转动轴连接的转动条16,卡块17设置在支架5的外端面中部,转动条16的下部设有挂接卡块17的挂接孔。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钢机的给水装置,在使用时,支架5通过框架安装在顶钢机的一侧,当顶钢机的顶杆前进或后退时,带动出水管前进后退,顶杆与出水管的连接结构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详述,因此,出水管的前进后退带动与出水管连接的内管道3在外管道1内前后滑动,在外管道1与内管道3的下部设置凹陷弧面11,且在支架5的上面设置行走凹槽B8,行走轮B9在行走凹槽B8与内管道3下部的凹陷弧面11内行走,起到内管道3的导向作用;若内管道1的行程不够,不能达到顶钢机顶杆前进的需求,可将挂接装置的转动条16通过转动轴转动,使其与卡块17脱离,外管道1可随着内管道3前行,并通过在行走凹槽A4、行走凹槽B8的底面设置多个凹陷槽7,在凹陷槽7内卡上任意的零件或卡块,即可限制行走轮A6、行走轮B9的前后移动;冷却水从入水管依次流入外管道1、内管道3进入出水管内,配合顶钢机前后伸缩的同时给水。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为了公开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实用新型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