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9313发布日期:2019-10-19 03: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位于所述底壳(1)内的线圈盘(2)、电路板(30)以及与所述电路板(30)电连接的测温组件(4);所述线圈盘(2)包括线圈盘架(21)和绕设在所述线圈盘架(21)上的线圈(22),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2)的中心处设置有导磁体(5),

所述线圈盘架(21)的中心具有安装孔(210),所述导磁体(5)位于所述安装孔(210)内,且所述安装孔(210)上具有用于固定所述导磁体(5)的固定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210)的顶端具有可供所述导磁体(5)进入至所述安装孔(210)内的顶部开口(2101);

所述固定结构(7)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孔(210)的底端上的用于支撑所述导磁体(5)的第一支撑面(7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71)覆盖所述导磁体(5)的整个底面;

或者,所述固定结构(7)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孔(210)的孔壁底端的朝向所述安装孔(210)的内侧凸出的第一凸缘(72),所述第一凸缘(72)的顶面形成为所述第一支撑面(7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7)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孔(210)的孔壁上的朝向所述安装孔(210)的内侧凸出的限位筋(73),所述限位筋(73)用于将所述导磁体(5)卡紧在所述安装孔(21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筋(73)为沿所述安装孔(210)的孔壁周向设置的环形限位筋;

或者,所述限位筋(73)包括沿所述安装孔(210)的孔壁的周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限位筋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210)的底端具有可供所述导磁体(5)进入的底部开口(2102);

所述固定结构(7)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孔(210)的底端的可支撑所述导磁体(5)的第二支撑面(7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7)包括设置在所述底部开口(2102)的边缘的弹性卡扣(74),以使所述底部开口(2102)的开口大小可调,所述弹性卡扣(74)的面向所述导磁体(5)的一面形成为所述第二支撑面(74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7)还包括位于所述安装孔(210)的顶端的用于从竖向上对所述导磁体(5)进行限位的限位面(75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面(751)覆盖所述导磁体(5)的整个顶面;

或者,所述固定结构(7)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孔(210)的孔壁顶端的朝向所述安装孔(210)的内侧凸出的第二凸缘(75),所述第二凸缘(75)的下表面形成为所述限位面(75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7)包括黏结剂,所述导磁体(5)通过黏结剂粘接在所述安装孔(210)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22)包括内环线圈绕组(221)以及设置在所述内环线圈绕组(221)外侧的外环线圈绕组(222),且所述内环线圈绕组(221)的外缘与所述外环线圈绕组(222)的内缘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为环形间隔区域(20);所述内环线圈绕组(221)绕设在所述导磁体(5)的外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4)设置在所述环形间隔区域(20)上;

或者,所述测温组件(4)设置在所述底壳(1)内,且位于所述线圈盘(2)的外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线圈绕组(221)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与所述外环线圈绕组(222)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的比例范围为0.3~1.2;

和/或,所述环形间隔区域(20)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与所述线圈盘(2)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的比例范围为0.15~0.42。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4)位于所述环形间隔区域(20)内的靠近所述内环线圈绕组(221)的一侧,

所述测温组件(4)至所述线圈盘(2)的中心位置的距离与所述外环线圈绕组(222)的外径的比例范围为0.2至0.25。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体(5)为导磁柱;

或者,所述导磁体(5)包括多个导磁条,多个所述导磁条以所述线圈盘(2)的中心为圆心呈辐射状排布;

或者,所述导磁体(5)包括多个导磁条,多个所述导磁条以所述线圈盘(2)的中心为圆心周向排布呈环状。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