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箱、空调机以及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8062发布日期:2020-05-12 18:5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电器箱、空调机以及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有空调机的电气部件的电器箱、具备该电器箱的空调机以及具备该电器箱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电气安装箱的空调机,该电气安装箱具有:在下方向开口的电气安装箱主体、和封闭电气安装箱主体的开口部的电气安装箱的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003044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气安装箱中,盖朝下安装,因此在高处的维护检查作业时,有可能使盖落下。另外,在维护检查结束时,存在难以使设置于盖的螺丝固定用的孔的位置与设置于主体的螺丝固定用的孔的位置一致的课题。

以往,作为防止盖落下,使设置于盖以及主体的螺丝固定用的孔的位置一致的手段有以下方法:利用钩挂爪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盖和壳体,在钩挂爪的位置使盖旋转,由此使设置于主体以及盖的螺丝固定的位置一致。然而,在现有的方法中,需要安装钩挂爪的作业、和螺丝固定的作业这两个工序,因此存在无法提高维护检查时的作业性的课题。另外,在高处作业时,存在在安装钩挂爪的作业时难以防止盖落下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维护检查时的作业性,防止高处作业时的盖落下的电器箱、空调机以及空调机的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的电器箱具备:壳体,其收纳空调机的运转控制所使用的电气部件,具有开口面和设置于包围所述开口面的周围面的一个面的扁平面;盖体,其封闭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面;以及紧固部件,其具有头部和躯干部,将所述盖体紧固于所述壳体,所述盖体具有:封闭面部,其具有覆盖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面的平面部、和多个紧固部件安装部;以及引导面部,其从所述封闭面部延伸,覆盖所述扁平面,所述多个紧固部件安装部各自具有:第一孔部,其能够供所述紧固部件的头部以及躯干部贯通;以及第二孔部,其从所述第一孔部沿与所述引导面部平行的方向延伸,能够供所述紧固部件的躯干部贯通,并且能够供所述紧固部件的头部卡止。

优选地,所述多个紧固部件安装部各自具有第三孔部,该第三孔部从所述第二孔部向离开所述引导面部的方向延伸,能够供所述紧固部件的躯干部贯通,并且能够供所述紧固部件的头部卡止。

优选地,所述平面部具有显示部,该显示部显示有所述电气部件的配置图,在所述显示部以使与所述平面部平行地旋转了180度的所述电气部件的配置图成为与从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面视觉辨认的所述电气部件的配置相同的方式来显示。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具备上述的电器箱,所述电器箱以使所述引导面部朝上的方式配置。

优选地,所述空调机是天花板嵌入式空调机。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具备上述的电器箱,所述电器箱以使所述引导面部朝上的方式配置。

优选地,所述空调机的室内机是天花板嵌入式室内机。

根据本构成,在使紧固部件的头部贯通第一孔部时,若覆盖扁平面的引导面部与盖体抵接,则抑制盖体的移动。因此,空调机的维护检查者通过引导面部的纵向的定位,即使在高处作业时,也能够容易地使紧固部件的头部贯通第一孔部。另外,根据本构成,能够使盖体的引导面部相对于壳体的扁平面滑动,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从紧固部件的第一孔部向第二孔部的移动。另外,以使引导面部朝上的方式进行配置,由此盖体的纵向的移动被抑制,因而能够防止高处作业时盖的落下。因此根据本构成,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维护检查时的作业性,能够防止高处作业时盖的落下的电器箱、空调机以及空调机的室内机。

附图说明

图1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100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简略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仰视时的图1以及图2的风向调整部3的简略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4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100的、电器箱10的壳体12的内部构造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5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100的、电器箱10的盖体14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6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100的、将盖体14安装于壳体12前的电器箱10的立体图。

图7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100的、将盖体14安装于壳体12后的电器箱10的立体图。

图8是简略地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100中,将盖体14上下颠倒地安装于壳体12的电器箱10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使用图1以及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100进行说明。图1是简略地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100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简略的分解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1中,作为空调机100,例示出作为天花板嵌入式空调机的一个例子的、四方向吹出式的天花板盒型室内机。另外,以下的说明中的空调机100的各个构成部件彼此的位置关系,例如上下等的位置关系,原则上为将空调机100配置为能够使用的状态时的位置关系。另外,在包括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各构成部件的尺寸关系以及形状存在与实际不同的情况。另外,在包括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对相同或者类似的部件或者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省略标注附图标记。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空调机100具备:装饰板1、主体部2以及风向调整部3。风向调整部3配置在装饰板1与主体部2之间。装饰板1向下地配置于室内空间的天花板。主体部2以及风向调整部3配置于天花板里。

装饰板1由钢制的钣金或者塑料树脂形成,构成空调机100的外观表面。装饰板1例如使设置于装饰板1的爪部与设置于风向调整部3的孔部嵌合,由此装卸自如地安装于风向调整部3。

在装饰板1的中心部设置有矩形形状的进气格栅1a。在进气格栅1a的周围的四边设置有吹出口1b。进气格栅1a构成为能够从装饰板1装卸。空调机100构成为通过使进气格栅1a脱离,从而能够访问空调机100的内部,进行检查以及修理等维护作业。

主体部2通过螺钉等紧固安装于天花板里的壁面。在主体部2收纳有用于对从进气格栅1a吸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设备。主体部2由钢制的钣金形成。在包括图1以及图2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虽未图示,但主体部2能够成为具有将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减压装置以及负载侧热交换器用制冷剂配管连接的制冷循环回路的构成。另外,主体部2虽然在包括图1以及图2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未图示,但主体部2具有:位于进气格栅1a的上方的涡轮风扇、和驱动涡轮风扇的风扇马达。负载侧热交换器配置于涡轮风扇的下风侧并且在吹出口1b的上方。例如负载侧热交换器能够成为具有以包围涡轮风扇的周围的方式在俯视观察下折弯成四边形状的形状。

室内空气通过主体部2的涡轮风扇的旋转,经由装饰板1的进气格栅1a而被向主体部2的内部引导。被引导到主体部2内部的室内空气,通过涡轮风扇的旋转而向负载侧热交换器供给。在负载侧热交换器中,在负载侧热交换器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由涡轮风扇供给的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在负载侧热交换器中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因涡轮风扇的旋转而经由风向调整部3和装饰板1的吹出口1b向室内空间吹出。

接下来,除了图1以及图2之外还使用图3对风向调整部3的构造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仰视时的图1以及图2的风向调整部3的简略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如图3所示,风向调整部3具有:四个风向调整装置3a、和能够在四面收纳各个风向调整装置3a的框体3b。在各个风向调整装置3a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叶片3a1。叶片3a1由塑料树脂等形成。在空调机100中,由多个叶片3a1调节在负载侧热交换器中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的风向。框体3b由钢制的钣金形成为环状并且多边筒体形状。框体3b被螺钉等紧固地安装于主体部2。

电器箱10被螺钉等紧固地安装于框体3b的内侧面3b1。在电器箱10收纳有空调机100的运转控制所使用的电气部件。电器箱10具备壳体12、盖体14以及显示部19。电器箱10的壳体12以及盖体14由钢制的钣金形成。

另外,空调机100能够成为具有室内机和室外机的构成。例如空调机100根据空调机100的形态而能够成为将压缩机以及热源侧热交换器收纳于分体设置的室外机,并将负载侧热交换器收纳于室内机的构成。即空调机100能够构成为将具有负载侧热交换器的室内机收纳于天花板里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机。在成为使空调机100具有室内机和室外机的构成的情况下,减压装置可以收纳于室内机,也可以收纳于室外机。

另外,空调机100根据空调机100的形态,能够成为例如具有四通阀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过冷却热交换器、储能器、油分离器及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等感知装置的构成。

接下来,使用图4对电器箱10的壳体12的内部构造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4是简略地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100的、电器箱10的壳体12的内部构造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壳体12具有开口面12a,在电器箱10的壳体12的内部收纳有空调机100的运转控制所使用的电气部件。作为收纳于壳体12内部的电气部件有电力转换装置以及运转控制装置等。如图4中例示的那样,在壳体12的内部收纳有搭载了电力转换装置和运转控制装置的基板20。另外,在包围壳体12的开口面12a的侧面部的至少一面设置有形成为平板状的扁平面12b。壳体12具有多个安装部件13,它们形成有沿壳体12的开口面12a的开口方向贯通的螺旋孔13a。在包围安装部件13的螺旋孔13a的中空圆筒部13b形成有螺旋状的凹部。

如图4所示,螺钉等紧固部件30紧固于各个螺旋孔13a。紧固部件30具有头部32和躯干部34。紧固部件30的头部32具有十字形状或者直线形状的工具孔32a。在紧固部件30的躯干部34设置有螺旋状的凸部,构成为与安装部件13的螺旋孔13a卡合。紧固部件30构成为头部32的最大直径比躯干部34的最大直径大。另外,设置于紧固部件30的躯干部34的螺旋状的凸部,根据壳体12的形态可以成为设置于躯干部34的整体的构成,也可以成为仅设置于躯干部34的一部分的构成。

接下来,使用图5对电器箱10的盖体14的构造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5是简略地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100的、电器箱10的盖体14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盖体14构成为封闭壳体12的开口面12a,在侧面观察时构成为具有l字形状的剖面的板状部件。盖体14具有封闭面部15和引导面部16。封闭面部15以及引导面部16均能够构成为矩形的板状部件,并经由直线状的边界部17而构成为l字形状,引导面部16成为从封闭面部15延伸的构成。封闭面部15以及引导面部16也可以构成为单独的板状部件,板状部件也可以在边界部17弯曲由此而一体地形成。

封闭面部15具有:覆盖壳体12的开口面12a的平面部152、和多个紧固部件安装部154。平面部152形成为平坦的平板状。平面部152具有显示部19,能够成为显示搭载于基板20的电气部件的配置图的构成。显示部19例如构成为塑料制的板状部件,通过螺钉等的紧固而安装于平面部152。

紧固部件安装部154各自具有第一孔部154a、第二孔部154b以及第三孔部154c。紧固部件安装部154在封闭面部15的对置的两边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以上。

第一孔部154a构成为能够供紧固于壳体12的紧固部件30的头部32以及躯干部34贯通的紧固部件贯通部。第一孔部154a形成为被c字形状的第一圆弧部154a1包围的圆形状的孔,第一孔部154a的孔径构成为比紧固部件30的头部32的最大直径大。另外,第一孔部154a的形状只要是能够供紧固部件30的头部32以及躯干部34贯通的形状即可,例如可以构成为椭圆形状的孔,也可以构成为多边形形状的孔。

第二孔部154b构成为能够供紧固部件30的躯干部34贯通,并且能够供紧固部件30的头部32卡止的紧固部件卡止部。第二孔部154b构成为沿直线状的边界部17延伸的方向、即与引导面部16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孔。例如如图5所示,第二孔部154b能够形成在被第一直线部154b1、第二直线部154b2以及第二圆弧部154b3包围的区域。第一直线部154b1能够构成为从c字形状的第一圆弧部154a1的一方的末端向与引导面部16平行的方向延伸。第二直线部154b2能够构成为从c字形状的第一圆弧部154a1的另一方的末端向与引导面部16平行的方向延伸。第二圆弧部154b3能够构成为在第一直线部154b1的末端与第二直线部154b2之间以半圆形状延伸。即第二孔部154b形成为设置于被第一直线部154b1、第二直线部154b2以及第二圆弧部154b3包围的区域的u字形状的孔。在第二孔部154b中构成为:第一直线部154b1与第二直线部154b2之间的宽度比紧固部件30的躯干部34的最大直径大,并且比紧固部件30的头部32的最大直径小。

另外,第二孔部154b的形状是沿与引导面部16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孔,只要是能够供紧固部件30的头部32贯通的形状,并且是能够供紧固部件30的头部32卡止的形状,则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第二孔部154b可以构成为圆形状或者椭圆形状的孔,也可以构成为多边形形状的孔。

第三孔部154c构成为能够供紧固部件30的躯干部34贯通,并且能够供紧固部件30的头部32卡止的紧固部件卡止部。第三孔部154c构成为从第二孔部154b向离开引导面部16的方向延伸的孔。例如如图5所示,第三孔部154c能够形成于被第三直线部154c1、第四直线部154c2以及第三圆弧部154c3包围的区域。第三直线部154c1能够构成为从位于第一孔部154a的相反侧的第二孔部154b的末端向离开引导面部16的方向延伸。第四直线部154c2能够构成为与第三直线部154c1隔开间隔而向与第三直线部154c1平行的方向延伸。第三圆弧部154c3能够构成为在第三直线部154c1的末端与第四直线部154c2之间以半圆形状延伸。即第三孔部154c形成为设置于被第三直线部154c1、第四直线部154c2以及第三圆弧部154c3包围的区域的u字形状的孔,第二孔部154b以及第三孔部154c构成为l字形状的紧固部件卡止部。在第三孔部154c中构成为第三直线部154c1与第四直线部154c2之间的宽度比紧固部件30的躯干部34的最大直径大,并且比紧固部件30的头部32的最大直径小。

另外,第三孔部154c的形状只要是从第二孔部154b向离开引导面部16的方向延伸的孔,且是能够供紧固部件30的头部32贯通的形状,并且是能够供紧固部件30的头部32卡止的形状,则能够成为其他形状。例如第三孔部154c可以构成为圆形状或者椭圆形状的孔,也可以构成为多边形形状的孔。

另外,在图5中,第二孔部154b以及第三孔部154c虽然构成为l字形状的紧固部件卡止部,但第二孔部154b以及第三孔部154c也可以构成为t字形状的紧固部件卡止部。即第三孔部154c也可以构成为从第二孔部154b的第二直线部154b2的中心位置,向离开引导面部16的方向延伸。另外,在图5中,第三孔部154c虽然构成为相对于第二孔部154b沿铅垂方向延伸,但第三孔部154c只要向离开引导面部16的方向延伸即可,可以根据空调机100的形态等成为沿铅垂方向以外的方向延伸的构成。

另外,紧固部件安装部154能够成为仅具有第一孔部154a以及第二孔部154b,而不具有第三孔部154c的构成。

接下来,使用图6以及图7说明将电器箱10的壳体12安装于盖体14的方法。图6是简略地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100的、将盖体14安装于壳体12前的电器箱10的立体图。图7是简略地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100的、将盖体14安装于壳体12后的电器箱10的立体图。

如图6所示,在将盖体14安装于壳体12前,多个紧固部件30以各个紧固部件30的头部32不与安装部件13接触的方式空开空隙地卡合于安装部件13的螺旋孔13a。盖体14配置为引导面部16覆盖壳体12的扁平面12b,然后紧固部件30的头部32贯通设置于封闭面部15的各个紧固部件安装部154的第一孔部154a。另外,如图6所示,在壳体12的扁平面12b朝上配置的情况下,引导面部16也朝上配置。

在使紧固部件30的头部32贯通第一孔部154a时,覆盖扁平面12b的引导面部16与盖体14抵接,从而抑制盖体14的纵向的移动。因此,空调机100的维护检查者通过引导面部16的纵向的定位,即使在高处作业时,也能够容易地使紧固部件30的头部32贯通第一孔部154a。

接着,如图7所示,使盖体14沿横向移动,以使紧固部件30的头部32的位置从紧固部件安装部154的第一孔部154a到达紧固部件安装部154的第二孔部154b的位置。然后,在第二孔部154b的位置使紧固部件30的头部32与盖体14接触,将盖体14固定于壳体12。

在盖体14向横向移动时,能够使盖体14的引导面部16相对于壳体12的扁平面12b滑动,因而能够顺利地进行从紧固部件30的第一孔部154a向第二孔部154b的移动。因此通过引导面部16的横向的定位,能够避免盖体14移动时紧固部件30的钩挂等。另外,引导面部16抑制盖体14的纵向的移动,因此能够防止高处作业的盖体14落下等。

图8是简略地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100中、将盖体14上下颠倒地安装于壳体12的电器箱10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由于盖体14的封闭面部15的紧固部件安装部154成为具有第三孔部154c的构成,由此能够将盖体14上下颠倒地安装于壳体12。

根据该构成,即使在空调机100的维护检查者暂时中断电气部件的布线作业等时,也能够通过将引导面部16向上方推顶,而容易暂时封闭壳体12的开口面12a。因此能够提高空调机100的维护检查作业的效率,并且能够确保维护检查作业时的安全性。

另外,在图8的例子中,显示部19能够以使与平面部152平行地旋转了180度的搭载于基板20的电气部件的配置图成为与从壳体12的开口面12a视觉辨认的电气部件的配置相同的方式,显示电气部件的配置图。根据该构成,在将盖体14上下颠倒地安装于壳体12的情况下,显示于显示部19的电气部件的配置图成为与从壳体12的开口面12a视觉辨认的电气部件的配置相同,因此能够提高空调机100的维护检查作业的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不仅适用于天花板嵌入式空调机,也能够适用于吊顶型、壁挂型、天花板嵌入管道型、或者嵌入式等的配置于高处的空调机100或者室内机。另外,不仅是室内机,即使对于吊顶型或者屋顶固定型等的配置于高处的室外机,同样也能够适用。

附图标记说明:1…装饰板;1a…进气格栅;1b…吹出口;2…主体部;3…风向调整部;3a…风向调整装置;3a1…叶片;3b…框体;3b1…内侧面;10…电器箱;12…壳体;12a…开口面;12b…扁平面;13…安装部件;13a…螺旋孔;13b…中空圆筒部;14…盖体;15…封闭面部;16…引导面部;17…边界部;19…显示部;20…基板;30…紧固部件;32…头部;32a…工具孔;34…躯干部;100…空调机;152…平面部;154…紧固部件安装部;154a…第一孔部;154a1…第一圆弧部;154b…第二孔部;154b1…第一直线部;154b2…第二直线部;154b3…第二圆弧部;154c…第三孔部;154c1…第三直线部;154c2…第四直线部;154c3…第三圆弧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