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茶砖发花烘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07327发布日期:2020-05-01 22:13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茶砖发花烘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全自动茶砖发花烘房。



背景技术:

烘房又称烘干固化房,主要针对大型电气、电机、涂料化学用品、外表进行固化、食品及各类产品的水分烘干。原始的茶叶烘房,是用炭火来提高发花房的温度,其撑控要全凭人的经验,且炭火燃烧消耗大量氧气,造成发花的氧气不足。现有技术茶叶烘房的水、热循环系统结构复杂,能耗高,气流温度和湿度不易控制,影响烘干效果,难以控制茶叶品质,加之发花周期长,无供氧功能常造成发花不均、发花失败的现象经常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全自动茶砖发花烘房,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全自动茶砖发花烘房,烘房顶部设有隔层,所述隔层下部设至少一烘房室,隔层内设置气循环系统、水热循环系统,隔层与烘房室内通过管路进行气、水热交互;所述气循环系统用于烘房内外气循环和供氧调节,所述水热循环系统用于调节烘房内部温度和湿度;所述烘房还设有plc自动控制系统,所述plc自动控制系统与气循环系统、水热循环系统连接,包括电信号传输连接的传感器、控制器、云数据中心和人机交互平台,通过传感器收集烘房室内信息,传输至云数据中心,与人机交互平台设置参数进行比对,采用偏差值控制启闭气循环系统和水热循环系统,以调节烘房室内环境条件。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气循环系统包括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为正反转双向变频风机,循环风机与plc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气循环系统包括新风组件,所述新风组件与plc自动控制系统连接,通过plc自动控制系统变频调速及湿度偏差值控制。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气循环系统包括制氧机,所述制氧机与plc自动控制系统间设有电磁阀开关,所述制氧机采用湿度偏差值和温度定值关闭设置。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热循环系统包括蒸汽加湿机和蒸汽加热翅片,所述plc自动控制系统采用pid比例调节阀调节蒸汽加湿机出风口,实现湿度和加热温度的调节。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热循环系统还包括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设定温度偏差值控制。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热循环系统还包括除湿设备,所述除湿设备采用设定湿度偏差值控制,并通过plc自动控制系统与蒸汽加热翅片联动。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湿度偏差值为-3%~1%,温度定值设定范围为38~42℃,温度偏差值为-1~2℃。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监控间隔为60秒。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plc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声光报警设备,所述声光报警设备与控制器连接。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针对茶砖发花工艺设计烘房设备及设备的联动控制,将部分硬件设备与烘房主体部分分隔,减少管路长度,采用温度/湿度差值控制结合温度定值控制的方式,有效降低成本配置,同时避免硬件运行对茶砖的影响,使烘房的热效率从传统烘房的3~7%提高到45~50%。

2.结合pid比例调节控制,确保加热、加湿的均匀性,达到恒温恒湿的控制效果,满足茶砖发花条件,发花效果好。

3.plc自动控制系统利用人机交互界面和大数据分析处理控制器,实现控制精度范围达到温度均匀度≤±0.5℃,温度波动度≤±2℃;湿度范围5~95%,湿度均匀度≤±2%,湿度波动度≤±4%,确保标准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烘房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烘房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烘房顶部隔层管路平面示意图。

图4为排水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4,本实施例用于茶砖发花工艺,针对最适合冠突散囊菌生长的环境条件,设计了一种全自动茶砖发花烘房,以及结合该烘房硬件设施的控制方法如下:

烘房顶部设有隔层,隔层以下设至少一个独立的烘房室,隔层与烘房室内通过管路进行水热、气交互,烘房室的侧壁上设有烘房门91,烘房门91上开设观察窗92,且烘房门91侧还设有进风口93,烘房室内设有烘架94。本实施例中,每间独立烘房的体积为144立方米,烘房室内由上到下分为上温区、中温区和下温区,一次可同时供6300块茶砖发花或烘干,通过plc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使烘房内部的温湿度分布更加均匀,每一块茶砖均可以同步发花及烘干,确保标准化生产。

所述隔层内设置气循环系统、水热循环系统;所述气循环系统用于烘房内外气循环和供氧调节,包括内气循环组件、供氧组件和新风组件;所述水热循环系统用于调节烘房内部温度和湿度,包括蒸汽加热翅片组件、蒸汽加湿组件、制冷与除湿组件和分别于三者连接的排水组件;所述烘房还包括plc自动控制系统,所述plc自动控制系统与气循环系统和水热循环系统连接,包括传感器71和控制器。

所述内气循环组件包括循环风机13和通风管11,所述循环风机13采用烘烤专用正反转高温轴流风机,其采用变频调速模式,与控制工艺参数关联设置,允许在不同的工艺阶段采用不同的风速与风向;该循环风机13与通风管11连通,所述通风管11盘绕于烘房顶部的隔层,通风管11于靠近烘房侧壁处设若干通风口,各通风口外设导流隔板15,所述导流隔板15架设于茶砖上方,使茶砖避免出现风感效应。

所述供氧组件包括制氧机、电磁阀、氧传感器53和高精度的喷射阀;所述制氧机通过氧气管51与喷射阀连接,所述氧气管51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plc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喷射阀分布于茶砖上方,所述氧传感器53分布于烘房内部并与plc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同一批次茶砖在烘房发花时,因其所处位置的温湿度、氧气密度、菌落分布等不同,可导致金花的长势不同,故烘房内的氧含量,对金花生长有一定影响。通过高精度氧传感器53,把烘房内的氧含量转换成模拟信号传递至plc模块,使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开启或关闭供氧系统,整个发花期间不与外界交换空气,确保烘房内部空气的均匀循环及加湿均衡,有效保证茶砖发花过程中的菌群稳定性。其中供氧功能采用设定湿度偏差值控制,当低于设定值3%时,供氧系统自动启动,当高于设定值1%时,供氧组件自动停止,当烘房内部温度高于40℃时,自动切断制氧机电源,停止工作,同时供氧组件跟随调节,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本实施例采用两套新风组件,包括排风机61、进风风阀和排风风阀;所述进风风阀和排风风阀设置于烘房壁上,由排风机61连通,确保补充新风和高温除湿的均匀性。排风机61采用变频调速模式,与控制工艺参数关联设置,允许在不同的工艺阶段采用不同的风速,此外高温时可以采用通过新风组件补充新风的模式进行除湿,采用设定湿度偏差值控制,当高于设定值3%时,除湿系统自动启动,当高于设定值1%时,制冷与除湿组件自动停止,同时蒸汽翅片加热组件跟随调节,达到恒温恒湿的控制效果。

所述蒸汽加湿组件包括气动阀、蒸汽加湿机和加湿管31;所述气动阀与plc自动控制系统连接,用于控制蒸汽加湿机的启闭,所述加湿管31与蒸汽加湿机的蒸汽管33连通,加湿管31上设有若干喷淋头,喷淋头穿出隔层设置于烘房室内部。同样由于烘房工作时间较长,为了确保加湿的均匀性,采用pid比例调节出风口湿度,确保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所述蒸汽加热翅片组件包括气动的pid比例调节阀、蒸汽翅片管21和疏水设备,所述pid比例调节阀与plc自动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翅片管21与蒸汽管33连通,所述翅片管21通过pid比例调节阀调节出风口温度,确保加热的均匀性,所述疏水设备连接至排水组件。

本实施例的制冷与除湿组件为两套,包括压缩机组和冷水机组40,所述冷水机组40包括盘布于烘房内部的冷水管41和回水管42,所述压缩机组连接有除湿蒸发器44和冷凝器43,所述回水管42、冷凝器43与排水组件连接,与蒸汽加湿组件共用一套排水组件,确保制冷与除湿的均匀性。其中,除湿功能采用设定湿度偏差值控制,当高于设定值3%时,除湿系统自动启动,当低于设定值1%时,除湿自动停止,同时蒸汽加热翅片组件跟随调节;而制冷功能采用设定温度偏差值控制,当高于设定值2℃时,制冷系统自动启动,当低于设定值1℃时,制冷自动停止,同时蒸汽加湿组件跟随调节,达到恒温恒湿的控制效果。

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接水盘82和排水管81;所述接水盘82为漏斗状,设置于水热循环系统的底部,用于收集疏水设备、蒸汽加湿机、回水管42和冷凝器43的排水;所述接水盘82底部开设排水口,所述排水管81一端与排水口连接,另一端设置于烘房外部。排水电磁阀将生产过程加湿和除湿产生的冷凝水,流到接水盘82汇流至排水管81,根据液位或者定时通过电磁阀控制自动排水,同时保证烘房内部与外界环境隔离。

本烘房还包括一主机壳体90,所述循环风机13、压缩机组、冷水机组40、蒸汽加湿机设置于主机壳体内,所述接水盘82装设于主机壳体90下部。

所述plc自动控制系统的传感器71分散布置于烘房内部,用于收集温度和湿度信息,所述控制器为西门子s7-200smart控制器,通过比对收集到的信息和人工设置参数,实现气循环系统和水热循环系统的启闭,该控制器控制精度范围:温度均匀度≤±0.5℃,温度波动度≤±2℃;湿度范围5~95%,湿度均匀度≤±2%,湿度波动度≤±4%。

西门子s7-200smart控制器,结合mcgs触摸屏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数据采集,控制和归档等功能,为生产工艺提供第一手原始资料,为标准化生产提供系统的大数据平台。所述plc自动控制系统的传感器71监控间隔为60s,茶砖在发花与烘干阶段,烘房全天24h自动运行,其中烘房内各组传感器71同时监测烘房内部的实时数据,控制器根据监测到的数据,自动调整各阶段的温湿度值,达到恒温恒湿的目的,系统设定60秒自动记录一次各区间的温湿度值。后期,技术员可通过系统采集的运行数据,实现在大数据的平台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到最适合冠突散囊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数据,用于指导实际生产加工和工艺改良。在不改变原有工艺的前提下,通过升级烘房的各项性能指标,提供茶砖生长“金花”所需的适宜环境条件,同时,也实现了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可追溯要求。

自动控制过程中,设定好整个工艺流程的温湿度和其他相关参数,可分阶段报警提醒,系统将自动根据条件运行,确定是否制冷,制热,供氧,排风或者除湿等,如出现异常将自动产生声光报警提醒操作人员。

手动操作时,允许操作单台设备启动和停止。提供云数据中心技术,技术人员可通过手机app对烘房的运行数据进行查询,同时系统报警及烘房实时运行数据,可自动发送至技术人员的手机用户端,所有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均可由触摸屏完成,包含设备状态监视与控制,参数监测与设置,工艺流程设定与调整,实现远程监视,和智能化生产管理。

系统配备数据接口,在授权情况下可以将运行数据进行查询和归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