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99348发布日期:2019-06-22 01:3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空调器的功能模式较少,控制方法较单一,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影响空调器对室内环境的制冷效果,影响用户的风感体验,影响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具有使用方便、用户体验好等优点。

本发明还提出另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具有出风口,所述空调器所处的房间具有设定距离区域,所述空调器具有多个功能模式,所述功能模式包括全屋凉感模式、超远送风模式和局部凉感模式中的至少两种;在所述局部凉感模式,所述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为凉感区域,所述设定距离区域为无凉感区域;在所述全屋凉感模式,在所述空调器的送风区域内所述空气流动速度平均值高于0.3m/s且吹风感指数dr值>5%;在所述超远送风模式,控制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设定距离区域送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选择其中一个功能模式,判定是否处于制冷模式,若是,则切换至相应的功能模式,若否则保持当前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具有使用方便、用户体验好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能模式包括局部凉感模式,所述局部凉感模式包括无风感模式,在所述无风感模式,沿着空气流动方向所述凉感区域包括有风感区域和无风感区域,在所述无风感区域,空气流动速度平均值不高于0.3m/s且吹风感指数dr值≤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有风感区域与所述无风感区域的分界处与所述空调器的距离为无风感距离,所述无风感模式包括多个无风感等级,多个所述无风感等级对应的所述无风感距离不同,当切换至所述无风感模式时可选择其中一个所述无风感等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无风感模式时,检测所述机壳的前侧区域内是否有目标对象;如果有,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机壳之间的最近距离,将所述最近距离与多个所述无风感距离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将所述空调器切换至对应的所述无风感等级以使所述目标对象位于相应的无风感区域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空调器切换至所述超远送风模式时,判定设定距离是否有目标对象,若无则切换至所述全屋凉感模式,若有则保持所述超远送风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空调器切换至所述全屋凉感模式时,判定设定范围内是否有目标对象,若无则切换至所述超远送风模式,若有则保持所述全屋凉感模式。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另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机壳、上风机组件和下风机组件,所述机壳上设有第一出风口和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下方的第二出风口,所述上风机组件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排布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上风机组件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送风,所述下风机组件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送风,所述第一出风口内设有可转动的水平导风组件,所述空调器所处的房间具有设定距离区域,所述空调器具有多个功能模式,所述功能模式包括全屋凉感模式、超远送风模式和局部凉感模式中的至少两种;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选择其中一个功能模式,判定是否处于制冷模式,若是,则切换至相应的功能模式,若否则保持当前模式,其中在全屋凉感模式,控制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和所述下风机组件按照设定转速转动且控制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完全打开,在所述空调器的送风区域内所述空气流动速度平均值高于0.3m/s且吹风感指数dr值>5%;在超远送风模式,控制所述下风机组件停止运行且所述第二出风口关闭、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运行,控制所述水平导风组件转动至朝上送风以朝向所述设定距离区域内送风;在局部凉感模式,控制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和所述第三风机中的至少一个运行,所述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为凉感区域,所述设定距离区域为无凉感区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具有使用方便、用户体验好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能模式包括全屋凉感模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空调器切换至所述全屋凉感模式时,检测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出风温度t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二出风温度t2;当t1<t2-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时,控制所述水平导风组件转动至朝下送风,控制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小于所述第三风机的转速、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小于所述第三风机的转速,其中a为设定数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t1>t2+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时,控制所述水平导风组件转动至朝上送风,控制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大于所述第三风机的转速、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大于所述第三风机的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t2-空调器的控制方法≤t≤t2+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时,控制所述水平导风组件往复摆动,降低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至第二设定频率,控制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小于所述第三风机的转速、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小于所述第三风机的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t2-空调器的控制方法≤t≤t2+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时,控制所述第三风机的运行转速不超过所述第三风机的最高转速的6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能模式包括局部凉感模式,所述局部凉感模式包括无风感模式,在所述无风感模式,沿着空气流动方向所述凉感区域包括有风感区域和无风感区域,在所述无风感区域,空气流动速度平均值不高于0.3m/s且吹风感指数dr值≤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有风感区域与所述无风感区域的分界处与所述空调器的距离为无风感距离,所述无风感模式包括多个无风感等级,多个所述无风感等级对应的所述无风感距离不同,当切换至所述无风感模式时可选择其中一个所述无风感等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无风感模式时,检测所述机壳的前侧区域内是否有目标对象;如果有,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机壳之间的最近距离,将所述最近距离与多个所述无风感距离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将所述空调器切换至对应的所述无风感等级以使所述目标对象位于相应的无风感区域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无风感等级包括第一档至第n档,从所述第一档到所述第n档,所述无风感距离逐渐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n个档位中所述第三风机的转速保持不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空气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下游,在从第一档至第m档的每个无风感等级中控制所述第一风机停止转动,其中从第一档至第m档的m个档位中,档位越高,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越高,m<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从第m+1档到第n档的每个档位中,控制所述第一风机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从第m+1档到第n档的每个档位中,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均大于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从第m+1档到第n档的多个档位中,档位越高,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越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能模式包括全屋凉感模式和超远送风模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空调器切换至所述超远送风模式时,判定设定距离是否有目标对象,若无则切换至所述全屋凉感模式,若有则保持所述超远送风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能模式包括全屋凉感模式和超远送风模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空调器切换至所述全屋凉感模式时,判定设定范围内是否有目标对象,若无则切换至所述超远送风模式,若有则保持所述全屋凉感模式。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风机组件和下风机组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空调器100,机壳1,第一出风口1a,第二出风口1b,进风口1c,可视区域1d,面板部件11,背板部件12,风机部件2,上风机组件21,第一风机211,第二风机212,下风机组件22,第三风机221,风道安装板23,出风框部件3,第一出风框31,第二出风框32,换热器部件4,第一开关门5,第二开关门6,第一驱动机构7,传动齿轮71,齿条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空调器100具有出风口,空调器100所处的房间具有设定距离区域,空调器100具有多个功能模式,所述功能模式包括全屋凉感模式、超远送风模式和局部凉感模式中的至少两种;在所述局部凉感模式,空调器100的送风区域为凉感区域,所述设定距离区域为无凉感区域;在所述全屋凉感模式,在空调器100的送风区域内所述空气流动速度平均值高于0.3m/s且吹风感指数dr值>5%;在所述超远送风模式,控制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设定距离区域送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选择其中一个功能模式,判定是否处于制冷模式,若是,则切换至相应的功能模式,若否则保持当前模式。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dr值是用来定量预测由吹风感引起的不满意人群的百分数。

具体而言,所述设定距离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设定,例如当用户在距离空调较远的厨房时可以将所述设定距离设为10米,当用户在距离空调较近的区域时可以将所述设定距离设为8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通过使空调器100的功能模式包括全屋凉感模式、超远送风模式和局部凉感模式中的至少两种,在功能模式包括全屋凉感模式时,在空调器100的送风区域内所述空气流动速度平均值高于0.3m/s且吹风感指数dr值>5%。这样便于对室内区域进行快速的制冷,提高空调器100的制冷效率,缩短空调器100的制冷时间,便于使室内不同区域的人群能够快速地感受到冷风,提高空调器100的制冷效果。

在功能模式包括超远送风模式时,通过控制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设定距离区域送风。这样便于提高冷气的输送距离,实现空调器100的远距离送风,提高空调器100对所述设定距离区域的制冷效果。

在功能模式包括局部凉感模式时,通过使空调器100的送风区域为凉感区域,所述设定距离区域为无凉感区域。这样空调器100可以仅对室内的局部区域即凉感区域进行送风降温,便于提高空调器100送风的准确性,避免造成冷风的浪费,便于提高空调器100对凉感区域的制冷效果。

并且,通过设置全屋凉感模式、超远送风模式和局部凉感模式中的至少两种,可以增加空调器100的功能模式,便于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功能模式,提高空调器100的功能性和适用性,便于用户的使用,进一步便于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100具有使用方便、用户体验好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具体地,所述功能模式包括局部凉感模式,所述局部凉感模式包括无风感模式,在所述无风感模式,沿着空气流动方向所述凉感区域包括有风感区域和无风感区域,在所述无风感区域,空气流动速度平均值不高于0.3m/s且吹风感指数dr值≤5%。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上述描述中的无风感模式可以理解为:距离空调器100安装位置墙面的某设定距离处,例如可以为距离空调器100安装位置墙面的2.5m处,与空调器100的安装面平行的垂直面内的空气流动速度平均值0.3m/s以下(包含0.3m/s),dr(draftratingindex,吹风感指数)值小于等于5%的一种室内舒适环境。其中,dr值是用来定量预测由吹风感引起的不满意人群的百分数。空调器100的前侧可以形成有无风感区域,其中,无风感区域与空调器100的最近距离为无风感距离。

在无风感模式下,空调器100的前方可以包括由近及远顺序分布的有风感区域、无风感区域和无风区域,有风感区域距离空调器100最近,该区域内的空气流动速度较大,用户感到的吹风感较强,容易产生不适感。无风区域距离空调器100最远,该区域内空气流动速度接近为零,用户在该区域内完全感觉不到风感。无风感区域位于吹风感区域和无风区域之间,该区域内的空气流动速度较缓慢,用户感到的风感不会对用户产生不适感,而且用户可以明显感觉到空调器100的制冷或制热,具有很高的使用舒适度。

可以理解的是,当空调器100处于全屋凉感模式或超远送风模式时与无风感模式相比,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不同。

更为具体地,所述有风感区域与所述无风感区域的分界处与空调器100的距离为无风感距离,所述无风感模式包括多个无风感等级,多个所述无风感等级对应的所述无风感距离不同,当切换至所述无风感模式时可选择其中一个所述无风感等级。这样可以根据室内人群的分布情况选择无风感等级,由此,冷风可以在无风感区域内缓慢流通,不仅可以起到制冷的效果,还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空调器100处于所述无风感模式时,检测所述机壳的前侧区域内是否有目标对象;如果有,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机壳之间的最近距离,将所述最近距离与多个所述无风感距离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将空调器100切换至对应的所述无风感等级以使所述目标对象位于相应的无风感区域内。由于不同的无风感等级对应的所述无风感距离不同,可以根据目标对象的位置情况选择空调器100的无风感等级以使目标对象位于无风感区域内,由此可以大大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可选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空调器100切换至所述超远送风模式时,判定设定距离是否有目标对象,若无则切换至所述全屋凉感模式,若有则保持所述超远送风模式。这样可以根据目标对象的具体位置来确定空调器100的功能模式,便于提高空调器100的智能化水平,便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空调器100切换至所述全屋凉感模式时,判定设定范围内是否有目标对象,若无则切换至所述超远送风模式,若有则保持所述全屋凉感模式。这样可以根据目标对象的具体位置来确定空调器100的功能模式,便于提高空调器100的制冷效率和制冷效果,便于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如图1-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机壳1、上风机组件21和下风机组件22。

空调器100包括机壳1、上风机组件21和下风机组件22,机壳1上设有第一出风口1a和位于第一出风口1a下方的第二出风口1b,上风机组件21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排布的第一风机211和第二风机212,上风机组件21朝向第一出风口1a送风,下风机组件22朝向第二出风口1b送风,第一出风口1a内设有可转动的水平导风组件,空调器100所处的房间具有设定距离区域,空调器100具有多个功能模式,所述功能模式包括全屋凉感模式、超远送风模式和局部凉感模式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选择其中一个功能模式,判定是否处于制冷模式,若是,则切换至相应的功能模式,若否则保持当前模式,其中在全屋凉感模式,控制第一风机211、第二风机212和下风机组件22按照设定转速转动且控制第一出风口1a和第二出风口1b完全打开,在空调器100的送风区域内所述空气流动速度平均值高于0.3m/s且吹风感指数dr值>5%;在超远送风模式,控制下风机组件22停止运行且第二出风口1b关闭、第一风机211和第二风机212运行,控制所述水平导风组件转动至朝上送风以朝向所述设定距离区域内送风;在局部凉感模式,控制第一风机211、第二风机212和第三风机221中的至少一个运行,空调器100的送风区域为凉感区域,所述设定距离区域为无凉感区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通过使空调器100的功能模式包括全屋凉感模式、超远送风模式和局部凉感模式中的至少两种,在功能模式包括全屋凉感模式时,通过控制第一风机211、第二风机212和下风机组件22按照设定转速转动且控制第一出风口1a和第二出风口1b完全打开。这样便于对室内区域进行快速的制冷,提高空调器100的制冷效率,缩短空调器100的制冷时间,便于使室内不同区域的人群能够快速地感受到冷风,提高空调器100的制冷效果。

在功能模式包括超远送风模式时,通过控制下风机组件22停止运行且第二出风口1b关闭、第一风机211和第二风机212运行,控制所述水平导风组件转动至朝上送风。这样通过第一出风口1a使冷风气流沿上前方吹送,便于实现抛物线形的路线,便于提高冷气的输送距离,实现空调器100的远距离送风,提高空调器100对远距离区域的制冷效果。

在功能模式包括局部凉感模式时,通过控制第一风机211、第二风机212和第三风机221中的至少一个运行。这样空调器100可以仅对室内的局部区域即凉感区域进行送风降温,便于提高空调器100送风的准确性,避免造成冷风的浪费,便于提高空调器100对凉感区域的制冷效果。

并且,通过设置全屋凉感模式、超远送风模式和局部凉感模式中的至少两种,可以增加空调器100的功能模式,便于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功能模式,提高空调器100的功能性和适用性,便于用户的使用,进一步便于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100具有使用方便、用户体验好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机壳1、上风机组件21和下风机组件22。具体地,所述功能模式包括全屋凉感模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空调器100切换至所述全屋凉感模式时,检测第一出风口1a的第一出风温度t1和第二出风口1b的第二出风温度t2;当t1<t2-a时,控制所述水平导风组件转动至朝下送风,控制第一风机211的转速小于第三风机221的转速、第二风机212的转速小于第三风机221的转速,其中a为设定数值。这样便于使第一出风口1a和第二出风口1b的出风温度趋于相等,便于使吹向室内空间冷风的温度更加均匀,便于提高室内空间温度分布的均匀性,便于提高空调器100的制冷均匀性。

更为具体地,当t1>t2+a时,控制所述水平导风组件转动至朝上送风,控制第一风机211的转速大于第三风机221的转速、第二风机212的转速大于第三风机221的转速。这样便于减小第一出风口1a和第二出风口1b之间的出风温差,便于使冷风以较均匀的出风温度吹向室内空间,便于提高室内空间温度分布的均匀性,便于提高空调器100的制冷效果。

可选地,当t2-a≤t≤t2+a时,控制所述水平导风组件往复摆动,降低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至第二设定频率,控制第一风机211的转速小于第三风机221的转速、第二风机212的转速小于第三风机221的转速。这样便于将第一出风口1a和第二出风口1b的出风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便于保持出风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还可以延长所述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当t2-a≤t≤t2+a时,控制第三风机221的运行转速不超过第三风机221的最高转速的60%。这样不仅便于使空调器100的出风温度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且便于减小空调器100的工作能耗,实现节能环保。

具体地,所述功能模式包括局部凉感模式,所述局部凉感模式包括无风感模式,在所述无风感模式,沿着空气流动方向所述凉感区域包括有风感区域和无风感区域,在所述无风感区域,空气流动速度平均值不高于0.3m/s且吹风感指数dr值≤5%。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上述描述中的无风感区域可以理解为:距离空调器100安装位置墙面的某设定距离处,例如可以为距离空调器100安装位置墙面的2.5m处,与空调器100的安装面平行的垂直面内的空气流动速度平均值0.3m/s以下(包含0.3m/s),dr(draftratingindex,吹风感指数)值小于等于5%的一种室内舒适环境。

在无风感模式下,空调器100的前方可以包括由近及远顺序分布的有风感区域、无风感区域和无风区域,有风感区域距离空调器100最近,该区域内的空气流动速度较大,用户感到的吹风感较强,容易产生不适感。无风区域距离空调器100最远,该区域内空气流动速度接近为零,用户在该区域内完全感觉不到风感。无风感区域位于有风感区域和无风区域之间,该区域内的空气流动速度较缓慢,用户感到的风感不会对用户产生不适感,而且用户可以明显感觉到空调器100的制冷或制热,具有很高的使用舒适度。

进一步地,全屋凉感模式或超远送风模式时与无风感模式相比,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不同,当空调器100处于无风感模式时,可以降低空调器100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至第一设定频率。

更为具体地,所述有风感区域与所述无风感区域的分界处与空调器100的距离为无风感距离,所述无风感模式包括多个无风感等级,多个所述无风感等级对应的所述无风感距离不同,当切换至所述无风感模式时可选择其中一个所述无风感等级。这样可以根据室内人群的分布情况选择无风感等级,由此,冷风可以在无风感区域内缓慢流通,不仅可以起到制冷的效果,还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具体而言,当空调器100切换至无风感模式后,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选择无风感等级。其中,可以通过调节第一风机211和第三风机221的转速以使空调器100切换至不同的无风感等级,也可以通过调节第二风机212和第三风机221的转速以使空调器100切换至不同的无风感等级,还可以同时调节第一风机211、第二风机212和第三风机221的转速以使空调器100切换至不同的无风感等级。不同的无风感等级对应的无风感距离不同,用户可以改变空调器100的无风感等级以实现无风感距离的改变。由此,可以使室内人群集中处于无风感区域内,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更为具体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空调器100处于所述无风感模式时,检测机壳1的前侧区域内是否有目标对象;如果有,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将所述最近距离与多个所述无风感距离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将空调器100切换至对应的所述无风感等级以使所述目标对象位于相应的无风感区域内。由于不同的无风感等级对应的所述无风感距离不同,可以根据目标对象的位置情况选择空调器100的无风感等级以使目标对象位于无风感区域内,由此可以大大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可选地,多个所述无风感等级包括第一档至第n档,从所述第一档到所述第n档,所述无风感距离逐渐增大。由此可以使无风感等级的控制逻辑更加简单明了,可以方便用户的实际使用。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无风感等级的设置方式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多个无风感等级可以包括第一档至第n档,从第一档到第n档,无风感距离可以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在n个档位中第三风机221的转速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无风感等级中,下风机组件22的输出转速保持不变,可以通过调节第一风机211和/或第二风机212的转速以实现无风感等级的切换。由此,可以使空调器100的操作方法更加简单,可以提升空调器100的控制效率。

可选地,在空气流动方向上,第二风机212位于第一风机211的下游,在从第一档至第m档的每个无风感等级中控制第一风机211停止转动,其中从第一档至第m档的m个档位中,档位越高,第二风机212的转速越高,m<n。具体而言,当空调器100处于无风感模式时,若空调器100的无风感等级处于第一档到第m档之间时,则第一风机211不输出转速。若需要调节无风感等级时,可以调节第二风机212和/或下风机组件211的转速以实现无风感等级在第一档到第m档之间进行切换。

例如,多个无风感等级可以包括第一档到第八档,若空调器100的无风感等级处于第一档到第四档之间时,第一风机211不输出转速。当空调器100在第一档到第四档之间进行调节时,可以仅调节第二风机212的输出转速。其中,第一档至第四档的四个档位中,无风感的档位越高,第二风机212的转速越高。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简化空调器100的控制方式,进而可以提升空调器100的控制效率。

进一步地,在从第m+1档到第n档的每个档位中,控制第一风机211转动。例如,在从第m+1档到第n档的每个档位中,可以使第一风机211保持固定的输出转速,也可以逐渐增大第一风机211的输出转速。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空调器100的操作方法更加简单。

更进一步地,在从第m+1档到第n档的每个档位中,第二风机212的转速均大于第一风机211的转速。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从第m+1档到第n档的多个档位中,第一风机211和第二风机212同时旋转并同时朝向第一出风口1a送风。如图5所示,第二风机212可以位于第一风机211的前侧,通过设置第二风机212的转速大于第一风机211的转速,第二风机212可以给第一风机211施加驱动力,由此可以减小上风机组件21的风损,可以提升上风机组件21的送风效果。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从第m+1档到第n档的每个档位中,第一风机211和第二风机212的输出转速也可以相同。

具体地,在从第m+1档到第n档的多个档位中,档位越高,第二风机212的转速越高。由此,随着无风感等级的提高,第二风机212可以通过提升输出转速与第一风机211配合以实现更远的送风距离。例如,如图5所示,上风机组件21位于下风机组件22的上方,在从第m+1档到第n档的多个档位中,上风机组件21的送风距离可以大于下风机组件22的送风距离,位于上方的空气气流可以在室内空间内至上而下缓慢流通,由此可以使室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而且,位于下方的空气气流可以至下而上缓慢流通并可以上方的空气气流进行混合,由此可以起到混流的作用,可以使室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可以提升空调器的制冷和制热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空调器100可以包括机壳1、风机部件2、出风框部件3和换热器部件4。其中,风机部件2、出风框部件3和换热器部件4均可以设在机壳1内。机壳1可以包括面板部件11和背板部件12,面板部件11设在背板部件12的前侧并与背板部件12配合以限定出可视区域1d,面板部件11上设有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分布的第一出风口1a和第二出风口1b,背板部件12上设有进风口1c。

风机部件2包括上风机组件21、下风机组件22和风道安装板23,上风机组件21和下风机组件22均设在风道安装板23上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分布,上风机组件21可以朝向第一出风口1a送风,下风机组件22可以朝向第二出风口1b送风。其中,上风机组件21包括在前后方向上排布的第一风机211和第二风机212,第二风机212位于第一风机211的前侧。下风机组件22包括位于上风机组件21下方的第三风机221。在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上,出风框部件3位于风机部件2的下游,出风框部件3上设有与上风机组件21正对设置的第一出风框31和与下风机组件22正对设置的第二出风框32,第一出风框31与第一出风口1a正对设置,第二出风框32与第二出风口1b正对设置。其中,出风框部件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可视区域1d可视,由此可以对空调器100起到装饰的作用。

可选地,上风机组件21可以为对旋风机,由此不仅可以使风道部件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还可以实现较好的送风效果。进一步地,当调整第一风机211和第二风机212之中的一个风机的转速时,另一个风机的转速可以自动调节。当然,第一风机211、第二风机212风机和第三风机的转速均可独立调整,调整时为跳频调节。

具体地,下风机组件22中的第三风机221为轴流风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相邻两档的无风感距离的差值可以不超过0.5m,由此可以精确控制无风感区域的位置,可以提升空调器100的无风感效果。可以理解的是,若相邻的两档之间的无风感距离较大时,则无风感区域难以覆盖整个室内空间,从而影响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通过设置两档的无风感距离的差值不超过0.5m,通过选择不同的档位以使无风感区域覆盖室内空间的每个位置,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可选地,相邻两档的无风感距离的差值可以为0.3m。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多个无风感等级可以包括第一档至第六档,第一档的无风感距离为0.5m-1m,第二档的无风感距离为1m-1.5m,第三档的无风感距离为1.5m-2m,第四档的无风感距离为2.5m-3m,第五档的无风感距离为3.5m-4m,第六档的无风感距离为4.5m-5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控制空调器100切换至无风感模式时,可以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至所述第一设定频率。可以理解的是,当空调器100处于全屋凉感模式或超远送风模式时与和无风感模式相比,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不同。由于无风感模式的送风速度相对较缓慢,所需要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相对较小。通过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可以降低空调器100的能量消耗,还可以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例如,当控制空调器100切换至无风感模式时,可以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至35w。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设置为设定频率之后,可以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并比较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以得到温度差,当温差大于第一设定值时,可以调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当温差小于第一设定值时,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由此不仅可以确保空调器100的制冷和制热效率,还可以减少空调器100的能量消耗。

例如,在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设定频率之后,如检测室内环境温度与当前档位对应的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8℃时,则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高至40w。若室内环境温度与当前档位对应的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小于8℃时,则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低至25w。

如图3-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机壳1上可以设有上下滑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出风口1a的第一开关门5,由此可以使空调器100的操作更加方便。例如,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第一驱动机构7,第一驱动机构7包括驱动件、传动齿轮71和齿条72。其中,驱动件与传动齿轮71相连以驱动传动齿轮71旋转,齿条72与传动齿轮71啮合配合且齿条72与第一开关门相连。由此,驱动件可以通过驱动传动齿轮71以驱动齿条72运动,进而可以带动第一开关门5上下移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出风口1a。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第一开关门5的驱动方式并不仅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选择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机壳1上可以设有前后移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二出风口1b的第二开关门6,由此不仅可以使空调器100的操作更加简单,还可以提升空调器100的产品科技感。例如,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可以为液压缸,第二驱动机构可以设在机壳1内,第二驱动机构的自由端可以与第二开关门6相连,第二驱动机构的自由端可以带动第二开关门6前后移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二出风口1b。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第二开关门6的驱动方式并不仅限于此。例如,第二驱动机构也可以为齿轮齿条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空调器100开始运行并选择无风感模式时,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控制空调器100切换至无风感模式后,可以控制第一开关门5打开第一出风口1a、控制第二开关门6打开第二出风口1b。当空调器100使用完成后,可以控制第一开关门5关闭第一出风口1a、控制第二开关门6关闭第二出风口1b。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升空调器100的密封效果,可以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空调器100中而影响空调器100的正常运行。

当然,第一开关门5和第二开关门6上可以设置出风孔,在控制空调器100切换至无风感模式后,可以在第一开关门5关闭第一出风口1a和第二开关门6关闭第二出风口1b的情况下实现出风。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机壳1上可以设有控制面板(图未示出),控制面板上可以设有全屋凉感控制键、超远送风控制键和无风感控制键,可以通过触发全屋凉感控制键、超远送风控制键或无风感控制键来选择空调器100的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可以通过触发无风感控制键选择相应的无风感等级,由此可以使空调器100的操作更加方便。例如,控制面板可以包括无风感等级的第一档至第六档的六个控制键。当需要选择无风感模式时,首先可以按下无风感模式控制键,然后可以按下第一档至第六档中的其中一个控制键。又例如,无风感等级的控制键也可以为一个,当需要选择第一档时,可以按一下控制键。当需要选择第二档时,可以按两下控制键,以此类推。当使用完成后,可以长按控制件5秒以进行复位。

更进一步地,空调器100包括多个距离选择键,所述多个距离选择键对应不同的所述无风感距离,通过触发其中一个所述距离选择键发出无风感控制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空调遥控器,可以通过空调遥控器选择空调器100的工作模式以及空调器100在无风感模式时的无风感等级,由此可以实现对空调器100的远距离控制,可以满足用户的特定使用需求,从而可以给用户的实际使用带来很大的方便。

当然,空调器100也可以根据对所述目标对象位置的判断,自动选择空调器100的工作模式以及空调器100在无风感模式时的无风感等级。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多个无风感等级可以包括第一档至第六档。当无风感等级处于第一档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1不输出转速、可以控制第二风机212的输出转速在250rpm-350rpm之间、可以控制下风机组件22的输出转速在150rpm-250rpm之间;当无风感等级处于第二档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1不输出转速、可以控制第二风机212的输出转速在450rpm-550rpm之间、可以控制下风机组件22的输出转速在150rpm-250rpm之间;当无风感等级处于第三档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1不输出转速、可以控制第二风机212的输出转速在550rpm-650rpm之间、可以控制下风机组件22的输出转速在150rpm-250rpm之间;当无风感等级处于第四档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1的输出转速在120rpm-220rpm之间、可以控制第二风机212的输出转速在250rpm-350rpm之间、可以控制下风机组件22的输出转速在150rpm-250rpm之间;当无风感等级处于第五档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1的输出转速在150rpm-250rpm之间、可以控制第二风机212的输出转速在500rpm-600rpm之间、可以控制下风机组件22的输出转速在150rpm-250rpm之间;当无风感等级处于第六档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1的输出转速在150rpm-250rpm之间、可以控制第二风机212的输出转速在650rpm-750rpm之间、可以控制下风机组件22的输出转速在150rpm-250rpm之间。由此,通过上述设置,不仅可以使无风感模式的控制逻辑更加简单,还可以提升空调器100的无风感效果。

可选地,所述功能模式包括全屋凉感模式和超远送风模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空调器100切换至所述超远送风模式时,判定设定距离是否有目标对象,若无则切换至所述全屋凉感模式,若有则保持所述超远送风模式。这样可以根据目标对象的具体位置来确定空调器100的功能模式,便于提高空调器100的智能化水平,便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所述功能模式包括全屋凉感模式和超远送风模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空调器100切换至所述全屋凉感模式时,判定设定范围内是否有目标对象,若无则切换至所述超远送风模式,若有则保持所述全屋凉感模式。这样同样可以根据目标对象的具体位置来确定空调器100的功能模式,便于提高空调器100的智能化水平,便于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下面参考附图以一个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100及其控制方法。值得理解的是,下面描述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机壳1、风机部件2、出风框部件3、换热器部件4、第一开关门5和第二开关门6。其中,风机部件2、出风框部件3和换热器部件4均可以设在机壳1内。机壳1可以包括面板部件11和背板部件12,面板部件11设在背板部件12的前侧并与背板部件12配合以限定出可视区域1d,面板部件11上设有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分布的第一出风口1a和第二出风口1b,背板部件12上设有进风口1c。

风机部件2包括上风机组件21、下风机组件22和风道安装板23,上风机组件21和下风机组件22均设在风道安装板23上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分布,上风机组件21可以朝向第一出风口1a送风,下风机组件22可以朝向第二出风口1b送风。上风机组件21包括在前后方向上排布的第一风机211和第二风机212,第二风机212位于第一风机211的前侧并与第一出风口1a正对设置。下风机组件22包括位于上风机组件21下方的第三风机221,第三风机221与第二出风口1b正对设置。在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上,出风框部件3位于风机部件2的下游,出风框部件3上设有与上风机组件21正对设置的第一出风框31和与下风机组件22正对设置的第二出风框32,第一出风框31与第一出风口1a正对设置,第二出风框32与第二出风口1b正对设置。其中,出风框部件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可视区域1d可视,可以对空调器100起到装饰的作用。

第一开关门5与面板部件11滑动配合并可相对面板部件11上下滑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出风口1a,第二开关门6可以相对机壳1前后移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二出风口1b的第二开关门6。空调器100还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设在面板部件11上并分别与风机部件2、第一开关门5和第二开关门6通信相连。控制面板包括全屋凉感控制键、超远送风控制键和无风感控制键以及无风感等级的第一档至第六档的六个控制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当需要选择全屋凉感模式时,首先可以按下全屋凉感控制键,控制面板控制第一开关门5打开第一出风口1a、控制第二开关门6打开第二出风口1b,控制第一风机211、第二风机212和下风机组件22按照设定转速转动,例如第一风机211、第二风机212和下风机组件22的转速均为500rpm。

检测第一出风口1a的第一出风温度t1和第二出风口1b的第二出风温度t2。

当t1<t2-a时,控制所述水平导风组件转动至朝下送风,控制第一风机211的转速小于第三风机221的转速、第二风机212的转速小于第三风机221的转速,其中a为设定数值。

当t1>t2+a时,控制所述水平导风组件转动至朝上送风,控制第一风机211的转速大于第三风机221的转速、第二风机212的转速大于第三风机221的转速。

当t2-a≤t≤t2+a时,控制所述水平导风组件往复摆动,降低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至第二设定频率,控制第一风机211的转速小于第三风机221的转速、第二风机212的转速小于第三风机221的转速,控制第三风机221的运行转速不超过第三风机221的最高转速的60%。

当需要选择超远送风模式时,首先可以按下超远送风控制键,控制下风机组件22停止运行且第二出风口1b关闭、第一风机211和第二风机212运行,控制所述水平导风组件转动至朝上送风,第一风机211的转速为500rpm,第二风机212的转速为700rpm。

当需要选择无风感模式时,首先可以按下无风感控制键,此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至35w,控制面板控制第一开关门5打开第一出风口1a、控制第二开关门6打开第二出风口1b,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选择不同的档位。

当选择第一档时,控制面板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1不输出转速、可以控制第二风机212的输出转速为300rpm、可以控制第三风机221的输出转速为200rpm,此时空调器100的无风感距离为0.5m。当选择第二档时,控制面板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1不输出转速、可以控制第二风机212的输出转速为500rpm、可以控制第三风机221的输出转速为200rpm,此时空调器100的无风感距离为1.5m。当选择第三档时,控制面板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1不输出转速、可以控制第二风机212的输出转速为600rpm、可以控制第三风机221的输出转速为200rpm,此时空调器100的无风感距离为2.5m。当选择第四档时,控制面板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1的输出转速为170rpm、可以控制第二风机212的输出转速为300rpm、可以控制第三风机221的输出转速为200rpm,此时空调器100的无风感距离为3m。当选择第五档时,控制面板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1的输出转速为200rpm、可以控制第二风机212的输出转速为550rpm、可以控制第三风机221的输出转速为200rpm,此时空调器100的无风感距离为3.5m。当选择第六档时,控制面板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1的输出转速为200rpm、可以控制第二风机212的输出转速为700rpm、可以控制第三风机221的输出转速为200rpm,此时空调器100的无风感距离为4.5m。

当空调器100处于无风感模式时,空调器100可以实时监测室内环境温度与当前档位对应的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若温度差大于或等于5℃时,则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高至40w。若温度差小于5℃时,则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保持在25w。

当空调器100使用完成后,可以按下控制面板上的电源键,此时第一开关门5关闭第一出风口1a,第二开关门6关闭第二出风口1b,空调器100停止工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