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油烟机的油网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8321发布日期:2019-12-31 14:11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吸油烟机的油网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油烟机的油网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油烟机一般都在进风口处安装有滤油网,以对吸入进风口的油烟进行过滤。而吸油烟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滤油网上会沾染大量油污,为了保证滤油效果并保持吸油烟机的美观,需要定期对滤油网进行清洗。

由于现有的滤油网通常用定位柱固定连接在集烟罩上,清洗滤油网时,需要完全拧下定位柱后,方能取下滤油网,在拧下定位柱时,需要不断地旋转定位柱,拆装比较费力且繁琐,给清洗滤油网带来较大的不便。为此,如专利申请号为201810742137.2(申请公布号为cn108662644a)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快速拆装油网的油网锁扣及吸油烟机》,该油网锁扣包括本体、滑块、顶杆轴和弹簧,其中本体包括朝左开口的横腔和朝下开口的竖腔,横腔与竖腔相互垂直连通;滑块的一部分设置在横腔中,且形成有可供顶杆轴穿过的通道;顶杆轴穿过滑块上的通道,顶杆轴一部分设置在竖腔中;弹簧设置在本体中弹簧对顶杆轴和滑块的运动起到复位作用;顶杆轴中部设有斜楔,且与滑块的斜面相配合组成一对移动副。该油网锁扣结构比较复杂,并且在安装油网时,在集烟罩和油网上不仅对应开设供顶杆轴穿出的孔,还需要在油网上设置与滑块相配合的锁扣,从而通过该油网锁扣实现对油网的固定和拆卸,同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弹簧易受到油污污染而容易失效,从而造成油网很难安装和拆卸。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具有油网的吸油烟机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无需在油网上设置锁扣,即可实现油网的快速拆装同时对壁板安装孔周边进行局部加强的吸油烟机的油网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网安装稳固,且不易受油烟气流扰动而出现抖动的油网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网快拆装的同时,能够对集烟罩顶板安装孔周边进行局部加强的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机的油网安装结构,包括开有通风口的壁板和覆盖在所述通风口上的油网,所述油网的边缘通过安装组件贴设在所述壁板的外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括有安装座和连接柱,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壁板的内壁上,所述连接柱邻近其内端的侧壁上凸设有凸部,所述的凸部自外向内依次穿过所述油网、壁板及安装座上对应的安装孔并转动后反扣在所述安装座上对应的限位部上,从而使连接柱的外端将所述的油网抵压在所述壁板的外壁上。

所述的开有通风口的壁板可以是在进风区域的面板、集烟罩等部件的对应板,其通风口为进风口;

所述的开有通风口的壁板也可以是在出风区域的风机罩壳等部件的对应板,其通风口为出风口;

所述的开有通风口的壁板还可以在油烟流经区域的风机蜗壳等部件自身进风口或出风口所在的壁板。

在安装的过程中,为了增加连接柱相对安装孔转动到位的手感,所述安装座上的限位部为供所述凸部卡入的限位凹槽。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油网上会积聚大量的油污,限位部采用限位凹槽的形式,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油烟气流的扰动而使连接柱松动,从而出现连接柱脱离安装孔的情况。

为了增加油网安装的牢固性,防止油网在油烟气流的扰动下脱落,所述凸部有两个,分别为沿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柱的周壁上的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对应地,所述限位凹槽有两个,分别为第一限位凹槽和第二限位凹槽,在所述第一凸部相对安装座转动而卡入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的同时,所述第二凸部相对安装座转动而卡入在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内。

为了方便对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进行容置,并方便将对应凸部导入至对应的限位凹槽内,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和第二限位槽之间形成有供第一凸部容置在其中的第一空间及供第二凸部容置在其中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具有便于将第一凸部导入至第一限位凹槽内的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二空间内具有便于将第二凸部导入至第二限位凹槽内的第二导向斜面。

为了更好地将对应凸部导入至对应的限位凹槽内,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与其相邻的第一导向面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与其相邻的第二导向面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

为了将安装座限位在壁板上,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凸设有定位部,对应地,所述壁板上开设有供安装座部分容置在其中的容置孔,所述容置孔即为壁板的安装孔,且该容置孔具有供定位部穿出的凹缺部位,在所述定位部穿出所述安装孔并相对所述壁板转动至偏离所述凹缺部位的状态下,所述安装座即通过所述定位部扣住所述壁板的外壁而限位。

为了实现安装座的固定,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还凸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定位部间隔布置,所述定位板与壁板上对应开设有供定位柱穿过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板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的插接配合而定位在所述壁板上,并对定位部转动位置进行限位。

为了限制安装座进一步向油网方向移动,所述安装座的外侧壁上具有限制安装座继续向外运动的限位台阶,所述壁板凹缺部位的边缘部分位于定位部和限位台阶之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壁板和油网之间还衬设有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上述油网安装结构的吸油烟机,包括有集烟罩,所述集烟罩在对应于吸油烟机的油烟吸入口处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即为所述的壁板,其上开设有与油烟吸入口相流体连通的通风口作为进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的油网安装结构中通过在壁板的内壁上设置安装座,使得连接柱在转动的过程中与安装座的内壁相配合,而无需与壁板的内壁直接接触,防止连接柱在转动的过程中磨损壁板内壁,同时安装座的存在,增加了壁板上安装孔附近的局部强度,增加了壁板的使用寿命,此外,无需在油网上另外设置锁扣,并且在需要实现油网安装时,只需要将连接柱的凸部自外向内穿过安装孔并略转动连接柱,使得连接柱的凸部反扣在限位部上即可实现油网的固定,在需要拆卸油网时,只需要向另一侧转动连接柱,使得连接柱的凸部与限位部相脱离,即可实现油网的拆卸,其整个安装和拆卸过程方便快捷,另外,限位部的存在,能够对连接柱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从而使用户更直观、准确地感受到连接柱的转动到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壁板内壁朝上的结构示意图(连接柱穿过安装孔状态下);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的集烟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5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油网处于安装完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凸部转动至对应连接处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f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座的定位部位于凹缺部位内的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15为图5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部位于凹缺部位内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部转动一定角度后扣住壁板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8为图17中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油网安装结构可以用在欧式吸油烟机上,也可以用于侧吸式吸油烟机上,油网可以安装具有通风口的壁板上,具体地,开有通风口的壁板可以是在进风区域的面板、集烟罩等部件的对应板,其通风口为进风口;开有通风口的壁板也可以是在出风区域的风机罩壳等部件的对应板,其通风口为出风口;开有通风口的壁板还可以在油烟流经区域的风机蜗壳等部件自身进风口或出风口所在的壁板。

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应用在欧式吸油烟机上为例。本实施例的吸油烟机包括有集烟罩1和油网2,其中,集烟罩1在对应于吸油烟机的油烟吸入口处设有顶板,其中顶板即为下述的壁板11,顶板上开设有与油烟吸入口相流体连通的通风口111作为进风口,即壁板11上开设有通风口111。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油网2覆盖在通风口111处,且该油网2前部的边缘通过安装组件3设置在壁板11的外壁11a上,油网2的后部可以通过安装组件安装在壁板的外壁上,也可以采用插装的形式,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形式,只要实现油网2后部可拆目的即可。

如图6所示,安装组件3包括有安装座31、连接柱32和橡胶垫33,连接柱32呈圆柱形,安装座31设置在壁板11的内壁11b上,连接柱32邻近其内端的侧壁上凸设有凸部321,凸部321自外向内依次穿过油网2、壁板11及安装座31上对应开设的安装孔,具体地,油网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壁板11上开设有容置孔12,安装座3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17,第一通孔21、容置孔12及第二通孔317相对齐,即为上述的安装孔,凸部依次穿过第一通孔21、容置孔12及第二通孔317的方向参见图7所示中箭头的方向,上述的凸部321在连接柱32的带动下能够相对安装孔转动;安装座3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凸部321相抵的限位部311,安装座31的限位部311为供凸部321卡入的限位凹槽,在凸部321穿过对应安装孔并转动(转动一定角度)后反扣在安装座31上对应的限位部311上,从而使连接柱32的外端将油网2抵压在壁板11的外壁11a上。

如图6、图10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凸部321有两个,分别为沿周向间隔设置在连接柱32的周壁上的第一凸部3211和第二凸部3212;本实施例中,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相对设置,即该连接柱的主体部呈t形,对应地,限位凹槽有两个,分别为第一限位凹槽3111和第二限位凹槽3112,在第一凸部3211相对安装座31转动而卡入在第一限位凹槽3111内的同时,第二凸部3212相对安装座31转动而卡入在第二限位凹槽3112内。为了方便容置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同时方便凸部卡入对应的限位凹槽内,如图2所示,第一限位凹槽3111和第二限位凹槽3112之间形成有供第一凸部3211容置在其中的第一空间31a及供第二凸部3212容置在其中的第二空间31b,第一空间31a内具有便于将第一凸部3211导入至第一限位凹槽3111内的第一导向斜面3121,第一限位凹槽3111与其相邻的第一导向斜面3121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第二空间31b内具有便于将第二凸部3212导入至第二限位凹槽3112内的第二导向斜面3122,第二限位凹槽3112与其相邻的第二导向斜面3122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参见图12和图13所示。

为了方便将安装座安装在集烟罩上,图12、图13及图16至图18所示,安装座31的侧壁上凸设有定位部314,对应地,集烟罩1上开设有供安装座31部分容置在其中的容置孔12,容置孔12即为集烟罩1的安装孔,且该容置孔12内具有供定位部314朝油网2方向运动(即向外运动)而穿出的凹缺部位121,在定位部314穿出安装孔并相对壁板11转动至偏离凹缺部位121的状态下,安装座31即通过定位部314扣住壁板11的外壁11a而限位,参见图17所示。而为实现对安装座的固定,如图6、图7及图10至图13所示,安装座31的外侧壁上还凸设有定位板315,定位板315与定位部314间隔布置,定位板315与集烟罩1上对应开设有供定位柱穿设的定位孔3151,定位板315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3151的配合而固定在集烟罩1的壁板11上,并对定位部314转动位置进行限位。

如图6所示,橡胶垫33衬设在集烟罩1和油网2之间,且安装座31的侧壁上具有限制安装座31继续向油网2方向运动(向外运动)的限位台阶316,壁板11的凹缺部位121的边缘部分位于定位部314和限位台阶316之间。在旋转的过程中,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在朝对应的限位凹槽内不断转动至对应连接处的过程中,先不断地挤压橡胶垫33,减小了油网和壁板之间的间隙,增加安装的牢固性,在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转动至对应的限位凹槽内时,一方面,橡胶垫33反弹,减小了油网在其安装孔附近的变形,另一方面,限位凹槽的存在,减小了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脱离对应限位凹槽的可能性,需要借助外力将凸部脱离对应的限位凹槽,防止吸油烟机工作的过程中,油网受油烟气流的扰动而抖动从而使连接柱出现晃动,进而减小了连接柱脱离安装孔的可能性,即增加了油网安装的稳固性,在需要拆卸油网时,只需要使第一凸部脱离第一限位凹槽,第二凸部脱离第二限位凹槽即可实现油网的拆卸,其整个拆卸过程更加地方便快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