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7709发布日期:2020-05-15 15:15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豆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豆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大豆烘干为外部加热烘干,易造成烘干不均匀的问题,且由于烘干塔高于厂房或车间的高度,使建造烘干塔的厂房或车间需要加高屋顶,给建筑厂房或车间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豆烘干装置,可以边搅拌边烘干,深入大豆堆的内部,解决大豆烘干不均匀的问题,且本装置可放入厂房或车间内,无需屋顶加高。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大豆烘干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筒形烘干腔体1,所述筒形烘干腔体1和圆形侧面ⅰ2和圆形侧面ⅱ3相连接,所述圆形侧面ⅰ2的圆心开有通槽ⅰ4,所述通槽ⅰ4为波浪形烘干管6和热风管7连接处,所述圆形侧面ⅱ3的圆心开有通槽ⅱ8,所述通槽ⅱ8为波浪形烘干管6与旋转电机9连接处;

所述筒形烘干腔体1的上端设置潮气抽出板10,所述筒形烘干腔体1的底端均布烘干球11;

所述筒形烘干腔体1的左上端或由上端设置大豆进口12,所述筒形烘干腔体1的右下端或左下端设置大豆出口13。

进一步的,所述通槽ⅰ4内设置轴承ⅰ5,所述轴承ⅰ5的内圈和波浪形烘干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波浪形烘干管6的一端与热风管7紧固连接;

所述通槽ⅱ8内装入旋转电机9的输出轴,所述旋转电机9的输出轴和波浪形烘干管6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潮气抽出板10为弧形,所述潮气抽出板10紧贴筒形烘干腔体1的内顶面,所述潮气抽出板10上均布吸气孔,所述潮气抽出板10与多个抽气管14的底端连通,所述抽气管14的顶端均装入弧形抽气罩15,所述弧形抽气罩15的顶端设置抽风机16。

进一步的,所述波浪形烘干管6上均匀开有出气孔6-1,烘干球11上均匀开有出气孔11-1,

所述波浪形烘干管6和烘干球11均连通热风管7,所述热风管7通过热气泵17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电机9的尾端通过电机支架18和筒形烘干腔体1的c型固定架19相连接,所述c型固定架19相对应的设置支腿20,所述支腿20上设置电动千斤顶21。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波浪形烘干管配合加热球试验,使得大豆堆的内部烘干速度相同,且底部不易翻到的部分也可按照正常速度烘干,且不会造成烘干不均匀。

2.本实用新型的潮气抽出板面积较单一吸气管道吸潮气面积大,是超期排出速度呈几倍增加,缩短烘干时间,节能增加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筒形烘干腔体使烘干无死角,大豆在其内部转动更顺畅。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大豆烘干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筒形烘干腔体1,所述筒形烘干腔体1和圆形侧面ⅰ2和圆形侧面ⅱ3相连接,所述圆形侧面ⅰ2的圆心开有通槽ⅰ4,所述通槽ⅰ4为波浪形烘干管6和热风管7连接处,所述圆形侧面ⅱ3的圆心开有通槽ⅱ8,所述通槽ⅱ8为波浪形烘干管6与旋转电机9连接处;

所述筒形烘干腔体1的上端设置潮气抽出板10,所述筒形烘干腔体1的底端均布烘干球11;

所述筒形烘干腔体1的左上端或由上端设置大豆进口12,所述筒形烘干腔体1的右下端或左下端设置大豆出口13。

进一步的,所述通槽ⅰ4内设置轴承ⅰ5,所述轴承ⅰ5的内圈和波浪形烘干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波浪形烘干管6的一端与热风管7紧固连接;

所述通槽ⅱ8内装入旋转电机9的输出轴,所述旋转电机9的输出轴和波浪形烘干管6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潮气抽出板10为弧形,所述潮气抽出板10紧贴筒形烘干腔体1的内顶面,所述潮气抽出板10上均布吸气孔,所述潮气抽出板10与多个抽气管14的底端连通,所述抽气管14的顶端均装入弧形抽气罩15,所述弧形抽气罩15的顶端设置抽风机16。

进一步的,所述波浪形烘干管6上均匀开有出气孔6-1,烘干球11上均匀开有出气孔11-1,

所述波浪形烘干管6和烘干球11均连通热风管7,所述热风管7通过热气泵17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电机9的尾端通过电机支架18和筒形烘干腔体1的c型固定架19相连接,所述c型固定架19相对应的设置支腿20,所述支腿20上设置电动千斤顶21。

本装置必要时可以在波浪形烘干管6上设置边长为15cm的翻片,帮助大豆翻转,此种情况为大豆潮气大于平均值时。

电动千斤顶21可以帮助筒形烘干腔体1向出口方向倾斜,保证筒形烘干腔体1内的大豆输出干净。

加热球11交错均布设置。

每个加热球11的下端开有热气通槽11-2,所述热气通槽11-2连通热风管7。

经试验大豆烘干效率提升20%,时间平均缩短15-25分钟;

试验测试以一吨大豆为测试对象。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大豆烘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包括筒形烘干腔体(1),所述筒形烘干腔体(1)和圆形侧面ⅰ(2)和圆形侧面ⅱ(3)相连接,所述圆形侧面ⅰ(2)的圆心开有通槽ⅰ(4),所述通槽ⅰ(4)为波浪形烘干管(6)和热风管(7)连接处,所述圆形侧面ⅱ(3)的圆心开有通槽ⅱ(8),所述通槽ⅱ(8)为波浪形烘干管(6)与旋转电机(9)连接处;

所述筒形烘干腔体(1)的上端设置潮气抽出板(10),所述筒形烘干腔体(1)的底端均布烘干球(11);

所述筒形烘干腔体(1)的左上端或由上端设置大豆进口(12),所述筒形烘干腔体(1)的右下端或左下端设置大豆出口(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豆烘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通槽ⅰ(4)内设置轴承ⅰ(5),所述轴承ⅰ(5)的内圈和波浪形烘干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波浪形烘干管(6)的一端与热风管(7)紧固连接;

所述通槽ⅱ(8)内装入旋转电机(9)的输出轴,所述旋转电机(9)的输出轴和波浪形烘干管(6)的另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豆烘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潮气抽出板(10)为弧形,所述潮气抽出板(10)紧贴筒形烘干腔体(1)的内顶面,所述潮气抽出板(10)上均布吸气孔,所述潮气抽出板(10)与多个抽气管(14)的底端连通,所述抽气管(14)的顶端均装入弧形抽气罩(15),所述弧形抽气罩(15)的顶端设置抽风机(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大豆烘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波浪形烘干管(6)上均匀开有出气孔(6-1),烘干球(11)上均匀开有出气孔(11-1),

所述波浪形烘干管(6)和烘干球(11)均连通热风管(7),所述热风管(7)通过热气泵(17)输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大豆烘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电机(9)的尾端通过电机支架(18)和筒形烘干腔体(1)的c型固定架(19)相连接,所述c型固定架(19)相对应的设置支腿(20),所述支腿(20)上设置电动千斤顶(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豆烘干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筒形烘干腔体(1),所述筒形烘干腔体(1)和圆形侧面Ⅰ(2)和圆形侧面Ⅱ(3)相连接,所述圆形侧面Ⅰ(2)的圆心开有通槽Ⅰ(4),所述通槽Ⅰ(4)为波浪形烘干管(6)和热风管(7)连接处,所述圆形侧面Ⅱ(3)的圆心开有通槽Ⅱ(8),所述通槽Ⅱ(8)为波浪形烘干管(6)与旋转电机(9)连接处。本实用新型可以边搅拌边烘干,深入大豆堆的内部,解决大豆烘干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冯威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冯威琦
技术研发日:2019.09.30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