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冻干机的隔板冷冻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2617发布日期:2020-05-29 13:0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原位冻干机的隔板冷冻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冻干机冷冻仓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原位冻干机的隔板冷冻仓。



背景技术:

冻干机是将含水物质先冻结成固态,然后使其中的水份从固态升华成气态,从而除去水份而保存物质的方法。冻干机是在低温下干燥的,不会使蛋白质产生变形,但可是微生物等失去生物活力,特别适用于热稳定性差的生物活性制品、生物化学类制品、基因工程类制品和血液制品等。

实用新型专利原位桶式冷冻干燥机(cn201293525y)公开了一种桶式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室被中部的隔离板分割成上部的干燥室和下部的冷阱,干燥室和冷阱采用同一套制冷系统进行制冷,并且干燥室的加热采用架层上的加热板,单独设置加热装置,制冷方式效率低、能量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位冻干机的隔板冷冻仓,解决制冷和加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原位冻干机的隔板冷冻仓,包括筒体和制冷装置,筒体的中部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将筒体分割成上部的冻干仓和下部的冷阱,冻干仓的内部放置有盛放物料的冻干架,冻干仓的内部均匀的缠绕有内盘管一,冷阱的内部设置有内盘管二,制冷装置与内盘管二及内盘管一连通,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压缩机通过连接管一与冷凝器连通,连接管一上设置有电磁阀一,冷凝器与蒸发式冷凝器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在蒸发式冷凝器内换热后的液体制冷剂通过支管一与内盘管一进口连通,内盘管一出口通过连接管四与压缩机连通;换热后的液体制冷剂通过支管二与内盘管二的进液口连通,内盘管二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五与压缩机连通;支管一上设置有电磁阀三和毛细管一;支管二上设置有电磁阀四和毛细管二;

压缩机通过连接管二直接与内盘管一的入口连通,内盘管一的出口通过连接管七与冷凝器连通;连接管二上设置有电磁阀二,连接管七上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式冷凝器与支管一及支管二连通的连接管上设置有视镜。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与蒸发式冷凝器之间的连接管上依次设置有过滤器和液分,液分将液体制冷剂与气体制冷剂进行分离,液体制冷剂通过连接管流入蒸发式冷凝器内部的管路,气体制冷剂进入蒸发式冷凝器的内部,气体制冷剂与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式冷凝器内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气体制冷剂通过连接管三送入压缩机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三、连接管四及连接管五在靠近压缩机处连通,并且连通处与压缩机之间设置有气分。

进一步的,所述冻干架包括不锈钢的架体,架体上固定有不锈钢的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板为不锈钢材质,隔离板上均匀的分布有若干个使冻干仓中水汽进入冷阱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内盘管二为采用铜管缠绕而成的平行双螺旋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为不锈钢材质,筒体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板,筒体的底部为锥形结构;冷阱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真空泵连通的真空接口和放水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原位冻干机的隔板冷冻仓,内盘管二为采用铜管缠绕而成的平行双螺旋结构,更充分的填充冷阱的内部空间,提高冷阱捕捉水汽的作用。制冷装置通过电磁阀三和电磁阀四的开关可以实现对冻干仓和冷阱的单独和同时制冷。两种不同的制冷剂在蒸发式冷凝器中进行换热,提高沸点较高的液态制冷剂的过冷量,从而提高液态制冷剂对冻干仓或冷阱的制冷效率。打开电磁阀二,对冻干仓进行加热时,在冻干仓换热冷却后的制冷剂送入冷凝器中进行利用对冷阱进行制冷,提高冷阱的制冷效率,能量利用率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原位冻干机的隔板冷冻仓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原位冻干机的隔板冷冻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原位冻干机的隔板冷冻仓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筒体;2、隔离板;3、冻干仓;4、冷阱;5、冻干架;6、安装板;7、通孔;8、内盘管二;9、进液口;10、出液口;11、内盘管一;12、真空接口;13、放水阀;14、连接管一;15、连接管二;16、支管一;17、支管二;18、连接管三;19、连接管四;20、连接管五;21、连接管六;22、连接管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原位冻干机的隔板冷冻仓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原位冻干机的隔板冷冻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原位冻干机的隔板冷冻仓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原位冻干机的隔板冷冻仓,包括筒体1和制冷装置,筒体1和制冷装置均设置在冻干机的箱体内。筒体1的中部焊接或螺接有隔离板2,隔离板2将筒体1分割成上部的冻干仓3和下部的冷阱4。隔离板2为不锈钢材质,隔离板2上均匀的分布有若干个连通冻干仓3与冷阱4的通孔7,冻干仓3内的水汽通过通孔7可以进入冷阱4内部。冻干仓3的内部放置有盛放物料的冻干架5,冻干架5包括不锈钢的架体,架体上固定有不锈钢的隔板。冻干架5放置在隔离板2的上方,盛放或取出物料时,将冻干架5从筒体1内取出即可。筒体1为不锈钢材质,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板6,筒体1通过安装板6安装在冻干机的箱体上。筒体1的底部为锥形结构,方便收集冷阱4中融化的冷凝水。冷阱4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真空泵连通的真空接口12和放水阀13。筒体1顶部的开口在冻干物料时,采用封盖进行封堵。筒体1、冻干机及隔板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避免因冷冻仓材质对物料造成污染。

冻干仓3的内部均匀的缠绕有内盘管一11,冷阱4的内部设置有内盘管二8,制冷装置与内盘管二8及内盘管一11连通。内盘管一11及内盘管二8均采用铜管缠绕而成。内盘管二8为采用铜管缠绕而成的平行双螺旋型结构,双螺旋型的结构可以更充分的占用冷阱4内的空间,能够更充分的捕捉冻干仓3内的水汽。

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压缩机通过连接管一14与冷凝器连通,连接管一14上设置有电磁阀一。冷凝器与蒸发式冷凝器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在蒸发式冷凝器内换热后的液体制冷剂通过支管一与内盘管一11进口连通,内盘管一11出口通过连接管四19与压缩机连通,将制冷剂返回压缩机。支管一上设置有电磁阀三和毛细管一,制冷剂通过内盘管一11与冻干仓3进行换热,对冻干仓3进行制冷。通过控制电磁阀三和电磁阀四可以选择对冻干仓3、冷阱4进行单独制冷或同时制冷。

换热后的液体制冷剂通过支管二与内盘管二8的进液口9连通,内盘管二8的出液口10通过连接管五20与压缩机连通,将制冷剂返回压缩机。支管二上设置有电磁阀四和毛细管二,制冷剂通过内盘管二8与冷阱4进行换热,对冷阱4进行制冷。

蒸发式冷凝器与支管一及支管二连通的连接管上设置有视镜。视镜用于观察连接管内制冷剂的情况。

冷凝器与蒸发式冷凝器之间的连接管上依次设置有过滤器和液分,过滤器用于对制冷剂进行过滤。液分将液体制冷剂与气体制冷剂进行分离,液体制冷剂通过连接管流入蒸发式冷凝器内部的管路,气体制冷剂进入蒸发式冷凝器的内部。气体制冷剂与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式冷凝器内进行换热,气体制冷剂对液体制冷剂进行进一步的冷却,提高液体制冷剂的了过冷量,从而提高冻干仓3或冷阱4的制冷效率。换热后的气体制冷剂通过连接管三18送入压缩机内。气体制冷剂为沸点较低的制冷剂,在通过冷凝器后其扔保持气态状态。

连接管三18、连接管四19及连接管五20在靠近压缩机处连通,并且连通处与压缩机之间设置有气分。气分用于分离气态制冷剂中掺杂的液态制冷剂,避免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内。

压缩机通过连接管二15和连接管六21直接与内盘管一11的入口连通,内盘管一11的出口通过连接管七22与冷凝器连通。连接管二15与连接管六21连接处设置有电磁阀二,连接管七22上设置有单向阀。此通路可以实现对冻干仓3的加热,并将在冻干仓3内换热降温后的制冷剂通过连接管七22送入冷凝器内,用于对冷阱4进行制冷。采用在冻干仓3内降温后的制冷剂对冷阱4进行制冷,能够提高冷阱4的制冷效率。在对冻干仓3进行加热时,需要关闭电磁阀三。

毛细管用于调整支管内的液态制冷剂的压力。毛细管、视镜、电磁阀、过滤器均为现有的技术,其结构不是本申请的重点,在此对其结构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冻仓可以实现原位冻干,即将物料直接放置在冻干仓内进行预冻,然后在里面干燥,完成整个冻干的过程。还可以将物料在外面进行预冻,然后将预冻后的物料放进去抽真空进行干燥。另外,在筒体的顶部还可以外接一个冻干仓,冻干仓与冷冻仓密封并通过连接管连通,筒体的整个冷冻仓作为冷阱进行使用,冷冻仓内的盘管均用于捕水使用,提高了捕水量,扩展了冷冻仓的用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冻仓具有多种用途,一仓多用,提高了其使用范围和利用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原位冻干机的隔板冷冻仓,能够解决制冷和加热效率低的问题。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