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灶具燃气燃烧效率的空气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4693发布日期:2020-07-29 03:08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提高灶具燃气燃烧效率的空气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灶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提高灶具燃气燃烧效率的空气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灶具主要用于厨房烹饪,将锅体置于灶具上,通过灶膛内燃料的燃烧对锅体进行加热来进行烹饪。常用的灶具主要有燃气灶和电磁灶。而燃气灶主要又分为天然气灶、煤气灶以及液化石油气灶等。

燃气灶主要是利用燃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热量对锅体进行加热,燃气在燃烧过程中需要空气进行助燃,如果空气供应不足,则会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燃烧效率低的问题。由此进一步导致燃气资源浪费,同时还会造成燃气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危害人体健康。

为了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促进燃气充分燃烧,现有技术主要采用调节燃气供应量,防止燃气过量导致空气供应不足,此方法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燃气燃烧效率,但是会导致燃气燃烧火焰较小,降低灶具的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灶具燃气燃烧效率的空气供给装置,以优化现有灶具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提高灶具燃气燃烧效率的空气供给装置,所述空气供给装置包括壳体、插设于壳体内的转轴、与转轴一端同轴连接的驱动机构、多个套设于转轴的旋转叶轮,所述驱动机构通过连接杆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叶轮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通过空气进气管与灶具的燃气管连接,所述空气供给装置将空气吸入并通过空气进气管引入燃气管与燃气混合;驱动机构带动转轴和旋转叶轮转动,将外部的空气吸入空气进气管,然后使空气进入燃气管与燃气进行混合,燃气由于和空气进行混合,燃烧时燃烧充分,燃烧效率提高。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叶轮包括套设于转轴的旋转轴套、套于旋转轴套的旋转轮盘以及若干设于旋转轮盘外周面上的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沿旋转轮盘外周面周向均匀分布,旋转叶轮转动使叶片扰动空气,使空气产生沿旋转叶轮轴向的流动,将空气吸入壳体内。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叶片的叶面垂直于旋转轮盘的外周面,所述旋转叶片的叶面和旋转轮盘的轴线形成一定的夹角α。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叶片的叶面和旋转轮盘的轴线的夹角α=45°,旋转叶片在旋转过程中与空气碰撞,空气沿旋转轮盘的周向与旋转叶片的叶面接触,通过叶面的反弹改变空气的运动方向,将α设置为45°时,空气改变后的运动方向与旋转轮盘的周向方向平行,从而降低了空气流动过程中被阻挡返回的风险,提高空气供给装置的空气供给量,为燃气提供更多的空气以供助燃,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圆锥状结构,所述壳体靠近驱动机构的一端内径大于壳体靠近空气进气管的一端的内径,所述靠近驱动机构一端的旋转叶轮的旋转轮盘的直径大于靠近空气进气管一端的旋转叶轮的旋转轮盘的直径;由于壳体靠近空气进气管一端时的容积逐渐减小造成被吸入的空气逐渐被压缩,空气被压缩时分子碰撞加速,温度提高,通过此设置能够提高空气和燃气混合时的温度,既能利于燃气燃烧,还能提高燃气燃烧效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远离空气进气管的一端设有防护网,设置防护网能够防止空气中的杂质被吸入壳体内导致旋转叶轮污染。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锥形引流罩和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和转轴固定连接,电机远离转轴的一端与锥形引流罩固定连接,锥形引流罩的尖部指向电机的相反方向;通过设置锥形引流罩对空气进行引流,减少被电机阻挡的空气量,便于旋转叶轮将将更多的空气吸入,为燃气燃烧提供助燃的空气,促进燃气充分燃烧,提高燃气燃烧效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空气供给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电机延时关闭的延时控制模块。锅体加热结束后,燃气停止供应,而此时灶具的温度较高,延时控制模块控制电机继续运作,使空气供给装置继续吸入空气,将灶具上的余热引出并使其扩撒至大气中,通过此设置能够提高灶具余热的散发。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高灶具燃气燃烧效率的空气供给装置能够提高灶具燃气的燃烧效率,减少燃气资源的浪费,通过使燃气充分燃烧降低有毒气体的产生,保护人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供给装置1/4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支撑轴套以及支撑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灶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叶轮和转轴连接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6中的各标注为:空气供给装置10、壳体11、转轴12、轴承121、支撑轴套122、支撑架123、驱动机构13、引流罩131、电机132、环形连接部1321、旋转叶轮14、旋转轴套141、旋转轮盘142、旋转叶片143、连接杆15、套圈底座16、防护网17、面板21、底壳22、燃气管31、燃气进气管311、燃气分流管312、电磁阀32、炉头41、分火器42、大火盖43、小火盖44、盛液盘45、控制旋钮51、点火器52、电池53、点火针5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经研究人员研究发现:灶具主要用于厨房烹饪,常用的灶具主要有燃气灶和电磁灶。其中燃气灶主要利用燃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热量对锅体进行加热,由于燃气在燃烧过程中需要空气助燃,如果空气供应不足,则会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燃烧效率低的问题。从而导致燃气资源浪费,同时还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人体健康。现有技术主要采用调节燃气供应量,防止燃气过量导致空气供应不足,此方法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燃气燃烧效率,但是会导致燃气燃烧火焰较小,降低灶具的加热效率。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提高灶具燃气燃烧效率的空气供给装置10。其中,该空气供给装置10包括壳体11、插设于壳体11内的转轴12、与转轴12一端同轴连接的驱动机构13、多个套设于转轴12的旋转叶轮14。

具体的,结合图2和图3,转轴12的周面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套有轴承121,轴承121内圈和转轴12过盈配合,轴承121外套有支撑轴套122,轴承121外圈和支撑轴套122过盈配合,支撑轴套122的外周面上焊接有多个支撑架123,这些支撑架123与壳体11的内壁面固定连接,转轴12和壳体11同轴设置,转轴12可向对于壳体11同轴转动。驱动机构13通过连接杆15与壳体1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叶轮14和转轴12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1远离驱动机构13的一端通过空气进气管与灶具的燃气管31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灶具主体包括底壳22以及面板21,底壳22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面板21采用钢化玻璃制成,底壳22矩形结构并且中间有矩形凹陷,面板21为矩形结构,面板21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底壳22的长度和宽度,面板21覆于底壳22上,底壳22和面板21之间形成有收容腔,同时底壳22的底部的四个边角部还分别设有支脚,便于灶具水平放置,壳体11的两端设有套圈底座16,空气供给装置10通过套圈底座16与底壳22内壁面固定连接;燃气供给机构设于收容腔内,燃气供给机构与底壳22内壁连接,燃气供给机构包括燃气管31,燃气管31包括燃气进气管311以及与燃气进气管311一端连接的燃气分流管312,燃气进气管311另一端设有电磁阀32,空气供给装置10的壳体11通过空气进气管和燃气分流管312连接,燃气进气管311的一端穿过壳体11的底面并延伸至壳体11外,燃气进气管311的另一端和燃气分流管312连接,电磁阀32设于燃气进气管311上,控制燃气进气管311的通断,燃气进气管311和燃气分流管312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耐腐蚀、不易生锈;燃烧机构包括与燃气分流管312远离燃气进气管311一端连接的炉头41、设于炉头41上的分火器42、设于分火器42上的大火盖43和小火盖44以及套设于分火器42的盛液盘45,炉头41采用硅铝合金制成,硅铝合金导热性强,能够促进灶具加热性能的提高,实际运用中也可以采用成本较低的铸铁材质制成,但是铸铁材料易生锈,炉头41包括两个引射管,引射管与燃气分流管312连接;分火器42为圆盘形结构,分火器42包括内盘和外盘,内盘和外盘之间通过连接块连接,内盘和外盘的顶面向底面分别开有环形槽,该环形槽便于燃气流通,大火盖43设于外盘上,小火盖44设于内盘上;盛液盘45底面边缘和面板21上表面抵触,盛液盘45能够防止面板21上的油液滴入收容腔内,造成内部零部件腐蚀;控制机构包括设于控制面板21上的控制旋钮51、设于收容腔内的点火器52、设于收容腔内的电池53以及插设于大火盖43和小火盖44之间的点火针54;同时,控制旋钮51、电池53以及点火器52电性串联,点火器52和点火针54电性连接,控制旋钮51、电池53以及电磁阀32电性串联。旋转控制旋钮51,电磁阀32开启,燃气通过燃气进气管311进入燃气分流管312,同时空气供给装置10的驱动机构13带动转轴12和旋转叶轮14转动,将外部的空气吸入空气进气管,然后使空气进入燃气管31与燃气进行混合,混合空气的燃气通过引射管进入炉头41并通过分火器42从大火盖43和小火盖44处冒出,点火器52点火通过点火针54点火使燃气燃烧对放置于灶具上的锅体进行加热,燃气和空气进行混合,能够为燃气燃烧提供更多用于助燃空气,使燃气燃烧更加充分,提高燃烧效率;加热结束后,旋转控制旋钮51,电磁阀32关闭,燃气停止供应,火焰熄灭。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机构还包括熄火保护针,熄火保护针插于大小火盖44之间,并且熄火保护针与电池53以及电磁阀32电性串联,当灶具的火焰意外熄灭时,熄火保护针、电池53以及电磁阀32的串联电路断开,电磁阀32关闭,燃气停止供应,防止燃气泄漏。

结合图4,本实施例中的旋转叶轮14包括套设于转轴12的旋转轴套141、套于旋转轴套141的旋转轮盘142以及若干设于旋转轮盘142外周面上的旋转叶片143。同时,旋转叶片143沿旋转轮盘142外周面周向均匀分布,旋转叶轮14转动使叶片扰动空气,叶片与空气碰触使空气发生偏转,导致空气产生沿旋转叶轮14轴向的流动,进而将空气吸入壳体11内旋转轴套141的内外壁之间开有一个螺纹孔,通过在螺纹孔内设置螺钉可以将旋转轴套141和转轴12固定,从而使旋转叶轮14和转轴12固定。

结合图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叶片143的叶面垂直于旋转轮盘142的外周面,所述旋转叶片143的叶面和旋转轮盘142的轴线形成一定的夹角α。为了使空气供给装置10吸入更多的空气,设定夹角α=45°。旋转叶片143在旋转过程中与空气碰撞,空气沿旋转轮盘142的周向与旋转叶片143的叶面碰触,通过叶面的反弹改变空气的运动方向,将α设置为45°时,空气从旋转轮盘142的周向撞击叶片,空气撞击的方向与旋转叶片143的叶面的角度为45°,则空气被反弹后的方向与原撞击方向的夹角为90°,空气改变后的运动方向与旋转轮盘142的周向方向平行,从而降低了空气流动过程中被阻挡返回的风险,提高空气供给装置10的空气供给量,为燃气提供更多的空气以供助燃,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壳体11为圆锥状结构,壳体11靠近驱动机构13的一端内径大于壳体11靠近空气进气管的一端的内径,同时,靠近驱动机构13一端的旋转叶轮14的旋转轮盘142的直径大于靠近空气进气管一端的旋转叶轮14的旋转轮盘142的直径;由于壳体11靠近空气进气管一端时的容积逐渐减小导致被吸入的空气体积逐渐被压缩,空气被压缩时空气分子碰撞加速,导致温度升高。通过此设置能够提高空气和燃气混合时的温度,既能利于燃气燃烧,还能提高燃气燃烧效率。

在空气供给装置10工作过程中,空气中的杂质会随空气一起被吸入壳体11内,杂质会污染旋转叶片143甚至进入燃气分流管312,造成燃气中杂质过多,使燃气燃烧过程中产生火花。为了降低这些风险,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壳体11远离空气进气管的一端设有防护网17,利用防护网17减少空气中的杂质被吸入壳体11内数量。

结合图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13包括锥形引流罩131和电机132,电机132的输出轴和转轴12固定连接,为了保证同轴度,建议在电机132的输出轴和转轴12的连接处设置联轴器。电机132远离转轴12的一端设有环形连接部1321,该环形连接部1321上开有螺纹孔,通过在螺纹孔内设置螺钉将电机132和锥形引流罩131固定连接,锥形引流罩131的尖部指向电机132的相反方向;引流罩131的外锥面上焊接过多个连接杆15,通过连接杆15将引流罩131设于壳体11内,由于引流罩131固定,所以电机132也得以固定;在空气供给装置10吸入空气过程中,锥形引流罩131对空气进行引流,减少被电机132阻挡的空气量,便于旋转叶轮14将将更多的空气吸入壳体11内,为燃气燃烧提供助燃的空气,促进燃气充分燃烧,提高燃气燃烧效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空气供给装置10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电机132延时关闭的延时控制模块。其中电池53、控制器以及电机132串联,控制旋钮51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锅体加热结束后,燃气停止供应,而此时燃烧机构的温度较高,延时控制模块控制电机132继续运作,使空气供给装置10继续吸入空气,空气通过燃烧机构并将燃烧机构的余热引出并使其扩撒至大气中,通过此设置能够提高燃烧机构余热的散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高灶具燃气燃烧效率的空气供给装置10,通过电机132带动转轴12和旋转叶轮14转动,使空气供给装置10吸入空气,并将吸入的空气通过空气进气管导入燃气管31与燃气混合,使燃气燃烧时获得更多助燃的空气,从而提高灶具燃气的燃烧效率,减少燃气资源的浪费,通过使燃气充分燃烧降低有毒气体的产生,保护人体健康,在此过程中,由于未减少燃气的流量,因此燃气燃烧的火焰不会减小,反而因为空气供应充足,燃气燃烧充分,燃烧的火焰更大,提高灶具的加热速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