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式热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2206发布日期:2020-09-11 23:0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蓄热式热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热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蓄热式热风机。



背景技术:

固体蓄热装置是煤改电的产物,是以清洁能源取代燃煤锅炉的热载体设备,在国家大气净化,污染减排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随着固体蓄热装置不断地投入社会使用,人们将其一般运用至导热油加热以及流动水加热,也可利用固体蓄热装置对空气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空气输送至用热系统中,然而在本领域目前使用固体蓄热装置对空气进行加热时,无法根据使用环境的实际所需对加热温度进行调节,而仅仅是利用固体蓄热装置实际的蓄热情况,对空气进行直接加热并将加热后的空气排出,若需将空气加热至不同的温度,则需选择不同规格的固体蓄热装置,此种弊端在本领域不仅费时费力不便于技术人员进行实际操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财力、物力的输出。因此,提出一种蓄热式热风机来解决上述问题,对于目前本领域来说是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蓄热式热风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传统的固体蓄热装置无法对空气加热程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蓄热式热风机,包括用于储存热能的蓄热组件、用于调节空气加热程度的调节组件和用于收纳蓄热组件的收纳壳;

所述蓄热组件至少设置有三组且由上至下依次相邻设置于收纳壳的内部,所述蓄热组件包括用于储存热能的蓄热体和用于释放热能的加热丝,所述蓄热体为镁砖且至少相邻设置有两个,所述镁砖的表面为疏松多孔结构,且相邻两个镁砖之间对应开设有通孔,所述加热丝贯穿通孔内侧,所述加热丝的外表面刷涂有金属锆,每组所述蓄热体通过隔板相分离;

所述收纳壳的内部通过分离板分隔为两个密闭空间,所述蓄热组件设置于靠顶部的密闭空间,所述靠底部的密闭空间内设置有变频风机,且变频风机的输入端通过防爆管贯穿延伸至收纳壳的外部,所述变频风机的输出端通过防爆管贯穿分离板并延伸至靠顶部的密闭空间内部,所述分离板的内壁与收纳壳的内壁均设置有膨胀珍珠岩保温层,所述收纳壳的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钮;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靠底端隔板两侧的缓冲壳、设置于一个所述缓冲壳内部的第一电动推杆、设置于另一个所述缓冲壳内部的第二电动推杆和设置于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二电动推杆输出端的封板,两个所述缓冲壳与隔板及收纳壳内壁无缝固定连接,一个所述缓冲壳的顶部连通设置有第一出气管,且第一出气管贯穿延伸至收纳壳的外部,另一个所述缓冲壳的顶部连通设置有第二出气管,所述收纳壳的顶部连通设置有第三出气管,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伸长可构成封板对第一出气管封堵,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伸长可构成对第二出气管封堵。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对本装置进行漏电保护的防护组件。

进一步,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设置于收纳壳顶部的plc控制器和与至少三组蓄热组件的加热丝进行串联连接的漏电保护器,所述漏电保护器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进行电性连接,所述漏电保护器与plc控制器通过导线进行电性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防止灰尘一并进行加热排出的防尘组件。

进一步,所述防尘组件包括连通设置于变频风机输入端防爆管上的防尘壳体和设置于防尘壳体内部的活性炭网。

进一步,所述活性炭网呈倾斜状设置于防尘壳体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防尘组件还包括连通设置于变频风机输入端防爆管上的静电壳体和设置于静电壳体内部的静电除尘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蓄热式热风机,通过加热丝的表面刷涂有金属锆,从而极大限度的延长加热丝的使用寿命,加热丝的有效寿命已达到6年不坏的真实水平,相比较传统的蓄热装置,本申请技术方案则有效的解决了蓄热器件易因温度过高而损坏的技术问题。

2.该蓄热式热风机,通过plc控制器与漏电保护器的配合使用,使整体装置的运行都在plc严密监控下运行,保证了蓄热装置的正常运行,当加热丝等电气元件出现损坏时,plc发出指示命令,立刻通过漏电保护器对整体装置进行断电保护,本申请技术方案相比较传统的固体蓄热装置,则有效解决了电气元件损坏时,相邻器件也容易一并受之影响而损坏的技术问题。

3.该蓄热式热风机,通过镁砖的通孔与疏松多孔结构,且镁砖与加热丝相邻间隔穿插设置,则有效提高了本装置的蓄热效率,且将加热丝与镁砖相邻间隔一一配比设置,电子丝的辐射热量将尽可能的接近镁砖的吸热量,避免加热丝发热过高而镁砖无法吸收,则一方面进一步延长了加热丝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加热丝的发热量更高效的被镁砖蓄热吸收,则有效降低了能耗浪费

4.该蓄热式热风机,通过缓冲壳、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封板、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与第三出气管的配合使用,操作人员可根据热风供应环境的需要,选择性的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将封板对第一出气管或第二出气管进行封堵,从而改变热气的流动方向,从而达到对热风加热程度的调节作用,本申请技术方案相比较传统的固体蓄热装置,则有效解决了传统固体蓄热装置无法对空气加热程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使得本申请技术方案相比较传统的固体蓄热装置,有效解决了蓄热性能差、能耗高以及蓄热器件易损坏的技术问题,更进一步的解决了传统固体蓄热装置无法对空气加热程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断电保护电路示意图。

图中:1、收纳壳;2、蓄热组件;201、蓄热体;202、加热丝;3、防尘组件;301、防尘壳体;302、活性炭网;303、静电壳体;304、静电除尘板;4、分离板;5、膨胀珍珠岩保温层;6、变频风机;7、防护组件;701、漏电保护器;702、plc控制器;8、调节组件;801、第一电动推杆;802、封板;803、缓冲壳;804、第二电动推杆;9、第一出气管;10、第三出气管;11、第二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蓄热式热风机,包括用于储存热能的蓄热组件2、用于调节空气加热程度的调节组件8和用于收纳蓄热组件2的收纳壳1;

蓄热组件2至少设置有三组且由上至下依次相邻设置于收纳壳1的内部,蓄热组件2包括用于储存热能的蓄热体201和用于释放热能的加热丝202,蓄热体201为镁砖且至少相邻设置有两个,镁砖的表面为疏松多孔结构,且相邻两个镁砖之间对应开设有通孔,加热丝贯穿通孔内侧,加热丝202的外表面刷涂有金属锆,每组蓄热体通过隔板相分离,此处需要强调的是,加热丝采用铁铬铝合金材料,添加锆等成分,通过反复的实践,得出本申请所公开的合金加热丝,目前该加热丝的有效寿命已达到6年不坏的水平,此技术特征针对性的解决传统加热丝已损坏的技术问题,此处将加热丝贯穿镁砖内部,且根据说明书附图1可知,镁砖相邻间隔至少设置有两个,如此将加热丝与镁砖进行配比,其目的是利用辐射换热原理,将镁砖设计为疏松锁孔结构与加热丝放热特性相结合,使角系数=1,(角系数定义为:加热丝的辐射热=镁砖吸热量的比)为保证加热丝的使用寿命,电子丝的辐射热量=蓄热砖吸热量,如果加热丝的辐射热量大于蓄热体吸热量,加热丝温度就会升高,就会影响加热丝使用寿命,此处镁砖的型号可为95镁砖、92镁砖;

收纳壳1的内部通过分离板4分隔为两个密闭空间,蓄热组件2设置于靠顶部的密闭空间,靠底部的密闭空间内设置有变频风机6,且变频风机6的输入端通过防爆管贯穿延伸至收纳壳1的外部,变频风机6的输出端通过防爆管贯穿分离板并延伸至靠顶部的密闭空间内部,分离板4的内壁与收纳壳1的内壁均设置有膨胀珍珠岩保温层5,收纳壳1的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钮,该变频风机的型号可为g90g132g160a变频风机,此处需要强调的是本申请技术方案考虑环境问题,废除了传统岩棉保温,采用了特殊的膨胀珍珠岩做外保温,无粉尘,无飞絮,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此处需要强调的另一点是,将收纳壳1分层设置,其目的是避免镁砖在蓄热过程中,收纳壳内部温度持续过高而造成变频风机损坏的现象;

调节组件8包括设置于靠底端隔板两侧的缓冲壳803、设置于一个缓冲壳803内部的第一电动推杆801、设置于另一个缓冲壳803内部的第二电动推杆804和设置于第一电动推杆801与第二电动推杆804输出端的封板802,两个缓冲壳803与隔板及收纳壳1内壁无缝固定连接,一个缓冲壳803的顶部连通设置有第一出气管9,且第一出气管9贯穿延伸至收纳壳1的外部,另一个缓冲壳803的顶部连通设置有第二出气管11,收纳壳1的顶部连通设置有第三出气管10,第一电动推杆801伸长可构成封板对第一出气管9封堵,第二电动推杆804伸长可构成对第二出气管11封堵,本申请所提及的电动推杆型号可为hf-tge电动推杆。

本装置工作流程为:加热丝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进行电性连接开始工作发热,并将热量通过镁砖进行储存,此蓄热过程为晚间低谷电(21:00-07:00),在峰平电时段(06:00-20:00),在变频风机的作用下,将空气吸入收纳壳的内部,直至与蓄热体相接触,以达到热传导对空气进行加热的目的,此外,操作人员可根据供热系统的环境所需,选择性的将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一电动推杆进行伸缩,从而带动封板对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的封堵、疏通运动,当需提高空气加热程度时,第二电动推杆伸长并带动相邻封板对第二出气管进行封堵,同时第一电动推杆缩短并带动相邻封板位移,以达到第一出气管疏通的目的,此时空气必将流经三个蓄热组件,与所有蓄热体相接触从而提高热气温度,再经由第三出气管排出,而当需减少空气温度时,则伸长第一电动推杆并带动相邻封板对第一出气管进行封堵,此时缩短第二电动推杆并带动相邻封板对第二出气管进行疏通,从而热气仅经由靠底部蓄热组件进行加热并直接经由第二出气管排出,此处第一电动推杆及第二电动推杆可通过控制按钮进行操作,此处可参考说明书附图1。

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用于对本装置进行漏电保护的防护组件7,设置有防护组件7避免出现装置电路短路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组件7包括设置于收纳壳1顶部的plc控制器702和与至少三组蓄热组件的加热丝202进行串联连接的漏电保护器701,漏电保护器701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进行电性连接,漏电保护器701与plc控制器702通过导线进行电性连接,此处当某个加热丝出现短路时,plc控制器可捕捉信息,并发出指示命令,通过漏电保护器701直接开始断电保护,以避免加热丝在短路的过程中,本装置依然处于运行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用于防止灰尘一并进行加热排出的防尘组件3,此处设置有防尘组件3,可避免灰尘一并进行加热排至供热系统环境中。

本实用新型中:防尘组件3包括连通设置于变频风机输入端防爆管上的防尘壳体301和设置于防尘壳体301内部的活性炭网302,此处设置有活性炭网,灰尘可经由活性炭网进行初步过滤。

本实用新型中:活性炭网302呈倾斜状设置于防尘壳体的内部,此处将活性炭网302特殊倾斜设置,从而在灰尘利用其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避免活性炭网302出现堵塞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中:防尘组件3还包括连通设置于变频风机输入端防爆管上的静电壳体和设置于静电壳体303内部的静电除尘板304,当灰尘进行初步过滤后,空气流动至静电壳体内部,可进一步利用静电除尘板304,对残留灰尘进行进一步的过滤。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