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48279发布日期:2020-10-31 09:39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烤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干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烤箱。



背景技术:

真空烤箱,是将干燥物料处于负压条件下进行干燥的一种箱体式干燥设备。其原理是:利用真空泵进行抽气抽湿,使工作室内形成真空状态,降低水的沸点,加快干燥的速度。

传统的真空烤箱,将发热管设于烤箱中,利用发热管加热空气后对物品进行烘干,通常会导致发热管所在的位置的局部温度过高。由于工业烤箱的空间较大,空气热度受热不均匀,导致烘干效率不高,无法生产出优良的产品。此外,一般热量比较难传输到真空烤箱的门板处,导致靠近门板处的物料比较难得到良好的加热。

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如上所述技术缺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急待解决的一大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烤箱,通过循环风道及发热包的设置,发热管群产生热量后,经过风扇向左侧板及右侧板吹出,热量不断从左斜板、左直板、右斜板及右直板达到内腔室的各个位置,并从背板再次进入风扇,形成热量循环,可以快速均衡内腔室各位置的热量,还可以解决门板处较难加热的问题。

本发明的真空烤箱,包括烤箱主体及至少一个内腔室,所述内腔室内设置有循环风道及发热包;

所述循环风道包括左侧板、背板及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包括左斜板及左直板,所述右侧板包括右斜板及右直板;

所述左侧板、所述背板及所述右侧板组成平底u型结构,所述平底u型结构的顶部为所述左斜板及所述右斜板,所述左斜板及所述右斜板组成倒八字结构;所述左斜板的一边抵在所述内腔室的开口处,其另一边与所述左直板连接;所述右斜板的一边抵在所述内腔室的开口处,其另一边与所述右直板连接;所述左侧板及所述右侧板上均开设有通风孔;

所述发热包设置于真空烤箱的内腔室与循环风道之间,包括中部分隔板及在所述中部分隔板两侧对称设置的发热包模块;

所述背板中部设置有通风孔,所述中部分隔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中间且将所述背板及所述内腔室内侧背面连接;所述发热包模块包括发热包外壳、发热管群及风扇,其中所述发热包外壳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进风口面向所述中部分隔板,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进风口上,所述出风口面向所述左侧板或所述右侧板与所述内腔室内侧形成的侧壁风道;所述发热管群安装在所述发热包外壳内且在所述进风口及所述出风口之间。

优选的,

所述左斜板、所述左直板、所述右斜板及所述右直板上均匀开设有通风孔;

所述背板中部均匀开设有通风孔。

优选的,

所述背板开孔的面积为背板面积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优选的,

所述循环风道还包括顶板;

所述顶板包括顶部斜板及顶部直板,所述顶部斜板的一边抵在所述内腔室的开口处,其另一边与所述顶部直板连接;

所述顶部直板的一边与所述顶部斜板连接,另一边与所述背板连接;

所述顶部斜板及所述顶部直板上均匀开设有通风孔。

优选的,

所述发热包外壳为类长方体结构,所述类长方体结构包含左端面、右端面及四个侧面;

所述右端面为斜面且所述右端面与所述背板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右端面上开设有安装所述风扇的槽位;

所述类长方体结构在所述左端面所在的一端,靠近所述内腔室内侧的端角为弧面设计,靠近所述背板的端角处开设有截面为l型槽位,所述l型槽位为所述出风口。

优选的,

所述风扇为两个;

所述右端面上开设有两个所述槽位。

优选的,

所述发热管群为多根发热管的组合;

多根发热管在所述发热包外壳内呈蜂窝状设置。

优选的,

所述发热管为中空铜管;

所述中空铜管内部设置有发热丝。

优选的,

还包括设置于真空烤箱的箱体与内腔室之间的冷却装置;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风机、背部风道及弯型鸭嘴风道;

所述风机、所述背部风道及所述弯型鸭嘴风道设置在所述内腔室的外侧背部;

所述背部风道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口,其中一个连接口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另一个连接口与所述弯型鸭嘴风道的进风口连接;

所述弯型鸭嘴风道的出风口延伸至所述内腔室的第一侧面,所述风机的进风口靠近所述内腔室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并与水平面相互垂直。

优选的,

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冷却空调;

所述冷却空调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箱体与所述内腔室之间。

本发明的真空烤箱,包括烤箱主体及至少一个内腔室,所述内腔室内设置有循环风道及发热包;所述循环风道包括左侧板、背板及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包括左斜板及左直板,所述右侧板包括右斜板及右直板;

所述左侧板、所述背板及所述右侧板组成平底u型结构,所述平底u型结构的顶部为所述左斜板及所述右斜板,所述左斜板及所述右斜板组成倒八字结构;所述左斜板的一边抵在所述内腔室的开口处,其另一边与所述左直板连接;所述右斜板的一边抵在所述内腔室的开口处,其另一边与所述右直板连接;所述左侧板及所述右侧板上均开设有通风孔;所述发热包设置于真空烤箱的内腔室与循环风道之间,包括中部分隔板及在所述中部分隔板两侧对称设置的发热包模块;所述背板中部设置有通风孔,所述中部分隔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中间且将所述背板及所述内腔室内侧背面连接;所述发热包模块包括发热包外壳、发热管群及风扇,其中所述发热包外壳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进风口面向所述中部分隔板,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进风口上,所述出风口面向所述左侧板或所述右侧板与所述内腔室内侧形成的侧壁风道;所述发热管群安装在所述发热包外壳内且在所述进风口及所述出风口之间。通过循环风道及发热包的设置,发热管群产生热量后,经过风扇向左侧板及右侧板吹出,热量不断从左斜板、左直板、右斜板及右直板达到内腔室的各个位置,并从背板再次进入风扇,形成热量循环,本发明的真空烤箱可以快速均衡内腔室各位置的热量,还可以解决门板处较难加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真空烤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真空烤箱中一个内腔室00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真空烤箱中循环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真空烤箱中循环风道包含顶板6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真空烤箱中发热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真空烤箱包含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真空烤箱中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真空烤箱中冷却装置包含冷却空调1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烤箱,通过循环风道及发热包的设置,发热管群产生热量后,经过风扇向左侧板及右侧板吹出,热量不断从左斜板、左直板、右斜板及右直板达到内腔室的各个位置,并从背板再次进入风扇,形成热量循环,可以快速均衡内腔室各位置的热量,还可以解决门板处较难加热的问题。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8,为本发明的真空烤箱,包括烤箱主体111及至少一个内腔室001,所述内腔室001内设置有循环风道及发热包;

所述循环风道包括左侧板1、背板2及右侧板3,所述左侧板1包括左斜板11及左直板12,所述右侧板3包括右斜板31及右直板32;

所述左侧板1、所述背板2及所述右侧板3组成平底u型结构,所述平底u型结构的顶部为所述左斜板11及所述右斜板31,所述左斜板11及所述右斜板31组成倒八字结构;所述左斜板11的一边抵在所述内腔室001的开口处,其另一边与所述左直板12连接;所述右斜板31的一边抵在所述内腔室001的开口处,其另一边与所述右直板32连接;所述左侧板1、所述背板2及所述右侧板3上均开设有通风孔;

所述发热包设置于真空烤箱的内腔室001与循环风道之间,包括中部分隔板4及在所述中部分隔板4两侧对称设置的发热包模块5;

所述背板2中部设置有通风孔,所述中部分隔板4设置于所述背板2中间且将所述背板2及所述内腔室001内侧背面连接;所述发热包模块5包括发热包外壳51、发热管群52及风扇53,其中所述发热包外壳5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511及出风口512,所述进风口511面向所述中部分隔板4,所述风扇53安装在所述进风口511上,所述出风口512面向所述左侧板1或所述右侧板3与所述内腔室001内侧形成的侧壁风道;所述发热管群52安装在所述发热包外壳51内且在所述进风口511及所述出风口512之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工作时,发热管群52发热,风扇53向发热管群52吹风,将热量往循环风道的两个侧壁风道引导,然后热量通过左斜板11、左直板12,右斜板31及右直板32上的通气孔流出,最后再次从背板2的通气孔进入开口42,通过风扇53实现热量循环。经过本发明循环风道及发热包的设计,热量产生后,经过循环回路快速达到内腔室001的各个位置,特别是内腔室001的室门处,能够更加均匀地对物料进行加热。需要说明的是,在中部分隔板4两侧对称设置的发热包模块5的方式,主要是为了实现在两个侧壁风道形成双圈循环,更够更加均匀快速地将热量分散。

优选的,

所述左斜板11、所述左直板12、所述右斜板31及所述右直板32上均匀开设有通风孔;

所述背板2中部均匀开设有通风孔。

必须说明的是,通风孔形状的设计主要考虑的是以下两点:1、是否便于热量循环;2、是否便于工业化生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选择圆孔或方形孔及圆孔的组合就是处于加工方便的考虑,以及提高加工后直板的刚性。

优选的,

所述背板2开孔的面积为背板面积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优选的,

所述循环风道还包括顶板6;

所述顶板包括顶部斜板61及顶部直板62,所述顶部斜板61的一边抵在所述内腔室001的开口处,其另一边与所述顶部直板62连接;

所述顶部直板62的一边与所述顶部斜板61连接,另一边向所述背板2方向延伸;

所述顶部斜板61及所述顶部直板62上均匀开设有通风孔。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带循环风道的真空烤箱还可以在内腔室001内侧顶部设置顶板,顶板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强热量的循环效果。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根据设计需求,特别是内腔室001内部放置物料的体积考虑,可以不设置左侧板1、右侧板3或顶板6中的一个,在此处不做限定。

优选的,

所述发热包外壳51为类长方体结构,所述类长方体结构包含左端面513、右端面514及四个侧面515;

所述右端面514为斜面且所述右端面514与所述背板2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右端面514上开设有安装所述风扇53的槽位;

所述类长方体结构在所述左端面513所在的一端,靠近所述内腔室001内侧的端角为弧面设计,靠近所述背板2的端角处开设有截面为l型槽位,所述l型槽位为所述出风口。

优选的,

所述风扇53为两个;

所述右端面514上开设有两个所述槽位。

优选的,

所述发热管群52为多根发热管的组合;

多根发热管在所述发热包外壳51内呈蜂窝状设置。

优选的,

所述发热管为中空铜管;

所述中空铜管内部设置有发热丝。

优选的,

还包括设置于真空烤箱的箱体002与内腔室001之间的冷却装置;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风机7、背部风道8及弯型鸭嘴风道9;

所述风机7、所述背部风道8及所述弯型鸭嘴风道9设置在所述内腔室001的外侧背部0011;

所述背部风道8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口,其中一个连接口与所述风机7的出风口71连接,另一个连接口与所述弯型鸭嘴风道9的进风口91连接;

所述弯型鸭嘴风道9的出风口92延伸至所述内腔室001的第一侧面0012,所述风机7的进风口71靠近所述内腔室002的第二侧面0013,所述第一侧面0012及所述第二侧面0013相对设置并与水平面相互垂直。

请参阅图6及图7,在发明实施例中,内腔室001经过加热工序后的温度会比较高,热量通过热交换的方式散发到内腔室001外周面,风机7工作时,通过进风口91将热量从内腔室001一侧吸入,然后从出风口92输送至背部风道8,背部风道8将热量散发的同时输送至弯型鸭嘴风道9,弯型鸭嘴风道9将热量输送至内腔室001另一侧,热量在风机7的作用下不断循环流动,而不会集中在某几个位置,从而可以快速进行热交换,进而快速降低内腔室001的温度。

优选的,

所述箱体002上还设置有冷却空调10;

所述冷却空调10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箱体002与所述内腔室001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风机7、背部风道8及弯型鸭嘴风道9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内腔室001的降温速度,但是当用户需要快速取出加热后的物料时,这种冷却方式的速度还是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请参阅图8,此时可以增设冷却空调10,冷却空调10通过向内腔室001外周面输送冷气的方式,冷气再通过风机7的进一步循环,可以快速降低内腔室001的温度。

本发明的真空烤箱,包括烤箱主体111及至少一个内腔室001,所述内腔室001内设置有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包括左侧板1、背板2及右侧板3,所述左侧板1包括左斜板11及左直板12,所述右侧板3包括右斜板31及右直板32;所述左侧板1、所述背板2及所述右侧板3组成平底u型结构,所述平底u型结构的顶部为所述左斜板11及所述右斜板31,所述左斜板11及所述右斜板31组成倒八字结构;所述左斜板11的一边抵在所述内腔室001的开口处,其另一边与所述左直板12连接;所述右斜板31的一边抵在所述内腔室001的开口处,其另一边与所述右直板32连接;所述左侧板1、所述背板2及所述右侧板3上均开设有通风孔;所述发热包设置于真空烤箱的内腔室001与循环风道之间,包括中部分隔板4及在所述中部分隔板4两侧对称设置的发热包模块5;所述背板2中部设置有通风孔,所述中部分隔板4设置于所述背板2中间且将所述背板2及所述内腔室001内侧背面连接;所述发热包模块5包括发热包外壳51、发热管群52及风扇53,其中所述发热包外壳5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511及出风口512,所述进风口511面向所述中部分隔板4,所述风扇53安装在所述进风口511上,所述出风口512面向所述左侧板1或所述右侧板3与所述内腔室001内侧形成的侧壁风道;所述发热管群52安装在所述发热包外壳51内且在所述进风口511及所述出风口512之间。通过循环风道及发热包的设置,发热管群52产生热量后,经过风扇53向左侧板1及右侧板3吹出,热量不断从左斜板11、左直板12、右斜板31及右直板32达到内腔室的各个位置,并从背板2再次进入风扇53,形成热量循环,本发明的真空烤箱可以快速均衡内腔室各位置的热量,还可以解决门板处较难加热的问题。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真空烤箱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