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二次供氧技术的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0932发布日期:2020-09-29 09:1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二次供氧技术的汤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汤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二次供氧技术的汤炉。



背景技术:

汤炉的应用范围广泛,在餐饮、酒楼中用于煲(炖)汤、煮豆浆、开水;在食品加工可以加工如米粉、面点、豆制品、肉类、卤水等产品;药品加工,如中药材蒸煮加工、开水供应等;工业品加工如用于工厂、企业产品制造所需之开水供应等。汤炉主要用于熬煮高汤,是各大餐厅的重要厨房设备。现有的汤炉不仅能耗大,无意间损耗的能量也很多,当燃烧不充分时还会排出有毒气体,有的厨房雾气排放机构设置不到位,导致雾气污染严重,影响厨房环境,而且当供氧不足时还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降低汤炉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二次供氧技术的汤炉,通过炉体的底部为炉头供氧,能够达到二次供氧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高效节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二次供氧技术的汤炉,包括炉体、炉头、炉花、入气接口、调试调节阀、气阀擎及火种点火擎,所述炉头及炉花均设置于炉体上,所述调试调节阀、气阀擎及火种点火擎均设置于炉体的前端,所述入气接口设置于炉体的底部,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燃气管道及燃气调节阀,所述炉头、调试调节阀、燃气调节阀、入气接口及点火器均与所述燃气管道连接,所述燃气调节阀与所述气阀擎连接,所述火种点火擎与所述点火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炉体内还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与所述炉头的外侧连通。

优选地,所述鼓风机、燃气管道及入气接口均通过螺丝固定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炉头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通孔与炉体的底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应用二次供氧技术的汤炉还包括炉脚,所述炉脚的数量为4个,所述炉脚呈矩形的四个顶点分布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炉脚的上端通过螺钉与所述炉体的底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二次供氧技术的汤炉,该应用二次供氧技术的汤炉中的炉头及炉花均设置于炉体上,调试调节阀、气阀擎及火种点火擎均设置于炉体的前端,入气接口设置于炉体的底部,炉体内设置有燃气管道及燃气调节阀,炉头、调试调节阀、燃气调节阀、入气接口及点火器均与所述燃气管道连接,燃气调节阀与所述气阀擎连接,火种点火擎与点火器连接,工作时炉头先吸收原来炉头表面的氧气,再吸取炉体的内部的燃气,而炉体的底部与外界连通,由此源源不断地为炉头供氧,能够达到二次供氧的效果,进而能够提高该汤炉的工作效率,降低燃气损耗,高效节能,而且调试调节阀、气阀擎及火种点火擎均方便烹饪者调节,因而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1-入气接口、2-调试调节阀、3-气阀擎、4-火种点火擎、5-炉体、6-炉花、7-炉头、8-炉脚、9-燃气调节阀、10-燃气管道、11-点火器、12-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中,结合图1和图2,该应用二次供氧技术的汤炉包括炉体5、炉头7、炉花6、入气接口1、调试调节阀2、气阀擎3、火种点火擎4及炉脚8,该炉头7及炉花6均设置于炉体5上,该调试调节阀2、气阀擎3及火种点火擎4均设置于炉体5的前端,该入气接口1设置于炉体5的底部,该炉体5内设置有燃气管道10及燃气调节阀9,该炉头7、调试调节阀2、燃气调节阀9、入气接口1及点火器11均与该燃气管道10连接,该燃气调节阀9与该气阀擎3连接,该火种点火擎4与该点火器11连接。可以理解的,该炉体7的底部与炉头7连通,炉体7由外侧的侧板及上部的顶板组成,其底部为中空,入气接口1、调试调节阀2、气阀擎3、火种点火擎4、燃气管道10及燃气调节阀9均悬挂于炉体7的内侧。

具体地,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合图1、图2及图3可知,该炉体5内还设置有鼓风机12,该鼓风机12与该炉头7的外侧连通;该鼓风机12、燃气管道10及入气接口1均通过螺丝固定设置于该炉体5的内侧;该炉头7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通孔,该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该通孔与炉体5的底部连通,用于与炉体7的底部连通,接收外界的氧气;该炉脚8的数量为4个,该炉脚8呈矩形的四个顶点分布设置于该炉体5的底部。可以理解的,该燃气管道10由多条燃气管道10组成,燃气管道10之间相互连通,其包括第一燃气管道10、第二燃气管道10、第三燃气管道10、第四燃气管道10及第五燃气管道10,该炉头7、调试调节阀2、燃气调节阀9、入气接口1及点火器11均通过管道接头分别与该第一燃气管道10、第二燃气管道10、第三燃气管道10、第四燃气管道10及第五燃气管道10连接,该炉花6上设置有若干个承接件,用于承接汤锅等。

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构造独特,该汤炉工作时炉头7先吸收原来炉头7表面的氧气,再吸取炉体5的内部的燃气,而炉体5的底部与外界连通,由此外界的氧气将源源不断地为炉头7供氧,避免因燃烧不充分而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能够达到二次供氧的效果,进而能够提高该汤炉的工作效率,降低燃气损耗,高效节能,而且调试调节阀2、气阀擎3及火种点火擎4均方便烹饪者调节,包括点火、燃气大小调控等,因而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操作方便。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二次供氧技术的汤炉,包括炉体、炉头、炉花、入气接口、调试调节阀、气阀擎及火种点火擎,所述炉头及炉花均设置于炉体上,所述调试调节阀、气阀擎及火种点火擎均设置于炉体的前端,所述入气接口设置于炉体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燃气管道及燃气调节阀,所述炉头、调试调节阀、燃气调节阀、入气接口及点火器均与所述燃气管道连接,所述燃气调节阀与所述气阀擎连接,所述火种点火擎与所述点火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二次供氧技术的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还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与所述炉头的外侧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二次供氧技术的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燃气管道及入气接口均通过螺丝固定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二次供氧技术的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通孔与炉体的底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二次供氧技术的汤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炉脚,所述炉脚的数量为4个,所述炉脚呈矩形的四个顶点分布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二次供氧技术的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脚的上端通过螺钉与所述炉体的底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二次供氧技术的汤炉,包括炉体、炉头、炉花、入气接口、调试调节阀、气阀擎及火种点火擎,所述炉头及炉花均设置于炉体上,所述调试调节阀、气阀擎及火种点火擎均设置于炉体的前端,所述入气接口设置于炉体的底部,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燃气管道及燃气调节阀,所述炉头、调试调节阀、燃气调节阀、入气接口及点火器均与所述燃气管道连接,所述燃气调节阀与所述气阀擎连接,所述火种点火擎与所述点火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炉体的底部为炉头供氧,能够达到二次供氧的效果,进而提高汤炉的工作效率,并且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高效节能。

技术研发人员:曾达洲;曾栋尧;吴保宏;陈建洪;梁锡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佳利华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07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