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3290发布日期:2021-01-26 15:0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0002]
电磁炉具有加热快速、无明火、无烟尘、安全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
[0003]
电磁炉包括底壳、盖设在底壳上的面板以及位于底壳和面板之间的上盖,三者共同围成电磁炉的容置腔,容置腔中一般设置有发热元件和散热风机,发热元件一般包括线圈盘和电路板。底壳上设置有供容置腔与外部连通的进风孔和出风孔。在电磁炉工作时,散热风机将容置腔外部的低温风流通过进风孔引入容置腔中,低温的散热风流经过散热风机后流至电路板和线圈盘所在位置,携带两者周围的热量,继而流动至出风孔,并通过出风孔流至容置腔的外部,从而将容置腔中的热量携带至外部,实现了电磁炉的散热降温。散热风机的周围一般会设置有导风板,导风板处设置有散热风机的进风口,由进风孔进入的散热风流会通过进风口到达散热风机处。
[0004]
然而,目前的电磁炉中散热风机周围的导风板设置在电磁炉的下盖上,导致下盖的制造模具结构复杂,并且限制进风口的结构和尺寸,不仅增加了电磁炉的制造难度,而且还降低了散热风机的进风量,从而影响电磁炉的散热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能够有效减小电磁炉的制造难度,提高了散热风机的进风量,从而优化电磁炉的散热降温效果,保证电磁炉工作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延长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设置在底壳上的上盖以及盖设在上盖上的面板,底壳、上盖和面板共同围成容置腔,容置腔中设置有散热风机和电路板,底壳上开设进风孔。
[0007]
容置腔中靠近进风孔处设置有挡风板,挡风板与底壳、上盖和面板均为分体设置,挡风板位于至少部分电路板和进风孔之间,至少部分挡风板延伸至散热风机的至少部分外周并形成第一延伸部,至少部分上盖延伸至散热风机的至少部分外周并形成第二延伸部。
[0008]
第一延伸部和/或第二延伸部与底壳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形成散热风机的至少部分进风口。
[000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将挡风板的至少部分延伸至散热风机的至少部分外周并形成第一延伸部,将上盖的至少部分延伸至散热风机的至少部分外周并形成第二延伸部。利用第一该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与底壳的底壁之间形成的间隙作为散热风机的至少部分进风口,相比于现有技术在底壳中设置进风口结构,基于底壳的结构较为复杂,增加了制造过程中所使用模具的结构复杂度,结构复杂的模具限制了进风口的结构和尺寸,影响散热风机的进风量。然而本申请的第一延伸部位于挡风板上,挡风板与底壳、上盖和面板均
为结构相互独立的分体设置,因此其结构并不受到三者的限制。第二延伸部位于上盖上,上盖与底壳结构相互独立,因此也并不受到底壳结构的限制。因此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形成的散热风机的进风口可以根据散热风机的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进风口的结构灵活度较高,提高了散热风机的进风量,增强了散热风机的散热降温的效果,保证电磁炉工作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延长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0010]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第一延伸部与底壳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二延伸部与底壳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共同形成散热风机的进风口。
[0011]
利用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共同形成散热风机的进风口,可以保证该进风口的结构根据散热风机的结构适应性调整,减小了电磁炉装配难度,提高了进风风流量,优化散热风机的散热效果。
[0012]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第一延伸部靠近散热风机的一侧具有第一边缘,第二延伸部靠近散热风机的一侧具有第二边缘。
[0013]
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均为弧形,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包围在散热风机的至少部分外周,弧形的第一边缘和弧形的第二边缘均与散热风机的圆心同心设置。
[0014]
和/或,第一边缘包围散热风机的外周的区域占散热风机的整个外周的 10%-15%。
[0015]
和/或,第二边缘包围散热风机的外周的区域占散热风机的整个外周的 20%-25%。
[0016]
和/或,弧形的第一边缘的圆心角的范围为40
°-
50
°

[0017]
和/或,弧形的第二边缘的圆心角的范围为70
°-
90
°

[0018]
通过将第一延伸部的第一边缘和第二延伸部的第二边缘设置为弧形,从而对散热风机形成包围的结构,有利于聚拢进风风流至散热风机,提高散热风机的进风量。
[0019]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的厚度范围均为 10-25mm。
[0020]
和/或,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端部均朝向面板一侧延伸,第一翻边和/或第二翻边的高度范围为10-25mm。
[0021]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第一边缘的上表面和第二边缘的上表面齐平,第一边缘的下表面和第二边缘的下表面齐平。
[0022]
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的上表面均高于散热风机的上表面,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的下表面均位于散热风机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
[0023]
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散热风机下表面与底壳底壁之间的进风风流尽可能的进入散热风机中,同时保证散热风机上表面的出风风流尽可能流至发热元件所在位置,优化发热元件的散热效果。
[0024]
和/或,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的下表面与散热风机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均为散热风机的厚度30%-60%。
[0025]
和/或,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上表面均延伸至面板的下表面。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散热风机的出风风流外漏,保证出风风流对发热元件的散热效果。
[0026]
和/或,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下表面均为平面、斜面或弧面。
[0027]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挡风板包括挡风本体,电路板设置在挡风本体的上
方。
[0028]
和/或,挡风板为塑胶件。
[0029]
和/或,挡风本体的下表面为平面、斜面或弧面。
[0030]
和/或,挡风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
[0031]
这样的设置可以提高进风风流流经挡风板时的通畅性,并且增加了挡风板的机械强度。
[0032]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进风孔设置在底壳的底壁和/或侧壁上。
[0033]
和/或,散热风机为轴流风机。
[0034]
和/或,散热风机包括风机支架和设置在风机支架上的风机本体,风机支架位于风机本体的底部。
[0035]
这样的设置可以减少散热风机的制造成本,同时避免散热风机在工作过程中吸入外部的水汽和污渍,保证容置腔中的清洁度以及电子元件工作的稳定性。通过将散热风机的风机支架设置在风机本体的底部,避免风机支架对散热风机的出风风流产生阻挡效果,保证了出风风流流至发热元件处。
[0036]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面板包括操作区和加热区,进风孔设置在底壳上靠近操作区的一侧。
[0037]
和/或,进风孔设置在底壳的底壁上,进风孔位于散热风机在底壳的底壁上的投影区域之外。
[0038]
通过将进风孔设置在散热风机在底壳底壁的投影区域之外,避免底壁附近的风流直接进入容置腔中,从而带入电磁炉底部的水汽或污渍,保证了容置腔中的清洁度,并且提高了电子元件工作的稳定性。
[0039]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进风孔设置在底壳的侧壁上,底壳的侧壁至少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侧壁段、第二侧壁段、第三侧壁段和第四侧壁段,散热风机设置在容置腔中靠近第一侧壁段和第二侧壁段的连接处。
[0040]
进风孔设置在至少部分第一侧壁段和/或至少部分第二侧壁段上。
[0041]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容置腔中靠近第一侧壁段设置有第一导风板,第一导风板的第一端连接在第四侧壁段上,第一导风板的第二端朝散热风机延伸。
[0042]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进风孔设置在整个第一侧壁段上,挡风板设置在整个电路板的底部,且位于电路板和进风孔之间。
[0043]
这样的设置可以增加第一侧壁段上的进风孔的数量,从而增加进风的风流量,挡风板位于整个电路板的底部可以提高对电路板保护效果。
[0044]
或,进风孔设置在至少部分第一侧壁段上,第一导风板和第一侧壁段之间设置有第四导风板,第四导风板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侧壁段上,第四导风板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导风板或延伸部的靠近第一导风板的一端。第一导风板、第四导风板、部分第一侧壁段以及部分第四侧壁段共同围成腔体。
[0045]
进风孔设置在第一侧壁段上靠近散热风机的一侧,且位于腔体的外部,挡风板设置在电路板靠近散热风机的一侧的底部,且位于电路板和进风孔之间。
[0046]
通过将进风孔设置在第一侧壁段上靠近散热风机的一侧并且位于腔体的外部,保证进风风流能够尽快流至散热风机处,减少了进风风流在容置腔中的流经路径,减少进风
风流的损耗量。
[0047]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容置腔中靠近第二侧壁段一侧设置有第二导风板,第二导风板的第一端位于靠近散热风机的一侧,第二导风板的第二端朝向第三侧壁段延伸。
[0048]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第二导风板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侧壁段上远离散热风机的一侧。或,第二导风板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三侧壁段上。或,第二导风板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侧壁段和第三侧壁段的连接处。
[0049]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进风孔设置在整个第二侧壁段上。这样的设置可以增加第二侧壁段上的进风孔的数量,从而增加进风的风流量。
[0050]
或,进风孔设置在至少部分第二侧壁段上,容置腔中还设置有第三导风板,第三导风板的第一端朝第二侧壁段延伸,第三导风板的第二端朝第二导风板的第一端延伸。
[0051]
和/或,进风孔设置在第二侧壁段上靠近散热风机的一侧。
[0052]
和/或,底壳上的出风孔设置在第二侧壁段上远离散热风机的一侧。
[0053]
通过将进风孔设置在第二侧壁段上靠近散热风机的一侧,保证进风风流能够尽快流至散热风机处,减少了进风风流在容置腔中的流经路径,减少进风风流的损耗量。同时利用第二导风板和第三导风板对进风风流起到引导效果。
[0054]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第三导风板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侧壁段上。
[0055]
和/或,第三导风板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导风板的第一端上。
[0056]
和/或,第三导风板连接在第二延伸部上远离电路板的一端。
[0057]
这样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三导风板安装的灵活性,减小电磁炉装配难度。
[0058]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散热风机的下表面与底壳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三间隙,第三间隙与进风口连通并形成散热风机的风机腔的进风部。
[0059]
散热风机的上表面与面板之间具有第四间隙,第四间隙与底壳的出风孔连通并形成散热风机的风机腔的出风部。
[0060]
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散热风机形成底部进风和顶部出风的风流流经方式,提高了散热风机对风流的引导效果。
[0061]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挡风板与底壳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五间隙,挡风板上的至少部分挡风本体靠近底壳的侧壁一端设置有第三翻边,第三翻边的端部朝向面板延伸。
[0062]
第三翻边的高度范围为10-25mm。
[0063]
通过在挡风板和底壳的侧壁支架内设置第四间隙,利用第二翻边对电路板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对底壳侧壁上的进风孔进入的风流起到引导作用。
[0064]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在容置腔中间隔设置,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均位于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之间的间隔区域内。
[0065]
第一延伸部的第一端与第一导风板抵接,第一延伸部的第二端与第二延伸部的第一端抵接,第二延伸部的第二端与第二导风板抵接。
[0066]
和/或,第一延伸部的第一端与至少部分第一导风板重叠且抵接。
[0067]
和/或,第二延伸部的第二端与至少部分第二导风板重叠且抵接。
[0068]
和/或,第一延伸部的第二端与第二延伸部的第一端之间通过平面抵接。
[0069]
这样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在底壳中的设置稳定性,同时避免风流外漏,减少风流的损耗量。
[0070]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第一导风板和第一延伸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件,第一导风板和第一延伸部通过第一过渡件抵接。
[0071]
第一过渡件连接在底壳的底壁上,和/或第一过渡件连接在第一导风板上,和/或第一过渡件连接在延伸部的靠近第一导风板一侧。
[0072]
和/或,第二导风板和第二延伸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件,第二导风板和第二延伸部通过第二过渡件抵接。
[0073]
第二过渡件连接在底壳的底壁上,和/或第二过渡件连接在第二导风板上,和/或第二过渡件连接在第二延伸部的靠近第二导风板一侧。
[0074]
和/或,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设置有第三过渡件,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通过第三过渡件抵接。
[0075]
第三过渡件连接在底壳的底壁上,和/或第三过渡件连接在第一延伸部上,和/或第三过渡件连接在第二延伸部上。
[0076]
利用第一过渡件连接第一导风板和第一延伸部,利用第二过渡件连接第二导风板和第二延伸部,利用第三过渡件连接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可以减小延伸部与第一导风板、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以及第二导风板之间的连接难度,从而降低电磁炉的装配难度。
[0077]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第一导风板和第一侧壁段之间形成散热风机的第一进风区,至少部分电路板位于第一进风区内。
[0078]
第二导风板和至少部分第二侧壁段之间形成散热风机的第二进风区。
[0079]
第一进风区和第二进风区均与散热风机的风机腔的进风部连通。
[0080]
这样的设置便于第一进风区和第二进风区中的风流流至散热风机,同时利于第一进风区的进风风流对位于第一进风区中的电路板起到散热降温的效果。
[0081]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挡风板通过连接组件设置在容置腔中。
[0082]
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壳中的至少一个固定柱和设置在挡风板上的至少一个固定孔,当挡风板设置在底壳内时,固定柱一一对应地穿设固定孔。
[0083]
和/或,电路板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设置在容置腔中,当电路板设置在挡风板上时,连接件连接至底壳。
[0084]
通过设置固定柱和固定孔,利用固定柱穿设固定孔,从而对挡风板起到定位安装的作用,通过设置连接件可以对电路板起到固定安装的作用。
[0085]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底壳上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
[0086]
至少一个第一支撑筋,第一支撑筋设置在第一导风板靠近第一侧壁段的面上。
[0087]
至少一个第二支撑筋,第二支撑筋设置在第一侧壁段靠近第一导风板一侧的面上。
[0088]
至少一个第三支撑筋,第三支撑筋设置在固定柱的外周壁上。
[0089]
通过在底壳中设置上述的支撑筋,可以提高电路板的安装稳定性,同时减少安装过程的难度。
[0090]
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电路板为灯板和/或电源板。
[0091]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009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93]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容置腔中的结构示意图;
[0094]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出电路板的电磁炉的容置腔中的结构示意图;
[0095]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出电路板和挡风板的电磁炉的容置腔中的结构示意图;
[0096]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出电路板和挡风板的电磁炉的容置腔中的结构示意图;
[0097]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98]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99]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挡风板的第一边缘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100]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挡风板的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101]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挡风板的第三翻边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102]
附图标记说明:
[0103]
10-底壳;11-底壁;12-进风孔;13-出风孔;14-第一侧壁段;
[0104]
141-第一导风板;15-第二侧壁段;151-第二导风板;16-第三侧壁段;
[0105]
17-第四侧壁段;18-第三导风板;19-第四导风板;191-腔体;20-上盖;
[0106]
21-第二延伸部;211-第二边缘;212-第二翻边;213-第二过渡件;
[0107]
22-第二加强筋;30-电路板;31-电源板;40-挡风板;41-第一延伸部;
[0108]
411-第一边缘;412-第一翻边;42-挡风本体;43-第一加强筋;
[0109]
44-第三翻边;45-第一过渡件;46-第三过渡件;50-散热风机;
[0110]
51-风机支架;52-风机本体;60-连接组件;61-固定孔;62-固定柱;
[0111]
63-连接件;70-支撑组件;71-第一支撑筋;72-第二支撑筋;
[0112]
73-第三支撑筋;80-线圈盘。
具体实施方式
[0113]
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发现,目前的电磁炉中散热风机周围的导风板均设置在底壳上,基于底壳上还需要设置其他结构件和电子元件,因此安装空间有限,导致导风板的结构需要适应底壳内的安装空间,无法根据散热风机的结构进行调整,降低了导风板结构的灵活性。同时,导风板在底壳上成型过程中所需的模具结构也相对较为复杂,基于导风板在成型过程中需要同时完成导风板上进风口的成型,进风口的成型主要通过底壳模具上的斜顶结构完成,斜顶结构的尺寸较大,且在底壳模具整体上的连接稳定性
较差,因此影响成型后的进风口的尺寸,导致散热风机的进风通道的设计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降低了散热风机的进风量,从而影响电磁炉的散热降温效果。进一步地,底壳上的其他结构件和电子元件的安装需要为模具斜顶结构避让出安装空间,也影响了电磁炉中其他结构件和电子元件的正常安装。因此增加了电磁炉的装配复杂度,降低了电磁炉的制造效率。
[011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将挡风板的至少部分延伸至散热风机的至少部分外周并形成第一延伸部,将上盖的至少部分延伸至散热风机的至少部分外周并形成第二延伸部。利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与底壳的底壁之间形成的间隙作为散热风机的至少部分进风口,相比于现有技术在底壳中设置进风口结构,基于底壳的结构较为复杂,增加了制造过程中所使用模具的结构复杂度,结构复杂的模具限制了进风口的结构和尺寸,影响散热风机的进风量。然而本申请的第一延伸部位于挡风板上,挡风板与底壳、上盖和面板均为结构相互独立的分体设置,因此其结构并不受到三者的限制。第二延伸部位于上盖上,上盖与底壳结构相互独立,因此也并不受到底壳结构的限制。因此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形成的散热风机的进风口可以根据散热风机的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进风口的结构灵活度较高,提高了散热风机的进风量,增强了散热风机的散热降温的效果,保证电磁炉工作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延长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0115]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1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容置腔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出电路板的电磁炉的容置腔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出电路板和挡风板的电磁炉的容置腔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出电路板和挡风板的电磁炉的容置腔中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挡风板的第一边缘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挡风板的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挡风板的第三翻边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117]
参照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包括底壳10,设置在底壳10上的上盖20以及盖设在上盖20上的面板,底壳10、上盖20 和面板共同围成容置腔,容置腔中设置有散热风机50和电路板30,底壳10 上开设进风孔12。
[0118]
容置腔中靠近进风孔12处设置有挡风板40,挡风板40与底壳10、上盖 20和面板均为分体设置,挡风板40位于至少部分电路板30和进风孔12之间,至少部分挡风板40延伸至散热风机50的至少部分外周并形成第一延伸部41,至少部分上盖20延伸至散热风机50的至少部分外周并形成第二延伸部21。
[0119]
第一延伸部41和/或第二延伸部21与底壳10的底壁11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形成散热风机50的至少部分进风口。
[012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面板盖设在底壳10上,并与底壳10共同围成用于设置各种结构件和电子元件的容置腔。该电磁炉可以为图中示出的方形结构,也可以是现
有的圆形或其他形状的电磁炉,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容置腔中设置有电路板30、线圈盘80和散热风机50等电子元件,电路板30和线圈盘80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因此属于容置腔中的发热元件。底壳10上设置有进风孔12,散热风机50工作时会在容置腔中产生负压,从而引导容置腔外部的低温风流通过进风孔12进入容置腔中,并形成进风风流。同时散热风机50会将进风风流进一步引导至发热元件所在位置,利用低温的进风风流带走发热元件周围的热量,形成高温的出风风流,散热风机50驱动出风风流通过底壳10上的出风孔13流出至容置腔的外部,从而对容置腔中的电子元件实现散热降温的目的。
[0121]
其中本实施例将挡风板40的至少部分延伸至散热风机50的至少部分外周,该延伸的区域为挡风板40的第一延伸部41,并且上盖20的至少部分延伸至散热风机50的至少部分外周,该延伸的区域为上盖20的第二延伸部21,利用挡风板40的第一延伸部41和上盖20的第二延伸部21与底壳10的底壁 11之间的间隙共同作为散热风机50的进风口。基于挡风板40与底壳10、上盖20以及面板均为结构相互独立的分体设置,因此挡风板40的结构并不受底壳10、上盖20以及面板结构的影响,挡风板40上的安装空间较为充裕,可以根据散热风机50的结构调整延伸部的结构。上盖20与底壳10结构相互独立,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21位于散热风机50的至少部分外周,对散热风机50周围的风流起到引导作用。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21的结构可以根据散热风机50的结构进行调整,进风口的结构更为灵活,可以根据散热风机50的具体结构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散热风机50的进风量,增强其散热效果。
[0122]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指的底壳10的底壁11可以是底壳10 上靠近底部的壳体壁面,也可以是靠近底部的壳体壁面以及该壁面上设置的其他结构件,例如为了避免线圈盘80产生的磁场作用于电磁炉放置的导磁材质的防止台面,通常会在底壁11上设置隔磁件铝板,该铝板也应该并入本申请的底壳10的底壁11的保护范围内。
[0123]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第二延伸部21的第二边缘211与上盖20 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加强筋22,以增加第二延伸部21的机械强度。
[0124]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第二延伸部21的第二边缘211与上盖20 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加强筋22,以增加第二延伸部21的机械强度。
[0125]
具体的,第一延伸部41与底壳10的底壁1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二延伸部21与底壳10的底壁11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共同形成散热风机50的进风口。
[0126]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将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共同形成散热风机50的进风口,可以保证该进风口的结构根据散热风机50的结构适应性调整,减小了电磁炉装配难度,提高了进风风流量,优化散热风机50的散热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使用中,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散热风机50的设置高度以及容置腔中的安装空间等需求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进风口的结构灵活性,从而适应散热风机 50的结构。
[0127]
具体的,参照图2所示,第一延伸部41靠近散热风机50的一侧具有第一边缘411,第二延伸部21靠近散热风机50的一侧具有第二边缘211。第一边缘411和第二边缘211均为弧形,第一边缘411和第二边缘211均包围在散热风机50的至少部分外周。弧形的第一边缘411和弧形的第二边缘211均与散热风机50的圆心同心设置。该弧形的第一边缘411和第二边缘211可以有效适应散热风机50弧形的外周,从而保证第一边缘411和第二边缘211贴合散热
风机50的外周,并对其形成包围的状态。第一边缘411和第二边缘 211的曲率可以与散热风机50圆弧外周的曲率相适应,从而提高第一边缘411 和第二边缘211与散热风机50的贴合度,从而保证延伸部以及第二边缘211 对进风风流形成聚拢的效果,减少了进风风流在散热风机50外周的损耗,从而提高了进入散热风机50的进风风流的风量。在实际使用中,第一边缘411、第二边缘211以及散热风机50的圆弧形外周的曲率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定。
[0128]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第一边缘411包围散热风机50的外周的区域占散热风机50的整个外周的10%-15%。弧形的第一边缘411的圆心角的范围为40
°-
50
°
。基于第一边缘411对进风风流起到聚拢效果,若当第一边缘411包围散热风机50外周的区域过少时,无法保证减小进风风流在散热风机50外周的损耗量。在实际使用中,第一边缘411包围散热风机50的外周的区域至少占散热风机50的整个外周的具体百分数值以及第一边缘411的圆心角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需要在上述的范围内选定,本实施例对具体百分数值和圆心角具体数值并不加以限定。
[0129]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第二边缘211包围散热风机50的外周的区域占散热风机50的整个外周的20%-25%。弧形的第二边缘211的圆心角的范围为70
°-
90
°
。与第一边缘411的设置类似的是,基于第二边缘211同样对进风风流起到聚拢的效果,若当第二边缘211包围散热风机50外周的区域过少时,无法保证减少进风风流在散热风机50外周的损耗量。在实际使用中,第二边缘211包围散热风机50的外周的区域至少占散热风机50的整个外周的具体百分数值以及第二边缘211的圆心角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需要在上述的范围内选定,本实施例对具体百分数值和圆心角具体数值并不加以限定。
[0130]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第一边缘411和第二边缘211的厚度范围均为10-25mm。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第一边缘411和第二边缘211 分别设置有第一翻边412和第二翻边212,第一翻边412和第二翻边212的端部均朝向面板一侧延伸,第一翻边412和/或第二翻边212的高度范围为 10-25mm。这样可以保证第一边缘411和第二边缘211一侧具有足够的厚度,从而对进风风流起到引导效果。
[0131]
具体的,第一边缘411的上表面和第二边缘211的上表面齐平,第一边缘411的下表面和第二边缘211的下表面齐平。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挡风板 40和上盖20在装配时,两者的上表面齐平,保证容置腔中结构件的整齐度,并且两者的下表面齐平,可以保证进风口结构的规整性,避免对进风风流形成阻挡从而在进风口处形成涡流,降低进风风流的损耗。
[0132]
并且,第一边缘411和第二边缘211的上表面均高于散热风机50的上表面,第一边缘411和第二边缘211的下表面均位于散热风机5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
[0133]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第一边缘411和第二边缘211均包围在散热风机50 的至少部分外周,因此第一边缘411和第二边缘211共同对散热风机50外周的风流起到引导效果。风流在经过散热风机50的过程中,进风风流通过散热风机50的下表面接触散热风机50的风机本体52,并通过散热风机50的上表面流出形成出风风流,因此第一边缘411和第二边缘211的下表面位于散热风机5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可以对散热风机50外周的进风风流进行引导,同时增大了进风风流进入散热风机50区域的面积,从而增加了进风风流量;而第一边缘411和第二边缘211的上表面高于散热风机50的上表面,可以引导散热风机50的出风风流,减少出风风流在风机外周的外漏,从而减少出风风流的损耗,优化出风风流对发热元件
的散热效果。
[0134]
其中,可选的是,第一边缘411和第二边缘211的下表面与散热风机50 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均为散热风机50的厚度30%-60%。当第一边缘411和第二边缘211的下表面和散热风机50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占散热风机50的厚度百分比过小时,第一边缘411和第二边缘211整体结构位于散热风机50 的上半部分,导致挡风板40和上盖20的整体高度过高,从而增大电磁炉整体的厚度。而当第一边缘411和第二边缘211的下表面和散热风机50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占散热风机50的厚度百分比过大时,第一边缘411和第二边缘 211整体结构位于散热风机50的下半部分,导致挡风板40和上盖20与底壳 10底壁11之间间距过小,影响了进风口的尺寸,又会减少进风风流量。因此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上述范围内选定第一边缘411和第二边缘211的下表面和散热风机50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占散热风机50的厚度的具体百分比数值,本实施例对该具体数值并不加以限制。
[0135]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21的上表面均延伸至面板的下表面。这样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少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21的上表面与面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散热风机50顶部的出风风流从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21的上表面与面板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外漏,减小出风风流的损耗,保证出风风流尽可能多的流至发热元件,提高对发热元件的散热效果。
[0136]
参照图8所示,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21的下表面均为平面、斜面或弧面。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21的下表面为平面,可以减少进风风流流动的阻力,从而增加进风风流流速,提高散热效率。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21的下表面还可为斜面或弧面,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21下表面的高度由靠近容置腔一侧向远离容置腔一侧逐渐减小,这样可以增加进入容置腔的进风风流的流量,从而提高散热效果。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定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 21下表面为斜面时的具体斜度值,或者为弧面时具体弧度值,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0137]
具体的,参照图7至图9所示,挡风板40包括挡风本体42,电路板30 设置在挡风本体42的上方。需要说明的是,挡风板40可以对电路板30起到支撑、安装以及保护的作用。挡风板40的挡风本体42具有安装平面,电路板30的下表面设置在该安装平面上,以提高电路板30安装和支撑的稳定性。挡风板40位于至少部分电路板30和至少部分进风孔12之间,可以避免容置腔外部的水汽、油烟或者灰尘通过进风孔12落在电路板30上,并且避免外部导电体通过进风孔12接触电路板30,提高了电路板30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138]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挡风板40为塑胶件。这样的设置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制造挡风板40,基于挡风板40包括延伸部,因此其结构并不规整,注塑成型可以减小异形的挡风板40的制造难度。并且电路板30位于挡风板40上,塑胶件一般为绝缘材质,可以减少挡风板40对电路板30上的电子元件工作过程的影响,避免出现短路或电磁干扰的问题。
[0139]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挡风本体42的下表面为平面、斜面或弧面。基于挡风板40位于至少部分进风孔12和散热风机50之间,因此挡风板40 的下表面为平面,减少进风风流流动的阻力,从而增加进风风流流速,提高散热效率。挡风板40的下表面还可以为斜面或者弧面,挡风板40的下表面的高度由靠近容置腔一侧向远离容置腔一侧逐渐减小,这样可以增加进入容置腔的进风风流的流量,从而提高散热效果。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可以根据
需要设定挡风板40下表面为斜面时的具体斜度值,或者为弧面时的具体弧度值,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0140]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挡风板4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 43,以增加了挡风板40的机械强度,提高对挡风板40支撑的稳定性。该第一加强筋43的具体结构和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定。
[0141]
具体的,进风孔12设置在底壳10的底壁11和/或侧壁上。散热风机50 为轴流风机。散热风机50包括风机支架51和设置在风机支架51上的风机本体52,风机支架51位于风机本体52的底部。
[0142]
需要说明的是,该散热风机50可以为轴流风机,目前电磁炉中常用的风机包括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本实施例选用轴流风机的理由在于:离心分机的结构一般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风机支架51以及设置在风机支架51 上的风机本体52。而轴流风机仅包括风机支架51和风机本体52,因此其结构较离心风机简单,成本更低。并且本实施例将轴流风机的风机支架51设置在风机本体52的底部,这样可以避免轴流风机顶部的出风风流受到风机支架 51的阻挡,从而提高了出风风流的流动通畅性。
[0143]
具体的,面板包括操作区和加热区,其中加热区可以位于线圈盘80的正上方,从而便于线圈盘80产生的磁场作用于加热区上的锅具。操作区可以位于电磁炉整体结构上靠近用于的一侧,从而便于用户在操作区进行控制指令的输入以及电磁炉工作状态的获取。
[0144]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进风孔12设置在底壳10上靠近操作区的一侧。基于锅具一般放置在加热区上方,因此锅具中的汤汁溢出后主要留存在加热区下方的放置台面上,因此将进风孔12设置在靠近操作区一侧的底壳 10上,可以使得进风孔12远离溢出汤汁的留存区域,从而避免进风孔12在进风过程中携带放置台面上的水汽或者污渍进入容置腔,不仅提高了容置腔中的清洁度,提升用户体验舒适度,并且保证了容置腔中各种电子元件工作的稳定性。
[0145]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进风孔12设置在底壳10的底壁11上,进风孔12位于散热风机50在底壳10的底壁11上的投影区域之外。
[0146]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将进风孔12设置在底壳10的底壁11上,便于轴流风机形成底进风的方式,然而底进风的过程中进风风流会携带电磁炉底部的水汽或污渍进入容置腔,为避免该情况的发生,本实施例将进风孔12设置在散热风机50在底壳10的底壁11上投影区域之外的部分,这样进风风流进入容置腔的过程中,会经过一段曲线路径,从而增加了流经路径的长度以减少进入容置腔中的水汽或污渍,保证了容置腔中的清洁度,并且提高了电子元件工作的稳定性。
[0147]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进风孔12设置在底壳10的侧壁上,底壳 10的侧壁至少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侧壁段14、第二侧壁段15、第三侧壁段 16和第四侧壁段17,散热风机50设置在容置腔中靠近第一侧壁段14和第二侧壁段15的连接处。
[0148]
进风孔12设置在至少部分第一侧壁段14和/或至少部分第二侧壁段15 上。
[0149]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电磁炉为方形为例进行说明和画图,其包括依次相连的上述四个侧壁段,相邻侧壁段之间可以通过圆弧结构过渡。将散热风机50设置在第一侧壁段14和第二侧壁段15的连接处,即位于整个容置腔中的拐角区域,这样可以保证散热风机50流出的出风风流尽可能的覆盖整个容置腔,从而利于容置腔中多个发热元件的散热。
将进风孔12设置在至少部分第一侧壁段14和/或至少部分第二侧壁段15上可以保证进风孔12尽可能的靠近散热风机50,减少进风孔12进入的进风风流至散热风机50的流经路径长度,从而减少了进风风流在流经过程中的损耗,并且利于进风孔12的进风风流更快的流至散热风机50,从而不仅提高了散热风机50的进风量,增强对电磁炉中发热元件的散热效果,而且提高了发热元件的散热效率。
[0150]
具体的,参照图3所示,容置腔中靠近第一侧壁段14设置有第一导风板 141,第一导风板141的第一端连接在第四侧壁段17上,第一导风板141的第二端朝散热风机50延伸。
[0151]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进风孔12设置在整个第一侧壁段14上,挡风板40设置在整个电路板30的底部,且位于电路板30和进风孔12之间。
[0152]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设置可以增加第一侧壁段14上进风孔12设置区域的面积,从而增加第一侧壁段14上的进风孔12的数量,提高进风风流量,增强散热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基于进风孔12位于整个第一侧壁段14上,因此挡风板40需要设置在整个电路板30的底部,从而对电路板30起到保护的效果,避免任意位置的进风孔12处进入的水汽、油烟或者灰尘导致电路板 30受潮或者损坏,或者进风孔12进入的导电体影响电路板30上电子元件工作的稳定性。
[0153]
此时,第一导风板141和第一侧壁段14之间并未设置第四导风板19结构,这样可以避免第四导风板19对进风风流造成阻挡的稳定。
[0154]
作为另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进风孔12设置在至少部分第一侧壁段 14上,第一导风板141和第一侧壁段14之间设置有第四导风板19,第四导风板19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侧壁段14上,第四导风板19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导风板141或延伸部的靠近第一导风板141的一端。第一导风板141、第四导风板19、部分第一侧壁段14以及部分第四侧壁段17共同围成腔体191。
[0155]
进风孔12设置在第一侧壁段14上靠近散热风机50的一侧,且位于腔体 191的外部,挡风板40设置在电路板30靠近散热风机50的一侧的底部,且位于电路板30和进风孔12之间。
[0156]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导风板141、第四导风板19、部分第一侧壁段 14以及部分第四侧壁段17共同围成腔体191,该腔体191可以为封闭的腔体191,也可以为半封闭的腔体191。第四导风板19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侧壁段14的中段,进风孔12位于第一侧壁段14上远离腔体191一侧,设置进风孔12的区域与腔体191通过第四导风板19分隔开,并且两者之间不存在气体对流。这样的设置可以保证进风孔12进入的进风风流直流流至散热风机 50处,避免进风风流流至腔体191中,这样可以减少进风风流在容置腔中的流经路径的长度,减小进风风流的损耗。
[0157]
在此种情况下,挡风板40仅位于部分电路板30的底部,电路板30可以延伸至腔体191区域内,然而位于腔体191区域内的电路板30不受进风孔 12的影响,因此此处并未设置挡风板40,这样可以有效减小电磁炉的制造成本和重量。
[0158]
在实际使用中,第四导风板19与第一侧壁段14的连接点位于第一侧壁段14中段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定。进一步地,第四导风板19还可以对电路板30起到支撑作用。
[0159]
具体的,容置腔中靠近第二侧壁段15一侧设置有第二导风板151,第二导风板151
的第一端位于靠近散热风机50的一侧,第二导风板151的第二端朝向第三侧壁段16延伸。
[0160]
其中,第二导风板151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侧壁段15上远离散热风机 50的一侧。或,第二导风板151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三侧壁段16上。或,第二导风板151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侧壁段15和第三侧壁段16的连接处。
[0161]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进风孔12设置在整个第二侧壁段15上。这样可以增加进风孔12设置区域的面积,从而增加第二侧壁段15上的进风孔12的数量,提高进风的风流量。第二导风板151可以对进风风流起到引导效果,保证进风风流向靠近散热风机50的区域流动,避免进风风流积存在第二导风板151和第二侧壁段15之间的死角区域内。
[0162]
作为另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进风孔12设置在至少部分第二侧壁段 15上,容置腔中还设置有第三导风板18,第三导风板18的第一端朝第二侧壁段15延伸,第三导风板18的第二端朝第二导风板151的第一端延伸。
[0163]
进风孔12设置在第二侧壁段15上靠近散热风机50的一侧。这种情况下,容置腔中可以不设置第二导风板151,仅利用第三导风板18对进风风流进行引导,当然也可以设置第二导风板151,第二导风板151对线圈盘80周围的散热风流进行引导,使其流至第三侧壁段16上的出风孔13处。
[0164]
作为另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进风孔12设置在第二侧壁段15上靠近散热风机50的一侧,底壳10上的出风孔13设置在第二侧壁段15上远离散热风机50的一侧。
[0165]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设置可以保证进风孔12尽可能的靠近散热风机 50,利于进风风流快速流至散热风机50,出风孔13尽可能靠近线圈盘80,高温的出风风流尽快流出至容置腔的外部。在这种情况下,容置腔中设置的第三导风板18将进风风流和出风风流进行隔离,避免两者相互对流产生影响。
[0166]
具体的,第三导风板18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侧壁段15上。第三导风板 18在第二侧壁段15上的具体连接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定。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第三导风板18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导风板151的第一端上。作为另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第三导风板 18连接在第二延伸部21上远离电路板30的一端。这样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三导风板18安装的灵活性,减小电磁炉装配难度。
[0167]
这样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三导风板18安装的灵活性,减小电磁炉装配难度。
[0168]
其中,散热风机50的下表面与底壳10的底壁11之间具有第三间隙,第三间隙与进风口连通并形成散热风机50的风机腔的进风部。
[0169]
散热风机50的上表面与面板之间具有第四间隙,第四间隙与底壳10的出风孔13连通并形成散热风机50的风机腔的出风部。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散热风机50形成底部进风和顶部出风的风流流经方式,提高了散热风机50 对风流的引导效果。
[0170]
其中,第一导风板141和第一侧壁段14之间形成散热风机50的第一进风区,至少部分电路板30位于第一进风区内。第二导风板151和至少部分第二侧壁段15之间形成散热风机50的第二进风区。第一进风区和第二进风区均与散热风机50的风机腔的进风部连通。这样的设置便于第一进风区和第二进风区中的风流流至散热风机50,同时利于第一进风区的进风风流对位于第一进风区中的电路板30起到散热降温的效果。
[0171]
具体的,挡风板40与底壳10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五间隙,挡风板40上的至少部分挡风本体42靠近底壳10的侧壁一端设置有第三翻边44,第三翻边 44的端部朝向面板延伸。
[0172]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底壳10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孔12,在至少部分挡风板40靠近侧壁一段设置第三翻边44,可以利用第三翻边44对电路板30 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容置腔外部的水汽、油烟或者灰尘通过进风孔12落在电路板30上,并且避免外部导电体通过进风孔12接触电路板30,提高了电路板30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第三翻边44还可以对有进风孔12进入的风流起到引导效果,避免风流积存在第三翻边44和侧壁之间的死角区域中,保证进风风流流至散热风机50处。
[0173]
可选的是,第三翻边44的高度范围为10-25mm。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定第三翻边44高度的具体数值,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定。
[0174]
具体的,第一导风板141和第二导风板151在容置腔中间隔设置,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21均位于第一导风板141和第二导风板151之间的间隔区域内。第一延伸部41的第一端与第一导风板141抵接,第一延伸部 41的第二端与第二延伸部21的第一端抵接,第二延伸部21的第二端与第二导风板151抵接。通过将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21设置在与第一导风板141和第二导风板151之间的间隔区域中,可以保证两者有效适应容置腔中有限的安装空间,从而提高电磁炉整体的结构适应性。并且第一延伸部41 的第一端与第一导风板141抵接,第一延伸部41的第二端与第二延伸部21 的第一端抵接,第二延伸部21的第二端与第二导风板151抵接,可以有效减少第一导风板141与第一延伸部41之间,第一延伸部41与第二延伸部21之间,以及第二导风板151与第二延伸部21之间外漏的风流,从而提高了进风风流量,保证发热元件的散热效果。
[0175]
其中,第一延伸部41的第一端与至少部分第一导风板141重叠且抵接。第二延伸部21的第二端与至少部分第二导风板151重叠且抵接。第一延伸部 41的第二端与第二延伸部21的第一端之间通过平面抵接。通过在第一延伸部41和至少部分第一导风板141之间设置重叠区域,在第二延伸部21和至少部分第二导风板151支架内设置重叠区域,可以提高其抵接的稳定性。并且第一延伸部41与第二延伸部21通过平面抵接,不仅提高了延伸部和第二边缘211在底壳10中的设置稳定性,还可以减少风流的损耗量。
[0176]
具体的,当第一导风板141与第一延伸部41抵接时,或者第二导风板 151与第二延伸部21抵接时,或者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21抵接时,抵接处可能会出现抵接角度不一致,或者弧度不一致的情况,降低了第一延伸部41、第二延伸部21、第一导风板141和第二导风板151抵接的稳定性,甚至会在抵接处出现较大的间隙,造成进风风流的损耗。
[0177]
为了解决该问题,参照图5和图7所示,在上述的电磁炉中,可选的是,第一导风板141和第一延伸部41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件45,第一导风板141 和第一延伸部41通过第一过渡件45抵接。第一过渡件45连接在底壳10的底壁11上,和/或第一过渡件45连接在第一导风板141上,和/或第一过渡件 45连接在延伸部的靠近第一导风板141一侧。
[0178]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过渡件45可以为直线结构,该直线结构的延伸长度可以根据第一导风板141的结构设置,第一过渡件45的一端适应第一延伸部 41的弧形结构,另一端适应第一导风板141的直线结构,从而使得两者可以通过第一过渡件45重叠抵接,这样可以减小第一导风板141和第一延伸部 41的装配难度,以及减小两者之间的装配间隙。
[0179]
第二导风板151和第二延伸部21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件213,第二导风板151和第二延伸部21通过第二过渡件213抵接。第二过渡件213连接在底壳10的底壁11上,和/或第二过渡件213连接在第二导风板151上,和/或第二过渡件213连接在第二延伸部21的靠近第二
导风板151一侧。
[0180]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过渡件213可以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弯折角度可以根据第二导风板151的结构设置,第二过渡件213的一端适应第二延伸部21的弧形结构,第二过渡件213的另一端适应第二导风板151结构,从而使得两者可以通过第二过渡件213重叠抵接,这样可以减小第二导风板151 和第二延伸部21的装配难度,以及减小两者之间的装配间隙。
[0181]
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21之间设置有第三过渡件46,第一延伸部 41和第二延伸部21通过第三过渡件46抵接。第三过渡件46连接在底壳10 的底壁11上,和/或第三过渡件46连接在第一延伸部41上,和/或第三过渡件46连接在第二延伸部21上。
[018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过渡件46可以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弯折角度可以根据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21设置,第三过渡件46的一端适应第一延伸部41,另一端适应第二延伸部21,从而使得两者可以通过平面抵接,并且具有第三过渡件46的重叠部分,减小两者的装配难度和装配间隙。
[0183]
在实际使用中,第一过渡件45、第二过渡件213以及第三过渡件46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第一延伸部41、第二延伸部21、第一导风板141以及第二导风板151的具体结构进行调整,本实施例对其并不加以限定,也不局限于上述文字和附图所示。
[0184]
具体的,挡风板40通过连接组件60设置在容置腔中。连接组件60包括设置在底壳10中的至少一个固定柱62和设置在挡风板40上的至少一个固定孔61,当挡风板40设置在底壳10内时,固定柱62一一对应地穿设固定孔 61。
[0185]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孔61可以位于挡风板40的端点位置或者拐角位置,也可以同时设置在挡风板40端点之间的区域中,多个固定孔61可以间隔排布,本实施例对固定孔61的具体数量和间隔距离并不加以限制。固定柱62 与固定孔61的数量以及设置位置相互对应即可。其中,本实施例中将电磁炉的安装支脚作为部分固定柱62,可以提高固定柱62的设置稳定性,同时提高连接组件60的连接稳定性。在安装过程中,挡风板40的固定孔61穿设固定柱62,对挡风板40起到导向安装的效果。
[0186]
当然,固定柱62和固定孔61之间可以紧固连接,从而进一步地起到固定安装的效果。
[0187]
进一步地,电路板30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63设置在容置腔中,当电路板30设置在挡风板40上时,连接件63连接至底壳10。需要说明的是,该连接件63可以有多个,连接件63的一端设置在电路板30上,另一端连接至底壳10,在安装过程中,挡风板40首先通过固定孔61和固定柱62定位,继而将电路板30设置在挡风板40上,利用连接件63进行紧固连接。
[0188]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该连接件63可以是弹性连接件63,在安装过程中,面板盖设在底壳10上的过程中,面板对弹性连接件63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完成弹性连接件63的连接紧固过程,这样的设置可以大大减小电磁炉装配的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0189]
具体的,底壳10上设置有支撑组件70,支撑组件70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
[0190]
至少一个第一支撑筋71,第一支撑筋71设置在第一导风板141靠近第一侧壁段14的面上。第一支撑筋71可以设置多个,多个第一支撑筋71可以在第一导风板141靠近第一侧壁段14的面上间隔设置。
[0191]
至少一个第二支撑筋72,第二支撑筋72设置在第一侧壁段14靠近第一导风板141
一侧的面上。第二支撑筋72可以设置多个,多个第二支撑筋72 同样可以在第一侧壁段14靠近第一导风板141的面上间隔设置。
[0192]
至少一个第三支撑筋73,第三支撑筋73设置在固定柱62的外周壁上。第三支撑筋73可以设置多个,多个第三支撑筋73同样可以沿着固定柱62的外周壁间隔设置。利用上述的支撑组件70对电路板30起到支撑的效果,可以提高电路板30的安装稳定性,同时减少安装过程的难度。
[0193]
可选的是,电路板30为灯板和/或电源板31。本实施例以电路板30是灯板为例进行上述的说明,在实际使用中,电路板30还可以为电源板31,当然灯板和电源板31还可以为一体结构。
[0194]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第一延伸部41和/或第二延伸部21的上表面与面板的下表面之间的间距范围为0.5-1mm。当该间距过小时,第一延伸部41和/或第二延伸部21的晃动过程会对面板造成冲击,甚至造成面板的破损,同时两者之间装配间隙过小也增大了装配的难度。而当该间距过大时,会造成进风风流外漏量过大,影响电磁炉的散热效果。
[019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0196]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19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