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2909发布日期:2021-03-23 10:55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通风分为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是在不消耗人工能源的情况下,利用风压、热压来实现建筑内部的空气流通和置换;机械通风则主要是靠通风设施提供动力实现室内的空气流动。做好通风,就是提高建筑内外空气流通效果,综合建筑朝向、房布局、开口设置、风路设计,结构设计等方面;同时做好机械通风。建筑通风设备能耗的节能是在保证建筑物内引入必需的新鲜空气的同时回收排出室外的空气中的大部分热能。

现有的通风设备中,通常为了提高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增加了大量的过滤环节,如滤网、活性炭吸附等,上述特征虽然能够有效地提高空气清洁度,同时也会大幅度的降低空气的通过率,增加新风系统的工作负荷。此外,大多数新风系统没有考虑到空气湿度和风向的问题,导致进风路径单一,不同风向的气候下进风效果不可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通风节能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风机,还包含湿度调节装置、风向调节装置,所述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水管和脉冲阀,脉冲阀设置于水管壁上,水管壁上对应脉冲阀设有雾化喷头,所述湿度传感器与脉冲阀连接;所述风向调节装置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与墙面转动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

具体的,所述风机嵌入墙体内部,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不重合。

具体的,所述湿度调节装置的水管接入建筑供水管网。

具体的,所述挡风板通过转接轴设置于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端面上,转接轴的一端设有转动轮盘,所述转动轮盘与转接轴之间为齿轮连接。

具体的,所述进风口或出风口的端面上设有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包括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在现有的进风设备中增设湿度调节装置和风向调节装置,进而实现进入建筑的空气湿度可调、风向可调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湿度调节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风向调节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包括进风口1、出风口2和风机3。进风口1和出风口2贯通,中间设置风机3嵌入墙体10内部用于机械引风,优选的,进风口1和出风口2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不重合,使风进入室内时经过一条非直线路径,有效滤除空气中携带的大颗粒杂质,同时避免建筑内风流量过大影响舒适度。

本设备中还包含湿度调节装置、风向调节装置。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44、水管41和脉冲阀42,脉冲阀42设置于水管41壁上,水管41壁上对应脉冲阀42设有雾化喷头43,湿度传感器44与脉冲阀42连接。湿度传感器44用于采集建筑室内与室外的湿度差,并且通过表盘等数据显示出具体数值,当室内空气湿度较室外温度低时湿度调节装置不工作,反之湿度传感器44给脉冲阀42发送相应的工作指令,脉冲阀42打开,水管41内的水通过雾化喷头43与空气混合进入室内。具体的,湿度调节装置的水管41接入建筑供水管41网,方便连接且成本较低。

风向调节装置包括挡风板51,所述挡风板51与墙面转动连接。挡风板51通过转接轴52设置于进风口1和出风口2的端面上,转接轴52的一端设有转动轮盘53,所述转动轮盘53与转接轴52之间为齿轮连接。转动轮盘53带动转接轴52转动,进一步带动挡风板51转动,转动板的角度调节可以改变进风速度和进风量,实现进风的可调节。

优选的,在进风口1或出风口2的端面上设有过滤装置12,对气流进行过滤。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本装置适用于建筑建设时直接嵌入墙体10内部或安装于门窗一角,起到辅助通风的作用。

通过调节转动轮盘53即调节挡风板51的角度和开合间距,进而控制进风量和角度,控制转动轮盘53可以是手动或通过简单的命令控制自动调整;湿度传感器44根据采集到的湿度信息对脉冲阀42进行实时控制,雾化喷头43能够使水分与空气更充分的混合从而准确、快速的提高湿度调节速度,相比于常见的冷却箱、海绵等加湿办法,本实用新型的涉笔明显具有更高的加湿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湿度调节装置、风向调节装置,所述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水管和脉冲阀,脉冲阀设置于水管壁上,水管壁上对应脉冲阀设有雾化喷头,所述湿度传感器与脉冲阀连接;所述风向调节装置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与墙面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嵌入墙体内部,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不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调节装置的水管接入建筑供水管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通过转接轴设置于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端面上,转接轴的一端设有转动轮盘,所述转动轮盘与转接轴之间为齿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或出风口的端面上设有过滤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还包含湿度调节装置、风向调节装置,所述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水管和脉冲阀,脉冲阀设置于水管壁上,水管壁上对应脉冲阀设有雾化喷头,所述湿度传感器与脉冲阀连接;所述风向调节装置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与墙面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进入建筑的空气湿度可调、风向可调节。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鹍;刘光鹏;刘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沃土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7
技术公布日:2021.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