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77680发布日期:2021-05-07 22:51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微通道换热器的过液管道的内径必须大于扁管的宽度才能将过液管道和扁管装配在一起。然而,上述设置导致过液管道的内部空间增大,降低了过液管道内制冷剂的流速,导致进入扁管内的制冷剂分液不均,降低了换热器的运行性能,也需要大量的制冷剂注入至过液管道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过液管道的内径大于扁管的宽度而影响换热器运行性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过液管道;第二过液管道,具有多个沿第二过液管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过液孔;连接结构,设置在第二过液管道上,连接结构具有连通腔;连接结构为多个,多个连接结构与多个第一过液孔一一对应地设置,各第一过液孔与其相对应的连接结构的连通腔连通;扁管,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过液管道和连通腔连通;多个翅片,多个翅片沿扁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扁管上。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还具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二过液管道穿设在第一安装孔内,扁管的开口端穿设在第二安装孔内,第二安装孔与连通腔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孔沿连接结构的径向延伸且贯穿连接结构;第二安装孔沿连接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连接结构的长度方向与扁管的宽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第二安装孔的长度小于连接结构的长度。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包括:管状本体,管状本体具有连通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设置在管状本体上;第一封堵件,第一封堵件设置在管状本体的第一端上,以用于封堵第一端;第二封堵件,第二封堵件设置在管状本体的第二端上,以用于封堵第二端。

进一步地,第二安装孔为腰形孔或矩形孔,第二安装孔与扁管的外表面相适配。

进一步地,第一过液孔与管状本体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封堵件包括第一封堵板和第一翻边结构,第一封堵板设置在管状本体内且与管状本体的内周面相贴合设置,第一翻边结构设置在第一封堵板远离第二封堵件的板面上。

进一步地,第二封堵件包括第二封堵板和第二翻边结构,第二封堵板设置在管状本体内且与管状本体的内周面相贴合设置,第二翻边结构设置在第二封堵板远离第一封堵件的板面上。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与第二过液管道粘接、或卡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过液管道内设置有多个隔片,多个隔片将第二过液管道的内腔分隔为多个子腔,各子腔相互独立设置;第二过液管道还具有多个第二过液孔,多个第二过液孔与多个子腔一一对应地设置,各第二过液孔与其相对应的子腔连通,第二过液孔通过子腔与第一过液孔连通。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第二过液管道通过连接结构与扁管连通,则第二过液管道的内径不再受到必须大于扁管的宽度的条件限制,第二过液管道的内径可小于或等于扁管的宽度,以减小第二过液管道的内部空间,增加了制冷剂在第二过液管道内的流速,进而提升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过液管道的内径大于扁管的宽度而影响换热器运行性能的问题,提升了换热器的运行性能。同时,上述设置能够减小第二过液管道内的制冷剂充注量,进而减小了换热器的整体重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换热器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换热器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换热器作冷凝器时换热器内的制冷剂流向;

图4示出了图1中的换热器作蒸发器时换热器内的制冷剂流向;

图5示出了图1中的换热器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5中的换热器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过液管道;20、第二过液管道;21、第一过液孔;22、隔片;23、第二过液孔;30、连接结构;31、连通腔;32、第一安装孔;33、第二安装孔;34、管状本体;35、第一封堵件;351、第一封堵板;352、第一翻边结构;36、第二封堵件;361、第二封堵板;362、第二翻边结构;40、扁管;50、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过液管道的内径大于扁管的宽度而影响换热器运行性能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器。

如图1至图6所示,换热器包括第一过液管道10、第二过液管道20、连接结构30、扁管40及多个翅片50。其中,第二过液管道20具有多个沿第二过液管道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过液孔21。连接结构30设置在第二过液管道20上,连接结构30具有连通腔31;连接结构30为多个,多个连接结构30与多个第一过液孔21一一对应地设置,各第一过液孔21与其相对应的连接结构30的连通腔31连通。扁管4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过液管道10和连通腔31连通。多个翅片50沿扁管4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扁管40上。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第二过液管道20通过连接结构30与扁管40连通,则第二过液管道20的内径不再受到必须大于扁管40的宽度的条件限制,第二过液管道20的内径可小于或等于扁管40的宽度,以减小第二过液管道20的内部空间,增加了制冷剂在第二过液管道20内的流速,进而提升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过液管道的内径大于扁管的宽度而影响换热器运行性能的问题,提升了换热器的运行性能。同时,上述设置能够减小第二过液管道20内的制冷剂充注量,进而减小了换热器的整体重量。

在本实施例中,当换热器作蒸发器时,可减缓第一过液管道10和第二过液管道20内制冷剂气液分层,以进入扁管40的制冷剂分液更加均匀,提高了换热器的运行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二过液管道20内的制冷剂通过第一过液孔21进入至与其相对应的连接结构30内,并通过连通腔31进入至扁管40内,进入至扁管40内的制冷剂通过翅片50与换热器所处环境进行换热,以实现换热器的制冷或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扁管40为多个,多个扁管40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预设方向为从第一过液管道10至第二过液管道20的方向。

如图6所示,连接结构30还具有第一安装孔32和第二安装孔33,第二过液管道20穿设在第一安装孔32内,扁管40的开口端穿设在第二安装孔33内,第二安装孔33与连通腔31连通。这样,上述设置使得连接结构30与第二过液管道20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二者的拆装难度。同时,上述设置确保进入连通腔31内的制冷剂能够通过第二安装孔33进入至扁管40内,进而提升了换热器内制冷剂的流动流畅性,确保换热器能够正常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32和第二安装孔33间隔设置,以避免第二过液管道20与扁管40之间发生结构干涉而影响换热器的拆装。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安装孔32沿连接结构30的径向延伸且贯穿连接结构30。第二安装孔33沿连接结构3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连接结构30的长度方向与扁管40的宽度方向一致。这样,上述设置使得多个连接结构30沿第二过液管道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进而使得多个扁管40沿第二过液管道20和第一过液管道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33的长度小于连接结构30的长度。这样,上述设置确保扁管40能够安装在连接结构30上,进而提升了换热器的结构可靠性。同时,上述设置提升了连接结构30的结构强度,进而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如图6所示,连接结构30包括管状本体34、第一封堵件35及第二封堵件36。其中,管状本体34具有连通腔31,第一安装孔32和第二安装孔33均设置在管状本体34上。第一封堵件35设置在管状本体34的第一端上,以用于封堵第一端。第二封堵件36设置在管状本体34的第二端上,以用于封堵第二端。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使得连接结构30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另一方面提升了连接结构30的气密性,防止连接结构30上发生制冷剂泄漏的现象而造成制冷剂浪费。

具体地,连通腔31为管状本体34的内腔,第一安装孔32与连通腔31连通,第二安装孔33设置在管状本体34的管壁上。扁管40的开口端伸入至第二安装孔33内且与管状本体34连接,进而实现了扁管40与第二过液管道20的装配,以使第二过液管道20的内径不受扁管40的宽度的尺寸限制。

可选地,第一封堵件35由铝材质制成且表面具有涂层,第一封堵件35与管状本体34焊接。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一封堵件35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换热器的加工成本。

可选地,第二封堵件36由铝材质制成且表面具有涂层,第二封堵件36与管状本体34焊接。。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二封堵件36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换热器的加工成本。

可选地,第二安装孔33为腰形孔或矩形孔,第二安装孔33与扁管40的外表面相适配。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使得第二安装孔33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第二安装孔33的加工成本。同时,上述设置使得扁管40与第二安装孔33的装配更加紧固,提升了换热器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33为腰形孔,以使连接结构30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同时,上述设置避免扁管40上产生锐边而割伤或划伤工作人员。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液孔21与管状本体34同轴设置。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确保从第一过液孔21排出的制冷剂均匀地流入至管状本体34内,以降低制冷剂对连接结构30的冲击力,避免换热器内产生噪声和振动,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6所示,第一封堵件35包括第一封堵板351和第一翻边结构352,第一封堵板351设置在管状本体34内且与管状本体34的内周面相贴合设置,第一翻边结构352设置在第一封堵板351远离第二封堵件36的板面上。这样,第一封堵板351安装在管状本体34内,以用于对管状本体34的第一开口端进行封堵。当需要将第一封堵件35从管状本体34内拆出或者将第一封堵件35装入管状本体34内时,工作人员可对第一翻边结构352进行操作,以将第一封堵件35从管状本体34内拆下或装入至管状本体34内,进而使得工作人员对第一封堵件35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拆装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翻边结构352呈环形且与所述管状本体34同轴设置。

如图6所示,第二封堵件36包括第二封堵板361和第二翻边结构362,第二封堵板361设置在管状本体34内且与管状本体34的内周面相贴合设置,第二翻边结构362设置在第二封堵板361远离第一封堵件35的板面上。这样,第二封堵板361安装在管状本体34内,以用于对管状本体34的第二开口端进行封堵。当需要将第二封堵板361从管状本体34内拆出或者将第二封堵板361装入管状本体34内时,工作人员可对第二翻边结构362进行操作,以将第二封堵件36从管状本体34内拆下或装入至管状本体34内,进而使得工作人员对第二封堵件36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拆装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翻边结构362呈环形且与所述管状本体34同轴设置。

可选地,连接结构30与第二过液管道20粘接、或卡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这样,上述设置使得连接结构30与第二过液管道20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二者之间的拆装难度。

如图2所示,第二过液管道20内设置有多个隔片22,多个隔片22将第二过液管道20的内腔分隔为多个子腔,各子腔相互独立设置。第二过液管道20还具有多个第二过液孔23,多个第二过液孔23与多个子腔一一对应地设置,各第二过液孔23与其相对应的子腔连通,第二过液孔23通过子腔与第一过液孔21连通。这样,制冷剂通过多个第二过液孔23进入至多个子腔中,进入至子腔中的制冷剂依次通过第一过液孔21、连通腔31及第二安装孔33进入至扁管40内,以实现制冷剂的顺畅流动。

具体地,第二过液管道20被多个隔片22分割成m(m≥1)个子腔,每个子腔包括n(n≥1)个连接结构30。第二过液管道20上设置多个第一过液孔21,第一过液孔21和多个连接结构30一一对应地设置。这样,当换热器作蒸发器时,制冷剂分成m路经多个第二过液孔23分别进入第二过液管道20的每个子腔内。由于第二过液管道20的内径较小,制冷剂进入子腔后,能以较快的速度从子腔的底部进入子腔的上部,经第一过液孔21分别进入每个连接结构30中,后经扁管40流出,最后进入第一过液管道10,在换热器中完成换热过程。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第二过液管道通过连接结构与扁管连通,则第二过液管道的内径不再受到必须大于扁管的宽度的条件限制,第二过液管道的内径可小于或等于扁管的宽度,以减小第二过液管道的内部空间,增加了制冷剂在第二过液管道内的流速,进而提升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过液管道的内径大于扁管的宽度而影响换热器运行性能的问题,提升了换热器的运行性能。同时,上述设置能够减小第二过液管道内的制冷剂充注量,进而减小了换热器的整体重量。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