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能互补低碳式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28603发布日期:2022-11-09 09: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能互补低碳式供热系统,该供热系统包括生物质燃料锅炉供热单元、供热水流管道和与所述供热水流管道连通的热泵供热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系统还包括有空气集热器(3)和蓄热装置(4),所述空气集热器(3)通过空气管道连通至蓄热装置(4)的入口;其中,所述热泵供热单元(2)还设置有热泵蒸发器,所述热泵蒸发器包括用于回收所述燃料锅炉(1)所排放的烟气中热量的烟气子换热器(15)和与所述蓄热装置(4)的出口通过空气管道连通的空气子换热器(11);所述空气子换热器(11)通过回流空气总管(17)与所述蓄热装置(4)和所述空气集热器(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系统还包括有气水换热单元(9);所述气水换热单元(9)的出水管和入水管均与所述供热水流管道连通,所述气水换热单元(9)布置在所述空气子换热器(11)与所述蓄热装置(4)的出口之间或者布置在所述蓄热装置(4)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装置(4)为固体蓄热槽,所述固体蓄热槽内布置有相变蓄热材料和/或重型固体蓄热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装置(4)还包括有保温层(5)、蓄热槽基础支撑件(7)和布置在蓄热槽内的空气挡板(8)。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空气总管(17)包括设置在用于控制连通至所述蓄热装置(4)的第一空气支路通断的第一风道控制阀(19)和用于控制连通至所述空气集热器(3)的第二支路通断的第二风道控制阀(2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子换热器(11)的入口管道上还设置有管道风机(10)。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子换热器(15)还设置有空气入口和设置在出口的抽气风机(16)。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空气总管(17)包括设置在用于控制连通至所述蓄热装置(4)的第一空气支路通断的第一风道控制阀(19)和用于控制连通至所述空气集热器(3)的第二支路通断的第二风道控制阀(23);所述热泵供热单元(2)还包括:热泵压缩机(12)、用于与所述供热水流管道进行热交换的热泵冷凝器(14)和布置在热泵蒸发器的管路上的节流阀(13)。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子换热器(11)的入口管道上还设置有管道风机(10);所述烟气子换热器(15)还设置有空气入口和设置在出口的抽气风机(16);所述供热系统还包括有建筑环境传感器(21)和总控制面板(20)、生物质燃料锅炉控制面板(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能互补低碳式供热系统,该供热系统包括生物质燃料锅炉供热单元(1)、供热水流管道和与所述供热水流管道连通的热泵供热单元(2),所述供热系统还包括有空气集热器(3)和蓄热装置(4),所述空气集热器(3)通过空气管道连通至蓄热装置(4)的入口;其中,所述热泵供热单元(2)还设置有热泵蒸发器,所述热泵蒸发器包括用于回收所述生物质燃料锅炉(1)所排放的烟气中热量的烟气子换热器(15)和与所述蓄热装置的出口通过空气管道连通的空气子换热器(11);所述空气子换热器(11)通过回流空气总管(17)与所述蓄热装置(4)和所述空气集热器(3)连通。述空气集热器(3)连通。述空气集热器(3)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赵飞 苑翔 李志永 杨哲红 赵军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居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1
技术公布日:2022/1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