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煤炉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435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型煤炉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灶。
目前,燃烧成型煤(如圆状或方状蜂窝煤或其它型煤)的炉灶与烧散煤的炉灶,均是炉腔周围充填隔热材料后封闭在炉壳体中,炉腔下部经炉篦支承后与进风室相通,炉腔上部即为火焰加热区,在更换最底层的乏煤时,或是从进风室用炉钩将底层煤钩碎取出,这样灰尘较大,不卫生,或者是在炉腔上部把被加热体,如锅等端下,将燃煤一一夹出,取出底层乏煤后再依次一一放入炉腔,并在最上层放一块新煤,后者比较卫生,但是对于食堂等用的大型成型煤炉灶,这样就有一定困难,使用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提供一种成型煤炉灶,在需更换乏煤或点燃时,不用搬动炉灶上的被加热体,即可将乏煤夹出,并放入新煤。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炉灶壳体开一个门,将炉腔、炉篦、进风室及内层隔热材料用内壳包为一体,从门中推入炉灶壳体,内壳的一面用带风门和把手的档板将门封闭,对于大型炉灶(如一层可放四块型煤的炉灶),在内壳底部四角装有轮子,对应的炉灶壳体底部设有两根导轨。



图1为型煤炉灶示意图;附图2为型煤炉灶侧剖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该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该实用新型由炉灶壳体(3)、带烟道(1)的炉台(2)和一面带档板(4)的内壳套(5)组成,内壳套(5)下部有进风室(9),进风室上面中部有炉篦(8)支承炉腔(6),炉腔(6)与内壳套之间装有隔热填充料(7),档板(4)的下部有带盖板(10)的进风门(11)和把手(12),内壳套(5)的底部四角装有轮子(13),轮子(13)下面对应的炉灶壳体(3)处装有导轨(14),档板(4)与炉灶壳体(3)的对应边处装有隔热密封材料(15)(如耐火纤维毡)。
使用该实用新型煤炉炉灶在点燃型煤或夹取乏煤、放新煤时,可将内壳套(5)拉出,夹出乏煤或放入新煤后在推入炉灶壳体中,而无需搬动炉台(2)上面放置的被加热体。
权利要求1.一种型煤炉灶,由炉灶壳体(3)、带烟道(1)的炉台(2)、炉篦(8)、炉腔(6)、隔热填充料(7)、带盖板(10)的进风门(11)和进风室(9)组成,其特征在于炉篦(8)、炉腔(6)、内层隔热填充料(7)和进风室(9)装在一个可移动的放在炉灶壳体(3)中的内壳套(5)里,内壳套(5)的一面为周边有隔热密封材料(15)的挡板(4),其上装有把手(12)和带盖板(10)的进风门(11),进风门(11)与进风室(9)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煤炉灶,其特征在于内壳套(5)的底部四角装有轮子(1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型煤炉灶,其特征在于炉灶壳体底部对应轮子(13)处装有导轨(14)。
专利摘要一种燃烧型煤的炉灶,特别是燃烧圆型、方型等蜂窝煤的炉灶,由炉体、炉台、烟道等组成。炉腔、炉箅及进风门、进风室等封装在一个放于炉体中的可移动的内壳套里,对于大型的炉灶,内壳套下部装有四个轮子,轮子下可辅设导轨,在点燃炉灶或更换乏煤时,不用搬动炉台上被加热体,如锅等,只将内壳套拉出即可。该炉灶适用于家庭、食堂或其它型煤烧型煤的炉灶。
文档编号F24B1/181GK2066938SQ8921625
公开日1990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1989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1989年11月29日
发明者姜明瑞, 顾秀珠, 张启新, 郑运吉, 秦建路 申请人:济南市槐荫粉体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