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多功能常压热水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1898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煤多功能常压热水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供热设备,特别是燃煤多功能常压热水锅炉。
常压(无压)热水锅炉是70年代末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热力设备,其特征是锅炉本体在大气压力下运行,因而从根本上消除了锅炉爆炸的隐患,拓展了热水锅炉的应用领域。然而,目前的常压热水锅炉功能单一,一般只能提供采暖热水,在使用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煤多功能常压热水锅炉,它在锅炉本体非承压(无压)运行的前提下,具备同时或者单独提供采暖热水、空调热水、卫生热水和开水等多种功能,结构紧凑,燃料燃烧充分,热效率高,安装操作简便,运行安全可靠。
其解决方案是锅炉内筒和外筒均为开口式圆筒状,由两者与前后管板构成的锅炉本体为下开口式(月牙形)结构;在锅炉本体上部有换热管束(或盘管);在锅炉炉膛的后端有与其直接连通的开水装置。
在锅炉本体内有对称布置的火管和均匀布置的烟管。开水装置通过带有旁通阀的连通管与炉膛相连接,内有多根换热管,其顶部设有大气管B和液位控制箱,液位控制箱控制开水装置在满水状态下运行,其液面低于大气管B100毫米。
在运行过程中,烟气由炉膛进入对称布置的火管,再通过前烟箱进入均匀布置的烟管,经后烟箱由烟囱排出。锅炉回水通过控制水箱由进水管进入锅炉本体下部,使锅炉本体内水自然循环,再经锅炉本体上部的锅炉出水口进入系统循环,提供采暖热水。当用户既需要采暖热水(换热设备为散热片),又需要空调热水(换热设备为风机盘管)时,空调热水通过换热管束(或盘管)与锅炉本体内的热水换热,再进入空调系统循环,同时,通过换热管束(或盘管)也可提供生活用卫生热水。当用户需要开水时,开启连通管上的旁通阀,烟气进入开水装置与其内的冷水换热后再汇入后烟箱,开水由开水出口引出,冷水由液位控制箱补入。
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由底座(1)、炉排(2)、炉膛(3)、锅炉内筒(4)、锅炉外筒(5)、烟管(6)、火管(7)、换热管束(或盘管)(8)、控制水箱(9)、大气管A、进水管(10)、烟囱(11)、开水装置(12)、大气管B、液位控制箱(13)、换热管(14)、连通管(15)和旁通阀(16)等组成。锅炉内筒(4)和锅炉外筒(5)均为开口式圆筒状,由锅炉内筒(4)、外筒(5)和前后管板构成的锅炉本体为下开口式(月牙形)结构;在锅炉本体上部有换热管束(或盘管)(8),锅炉本体内还有对称布置的火管(7)和均匀布置的烟管(6);在锅炉炉膛(3)的后端有与其直接连通的开水装置(12),开水装置(12)通过带有旁通阀(16)的连通管(15)与炉膛(3)相连接,内有多根换热管(14),其顶部有大气管B和液位控制箱(13),液位控制箱(13)的液面低于大气管B100毫米。
权利要求1.一种燃煤多功能常压热水锅炉,有底座(1)、炉排(2)、炉膛(3)、锅炉内筒(4)、锅炉外筒(5)、烟管(6)、火管(7)、控制水箱(9)、大气管A、进水管(10)、烟囱(11)等,其特征在于a.锅炉内筒(4)和锅炉外筒(5)均为开口式圆筒状,由锅炉内筒(4)、外筒(5)和前后管板构成的锅炉本体为下开口式(月牙形)结构;b.在锅炉本体上部有换热管束(或盘管)(8);c.在锅炉炉膛(3)的后端有与其直接连通的开水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多功能常压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锅炉本体内有对称布置的火管(7)和均匀布置的烟管(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多功能常压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开水装置(12)通过带有旁通阀(16)的连通管(15)与炉膛(3)相连接,内有多根换热管(14),其顶部有大气管B和液位控制箱(13),液位控制箱(13)的液面低于大气管B100毫米。
专利摘要一种燃煤多功能常压热水锅炉,锅炉内筒(4)和锅炉外筒(5)均为开口式圆筒状,由锅炉内筒(4)、外筒(5)和前后管板构成的锅炉本体为下开口式(月牙形)结构,在锅炉本体上部有换热管束(或盘管)(8),在锅炉炉膛(3)的后端有与其直接连通的开水装置(12),可同时或者单独提供采暖热水、空调热水、卫生热水和开水,结构紧凑,燃料燃烧充分,热效率高,安装操作简便,运行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F24H1/22GK2168212SQ9322378
公开日1994年6月8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13日
发明者罗克万 申请人:湖南省郴州空调设备总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