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的烷烃燃油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3406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用的烷烃燃油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烷烃燃油气化炉,特别是一种多用的烷烃燃油气化炉。
目前,家庭普遍使用的炉具多是液化石油气炉,这种炉具采用的燃料是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在我国资源较为短缺,有时还要靠进口,且成本较高。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若干年前,有关人士就炉具燃料的开发以及节能等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认为在石油产品及其副产品上大有文章可做,因而本申请人选择了石油裂解的副产物--C5~C9作为节能的燃料,因为用这种C5~C9的烷烃燃油作燃料,具有比液化石油气热值高、含硫量小、来源广、成本低等优点,对此,申请人特为这种烷烃燃油作燃料设计了“一种家用烷烃燃油气化炉”,并曾就此先后申请了二个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各列ZL92205109.2及ZL94203522.4,后一专利技术对前一专利技术在结构上有所改进,然而在试用过程中,发现了该专利技术利用炉具燃烧的热量对燃油加热使之气化,原理虽然正确,但在炉具的结构上尚不尽完善、合理,ZL94203522.4的专利技术在结构上采用输油管在炉具的燃烧器外壁上盘绕几圈,作为燃油预热器,并在燃烧器外面设一加热器,对预热器补充加热,这种结构经实践,发现存在着二个缺点,一是用输油管作预热器,气化速度及程度并不理想,且由于从输油管输入的烷烃燃油含有一定杂质,气化后杂质不能清除,故而会堵塞喷咀,影响点火及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的烷烃燃油气化炉,这种炉具是在燃烧器上安装一个气化装置,使烷烃燃油加快气化速度,纯洁燃油气化气,达到既燃烧完全,又不堵塞喷咀的目的,该炉具还可采用液化石油气,煤气及天然气等作为燃料,一炉多用,既实用又节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用烷烃燃油气化炉,包括燃烧器、点火器、分火器、喷咀等,其特征在于在炉具分火器的内环处设置一气化装置,气化装置包括热交换器、喷油管、油气室、气化器、储气室、出气管等,热交换器的入口端连接输油管,出口端连接一喷油管,气化器设于分火器的内环处,由顶盖及封底组合而成,两者盖合后其间形成一空腔,即气化室,封底在直径两端对称各开一孔,与空腔相通,一端的孔为油气孔,另一端的孔为出气孔,在对应油气孔的封底下方连接一油气室,另一端对应出气孔的封底下方连接一储气室,喷油管插入油气室,在储气室内设有一出气管,该管由储气室引出,通过热交换器与炉具的点火喷气总开关连接。
气化装置适用于分火器为单环或双环的炉具,如为单环的分火器,则气化装置的气化器为圆形,位于分火器的内环处;如分火器为双环的,则气化器的形状为马蹄形,位于双环之间的空隙处。
气化器的顶盖及封底的结构形状可以下列形式相对应①.顶盖边缘带有下沿边,中央下凹,封底的边沿带上沿边,中央上凸与顶盖相对应,两者盖合后在凹凸相接处的周围形成一空腔;②.顶盖边沿有下沿边,中央下凹,封底为一平片状,盖合后形成空腔,或顶盖为平片,封底边缘有上沿边,中央上凸,盖合后其间形成一空腔。
气化器在分火器内环的设置高度是离分火器封底火焰最近处为最佳高度。
储气室内的出气管的管口与气化器之间有一空间,且管口不正对气化器封底的出气孔。
气化装置各组件之间的连接为焊接。
炉具分火器的内沿增开一组分火口。
以下结合附


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案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参照
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燃烧器、分火器、点火器,喷咀等,其特征在于在炉具分火器(21)的内环处设置一气化装置,气化装置包括热交换器(8)、喷油管(9)、油气室(10)、气化器(11)、储气室(17)及出气管(18)等,热交换器(8)的入口端连接输油管(7),出口端连接一喷油管(9),气化器(11)设于分火器(21)的内环处,气化器(11)的设置高度是离分火器火焰最近处,同时在分火器的内沿增设一组分火口,目的都是为使气化更完全、燃烧更完全。气化器(11)由顶盖(12)及封底(13)组成,两者盖合后其间形成一空腔,即气化室(15),空腔应控制适当的高度,这主要是要控制油气流量及其气化速度,如空腔高度太大,则会因开始时压力较小而致气化不完全,如高度太小,则油气中所含杂质会堵塞该空腔而使油气不能通过,一般控制在0.5~1.5mm。封底(13)在直径两端对称各开一孔,与气化室空腔(15)相通,一端的孔为油气孔(14),另一端的孔为出气孔(16),在气化器(11)对应油气孔(14)一端的封底(13)下方连接一油气室(10),封底(13)在对应出气孔(16)的封底(13)下方连接一储气室(17),喷油管(9)插入油气室(10)中,在储气室(17)内设有一出气管(18),出气管(1 8)与封底(13)之间有一定距离,且管口不正对出气孔(16),使从气化室出来的气化气中所含的微量油及杂质沉降在储气室(17)中,不致带入出气管(18)中去,以提高燃烧质量。出气管(18)由储气室(17)引出,通过热交换器(8)与炉具的点火喷气总开关连接。
使用时,首先向钢瓶(1)加入容量为钢瓶(1)容积85%~95%的烷烃燃油,接着往钢瓶(1)内输入5~15%的液化石油气,使钢瓶(1)内具有一定的压力(约0.1Pa),然后,旋开钢瓶(1)上的角阀(3),烷烃燃油从钢瓶(1)中的吸管(2)上升经专用笛压阀(4)及连接胶管(5)。到达油气保险开关(6),旋开油气保险开关(6),燃油经输油管(7)进入热交换器(8),在燃油燃烧过程中,热交换器(8)的作用在于当气化器(11)的高温气化气进入出气管(18)经过热交换器(8)时,高温气化气在其间既对由输油管(7)输入的烷烃燃油进行预热,又因此降低了高温气化气自身的温度而保护了点火喷气总开关(19),使其能长期安全使用,被预热的燃油由喷油管(9)喷入油气室(10),这时,燃油雾化或部分气化,未气化的燃油及微量杂质沉降在油气室(10)中,已气化或雾化的气体经气化器(11)的油气孔(14)入气化室(15),然后通过出气孔(16)进入储气室(17),微量杂质及尚未气化的燃油再度沉积其中,纯净的气化气从出气管(18)经热交换器(8)输送至点火喷气总开关(19),打开总开关(19)将气化气喷入燃烧器(20)点火燃烧。熄火时,先关角阀(3),再关油气保险开关(6)。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分火器内环设置气化装置的方案,故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①.气化装置的结构合理,加快燃油气化速度,纯洁了气化气,达到既燃烧完全又不堵塞喷咀的目的;②.安装了气化装置的烷烃燃油气化炉,不仅可采用烷烃燃油作燃料,还可采用液化石油气、煤气及天然气等作为燃料,一炉多用,既实用又节能;③.现有技术的炉具点火后,需要20~30秒钟预热燃油,本实用新型可免去预热程序,即点火即燃烧,且火焰蓝。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烷烃燃油气化炉,包括燃烧器、点火器、分火器、喷咀等,其特征在于在炉具分火器内环处设置一气化装置,气化装置包括热交换器、喷油管、油气室、气化室、储气室及出气管等,热交换器的入口端连接输油管,出口端连接一喷油管,气化器设于分火器的内环处,由顶盖及封底组合而成,两者盖合后其间形成一空腔,即气化室,封底在直径两端对称各开一孔,与气化室空腔相通,一端的孔为油气孔,在对应油气孔一端的封底下方连接一油气室,一喷油管插入该油气室,另一端开的孔为出气孔,在对应该出气孔的封底下方连接一储气室,储气室内设有一出气管,该管由储气室引出,通过热交换器与炉具的点火喷气总开关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烷烃燃油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气化装置适用于分火器为单环或双环的炉具,如分火器为单环,则气化装置的气化器位于分火器的内环处,如为双环,则气化器位于双环之间的空隙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①气化器的顶盖及封底边缘有下沿边,中央下凹,封底的边缘带上沿边,中央上凸与顶盖相对应,两者盖合后在凹凸相接处及上下沿吻合处之间形成一空腔;②顶盖边缘有下沿边,中央下凹,封底为一平片状,盖合后形成一空腔;③顶盖为平片状,封底边缘有上沿边,中央上凸,盖合后其间形成一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储气室内的出气管管口与气化器封底之间有一空间,且管口不正对气化器封底的出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分火器的内沿增开一组分火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在分火器内环的气化器设置在离分火器的火焰最近处的高度位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气化装置各组件之间的连接为焊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用烷烃燃油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分火器内环处设置一气化装置,燃油由输油管输入热交换器预热,进入油气室,气化气及雾化气进入气化室再度气化经气孔进入储气室,这时燃油的微量杂质及未气化燃油在油气室及储气室中沉降,纯洁的气化气则由出气管经热交换器输送至点火喷气总开关喷入燃烧器燃烧,该炉具结构合理简单,燃烧完全,不堵塞喷嘴,且还可用液化石油气、煤气及天然气等作燃料,一炉多用。
文档编号F24C5/00GK2310943SQ97221888
公开日1999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20日
发明者张惠泽 申请人:张惠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