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炉余热热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347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煤炉余热热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灶的用固体燃料的家用炉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煤炉余热热水装置。
现有技术中,市场上销售的中小型普通家用煤炉,其结构通常是由炉体、炉筒,炉条、炉门及填充保温材料组成,即在炉体内一侧下方设有炉门,其上部设有炉条、炉筒安装在炉条上,炉筒的周围放置填充保温材料。此煤炉虽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可行的优点,但同时还存在如下缺点一是其热能利用率低,人们只能用炉筒上方炉口处的火焰来烧水做饭,其炉筒周围的热能不能充分利用,造成煤资源的浪费;二是其功能单一,此煤炉已不适应人们的生活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渴望有一种省煤节时,高效率、多功能煤炉的面市,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煤炉热能利用率低、功能单一的缺点,提供一种煤炉余热热水装置,它能有效地节煤省时,提高热能利用率且多功能,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其主要结构的特点是在煤炉1内炉体23的中央位置上设有炉筒12,其下方设有炉条11、出灰口10、封盖8、炉脚9;其上方设有炉盖18、炉口19、热气室17;在炉筒12外设有传热层13、收热器14、保温层15;在收热器14的一侧设有进、出水口22、21,分别连接进、出水管2、3且与其煤炉1上方的保温筒5的进、出水口相连通,在进水管2上设有阀门7。
其结构特点是在保温筒5的一端上方设有排气孔6;在其热气室17的一侧开有冷空气进口16,另一侧开有热气出口20与煤炉1的热气出口4相连通。收热器14为圆环状的中空体。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炉筒外设有收热器连通保温筒的结构设计,所以其具有设计合理,结构新颖,具有一炉变两炉的功能,用此炉做饭节煤省时,热能利用率高,经过24小时可使50公斤冷水升高到50℃以上,100公斤冷水升高到40℃以上;其节能效果明显。同时由于在连通收热器的管线上设有阀门,所以人们可根据需要连接淋浴器及取暖器等,一炉多用,操作简便,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另外由于其制造成本低且易于制造,热效率高,所以其具有市场潜力大,适于千家万户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煤炉余热热水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煤炉余热热水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下面结合
图1、图2、图3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装置包括煤炉1,其内炉体23的中央位置上设有炉筒12,其下方设有炉条11、出灰口10、炉脚9;其上方设有炉盖18、炉口19、热气室17;炉筒12外设有传热层13,收热器14、保温层15,在收热器14的一侧设有进出水口22、21,其分别连接进、出水管2、3上且与其煤炉1上方的保温筒5的进、出水口相连通。在进水管2上设有阀门7,以便连接淋浴器或取暖器等(图中未画出);在保温筒5一端的上方设有排气孔6。在热气室17的一侧开有冷空气进口16,另一侧开有热气出口20与煤炉1的热气出口4相连通。可将热气引入室内,以提高其室内温度用。本实施例中,收热器14为圆环状的中空体,保温筒5为圆柱形中空体,其外设有保温层;中空体内用水为介质(图中未画出)。其炉筒12用耐火材料制造。其工作过程如下先将煤炉1上的炉盖18、出灰口10上的封盖8打开,将煤球放人炉筒12内点燃,后从进水管2上的阀门7处向管内注水,当保温筒5一端的排气管6滴水时,说明收热器14、保温筒5及进、出水管2、3内注满水,关闭阀门7。当收热器14内的水被炉筒12的余热加热后,依据热水上升原理,沿出水管3上升到保温筒5内,其内的冷水沿进水管2循环到收热器14内,如此循环,经过24小时后其内的50公斤水可加热到50℃以上。与此同时其煤炉1的炉口19处供人们做饭,做完饭可用炉盖18和封盖8将火封闭,以备下次做饭时再用,其操作容易,热效率高,节煤省时,是人们生活需要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煤炉余热热水装置。适于千家万户推广普及。
权利要求1.一种含有炉体、炉筒、炉条、填充保温材料的煤炉余热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煤炉(1)内炉体(23)的中央位置上设有炉筒(12),其下方设有炉条(11)、出灰口(10)、封盖(8)、炉脚(9);其上方设有炉盖(18)、炉口(19)、热气室(17);炉筒(12)外设有传热层(13)、收热器(14)、保温层(15);在收热器(14)的一侧设有进、出水口(22)、(21),分别连接进、出水管(2)、(3)且与其煤炉(1)上方的保温筒(5)的进、出水口相连通,在进水管(2)上设有阀门(7)。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炉余热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保温筒(5)的一端上方设有排气孔(6);在其热气室(17)的一侧开有冷气进口(16),另一侧开有热气出口(20)与煤炉(1)的热气出口(4)相连通。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炉余热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收热器(14)为圆环状的中空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炉余热热水装置,涉及加热技术领域。其结构的特点是在煤炉(1)内炉体(23)的中央位置上设有炉筒(12),其下方设有炉条(11)、出灰口(10)、炉脚(9);其上方设有炉盖(18)、炉口(19)、热气室(17);炉筒(12)外设有传热层(13)、收热器(14)、保温层(15);在收热器(14)的一侧设有进、出水口(22)、(21),分别连接进、出水管(2)、(3),且与其煤炉(1)上方的保温筒(5)的进、出水口相连通。其设计合理,结构新颖,节煤省时,热效率高,市场潜力大。
文档编号F24B1/00GK2299245SQ9722300
公开日1998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19日
发明者李节利 申请人:李节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