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串联式异型管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3988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层串联式异型管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将燃烧及其所产生的辐射热流用异型管包围,导引并将其接受的热能传递给直接与之接触的待加热介质,使之加热的装置。属于加热、热交换领域。
目前用灶具、炉具烧水、供水、供汽、烧油炸制品,产热烘烤制品,均采用“火包水”的结构,即燃烧所形成的辐射热包围着盛放介质的炉、灶、管、桶等容器,容器把接收到的辐射热传递给待加热的介质,这种加热及热交换结构,因为是“火包水”就有相当一部分“火”未被吸收,热能利用率低;因为燃烧在室内进行,参与助燃的空气中的氧不断被消耗而又不能及时补充,使得燃烧因氧气含量逐步降低而越来越不充分,再加上不少炉、灶,直接把废气排放在室内,造成室内环境污染严重(废气污染,湿热、干热侵袭)。因此,目前灶具、炉具由于结构不合理浪费能源,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灶具、炉具存在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多层串联式异型管加热器,加热器的内筒内具有多层折迭串联式异型管,燃烧器的燃烧头置于内筒内,使燃烧在盛有待加热介质的内桶组件内完成,助燃氧气直接取自大气,燃烧所形成的辐射热被位于待加热介质的内桶、异型管所包围、异引,直至被尽可能多地吸收,热效率高,热能利用率高、既节省了能源,又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
多层串联式异型管加热器是采取以下方式实现的多层串联式异型管加热器结构主要由多层串联式异型管、内桶、外桶、前盖、后盖、保温罩、进风管、排风管、测温管、储液桶、控制阀,燃烧头,操作孔、观察孔构成。内外桶内壁相连接成容器,在容器内设置有多层串联式异型管,多层串联式异型管上部与排风管联接,和大气相通,下部通过连接管与内桶相连,构成内桶组件,内桶桶口向下桶底朝上,并开孔,内桶与外桶内壁相联接成容器,带有异形管的内桶组件与外桶之间的间隙即为容器的有效部分,盛装有待加热的介质(气、液、固态物质),容器外有保温罩,上部有盖,盖上有测温管,出水出气管,安装用的吊挂,在带有异型管的内桶组件内装有燃烧器的燃烧头,并通过进风管和大气相通,燃烧在盛有待加热介质的内桶组件内完成,燃烧所形成的辐射流既加热内桶顶部(锅底),从而加热内桶组件中的介质,又被多层折迭串联式异型管包围,导引,辐射热在异型管内流动上升,直至其热能被尽可能多的吸收,从而使介质加热后,废气排入大气。如将加热用于油水炸锅,则在加热器侧面设置有储液桶通过软管与容器下部装有的控制阀相连,储液桶上部接有软管与大气相通,储液桶可以调节容器内的液位。控制阀用于排污,容器下部另一侧开有穿管孔,容器中部有操作孔和观察孔。
当容器内注入一定量的油水后(油水介面低于观察孔)即可通过操作孔,操作燃烧头燃烧,其所产生的辐射热被盛有液体的内桶组件所包围,既通过加热内桶的顶部(锅底)加热容器内油、液,又顺着多层串联式异型管流动,上升并被周围的液体所吸收,当热能被尽可能多地吸收后与废气一起由排风管排入大气、油温由插入测温管的温度计读出,如油温高于设定值,则可在操作燃烧头燃烧的同时使储液桶向上移动,使容器内的液面上升,从而使温度较低的介面升高,以吸收热量,其中部分有一定温度的水,进入到较高温度的油层并受热汽化带走相当的热量,使油温快速下降到设定值,从而减少了热惯性,这种结构不仅保证油温,还使炸件碎屑下落到介面以下的水中,不与高温“锅底”接触,既保证油品、炸件质量,又节约了油品。如将测温、操作燃烧头、调节液位联动起来则可实现自动化,成为热惯性小的自动化控温系统。
多层串联式异型管加热器具有燃烧稳定、易控、充分(因参与助燃的氧气直接取自大气,浓度稳定),热效率高,热能利用率高(因受热面积是传统加热的几倍至十几倍),既节省了能源,又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多层串联式异型管采用板材经冲压成型组装焊接而成,与直接用管材弯制成盘管相比,不仅大大节约了金属材料,而且简化了工艺,特别是在一般的大中小型炉、灶中,因要求有足够小的弯曲半径值,直接用薄壁管材弯制成小弯曲半径的盘管几乎是不可能的。本实用新型加热器适用于煤、油、柴、草、煤气、沼气、液化气等燃料。适于作热水器、开水器、蒸汽发生器、取暖器、干燥器、油炸锅、油水炸锅、容调器、锅炉等。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多层串联式异型管加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层串联式异型管加热器结构剖视图(AOO1O2O3B剖视)。
参照附图多层串联式异型管加热器实施例,六层串联式异型管截面为长方形的异型管结构组成的油水炸锅。用两块易传热金属薄板折弯成形状一致的多层折迭式弯板,左右对插间隔一致,前后端面用加工成型并与上述间隔相等的金属板焊接成多层折迭串联式截面为长方形的异型管。如附
图1、2中多层串联式异型管由用易传热金属薄板模压弯折成型的左弯板(4),右弯板(6)和前板(11)、后板(9)构成。左弯板(4)与右弯板(6)对插,间隙一致,前端面装有前板(11),后端面装有后板(9),焊接成多层串联式异型管,上端被封口板(10)封盖,并与排风管(5)连接,下端与内桶(18)联接构成内桶组件,内桶组件与外桶(16)联接成容器,燃烧器的燃烧头(17)置于内桶内,并通过进风管(21)伸出容器,与大气连通,容器外部装有保温罩(15)为容器保温,容器上部装有后盖(13)与可开启用的前盖(3),在后盖处装有测温管(12)插入容器内油液中,还装有一对合页吊挂(14),容器既能吊挂,也能竖置,容器下部装有控制阀(20),其侧管通过软管与储液桶(7)相连,储液桶上部接有软管与大气相通,软管被压板(8固定在容器上侧面,储液桶可上下移动,以调节容器内的液位,控制阀(20)下管用于排污,容器下部另一侧开有穿管孔(19),用于连接管线,容器中部有操作孔(1)和观察孔(2)。容器内的多层串联式异型管大小可根据不同待加热介质的不同要求设计,适当增加或减少层的数量,层与层间的间距,相交夹角、改变某些层的内腔容量;异型管的截面形状可为方形、长方形、梯形、鼓形、椭园形中的一种。
权利要求1.一种多层串联式异型管加热器,具有内桶、外桶、前盖、后盖、测温管、保温罩、进风管、排风管,控制阀,内外桶内壁相联接成容器,其特征是在容器内设置有多层串联式异型管,多层串联式异型管上部与排风管联接,下部通过连接管与内桶相连,构成内桶组件,内桶桶口向下桶底朝上,并开孔,在带有异型管的内桶组件内装有燃烧器的燃烧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串联式异型管加热器,其特征是加热器侧面设置有储液桶,通过软管与容器下部装有的控制阀相连,储液桶上部接有软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串联式异型管加热器,其特征是多层串联式异型管由用易热金属薄板模压弯折成的左弯板、右弯板和前板后板构成,左弯板与右弯板对插,前端面装有前板,后端面装有后板,上端被封口板封盖。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层串联式异型管加热器,其特征是异型管的截面形状为方形、长方形、梯形、鼓形、椭园形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串联式异型管加热器,其特征是带有异型管的内桶组件与外桶之间的间隙、即为容器的有效部分,盛装有待加热的介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将燃烧及其所产生的辐射热流用异型管包围、导引,并将其接受的热能传递给直接与之接触的待加热介质,使之加热的装置。结构具有内桶、外桶、前盖、后盖、测温管、保温罩、进风管、排风管,控制阀,内外桶内壁相联接成容器,其特征是在容器内设置有多层串联式异型管,多层串联式异型管上部与排风管联接,下部通过连接管与内桶相连,构成内桶组件,内桶桶口向下桶底朝上,并开孔,在带有异型管的内桶组件内装有燃烧器的燃烧头。加热器侧面设置有储液桶。
文档编号F24H1/14GK2300036SQ9723570
公开日1998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1日
发明者史继龄, 史红宇 申请人:史继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