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1818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特别是涉及壳体内的零件的配置结构。
以往,在具有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和吹出调和空气的吹出口的空调装置室内机壳体内,通常是由形成有吸入口与吹出口连通的空气通道并在空气通道中将室内空气从吸入口吸入后向吹出口一倒排出的风扇以及将室内空气转换为调和空气的热交换器配置而成。
壳体内的风扇和热交换器配置方法有多种。例如,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告1988-1549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横长形上下扁平的长方体壳体内将离心风扇的回转轴配置成垂直状、使调和空气从壳体前面和两侧面形成的吹出口向3个方向吹出的结构。在该例中,将俯视为大致コ字形的热交换器配置在风扇的前面和侧面,使室内空气按照风扇、热交换器的顺序通过,在转换成调和空气后从吹出口向室内吹出。
然而,在这种从壳体前面和两侧面向3个方向吹出调和空气结构的室内机中,存在着壳体背面与风扇之间的空隙部等容易成为无用空间而妨碍壳体小型化的问题。
另外,在这种室内机的壳体内,一般认为适用于多台风扇并列配置的结构。然而,在此场合下,各风扇之间的空隙一旦变小,例如在各风扇之间设置隔板也容易会造成风扇间的吹出空气流的紊乱,故必须在两个风扇之间留有一定程度的间隔。因此,风扇之间的部分成为无用空间就会妨碍壳体的小型化。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在具有前方吹出口和侧方吹出口的空调装置室内机中,缩小风扇周围产生的无用空间,以实现机器整体的小型化。
本发明通过将以往风扇周围形成无用空间的部分作为设置零件的场所,以此来实现壳体内空间的有效利用。
具体来讲,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是在壳体10内,形成有从下方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41、向壳体10前方吹出调和空气的前方吹出口43和向壳体10两侧吹出调和空气的侧面吹出口44,在壳体10的内部配置有吸入室内空气后排出的风扇20R、20L和转换为调和空气的热交换器30,以这种结构的空调装置室内机作为前提。并且,在壳体10的背面10b与风扇20R、20L之间的空隙部放置空调用零件62a、62b。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是将制冷剂管62a和排水管62b作为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的空调用零件。
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是在与第1技术方案相同结构的基础上,热交换器30具有沿前方吹出口43配置的前方热交换部31和沿侧面吹出口44配置的侧面热交换部32,风扇20R、20L被配置在壳体10的背面10b以及热交换部30的前方热交换部31与侧面热交换部32之间。并且,在壳体10的背面10b以及风扇20R、20L与侧面热交换部32之间的空隙部SI内配置空调用零件61。在这种结构中,风扇20R、20L可以是1台也可以是多台。
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是在与第1技术方案相同结构的基础上,热交换器30具有沿前方吹出口43配置的前方热交换部31和沿侧面吹出口44配置的侧面热交换部32,风扇20R、20L多台并列配置在壳体10的背面10b以及热交换器30的前方热交换部引与侧面热交换部32之间。并且,在用各个风扇20R、20L和前方热交换部31围住的空隙部S2内配置空调用零件61。
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是在与第1技术方案相同结构的基础上,热交换器30具有治前方吹出口43配置的前方热交换部31和沿侧面吹出口44配置的侧面热交换部32,风扇20R 20L多台并列配置在壳体10的背面10b以及热交换器30的前方热交换部31与侧面热交换部32之间。并且,在用壳体10的背面10b和各风扇20R、20L围住的空隙部S3内配置空调用零件61。
本发明的第6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是在与第1技术方案相同结构的基础上,加热交换器30具有沿前方吹出口43配置的前方热交换部31和沿侧面吹出口44配置的侧面热交换部32,风扇20R、20L多台并列配置在壳体10的背面10b以及热交换器30的前方热交换部31与侧面热交换部32之间。并且,在各风扇20R、20L之间的空隙部S4内配置空调用零件61。
在上述第3至第6技术方案的结构中,热交换器30既可以是前方热交换部31和侧面热交换部32一体成形的俯视为大致コ字形状,也可以将前方热交换部31和侧面热交换部32作为单体分别配置。
本发明的第7技术方案是在上述第3至第6的任一种技术方案中,将开关盒61作为空调用零件,本发明的第8技术方案是在上述第3至第6的任一种技术方案中,将排水泵作为空调用零件。
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一旦启动风扇20R、20L,室内空气就会从室内机1的壳体10的下方,通过吸入口41吸入壳体10内。这种室内空气在热交换器30中或加热或冷却,转换为调和空气,再从吹出口43、44向室内吹出。此时,调和空气从前方吹出口43向壳体10前方吹出,从侧面吹出口44向壳体10侧面吹出。即,向前方和两个侧面3个方向吹出调和空气。
在上述第3至第6技术方案中,室内空气被吸入壳体10之后,在前方热交换部31进行加热或冷却的空气从前方吹出口43向室内吹出,在侧面热交换部32进行加热或冷却的空气从侧面吹出口44向室内吹出。
在上述第4至第6技术方案中,由于壳体10的内部并列配置多台风扇20R、20L,因此与1台风扇相比,向室内供给的调和空气可充分地向壳体10的前方和侧面分流。
采用上述第1技术方案时,在壳体10的背面10b与风扇20R、20L之间的空隙部内放置空调用零件62a、62b,在上述第2技术方案中,由于是将制冷剂管62a和排水管62b作为该空调用零件,因此可有效利用壳体10的背面10b一侧的空隙部,实现壳体10的小型化。另外,若在其部位上配置制冷剂管62a和排水管62b,由于可从壳体10的侧面与机外管道连接,因此可提高室内机的设置自由度。
之所以不在壳体10的前面或侧面与风扇20R、20L之间配置制冷剂管62a和排水管62b等空调用零件是因为不使这些零件妨碍来自壳体10前面和侧面的吹出口43、44吹出的调和空气。
采用上述第3技术方案时,由于在壳体10的背面10b以及风扇20R、20L与侧面热交换部32之间的空隙部S1内配置空调用零件61,因此可有效利用这一空隙部S1。
采用上述第4至第6技术方案时,通过设置多台风扇20R、20L使调和空气充分地向壳体10的前方和侧面分流,故可将调和空气更加均匀地向室内供给。并且,在第4技术方案中,在用各个风扇20R、20L和前方热交换部31围住的空隙部S2内配置空调用零件61,在第5技术方案中,在用壳体10的背面10b和各个风扇20R、20L围住的空隙部S3内配置空调用零件61,在第6技术方案中,在各个风扇20R、20L之间的空隙部S4内配置空调用零件61,并在第7和第8技术方案中,由于将开关盒61和排水泵作为该空调用零件,因此可有效利用这些空隙部S2-S4,实现壳体10的小型化。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形成的空调装置室内机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空调装置室内机分解立体图。
图3为图1的空调装置室内机纵向剖视图。
图4为表示图1的空调装置室内机中的机器配置俯视图。
图5为表示图1的空调装置室内机中的机器配置主视图。
图6为表示图1的空调装置室内机中的机器配置侧视图。
下面,参照图纸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如图1所示,本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室内机1被设置在房间的由无花板71和侧壁72形成的拐角部位上,该室内机1是通过后述的安装件(图1未示出)将壳体10安装固定在天花板71或侧壁72上。
上述壳体10由扁平的横向长方体形的主体11和从该主体11底面向下方鼓出的鼓出部13构成。上述壳体10的主体11在设置状态下,沿着房间天花板71形成上下厚度薄的形状,以减少从天花板71凸出的量。
上述壳体10的鼓出部13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主体11的底面上,面向背面侧从前部逐渐向下方伸出。即,在设置状态下,该鼓出部13面向房间的侧壁72形成逐渐向下方伸出的形状。
具体地讲,上述鼓出部13的前面和下面形成了一个倾斜面14,从连接主体11的前边向背面平缓向下倾斜。总体来讲,壳体10前面一侧的形状比背面一侧薄。另外,上述鼓出部13的背面形成一个沿房间倒壁72垂直的直立面15,延续到主体11的背面。上述鼓出部赔的两侧面则延续到主体问下面的边侧部。
并且,上述鼓出部13上的倾斜面14的前边处于比主体11的前端略微后方的位置,而鼓出部13的两侧边则处于比主体11的两侧端稍许内侧的位置。并且,在上述主体11的前部和两侧部上,形成从鼓出部13向前方和两侧面伸出的凸状边缘部12。该凸状边缘部12即壳体10的主体11的前边缘部和两侧边缘部是由图3、5、6所示弯曲面组合而成,形成带若干圆弧度的形状。
在上述壳体10内,形成有从下方向壳体10内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41和向室内吹出调和空气的吹出口43、44。该吸入口41位于壳体10的鼓出部13的倾斜面14上,而该吹出口43、44的形状是从壳体10的主体11前面延伸到两侧面。并且,该吹出口43、44的结构分别是由其主体11前面开口的部分构成前方吹出口43,由其主体11两侧面开口的部分构成侧面吹出口44。如上所述,由于在壳体10的主体11上形成凸状边缘部12,因此上述吸入口41与吹出口43、44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另外,如图2的分解立体图所示,壳体10由顶板10a、后板10b.前板10c、10d以及左右侧板10e构成。顶板10a、后板10b和前板10c、10d是一种相互固定的一体化部件,侧板10e在顶板10a、后板10b和前板10c、10d上可以自由装拆。
上述前方吹出口43位于该前板10c、10d之间,在其前方吹出口43上配置有水平折叶51。水平折叶51由撑条51a支承,并可调节前方吹出口43的吹出角度,在撑条51a上设置有水平折叶51角度变化用的摆动组51b。另外,在侧板10e的侧面吹出口44上,为了能用手动方式调节调和空气的吹出方向,装有水平折叶51以及调节该水平折叶51角度用的摆动机构(未图示)。
在上述壳体10的内部,形成从吸入口41至各吹出口43、44连通的空气通道45,并在该空气通道45中,配置有从下方吸入室内空气向侧面排出的2台风扇20R、20L和使室内空气转换为调和空气的热交换器30。另外,在离心风扇20R、20L下方的邻近吸入口41处,配置有空气过滤器65。
各风扇20R、20L是由离心风扇的一种、即涡轮风扇构成。这些风扇20R、20L与垂直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风扇马达25的驱动轴26连接,并由风扇马达25驱动旋转,将吸入的空气从下方向侧面排出。
通过从其顶板10a下面一侧将风扇马达25安装在壳体10的主体11的顶板10a上,以此将各风扇20R、20L安装在壳体10上。在各风扇20R、20L的下方配置有嗽叭口27,将从吸入口41流入空气通道45的室内空气引向风扇20R、20L。
各风扇20R、20L沿其主体11宽度方向隔开一定间距并列设置在壳体10的主体11内部,在壳体10的两个离心风扇20R、20L之间设有隔板64。即,在上述壳体10内,从壳体10的前方看,中间装有隔板64,处在右边的是右侧风扇20R,处在左边的是左侧风扇20L。从壳体10的上方看,两台风扇20R、20L都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另外,在壳体10的主体11内部设置有热交换器30。如图4所示,该热交换器30具有位于壳体10的主体11内的前面的前方热交换部31和位于壳体10的主体11内的侧面的侧面热交换部32,形成俯视为大致コ字形状。该热交换器30由许多板状散热片和贯通这些散热片的传热管组成(未图示),即构成所谓的十字形散热片热交换器。散热片除了前方热交换部31与侧面热交换部32之间的拐角部分之外,配置成相互平行的形状,拐角部分根据传热管的弯曲形状逐渐改变着角度。
在本例中,热交换器30是将前方热交换部31和侧面热交换部32形成一体的俯视为大致コ字形状,但也可以将前方热交换部31和侧面热交换部32做成单独体分别配置。另外,上述各风扇20R、20L被并列配置在由其热交换器30的前方热交换部31、侧面热交换部32和壳体10的背面10b围住的空间内。
在热交换器30的上面,配置有与热交换器30相同的俯视为大致コ字形状的隔热材料35,而在热交换器30的下面,配置有由隔热材料的俯1视为大致コ字的相同形状的排水盘36。隔热材料35和排水盘36可采用发泡苯乙烯之类的材料。
图4至图6分别为表示壳体10内的各机器位置关系的配置图,对壳体10和各机器外观形状只作了简略化表示。鼓出部13的内部可以作为任选附件60的放置空间,例如可放置高性能空气过滤器和脱臭器中的任一种。高性能空气过滤器可使用所谓的HEPA过滤器和静电过滤器,脱臭器可使用光催化剂的使臭气物质无臭化的光脱臭组件。
在左右两个离心风扇20R、20L之间的空隙部S4内,配置有室内机1的有效内部机器开关接点等用的开关盒61,但也可以配置排水泵,以取代这一开关盒61。并且,在构成壳体10背面构件的后板10b与离心风扇20R、20L之间,沿着该后板10b与离心风扇20R、20L之间,沿着该后板10b设置制冷剂管62a和排水管62b。63表示配管的盖板,在这一盖板63内穿通有两极配管62a、62b。
另外,该室内机1的壳体10可通过图2所示的安装件80被固定在天花板71或墙壁72上。安装件80由与壳体10的后板10b连接的板条用和固定在该板条别上的二个支臂82构成。图2虽然未作详细的图示,但在该支臂82和室内机1的顶板10a上,还形成有与设在无花板上的下垂螺栓对应的通孔,在安装件80的板条用上,形成有用螺栓固定在墙壁72上用的通孔,并在该安装件80上设置有与室内机1的壳体10卡合的临时固定机构。
在将室内机1固定在墙壁72上时,先将安装件80的板条别装在墙壁72上,再将壳体10临时固定在安装件80上,然后利用下垂螺栓用的通孔在支臂82上固定室内机1。在无花板上固定室内机1时,先将安装件80固定在下垂螺栓上,再将壳体10临时固定在安装件80上,然后即可将壳体10固定在下垂螺栓上。
下面说明室内机1的空调运转动作。风扇20R、20L由风扇马达25驱动旋转,将室内空气从吸入口41吸入壳体10内。被吸入壳体10内的室内空气流过空气通道45,经过喇叭口27流入风扇20R、20L,然后向风扇20R、20L的侧面流出,抵达各吹出口43、44。
室内空气在抵达吹出口43、44时,通过热交换器30。在热交换器30中,流通有冷却回路的制冷剂(未图示)。在制冷运转时,该热交换器30中的该制冷剂与室内空气发生热交换后蒸发,使室内空气冷却转换成低温的调和空气。在供暖运转时,该制冷剂与室内空气发生热交换后冷凝,使室内空气加热转换为高温的调和空气。从而,在其热交换器30中产生的调和空气就可从吹出口43、44的3个方向向室内吹出。
由于上述吸入口41和各吹出口43、44相互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因此不会产生从各吹出口43、44吹出的调和空气再次从吸入口41吸入的所谓空气短路的现象。
采用本实施形态时,由于在壳体10内配置2台离心风扇20R、20L,在其中间的空间S4内配置开关盒61和排水泵,因此可有效利用壳体10内的空间,不使离心风扇20R、20L之间的空间浪费掉。从而,可实现壳体10的小型化。
另外,由于在壳体10的后板10b与离心风扇20R、20L之间穿通有制冷剂管62a和排水管62b,因此还可有效利用离心风扇20R、20L背面的空间,实现壳体10的小型化。即使采用1台风扇时也具有相同的这种效果。并且,若在该位置上配置制冷剂管62a和排水管62b,则机外配管可从壳体10的侧面连接,故可提高室内机1的设置自由度。
图4是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将开关盒61作为空调用零件配置在各风扇20R、20L之间的空隙部S4内的示例,但也可将开关盒61等空调用零件配置在壳体10的背面10b以及风扇20R、20L与侧面热交换部32之间的空隙部S1内(此时也可只配置1台风扇),或者配置各风扇20R、20L和前方热交换部对围住的空隙部S2内,或者也可以配置在壳体10的背面10b和各风扇20R、20L围住的空隙部S3内。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本发明也可采用以下结构,例如,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设置了2台风扇20R 20L,但也可根据室内机1的空调能力,设置1台或3台以上。另外,风扇20R、20L虽然是由涡轮风扇构成的,但也可由径向风扇构成,或者采用离心风扇以外的风扇。
壳体10不限于由主体11和鼓出部13组成的结构,例如也可采用整体呈长方体的形状。并且,热交换器30也可不设置前方热交换部31和侧面热交换部32,也可配置在风扇20R、20L的下方。
在风扇20R、20L与壳体10背面之间以及2台风扇20R、20L之间可配置的空调用零件不限于开关盒61、排水泵、制冷剂管62a、排水管62b等,也可配置经过合适选择的任何空调用零件。
并且,按照上述的实施形态,在具有前方吹出口43和侧面吹出口44的室内机1的壳体10内配置风扇20R、20L时,由于它与使用的风扇20R、20L的台数无关,容易使壳体10的拐角部成为无用空间,因此若在其拐角都配置空调用零件,则可更有效地利用空间,进一步实现壳体10的小型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在壳体(10)内形成有从下方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41)、向壳体(10)前方吹出调和空气的前方吹出口(43)和向壳体(10)两侧吹出调和空气的侧面吹出口(44),在其壳体(10)的内部,配置有吸入室内空气后排出的风扇(20R、20L)和转换为调和空气的热交换器(30),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0)内的背面(10b)与风扇(20R、20L)之间的空隙部放置空调用零件(62a、62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空调用零件是制冷剂管(62a)和排水管(62b)。
3.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在壳体(10)内形成有从下方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41)、向壳体(10)前方吹出调和空气的前方吹出口(43)和向壳体(10)两侧吹出调和空气的侧面吹出口(44),在其壳体(10)的内部,配置有吸入室内空气后排出的风扇(20R、20L)和转换为调和空气的热交换器(30),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30)具有沿前方吹出口(43)配置的前方热交换部(31)和沿侧面吹出口(44)配置的侧面热交换部(32),风扇(20R、20L)被配置在壳体(10)的背面(10b)以及热交换器(30)的前方热交换部(31)与侧面热交换部(32)之间,在壳体(10)的背面(10b)以及风扇(20R、20L)与侧面热交换部(32)之间的空隙部(S1)内配置空调用零件(61)。
4.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在壳体(10)内形成有从下方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41)、向壳体(10)前方吹出调和空气的前方吹出口(43)和向壳体(10)两侧吹出调和空气的侧面吹出口(44),在其壳体(10)的内部,配置有吸入室内空气后排出的风扇(20R、20L)和转换为调和空气的热交换器(30),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30)具有沿前方吹出口(43)配置的前方热交换部(31)和沿侧面吹出口(44)配置的侧面热交换部(32),风扇(20R、20L)多台并列配置在壳体(10)的背面(10b)以及热交换器(30)的前方热交换部(31)与侧面热交换部(32)之间,在各风扇(20R、20L)与前方热交换部(31)之间的空隙部(S2)内配置空调用零件(61)。
5.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在壳体(10)内形成有从下方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41)、向壳体(10)前方吹出调和空气的前方吹出口(43)和向壳体(10)两侧吹出调和空气的侧面吹出口(44),在其壳体(10)的内部,配置有吸入室内空气后排出的风扇(20R、20L)和转换为调和空气的热交换器(30),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30)具有沿前方吹出口(43)配置的前方热交换部(31)和沿侧面吹出口(44)配置的侧面热交换部(32),风扇(20R、20L)多台并列配置在壳体(10)的背面(10b)以及热交换器(30)的前方热交换部(31)与侧面热交换部(32)之间,在壳体(10)的背面(10b)与各风扇(20R、20L)之间的空隙部(S3)内配置空调用零件(61)。
6.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在壳体(10)内形成有从下方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41)、向壳体(10)前方吹出调和空气的前方吹出口(43)和向壳体(10)两侧吹出调和空气的侧面吹出口(44),在其壳体(10)的内部,配置有吸入室内空气后排出的风扇(20R、20L)和转换为调和空气的热交换器(30),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30)具有沿前方吹出口(43)配置的前方热交换部(31)和沿侧面吹出口(44)配置的侧面热交换部(32),风扇(20R、20L)多台并列配置在壳体(10)的背面(10b)以及热交换器(30)的前方热交换部(31)与侧面热交换部(32)之间,在各风扇(20R、20L)之间的空隙部(S4)内配置空调用零件(61)。
7.如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空调用零件是开关盒(61)。
8.如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空调用零件是排水泵。
全文摘要
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在壳体(10)的后板(10b)与风扇(20R、20L)之间的空隙部内放置制冷剂管和排水管等空调用零件,在壳体(10)内部并列设置的2台风扇(20R、20L)之间的空隙部等处,放置开关盒(61)和排水泵等空调用零件,使以往风扇(20R、20L)周围形成的无用空间部分得到有效利用。
文档编号F24F13/20GK1289401SQ99802551
公开日2001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1日
发明者中西淳一, 野内义照, 高木智, 松岛润治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