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源设备控制装置以及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198593阅读:来源:国知局
水集管件4的送水温度的变化量AT能 够作为各热源设备的送水温度的变化量ATI~ATn来进行分配。
[0064] 在确定各热源设备的送水温度的变化量AT1~ATn时,需要考虑各热源设备的 送水温度的标准值。具体来说,如上所述,各热源设备根据标准来确定了所生成的冷热水的 温度的上限值与下限值,所以各热源设备的送水温度的变更后的值(Tn-ATn)需要满足 以下的(式3)。在这里,TH1~THn表示各热源设备1~n的各自的送水温度的上限值, TL1~TLn表示各热源设备1~n的各自的送水温度的下限值。
[0065]【式3】
[0067] 进一步地,在确定各热源设备的送水温度的变化量AT1~ATn时,考虑每个热源 设备的权重。具体来说,作为用于确定各热源设备的送水温度的变更量的负担比例的参数, 针对每个热源设备设定权重系数W1~Wn。例如,使得权重系数W1~Wn的值越大(或者越 小),则送水温度的变更量AT1~ATn越大。
[0068] 权重系数W1~Wn例如可以如下确定。
[0069] 例如,将各热源设备的效率系数(COPCoefficientOfPerformance)的值(或者 基于COP的值)设为权重系数W1~Wn。由此,能够使能量消耗效率高的热源设备的送水温 度优先地变化,所以能够实现空调系统整体的高效化。另外,在将C0P设为权重系数W1~ Wn情况下,既可以使用C0P的额定值(规格值),也可以定期地根据实际运行数据计算出实 际动作时的C0P,并实时地反映该计算值。
[0070] 另外,例如,也可以将适当的值分配为权重系数W1~Wn,定期地更换该值(使值的 大小关系轮换(rotation))。由此,能够使负担不偏向特定的热源设备,能够实现防止热源 设备的劣化。
[0071] 根据以上所述,作为用于确定各热源设备的送水温度的变化量ATI~ATn的线 性规划问题,能够列出以下的(式4)。
[0072]【式4】
[0074]变更量计算部102通过求解上述(式4)的线性规划问题,来计算出各热源设备 1~n的送水温度的变更量ATI~ATn。在本实施方式中,计算出热源设备1~3的送水 温度的变更量ATI~AT3。此外,在上述(式4)中,设为权重系数W1~W3越大则送水温 度的变更量的负担比例越大。
[0075] 以下,示出基于上述(式4)的送水温度的变更量ATI~AT3的计算例。
[0076] 在这里,将在空调系统100中各热源设备1~3处于图3所示的动作状态时,存在 根据指示数据DM而使对负载设备6供给的冷热水的温度下降4°C的指示(AT= 4)的情况 作为例子来进行说明。
[0077] 如图3所示,在热源设备1、2起动且热源设备3停止的情况下,通过求解上述的 (式1),供水集管件4的送水温度的理论值Th如以下的(式5)所示。
[0078]【式5】
[0080] 另外,如果如图4那样确定了各热源设备1~3的送水温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以 及校正系数W1~W3,则上述线性规划问题能够如以下的(式6)那样表示。
[0081]【式6】
[0083] 当求解上述(式6),则解能够由(式7)来表示。
[0084]【式7】
[0086] 当将上述的解代入到上述的(式2),则得到以下的(式8),可知得到了按照指示 的那样的结果。
[0087]【式8】
[0089] 另外,还可知:通过基于权重系数W1~W3的加权,热源设备1使温度下降到下限 值(T1 -ATl=TL1 = 5),热源设备2还有使温度下降的余地(T2 -AT2 = 10>TL2)。
[0090] 如上所述,通过变更量计算部102求解上述线性规划问题,能够容易地计算出各 热源设备1~3的送水温度的变更量AT1~AT3。
[0091] 接下来,在下面示出在变更被最优化控制了的冷热水的温度的情况下的基于热源 设备控制装置10的处理工序。
[0092] 图5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1的热源设备控制装置10来变更被最优化控制了的冷 热水的温度的情况下的处理工序的流程图。
[0093] 如该图所示,例如当空调系统100起动时,开始基于热源设备控制装置10的最优 化控制(S101)。具体来说,热源设备控制装置10如上所述地通过设定值计算部101计算出 各热源设备1~3的最佳送水温度,并将该计算值设定到各热源设备1~3。热源设备控制 装置10将通过最优化控制而计算出的最佳送水温度设定到各热源设备1~3,直到输入指 示数据DM为止。
[0094] 其后,当指示数据DM被输入到变更量计算部102时,热源设备控制装置10中的变 更量计算部102执行上述的(式4)的线性规划问题所涉及的运算处理(S102)。在执行了 运算处理之后,在无法求解上述线性规划问题的情况下,将无法变更冷热水的温度的意思 通知给操作者等,结束用于变更冷热水的温度的处理(S103)。具体来说,将表示无法变更冷 热水的温度的意思的通知显示于在空调系统100的内部或者外部设置的液晶监视器等显 示装置。
[0095] 另一方面,在通过步骤S102的运算处理能够计算出各热源设备1~3的送水温度 的变更量AT1~AT3的情况下,送水温度设定部103根据所计算出的各热源设备1~3的 送水温度的变更量AT1~AT3来对最优化温度TS1~TS3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值T1~ T3设定到各热源设备1~3 (S104)。由此,完成用于变更冷热水的温度的处理。
[0096]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1的热源设备控制装置10,能够容易地校正通过最优化控制 来对热源设备设定了的冷热水的温度。
[0097] 另外,热源设备控制装置10除了负责最优化控制的功能部(设定值计算部101) 之外,还另外具备变更量计算部102以及送水温度设定部103,所以能够无需介入到最优化 控制所涉及的运算而变更各热源设备的送水温度,不用担心产生系统错误等。
[0098] 另外,根据热源设备控制装置10,若对变更量计算部102输入指示数据DM,则能够 变更各热源设备的送水温度,所以在根据操作者等所进行的手动操作来变更送水温度的情 况下、以及在通过异常探测系统等来强制性地变更送水温度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用于计算 出各热源设备的送水温度的变更量的功能部的共用化,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
[0099]《实施方式2》
[0100] 图6是示出具备了实施方式2的热源设备控制装置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的图。该图 所示的热源设备控制装置20除了实施方式1的热源设备控制装置10的功能之外,还具备 根据供水集管件4的送水温度来确定是否使待机中的热源设备工作的台数控制功能。此 外,在实施方式2的空调系统200中,对与实施方式1的空调系统100相同的结构要素附加 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101] 图7中示出实施方式2的热源设备控制装置20的内部结构。如该图所示,热源 设备控制装置20除了实施方式1的热源设备控制装置10的结构要素之外,还具备判定部 205〇
[0102] 判定部205根据供水集管件4的送水温度的理论值Th与供水集管件4的送水温 度的实测值Thr之差来判定是否使待机中的热源设备工作。具体来说,在负载设备6例如 是供冷设备的情况下,判定从供水集管件4的送水温度的实测值Thr中减去供水集管件4 的送水温度的理论值Th而得到的值(Thr-Th)是否大于规定的阈值Tx。
[0103] 在上述的(Thr-Th)的值大于阈值Tx的情况下,考虑例如热源设备无法达到作 为目标的送水温度的状况、或者次级侧的流量(负载设备6侧的流量)大于初级侧的流量 (热源设备1~3的总计的流量),经由旁通管路24而从回水集管件5朝向供水集管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