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调风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71277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空调调风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调风器,具有翅片以改变由空调提供且传递进入乘员室的空调气的流动方向。
【背景技术】
[0002]图11和图12示出这样一种用于车辆的空调调风器的示例。
[0003]空调调风器包括下游翅片82和上游翅片85,其布置在空调气Al的气道81内。下游翅片82包括下游本体83和下游翅片轴84,其各自在相交于空调气Al的流动方向的方向上延伸。下游翅片82支撑为绕下游翅片轴84枢转。上游翅片85包括上游本体86和上游翅片轴87,其各自在相交于流动方向和下游翅片轴84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延伸。上游翅片85支撑在下游翅片82的上游,绕上游翅片轴87枢转。操作把手95 (参考图11中的双点划线)布置在下游本体83上,以在下游本体83的延伸方向上滑动。
[0004]形成有切口 88,用于将操作把手95的滑动运动传递至上游本体86,使上游翅片85绕上游翅片轴87枢转。切口 88自上游本体86的下游边缘向上游延伸。传动杆89沿着上游翅片轴87延伸,传动杆89布置在切口 88内。拨叉96通过支撑轴98旋转耦合于操作把手95。支撑轴98压配合于操作把手95,与操作把手95摩擦接合。拨叉96具有一对传动片97,其从操作把手95向上游延伸并包夹传动杆89。上游本体86在邻接切口 88的部分包括两个凸缘91。凸缘91定位成在传动杆89的延伸方向上彼此面对。各凸缘91在上游本体86的厚度方向上自相对侧凸出。
[0005]例如,日本专利公开N0.2009-51282披露了一种带有拨叉96的空调调风器,拨叉96以上述方式相对于操作把手95旋转。
[0006]在以上说明的空调调风器中,当在厚度方向的第一方向上操作操作把手95以枢转下游翅片82时,支撑轴98绕下游翅片轴84旋转,而拨叉96在维持朝向的同时沿着传动杆89移动。如果即使在拨叉96接触相应凸缘91之后仍继续在第一方向上操作操作把手95,则改变了拨叉96相对于操作把手95的角度。
[0007]在此状态,如果在第二方向(其为操作把手95的厚度方向上相反于第一方向的方向)操作操作把手95,拨叉96在维持朝向的同时沿着传动杆89在第二方向上移动,该朝向已通过接触相应的凸缘91而改变。
[0008]以上说明的空调调风器能够通过拨叉96与凸缘91之间的接触改变拨叉96的角度。这允许切口 88小于那些拨叉96不能相对于操作把手95旋转的空调调风器的切口。因此,限制了切口 88降低空调气Al定向性(其由上游翅片85所限定)的类似情况。此外,可见的切口 88劣化外观的类似情况得到限制。
[0009]然而,常规空调调风器通过拨叉96与凸缘91之间的接触改变了拨叉96的角度。当在厚度方向上操作操作把手95以枢转下游翅片82时,传动片97强烈地撞击凸缘91。这会产生较大的敲击声。

【发明内容】

[0010]据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调风器,其能够减小为枢转下游翅片而操作操作把手所产生的拨叉的敲击声。
[0011]为达到以上目的,空调调风器包括下游翅片、上游翅片、操作把手、拨叉以及一对阻挡件。下游翅片包括下游本体和下游翅片轴,其各自在相交于空调气的流动方向的方向上延伸。下游翅片被支撑为绕下游翅片轴枢转。上游翅片包括上游本体和上游翅片轴、切口以及传动杆。上游本体和上游翅片轴各自在与流动方向和下游翅片轴的延伸方向都相交的方向上延伸。切口形成在上游本体中,自上游本体的下游边缘向上游延伸。传动杆位于切口中,沿着上游翅片轴延伸。上游翅片位于下游翅片的上游,并被支撑为绕上游翅片轴枢转。操作把手布置为在下游本体的延伸方向上相对于下游本体滑动。拨叉包括一对传动片,其自操作把手向上游延伸并包夹传动杆。拨叉通过支撑轴支撑,相对于操作把手旋转。阻挡件布置在传动杆上。阻挡件在传动杆的延伸方向上彼此间隔,并且位于包夹传动片的位置处。通过操作操作把手使阻挡件与传动片相接触。
[0012]在以上说明的结构中,在厚度方向上操作操作把手以枢转下游翅片。通过此操作,支撑轴绕下游翅片轴旋转,并且拨叉沿着传动杆移动。通过此运动,根据操作把手的操作方向,拨叉的传动片与阻挡件之一相接触。由于阻挡件布置于传动杆上包夹传动片的位置处,传动片的可动范围小于将凸缘布置于邻接切口的上游本体的一部分处的情况下的可动范围。在操作操作把手中,抑制了传动片强烈地撞击相应阻挡件,并减小了由接触所产生的敲击声O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空调调风器的轴测图,其中,操作把手水平布置;
[0014]图2是位于图1空调调风器的中间部分的上游翅片的轴测图;
[0015]图3是图1空调调风器的侧剖视图;
[0016]图4是剖视图,示出图1的部分空调调风器,说明传动轴、阻挡件、拨叉的传动片等之间的位置关系;
[0017]图5A是图1空调调风器的侧剖视图;
[0018]图5B是放大侧剖视图,不出图5A的一部分;
[0019]图6A和图6B是侧剖视图,示出在厚度方向上操作图5B状态下的操作把手以枢转下游翅片时的部分空调调风器;
[0020]图7A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空调调风器的侧剖视图,其中,操作把手水平布置;
[0021]图7B是放大侧剖视图,示出图7A的一部分;
[0022]图8A和图8B是侧剖视图,示出部分空调调风器,其中,在厚度方向上操作图7B状态下的操作把手以枢转下游翅片;
[0023]图9是位于图7A空调调风器的中间部分的上游翅片的轴测图;
[0024]图1OA是剖视图,示出图7A的部分空调调风器,说明传动轴、阻挡件、拨叉传动片等之间的位置关系,其对应于图4 ;
[0025]图1OB是放大剖视图,示出图1OA的一部分;
[0026]图11是常规空调调风器的侧剖视图,说明上游翅片、下游翅片、操作把手和拨叉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
[0027]图12是剖视图,示出沿图11的线12-12剖切的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现在参考图1至图6B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用空调调风器。
[0029]以下,将车辆前进的方向指定为前。反向指定为后。高度方向指定为竖向。
[0030]在乘员室内,仪表板(未不出)布置在车辆前座(驾驶员座椅和前乘员座椅)的前方。仪表板包含有空调调风器,其布置在例如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以及在相对的侧部上。如图3和图5A所示,空调调风器包括壳体10、第一和第二上游翅片31,32、第一和第二下游翅片21,22、关闭阻尼件50、操作把手60以及传动机构BI。下面描述空调调风器的各个组件。
[0031]〈壳体10>
[0032]如图3所不,壳体10包括多个部件,并且壳体10为管状,具有开放的相对端。壳体10的内部空间包括用于空调(未示出)供给的空调气Al (暖风或冷风)的通道(此后称之为“气道11”)。在气道11内空调气Al的流动方向上,靠近空调的一侧为上游侧,而远离空调的一侧为下游侧。气道11的下游端包括用于空调气Al (参见图1)的出口 12。气道11由壳体10的四个壁包围。四个壁为一对在宽度方向彼此面对的竖向壁13和一对在竖向彼此面对的横向壁14。
[0033]<第一和第二下游翅片21,22>
[0034]如图3、图5A和图5B所示,第一和第二下游翅片21,22各自包括板状下游本体23和一对下游翅片轴24。下游本体23和下游翅片轴24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车辆宽度方向是相交于空调气Al流动方向的方向。第一和第二下游翅片21,22布置在出口 12的上游附近的气道11内,并且彼此在竖向上间隔开。
[0035]第一和第二下游翅片21,22中位于竖向中间部分的一个是第一下游翅片21。其他为第二下游翅片22。
[0036]下游翅片轴24在各第一和第二下游翅片21,22的车辆宽度方向上从各相对端的表面凸出。第一和第二下游翅片21,22各自通过下游翅片轴24由竖向壁13支撑。这允许第一和第二下游翅片21,22绕各自的下游翅片轴24枢转。
[0037]各下游本体23包括联结轴25,其平行于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