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_2

文档序号:9629778阅读:来源:国知局
与第二固定导风板9抵接,第二活动导风板18转至与第三固定导风板10抵接时,第一活动导风板17、第二活动导风板18以及前面板1配合将第二通道12的出口封闭,第一通道11经第一活动导风板17上方的第三通道20连通,形成上出风模式。
[0041]为了降低风阻,第一活动导风板17和第二活动导风板18呈相对凸出设置的弧形板。
[0042]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自动化程度,换向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活动导风板可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翻转,控制装置被设置为控制换向装置按以下条件工作:在制冷时,使第一进口 61与第一出口 2相连通,第二进口 62与第二出口 3之间切断;在制热时,使第一进口 61与第一出口 2之间切断,第二进口 62与第二出口 3相连通,从而实现出风模式的自动切换。当然,为节省成本,也可不设置驱动装置,通过机械结构手动对导风板组件进行调节。于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为电机。
[0043]为方便安装离心风机5,在离心风机5和热交换器4之间设置有安装板19,离心风机5的蜗壳安装在安装板19上。当然,电机7也可安装在安装板19上。
[0044]针对上述的空调器,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当所述空调器制热时,换向装置将第一进口 61与第一出口 2之间切断的同时将第二进口 62与第二出口 3之间连通,形成下出风模式;
[0045]当空调器制冷时,换向装置将第一进口 61与第一出口 2之间连通的同时将第二进口 62与第二出口 3之间切断,形成上出风模式。
[0046]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0047]同时,应当理解,示例实施例被提供,以使本公开是全面的,并将其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多特定细节(例如特定部件、设备和方法的示例)被给出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全面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不需要采用特定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以很多不同的形式被实施,并且示例实施例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众所周知的设备结构以及众所周知的技术没有详细描述。
[0048]当一元件或层被提及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接合到”、“被连接到”或“被联接至IJ”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直接接合、连接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比之下,当一元件被提及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被接合到”、“直接被连接到”或“直接被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可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用于描述元件之间关系的其它词语应该以相似方式被解释(例如,“之间”与“直接在之间”,“邻近”与“直接邻近”等)。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任一或全部组合。
[0049]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在此可被用于描述各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区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区段不应该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可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与另一元件、区域、层或区段区分开。诸如“第一”、“第二”的术语和其它数值术语当在此使用时不意味着次序或顺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出。因而,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可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而不背离示例实施例的教导。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5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进风口、送风装置、热交换器和换向通道;所述换向通道具有第一进口(61)、第二进口(62)、第一出口(2)和第二出口(3);其中,空调进风口、送风装置和换向通道的两个进口(61、62)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出口(2)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口(3)的上方;两个进口(61、62)与两个出口(2、3)之间设有换向装置,通过控制所述换向装置可将所述第一进口 ¢1)与所述第一出口(2)之间连通的同时将所述第二进口 ¢2)与所述第二出口(3)之间切断,还可将所述第一进口 ¢1)与所述第一出口(2)之间切断的同时将第二进口(62)与第二出口(3)之间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装置包括固定导风板和活动导风板,所述固定导风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进口 ¢1)和所述第二进口 ¢2)处,分别形成与所述第一进口 ¢1)连通的第一通道(11)和与所述第二进口 ¢2)连通的第二通道(12); 所述活动导风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出口(2)与所述第二出口(3)之间,在活动导风板的两侧分别形成与所述第一通道(11)连接的第三通道(20)以及与所述第二通道(12)连接的第四通道(21); 所述活动导风板可将所述第一通道(11)和所述第二通道(12)中的一个的出口封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所述固定导风板,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固定导风板(8)、第二固定导风板(9)和第三固定导风板(10),所述第一固定导风板(8)与所述第二固定导风板(9)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通道(11),所述第二固定导风板(9)与所述第三固定导风板(10)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通道(12); 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出口(2)与所述第二出口(3)之间的两个所述活动导风板,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活动导风板(17)和第二活动导风板(18); 当所述第一活动导风板(17)与所述第一固定导风板(8)抵接,所述第二活动导风板(18)与所述第二固定导风板(9)抵接时,所述第一通道(11)的出口被封闭,所述第二通道(12)与所述第四通道(21)连通,形成下出风模式; 当所述第一活动导风板(17)与所述第二固定导风板(9)抵接,所述第二活动导风板(18)与所述第三固定导风板(10)抵接时,所述第二通道(12)封闭,所述第一通道(11)与所述第三通道(20)连通,形成上出风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导风板(8)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3),所述第一支撑板(13)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导风板(8),另一侧连接所述空调器的顶板(15),所述第三固定导风板(10)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3),所述第二支撑板(13)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导风板(10),另一侧连接所述空调器的底板(16)ο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与所述换向通道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第一进口 ¢1)和所述第二进口 ¢2)开设于所述隔板(6)上,所述固定导风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隔板(6)上。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2)和所述第二出口(3)开设于所述空调器的前面板(1)上,所述活动导风板转动设置于所述前面板(1)上。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导风板(17)和所述第二活动导风板(18)呈相对凸出设置的弧形板。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导风板翻转的驱动装置。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被设置为控制所述换向装置按以下条件工作:在制冷时,使所述第一进口 ¢1)与所述第一出口(2)相连通,所述第二进口(62)与所述第二出口(3)之间切断;在制热时,使所述第一进口(61)与所述第一出口(2)之间切断,所述第二进口(62)与所述第二出口(3)相连通。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空调器制热时,所述换向装置将所述第一进口(61)与所述第一出口(2)之间切断的同时将第二进口(62)与第二出口(3)之间连通,形成下出风模式; 当所述空调器制冷时,所述换向装置将所述第一进口 ¢1)与所述第一出口(2)之间连通的同时将所述第二进口 ¢2)与所述第二出口(3)之间切断,形成上出风模式。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主要解决现有空调器吹风方向单一、难以获得舒适的出风方式的问题。该空调器包括空调进风口、送风装置、热交换器和换向通道;所述换向通道包括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其中,空调进风口、送风装置和换向通道的两个进口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口的上方;两个进口与两个出口之间设有换向装置,通过控制所述换向装置可将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之间连通的同时将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第二出口之间切断,还可将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之间切断的同时将第二进口与第二出口之间连通,从而实现热风下吹,冷风上吹。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方法。
【IPC分类】F24F1/00, F24F13/10, F24F13/08, F24F13/02, F24F11/00
【公开号】CN105387518
【申请号】CN201510689023
【发明人】徐煌财, 魏书生, 丁东青, 王 琦, 安杰, 施正兴, 周剑波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