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29780阅读:来源:国知局
外壳为一体结构,并且二者形成立方体结构。上述结构可以使得风道组件500更加紧凑,并能够减小产品的尺寸。
[0032]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出风面板120与第一蜗壳部510的风道底壁和第二蜗壳部520的风道底壁之间形成连通通道700。第一蜗壳部510的风道底壁和第二蜗壳部520的风道底壁形成一个平面。
[0033]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还包括底座140,底座140设置在进风面板110和出风面板120的下方。底座140内设置有电源、驱动机构、控制机构等。
[0034]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壳体100还包括罩设在出风面板120外的装饰板900。装饰板900上可以设置各类装饰图案,同时装饰板900上设置有按键或者操作面板。装饰板900的外形可以根据室内装潢进行适配性的设计,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装饰板900采用曲线形设计,装饰板900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装潢需要进行调整。
[0035]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还包括换热器800,换热器800设置在壳体100内,并且换热器800位于进风口 200和风道组件500之间。由于位于进风口 200处的风速更加稳定,因此风在通过换热器800时换热更加均匀,换热效率更好。当然,换热器800的位置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换热器800设置在进风口 200处或者出风口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决定。
[0036]根据上述结构,如图2中的风向箭头所示,本实施例的空调器的优选控制方式如下:
[0037]当空调器制热时,位于下出风口 400处的挡板打开,此时第二蜗壳部520的出风通过下出风口 400出风。同时第一蜗壳部510通过上出风口 300上出风。上述出风方式人体舒适度好,具体地,由于热空气较轻,热空气从下出风口 400出风后向上爬升,进而迅速改屋内温度。
[0038]当空调器制冷时,位于下出风口 400处的挡板关闭,此时第二蜗壳部520通过连通通道700从上出风口 300上出风。同时第一蜗壳部510通过上出风口 300上出风。冷风从上出风口 300出风能够防止冷风直吹人体,同时由于冷空气较重,冷风从上出风口 300吹出后能够沉降,进而快速改善屋内温度。同时,当空调器制冷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是否同时工作来调节出风的强度。
[003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方式并不限于上述出风方式。无论空调器处于制热状态或者制冷状态,空调器都可以采用单独上出风模式、单独下出风模式或者上下出风模式。同时,也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是否工作来跨级调节空调器的出风强度。因此,本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来决定。
[0040]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蜗壳部510和第二蜗壳部520之间还设置有第三蜗壳部,第三蜗壳部的出风口设置在第三蜗壳部的风道底壁上,并且第三蜗壳部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导流板,进而使得第三蜗壳部的出风不与第一蜗壳部510和第二蜗壳部520的出风干涉。
[004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所述壳体(100)上设置有进风口(200)、上出风口(300)和下出风口(400); 风道组件(5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所述风道组件(500)包括第一蜗壳部(510)和第二蜗壳部(520),所述第一蜗壳部(510)具有第一风道及向上的第一出风口(511),所述第二蜗壳部(520)连接在所述第一蜗壳部(510)的下方,所述第二蜗壳部(520)具有第二风道及向下的第二出风口(521),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相互隔离,所述第一出风口(511)通过第一过流通道与所述上出风口(300)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521)通过第二过流通道与所述下出风口(400)连通; 连通通道(7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并连通所述第一过流通道和所述第二过流通道; 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蜗壳部(510)内,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蜗壳部(52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 进风面板(110),所述进风口(200)设置在所述进风面板(110)上; 出风面板(120),连接在所述进风面板(110)上,所述下出风口(400)设置在所述出风面板(120)的下方,所述风道组件(500)与所述出风面板(120)之间形成所述连通通道(700); 上出风部件(130),连接在所述进风面板(110)和所述出风面板(120)的上方,所述上出风口(300)设置在所述上出风部件(13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风部件(130)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进风面板(110)和所述出风面板(120)的上方,所述上出风部件(130)具有使所述上出风口(300)与所述第一过流通道连通的第一位置以及阻隔所述上出风口(300)与所述第一过流通道的第二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风部件(13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上出风口(300)朝向所述出风面板(120),所述上出风部件(13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上出风口(300)朝向所述进风面板(11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下出风口(400)处的挡板,所述挡板可以遮挡或者打开所述下出风口(400)。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壳部(510)的风道底壁和所述第二蜗壳部(520)的风道底壁为一体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面板(120)与所述第一蜗壳部(510)的风道底壁和所述第二蜗壳部(520)的风道底壁之间形成所述连通通道(700)。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底座(140),所述底座(140)设置在所述进风面板(110)和所述出风面板(120)的下方。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还包括罩设在所述出风面板(120)外的装饰板(900)。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换热器(8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并且所述换热器(800)位于所述进风口 (200)和所述风道组件(500)之间。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风道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风道组件包括第一蜗壳部和第二蜗壳部,第一蜗壳部具有第一风道及向上的第一出风口,第二蜗壳部连接在第一蜗壳部的下方,第二蜗壳部具有第二风道及向下的第二出风口,第二风道与第一风道相互隔离,第一出风口通过第一过流通道与上出风口连通,第二出风口通过第二过流通道与下出风口连通;连通通道,设置在壳体内并连通第一过流通道和第二过流通道;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风机设置在第一蜗壳部内,第二风机设置在第二蜗壳部内。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舒适性差,出风模式单一的问题。
【IPC分类】F24F1/00, F24F13/10
【公开号】CN105387520
【申请号】CN201510876118
【发明人】陈诚, 林金煌, 何振健, 肖林辉, 熊军, 彭勃, 张辉, 梁博, 叶务占, 程春雨, 陈荣华, 刘明校, 余明养, 吕千浩, 王振勇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